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党的政治影响力是政党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它和政党硬实力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显著增强,带动了硬实力党的迅速发展。本文依据史实,比较了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表现,从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正确的抗战军事战略和在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三个方面总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影响力增强的历史经验,以期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政治影响力;增强
政党的政治影响力是一种精神性的软实力,它与党员人数、经济条件、组织结构等物质性力量所构成的政党硬实力是对应的概念。硬实力是政治影响力的物质基础,而政治影响力则是硬实力的延伸,是硬实力的精神支柱之一,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有强大的硬实力做后盾,能迅速提升政治影响力;另一方面,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硬实力的不足,为硬实力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硬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硬实力使用不当,会损害一个政党的政治影响力;而政治影响力得不到提高,则会影响和制约政党硬实力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发展进程中,抗日战争无疑是政治影响力和硬实力协调发展的阶段,是十分重要而又有深远影响的一段。总结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影响力迅速增强的历史经验,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建立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牢固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权成为政治影响力的最主要来源。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一开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推动和领导下建立的。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中国共产党就取得了领导抗日救国运动的主动权。此时,国民党内虽有部分激于民族义愤而矢志抗战的热血官兵,但是顽固派党内当权,消极对外,积极对内。蒋介石提出并坚持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继续“围剿”中共,企图制裁与中国共产党交好、顾全民族大义的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国民党顽固派不顾抗日大局倒行逆施,不仅让中共、各民主政党和爱国民众失望,更让国民党内爱国将领痛心,张、杨被迫发动“兵谏”。“西安事变”的在党的努力下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并坐上谈判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和主张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和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钦佩和赞同。为尽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主动通过秘密渠道同国民党多次谈判,数次发出倡议并主动做出让步,国内外舆论普遍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义举;但蒋介石为首的顽固派只有在其寄予厚望的英美“公正调停”幻想破灭,日军侵入国民党统治心腹地带时,才被迫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统一战线。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虽表现出了积极的抗战态度,组织国民党军展开正面防御,连续打了几场大战并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但是随后出现了大溃败,百万国土落入敌手,且蒋介石蓄意破坏统一战线之心不死,妄图通过日本侵略者之手消灭人民军队,全国民众对国民党军普遍失望;而中国共产党指挥人民军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深入敌后作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牵制大量日军,协同友军作战,有力的支援了正面战场,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以看到,国民党在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和建成初期,是被迫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事实表明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政府实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国民党政府则开始实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蓄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先后三次发动反共高潮,制造了多起流血事件,特别是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其丑恶行径让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反共反人民的反动面目暴露无遗。中国共产党针对顽固派的猖狂进攻,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奉行“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没有无原则的迁就退让;同时,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有理即自卫、有利即胜利、有节即休战的原则,多次挫败顽固派的进攻。在处理“皖南事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相忍为国的立场,赢得了国内外人民和进步舆论的同情和赞扬。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斗争的坚定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不断取得斗争的胜利,加上人民的支持,进一步稳固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
国难当头,是否以抗战大局为重,为国纾难,是中国人民对每个政党评价和取舍的标准。凡破坏抗战大局,必被人民群众抛弃;凡以民族大义为重,有利于抗日大业者,则人民拥戴之、欢迎之。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种作为,暴露了它的本质,一次又一次令全国民众失望,始终没有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而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族大义的政策措施、在战场上的英勇抗战、坚持抗战的拳拳爱国之心、巩固统一战线的克制忍让与斗争胜利,争取并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线的政治领导权,得到了人民的衷心赞同,政治影响力迅速扩大。
二、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抗战军事战略。树立全国军民必胜的信心
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除极少数投降派之外。几乎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但在怎样看这场战争、如何救国图存并赢得战争胜利这样最急迫最关键的问题上,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此时,谁能提出正确的抗战军事战略,谁无疑将获得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抗战前,国民党阵营里就有人大肆宣扬“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的“亡国论”;全国抗战开始后,他们又散布“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再战必亡”的言论。特别是南京失陷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更加鼓噪“亡国论”。在全国民众对国家前途陷入一片迷茫的时候,这样的言论大大打击了人民的信心;而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的出现,使得国民党的政治声誉大大下降。
在悲观论调甚嚣尘上的同时,也有一些人抱着毫无根据的“速胜论”的观点。淞沪会战时,有些人盲目的认为,战争再打三个月,英美干预,苏联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特别是台儿庄大战的胜利,一些人被局部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徐州会战是中日的“准决战”,“这一战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抗战的胜利指日可待。这些非理性言论的出现,扰乱了人民对战争走向的判断。
在持“亡国论”和“速胜论”的人之外,国共两党的很多有识之士包括蒋介石都认识到了中日之间的战争是持久战,但国共的领导层对于持久战的理解却有云泥之别。 蒋介石的“持久战”是一种单纯军事的指导方针,其行为主体限定在政府和军队,缺乏广泛的政治动员和人民支持;他们对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中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发展进程、最终结局缺乏全面而冷静的思考。果不其然,在抗战开始后,国民党虽然制定了“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但是由于上述原因,虽有部分热血官兵的英勇抗战和局部的胜利,但总体上却是节节败退,迅速丢失了大片国土,全国被正面战场失利的阴霾笼罩。国民党军的失败导致全国民众对持久战理论产生了怀疑。
此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驳斥了荒谬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系统而完满的从理论上正确解释了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全党全军智慧,写了《论持久战》这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文中,毛泽东全面考察并深入论证了中国能够且必须通过持久战取得胜利的客观依据。根据对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力量对比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毛泽东科学的预见了持久抗战经过的三个阶段。在进行持久战并夺取战争胜利的方法上,他首先强调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总动员,离不开广泛的人民战争;同时,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坚持持久战方针所采取的具体作战方针与原则。这些分析和判断,几乎完全被后来的战争实践所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理论的真理性毋庸置疑。
在抗战伊始战争走向尚不明朗之际,国共两党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付诸实际。作为中国执政党的国民党,在理论上没能制定出令人信服战争方略,战争中的表现让全国民众失望;而中国共产党则清晰有力的描绘出了整个抗战的蓝图,解答了人们关于这场战争的种种疑惑。为全国民众斗争指明了方向,树立了全国军民赢得抗战胜利的信心,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
三、开创和坚持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获取了广泛的民众支持
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的洗礼,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觉醒,民主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共产党开创并坚持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制度。代表了抗战时期最先进的政治价值观,获取了根据地内外民众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的组成人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各根据地先后通过民主选举建立起临时参议会和政府机关。这种制度从1940年3月开始试行,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以后全面推行,到1942年基本实现。1944年以后,“三三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政府机关扩大到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单位。“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更加广泛的代表性,有力的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
根据地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功。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在组建地方政权的过程中实行了普选制,抗日战争期间,则实行了更广泛的民主,1939年由陕甘宁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明确规定了“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制和选举方法,并实行了竞选制。根据地人民的参政热情被极大的激发出来,选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民主政权的建立,以实际行动反对了国民党实行的一党专政,建立了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广泛的政府形象。根据地浓厚的民主氛围,吸引了全国成千上万的进步分子和青年。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对中国各个政党的一次大检阅。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失败、缺乏广泛群众支持、被诬蔑为“共匪”的政治地位较低的政党,发展成为根据地军民齐心拥护、国统区月至海外各阶层民众敬重和赞扬的先进政党,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硬实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而反观国民党,虽仍保有强大的硬实力,但民众对其怀疑和不满不断加剧,政治影响力迅速下降,严重制约了其硬实力的发展,埋下了解放战争中败逃的种子。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必须注重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政治影响和执政基础,从而带动硬实力的提升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接受人民的检阅。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政治影响力;增强
政党的政治影响力是一种精神性的软实力,它与党员人数、经济条件、组织结构等物质性力量所构成的政党硬实力是对应的概念。硬实力是政治影响力的物质基础,而政治影响力则是硬实力的延伸,是硬实力的精神支柱之一,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有强大的硬实力做后盾,能迅速提升政治影响力;另一方面,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硬实力的不足,为硬实力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硬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硬实力使用不当,会损害一个政党的政治影响力;而政治影响力得不到提高,则会影响和制约政党硬实力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发展进程中,抗日战争无疑是政治影响力和硬实力协调发展的阶段,是十分重要而又有深远影响的一段。总结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影响力迅速增强的历史经验,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硬实力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建立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牢固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权成为政治影响力的最主要来源。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一开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推动和领导下建立的。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中国共产党就取得了领导抗日救国运动的主动权。此时,国民党内虽有部分激于民族义愤而矢志抗战的热血官兵,但是顽固派党内当权,消极对外,积极对内。蒋介石提出并坚持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继续“围剿”中共,企图制裁与中国共产党交好、顾全民族大义的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国民党顽固派不顾抗日大局倒行逆施,不仅让中共、各民主政党和爱国民众失望,更让国民党内爱国将领痛心,张、杨被迫发动“兵谏”。“西安事变”的在党的努力下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并坐上谈判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和主张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和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钦佩和赞同。为尽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主动通过秘密渠道同国民党多次谈判,数次发出倡议并主动做出让步,国内外舆论普遍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义举;但蒋介石为首的顽固派只有在其寄予厚望的英美“公正调停”幻想破灭,日军侵入国民党统治心腹地带时,才被迫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统一战线。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虽表现出了积极的抗战态度,组织国民党军展开正面防御,连续打了几场大战并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但是随后出现了大溃败,百万国土落入敌手,且蒋介石蓄意破坏统一战线之心不死,妄图通过日本侵略者之手消灭人民军队,全国民众对国民党军普遍失望;而中国共产党指挥人民军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深入敌后作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牵制大量日军,协同友军作战,有力的支援了正面战场,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以看到,国民党在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和建成初期,是被迫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事实表明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政府实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国民党政府则开始实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蓄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先后三次发动反共高潮,制造了多起流血事件,特别是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其丑恶行径让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反共反人民的反动面目暴露无遗。中国共产党针对顽固派的猖狂进攻,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奉行“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没有无原则的迁就退让;同时,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有理即自卫、有利即胜利、有节即休战的原则,多次挫败顽固派的进攻。在处理“皖南事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相忍为国的立场,赢得了国内外人民和进步舆论的同情和赞扬。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斗争的坚定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不断取得斗争的胜利,加上人民的支持,进一步稳固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
国难当头,是否以抗战大局为重,为国纾难,是中国人民对每个政党评价和取舍的标准。凡破坏抗战大局,必被人民群众抛弃;凡以民族大义为重,有利于抗日大业者,则人民拥戴之、欢迎之。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种作为,暴露了它的本质,一次又一次令全国民众失望,始终没有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而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族大义的政策措施、在战场上的英勇抗战、坚持抗战的拳拳爱国之心、巩固统一战线的克制忍让与斗争胜利,争取并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线的政治领导权,得到了人民的衷心赞同,政治影响力迅速扩大。
二、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抗战军事战略。树立全国军民必胜的信心
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除极少数投降派之外。几乎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但在怎样看这场战争、如何救国图存并赢得战争胜利这样最急迫最关键的问题上,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此时,谁能提出正确的抗战军事战略,谁无疑将获得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抗战前,国民党阵营里就有人大肆宣扬“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的“亡国论”;全国抗战开始后,他们又散布“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再战必亡”的言论。特别是南京失陷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更加鼓噪“亡国论”。在全国民众对国家前途陷入一片迷茫的时候,这样的言论大大打击了人民的信心;而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的出现,使得国民党的政治声誉大大下降。
在悲观论调甚嚣尘上的同时,也有一些人抱着毫无根据的“速胜论”的观点。淞沪会战时,有些人盲目的认为,战争再打三个月,英美干预,苏联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特别是台儿庄大战的胜利,一些人被局部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徐州会战是中日的“准决战”,“这一战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抗战的胜利指日可待。这些非理性言论的出现,扰乱了人民对战争走向的判断。
在持“亡国论”和“速胜论”的人之外,国共两党的很多有识之士包括蒋介石都认识到了中日之间的战争是持久战,但国共的领导层对于持久战的理解却有云泥之别。 蒋介石的“持久战”是一种单纯军事的指导方针,其行为主体限定在政府和军队,缺乏广泛的政治动员和人民支持;他们对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中日战争的客观规律、发展进程、最终结局缺乏全面而冷静的思考。果不其然,在抗战开始后,国民党虽然制定了“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但是由于上述原因,虽有部分热血官兵的英勇抗战和局部的胜利,但总体上却是节节败退,迅速丢失了大片国土,全国被正面战场失利的阴霾笼罩。国民党军的失败导致全国民众对持久战理论产生了怀疑。
此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驳斥了荒谬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系统而完满的从理论上正确解释了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全党全军智慧,写了《论持久战》这篇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文中,毛泽东全面考察并深入论证了中国能够且必须通过持久战取得胜利的客观依据。根据对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力量对比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毛泽东科学的预见了持久抗战经过的三个阶段。在进行持久战并夺取战争胜利的方法上,他首先强调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总动员,离不开广泛的人民战争;同时,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坚持持久战方针所采取的具体作战方针与原则。这些分析和判断,几乎完全被后来的战争实践所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理论的真理性毋庸置疑。
在抗战伊始战争走向尚不明朗之际,国共两党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付诸实际。作为中国执政党的国民党,在理论上没能制定出令人信服战争方略,战争中的表现让全国民众失望;而中国共产党则清晰有力的描绘出了整个抗战的蓝图,解答了人们关于这场战争的种种疑惑。为全国民众斗争指明了方向,树立了全国军民赢得抗战胜利的信心,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
三、开创和坚持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获取了广泛的民众支持
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的洗礼,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觉醒,民主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共产党开创并坚持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制度。代表了抗战时期最先进的政治价值观,获取了根据地内外民众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的组成人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各根据地先后通过民主选举建立起临时参议会和政府机关。这种制度从1940年3月开始试行,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以后全面推行,到1942年基本实现。1944年以后,“三三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政府机关扩大到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单位。“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更加广泛的代表性,有力的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
根据地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功。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在组建地方政权的过程中实行了普选制,抗日战争期间,则实行了更广泛的民主,1939年由陕甘宁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明确规定了“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制和选举方法,并实行了竞选制。根据地人民的参政热情被极大的激发出来,选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民主政权的建立,以实际行动反对了国民党实行的一党专政,建立了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广泛的政府形象。根据地浓厚的民主氛围,吸引了全国成千上万的进步分子和青年。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对中国各个政党的一次大检阅。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失败、缺乏广泛群众支持、被诬蔑为“共匪”的政治地位较低的政党,发展成为根据地军民齐心拥护、国统区月至海外各阶层民众敬重和赞扬的先进政党,政治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硬实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而反观国民党,虽仍保有强大的硬实力,但民众对其怀疑和不满不断加剧,政治影响力迅速下降,严重制约了其硬实力的发展,埋下了解放战争中败逃的种子。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必须注重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政治影响和执政基础,从而带动硬实力的提升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接受人民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