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框架结构梁板柱整体施工工艺在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提高了整体的观感效果,受到了一致好评。经总结形成此工艺,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框架结构的传统做法是梁板柱分开浇筑,既影响施工进度,也浪费建筑材料。近几年来,我们在749工程、8135工程及21基地試验部综合办公楼等框架工程中,注重总结经验,打破传统做法,大胆创新,通过使用特制的钢板网等辅助材料和工具,采用梁板柱一次成型浇筑,较好地解决了混凝土超高浇筑时出现的离析问题,彻底消除了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的漏浆、梁板接缝不整齐、不严密等混凝土工程的通病,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整体观感效果。
一、工艺特点
在进行框架柱钢筋的绑扎,框架梁和顶板的支撑体系及模板全部支设完成后,进行框架梁、钢筋的绑扎和下放,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的绑扎和框架柱模板的支设,最后进行梁板柱的一体浇筑施工。有效缩短了框架柱由于拆模而影响梁、板支撑体系和模板的支设以及钢筋的绑扎,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增加了经济效益;工序划分清楚,便于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的有效控制;简化了操作工序,避免钢筋和模板的交叉施工,减少了钢筋成品的人为破坏;钢筋操作均在楼层顶板模板上进行作业,提高了劳动工效,更加有利于安全文明施工。
二、工艺流程
楼层放线→绑扎框架柱钢筋→搭设框架梁板支撑→支设框架梁板模板→绑扎框架梁钢筋、梁下方→支设框架柱模板→顶板钢筋绑扎→浇注框架柱梁板。
1、楼层放线。楼层采用内控法进行放线,先放建筑主控线,经电子经纬仪闭合后进行复核预控,依靠50米钢尺、墨线、铅笔放出轴线,从而为以后的施工工序提供了准确依据,保证楼层位置的准确无误,便于施工
2、满堂红脚手架。楼板混凝土模板的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搭设顺序:基础处理-立杆-横杆-接头锁紧-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可调托撑;脚手架搭设到设计高度后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其内容有:立杆底座和基础是否接触良好;全部节点的碗扣质量。
3、模板体系
(1)柱模板:柱模板中框架柱均采用了覆盖面是多层板木模,木模按段配置各段之间能周转利用的尽量周转利用。柱子四周加固采用钢管加顶托,并且同时与满堂红的普通架连成整体,柱子根部利用木方楔与地瞄固定,控制轴线位置和垂直度。
(2)梁模板: A、梁柱节点、交叉梁节点用多层板和厚木方在节点范围内配制成可周转使用的定型木模板,节点模板高度不小于梁侧模,节点模板用木方和沉头螺旋固定,与梁侧模相接处用木方做成企口。梁底梁侧模用多层板和方木配成,梁底模板宽度同梁宽、梁侧模高度为梁高的板厚,龙骨顺梁长向布置,保证梁侧必须各有一根,梁侧模长度应大于梁侧边高度—节点模板的长度以利硬拼接缝。节点模板及梁底、梁侧模板均编号以备周转使用; B、支撑体系采用普通式满堂红脚手架,梁底模架在间距不小于900mm的钢管上,并且在主梁底必须加设底部钢管支撑防止塌腰,钢管支撑间距900mm,两端与满堂红架子用小横杆连接,小横杆间距同满堂红,支撑钢管间在节点处还要搭设顺水杆,确保其稳定性。模板支架搭设时必须垫木板且上下层的立杆要对应位置,以免压裂楼板; C、跨度大于4m的梁板按起拱1·5/1000,起拱利用木楔垫在次龙骨下逐渐起拱,起拱线须无折线,板起拱自梁边起,顶板与梁阴角线不能起拱; D、梁侧模采用钢管或步步井固定,高度大于700mm的梁加穿墙螺旋,两侧用支顶保证梁的垂直; E、梁侧与梁底,顶板模板与两侧间接缝贴5mm厚密封条并压紧以防漏浆,所有平面接缝都采用硬拼缝。
(3)顶板模板:A、工艺流程是抄平放线→支满堂架子→主次龙骨支设→铺多层板→抄测模板标高→自检→预检模板并签字; B、满堂红采用普通式脚手架搭设,立杆间距900mm,顶部设可调顶托; C、顶板均采用15mm厚多层板,板与板间采用硬拼缝,平整度小于2mm,板侧缝平面用模板漆封口; D、模板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4)模板支设:模板的支设按照常规模板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顶板模板采用100mm厚的竹胶板,柱模板采用150mm厚的多层板,二者与50mm乘以100mm方木相结合的钢管式支撑结构。安装前,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要引侧建筑的边柱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控制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做好标高测量工作要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进行找平工作中,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进行找平。
(5)拼装质量内控标准(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两块模板之间的拼接缝隙 ≤1.0
相邻模板之间的高低差 ≤2.0
组装模板平整度 ≤2.5
组装模板板面平整度 ±1.0
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 ≤3.0
海绵条粘贴率 >95%
脱模剂漏刷率 0
模板定位采用构造措施和模板加固采用穿墙对拉螺栓结合支撑系统完成(见下图)
(6)支模质量要求中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mm,并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工程要严格按国家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
(7)框架梁钢筋的绑扎和下放应该提前将框架柱与框架梁交叉部位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绑扎框架梁钢筋在原位架起到施工层楼面该梁模板上扣20cm到30cm左右以上进行绑扎,用钢筋废料焊接成型用1.5m的钢管横放在上面用于支撑框梁钢筋,框架柱核心筋提前并套入框架柱内一同绑扎。绑扎时在框架梁模板上口每隔1m垫一根100mm乘以100mm方木,绑扎完成经验收后,垫好保护层,用塔吊并人工配合吊起将框架梁逐段落入模板,也可以分段绑扎分段落下。
三、施工控制要点
1、梁钢筋绑扎前,梁位置一定要方正。
2、梁箍筋绑扎时必须“十”字绑扎,禁止“一顺风”绑扎,从而保证梁箍筋间距。
3、梁上构造筋和扭筋必须加设拉钩,进行梅花形布置绑扎。
4、梁、柱接差部位,柱箍筋重点绑扎,保证间距和防止落梁时梁骨架变形。
5、落梁前提前把梁底清理干净,并垫好保护层。
6、落梁前先清理干净柱根,并放好框架柱保护层,然后合柱模,防止落梁时尤其是梁端弯描钢筋把框架柱钢筋和箍筋顶出原来位置发生偏移,避免给框架柱合模带来困难,同时也保证了框架柱合模的垂直度,避免了浇注完混凝土后发现框架柱钢筋位置偏移和混凝土观感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工程量,节省了工时,增加了经济效益。
7、梁下要多放方木,防止下落时梁骨架变形,利于框架梁就位和两侧的保护层。
8、梁下落时,塔吊吊起时严禁大起大落,同时人工一定要加以配合,防止梁骨架散架,梁主筋和箍筋的脱离。
9、楼板钢筋绑扎。楼板的钢筋绑扎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单向受力的板筋除靠近外侧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呈梅花形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但对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对于双层设置的板筋,为了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准确,在板的下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其上绑扎的钢筋支架,要与底层钢筋焊接牢固。作为上层钢筋的支架,支架间距以每2平方米不少于5个,呈梅花形布置。对于雨篷、阳台、挑檐等悬臂构件,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严禁踩踏,施工时可设钢筋马凳,并在其上铺脚手板做运输通道,如有移位、倒塌者,必须立即纠正。
四、技术和经济指标
采用本工艺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每层进度比传统工艺提前2—2、5天,传统工艺每层一般为7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质监部门、建设和监理单位的好评。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框架结构的传统做法是梁板柱分开浇筑,既影响施工进度,也浪费建筑材料。近几年来,我们在749工程、8135工程及21基地試验部综合办公楼等框架工程中,注重总结经验,打破传统做法,大胆创新,通过使用特制的钢板网等辅助材料和工具,采用梁板柱一次成型浇筑,较好地解决了混凝土超高浇筑时出现的离析问题,彻底消除了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的漏浆、梁板接缝不整齐、不严密等混凝土工程的通病,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整体观感效果。
一、工艺特点
在进行框架柱钢筋的绑扎,框架梁和顶板的支撑体系及模板全部支设完成后,进行框架梁、钢筋的绑扎和下放,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的绑扎和框架柱模板的支设,最后进行梁板柱的一体浇筑施工。有效缩短了框架柱由于拆模而影响梁、板支撑体系和模板的支设以及钢筋的绑扎,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增加了经济效益;工序划分清楚,便于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的有效控制;简化了操作工序,避免钢筋和模板的交叉施工,减少了钢筋成品的人为破坏;钢筋操作均在楼层顶板模板上进行作业,提高了劳动工效,更加有利于安全文明施工。
二、工艺流程
楼层放线→绑扎框架柱钢筋→搭设框架梁板支撑→支设框架梁板模板→绑扎框架梁钢筋、梁下方→支设框架柱模板→顶板钢筋绑扎→浇注框架柱梁板。
1、楼层放线。楼层采用内控法进行放线,先放建筑主控线,经电子经纬仪闭合后进行复核预控,依靠50米钢尺、墨线、铅笔放出轴线,从而为以后的施工工序提供了准确依据,保证楼层位置的准确无误,便于施工
2、满堂红脚手架。楼板混凝土模板的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搭设顺序:基础处理-立杆-横杆-接头锁紧-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可调托撑;脚手架搭设到设计高度后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其内容有:立杆底座和基础是否接触良好;全部节点的碗扣质量。
3、模板体系
(1)柱模板:柱模板中框架柱均采用了覆盖面是多层板木模,木模按段配置各段之间能周转利用的尽量周转利用。柱子四周加固采用钢管加顶托,并且同时与满堂红的普通架连成整体,柱子根部利用木方楔与地瞄固定,控制轴线位置和垂直度。
(2)梁模板: A、梁柱节点、交叉梁节点用多层板和厚木方在节点范围内配制成可周转使用的定型木模板,节点模板高度不小于梁侧模,节点模板用木方和沉头螺旋固定,与梁侧模相接处用木方做成企口。梁底梁侧模用多层板和方木配成,梁底模板宽度同梁宽、梁侧模高度为梁高的板厚,龙骨顺梁长向布置,保证梁侧必须各有一根,梁侧模长度应大于梁侧边高度—节点模板的长度以利硬拼接缝。节点模板及梁底、梁侧模板均编号以备周转使用; B、支撑体系采用普通式满堂红脚手架,梁底模架在间距不小于900mm的钢管上,并且在主梁底必须加设底部钢管支撑防止塌腰,钢管支撑间距900mm,两端与满堂红架子用小横杆连接,小横杆间距同满堂红,支撑钢管间在节点处还要搭设顺水杆,确保其稳定性。模板支架搭设时必须垫木板且上下层的立杆要对应位置,以免压裂楼板; C、跨度大于4m的梁板按起拱1·5/1000,起拱利用木楔垫在次龙骨下逐渐起拱,起拱线须无折线,板起拱自梁边起,顶板与梁阴角线不能起拱; D、梁侧模采用钢管或步步井固定,高度大于700mm的梁加穿墙螺旋,两侧用支顶保证梁的垂直; E、梁侧与梁底,顶板模板与两侧间接缝贴5mm厚密封条并压紧以防漏浆,所有平面接缝都采用硬拼缝。
(3)顶板模板:A、工艺流程是抄平放线→支满堂架子→主次龙骨支设→铺多层板→抄测模板标高→自检→预检模板并签字; B、满堂红采用普通式脚手架搭设,立杆间距900mm,顶部设可调顶托; C、顶板均采用15mm厚多层板,板与板间采用硬拼缝,平整度小于2mm,板侧缝平面用模板漆封口; D、模板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4)模板支设:模板的支设按照常规模板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顶板模板采用100mm厚的竹胶板,柱模板采用150mm厚的多层板,二者与50mm乘以100mm方木相结合的钢管式支撑结构。安装前,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要引侧建筑的边柱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控制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做好标高测量工作要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进行找平工作中,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进行找平。
(5)拼装质量内控标准(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两块模板之间的拼接缝隙 ≤1.0
相邻模板之间的高低差 ≤2.0
组装模板平整度 ≤2.5
组装模板板面平整度 ±1.0
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 ≤3.0
海绵条粘贴率 >95%
脱模剂漏刷率 0
模板定位采用构造措施和模板加固采用穿墙对拉螺栓结合支撑系统完成(见下图)
(6)支模质量要求中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mm,并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工程要严格按国家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
(7)框架梁钢筋的绑扎和下放应该提前将框架柱与框架梁交叉部位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绑扎框架梁钢筋在原位架起到施工层楼面该梁模板上扣20cm到30cm左右以上进行绑扎,用钢筋废料焊接成型用1.5m的钢管横放在上面用于支撑框梁钢筋,框架柱核心筋提前并套入框架柱内一同绑扎。绑扎时在框架梁模板上口每隔1m垫一根100mm乘以100mm方木,绑扎完成经验收后,垫好保护层,用塔吊并人工配合吊起将框架梁逐段落入模板,也可以分段绑扎分段落下。
三、施工控制要点
1、梁钢筋绑扎前,梁位置一定要方正。
2、梁箍筋绑扎时必须“十”字绑扎,禁止“一顺风”绑扎,从而保证梁箍筋间距。
3、梁上构造筋和扭筋必须加设拉钩,进行梅花形布置绑扎。
4、梁、柱接差部位,柱箍筋重点绑扎,保证间距和防止落梁时梁骨架变形。
5、落梁前提前把梁底清理干净,并垫好保护层。
6、落梁前先清理干净柱根,并放好框架柱保护层,然后合柱模,防止落梁时尤其是梁端弯描钢筋把框架柱钢筋和箍筋顶出原来位置发生偏移,避免给框架柱合模带来困难,同时也保证了框架柱合模的垂直度,避免了浇注完混凝土后发现框架柱钢筋位置偏移和混凝土观感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工程量,节省了工时,增加了经济效益。
7、梁下要多放方木,防止下落时梁骨架变形,利于框架梁就位和两侧的保护层。
8、梁下落时,塔吊吊起时严禁大起大落,同时人工一定要加以配合,防止梁骨架散架,梁主筋和箍筋的脱离。
9、楼板钢筋绑扎。楼板的钢筋绑扎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单向受力的板筋除靠近外侧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呈梅花形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但对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对于双层设置的板筋,为了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准确,在板的下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其上绑扎的钢筋支架,要与底层钢筋焊接牢固。作为上层钢筋的支架,支架间距以每2平方米不少于5个,呈梅花形布置。对于雨篷、阳台、挑檐等悬臂构件,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严禁踩踏,施工时可设钢筋马凳,并在其上铺脚手板做运输通道,如有移位、倒塌者,必须立即纠正。
四、技术和经济指标
采用本工艺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每层进度比传统工艺提前2—2、5天,传统工艺每层一般为7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质监部门、建设和监理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