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3-0156-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实施《指南》应把握四个方面,其中有一方面提到:“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一观点启发我们: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老师不该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应站在幼儿的背后,沉静、耐心的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
个别化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而低结构材料是具有安全性、来源于生活、结构简单、获取方便、可塑性强的材料,它目标隐蔽,能引起幼儿生活经验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可实现多种玩法,并长久提供给幼儿操作和想象空间的材料。幼儿在个别化活动中与低结构材料自主互动、主动探索操作中获得新知,从“要我这样玩”到“我想这样玩”,再到实现“我可以这样玩”。那么在个别化活动中的我们该如何观察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该如何以支持幼儿自主探索为目标进行指导,我的思考是:
一、观察与分析并重
“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和个体差异,以决定如何
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蒙台梭利的这一教育过程为——大胆放手、小心观察、耐心等待、实施引导。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低结构材料的行为表现,操作材料遇到的困难,分析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中的能力发展水平,从而对幼儿进行指导或材料进行调整。
1、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不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根据不同的幼儿提供相应的启发和引导,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倾听者和欣赏者的作用,推动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如:低结构区中,祺祺和辰辰选择了玉米粒材料创作。祺祺打开浅绿色玉米粒开始单色连接,他重复连接着玉米粒直至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我问祺祺:“你拼的是什么?”他看着我摇摇头。我问他:“那你现在想把它变成什么?”他想了想说:“绳子。”我提示:“长长的形状可以变成很多东西哦,比如加个圆变成勺子,它可以是伞柄,它还可以是国旗的旗杆等等,你想让它变成什么?”他若有所思地想了想,但是还是无从下手。坐在旁边的辰辰说:“老师,看,我拼的是蛋糕!”一边从罐子里两手各取一把玉米粒,先放了一颗红色的,接着连续放了两颗橙色的,嘴里自言自语:“我做的是草莓芒果的水果蛋糕。”等他贴完一圈后,他得意地说:“我的水果蛋糕做好啦!”然后停顿了一会,说:“上次我过生日吃的是两层的,我也要做两层的,如果人多不够吃,我就做三层,我要放好多好多水果。”说完,他又叠加了两个泡沫圆环,第二层采用了绿红红的排列模式,第三层采用了绿蓝蓝的排列模式。”
这份材料两个孩子都有操作,从孩子操作结果来看,辰辰的想象力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比较强,他能够在没有任何操作示范和图片范例下,自己尝试着用低结构材料把自己想象的蛋糕拼搭出来,而且运用了他已有经验进行模式排列。而祺祺在操作时不知道该怎么做。在我引导之后,孩子最后还是停留在单色连接的状态。他的想象力和构造能力都比较弱。由此可见,同一份低结构材料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来说操作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2、了解材料的适宜性。
很多低结构材料来源于生活,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具体特征和用法。因此在个别化活动中提供低结构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但孩子之间存在着能力的差别,同一份材料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存在着操作的难易。因此在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时候,我们要观察材料是否适合所有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最后对材料进行调整,以满足全体幼儿的需求。
如:创意坊中我们提供了自然物(树叶,树枝,石头,松果等),装扮材料(果壳、晒干处理过的蟹壳、毛线、绸带、吸管、瓶盖、纽扣、夹子、会动的眼睛、小花、棒冰棍、小毛球、扭扭棒、纸盘、超轻彩泥、色纸、羽毛)等。这些材料不仅考虑到构图中的点线面的需求,同时也兼顾了色彩装饰方面的考量。想象力丰富的幼儿可以运用这些低结构材料拼搭各种东西,创意十足,而这方面能力弱的幼儿只能进行简单拼搭。因此,我们对这份材料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我们提供拼搭范例,让幼儿看着范例尝试拼搭作品。幼儿根据主题好吃的食物,在蟹壳上绘画、做果壳拼画、超轻彩泥捏出好吃的食物、组合各种材料进行想象创作。提供范例之后,孩子们操作时就会进行模仿或参考。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会摆脱这些范例的束缚,自己自由的想象创作。
二、指导与讲评结合
1、适时鼓励,激发兴趣。
低结构材料玩法多样,没有固定模式,因此幼儿在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时候,不管孩子的互動结果怎样,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孩子间肯定存在着差异,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态度,能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兴趣,是提高幼儿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能力弱的幼儿,老师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及时肯定他的进步,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
如:在开展主题《好吃的食物》中,我询问孩子们最喜欢吃什么点心,孩子们有的说喜欢吃面条,有的说喜欢饺子,有的说喜欢吃米线,还有的说喜欢面包和蛋糕……而面条是大部分孩子的最爱。今天在美工区的创意表现有了这样一碗面,用自己喜欢的大碗装满自己喜欢的面条,添加自己喜欢的食物。圆圆的速度最快,她开始思考怎么画面条,最后她选择用端弧线叠加的方法表现面条,而另外3人依旧进行了模仿学习。面条画完了,我提示幼儿今天试试不用画笔的方法表现面条里好吃的食物变出自己喜欢的一碗面条,孩子们各自擅长的技能也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他们可能会用到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现出来了的不同口味的美味面条。最后,孩子们在材料区经过挑选,最后可塑性强的低结构材料超轻彩泥和色纸,创作了自己爱吃的面条。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操作这份材料更加积极主动了,在这样的一次与低结构材料的自主互动打开了他们创作的思维的墙,他们发现原来各种材料都可以用来创作,而且效果非常好。经过连续几天的作品积累,有了一长条美味面条的教室外墙墙面布置。 2、设疑启迪,引发探究。
我们在提供低结构材料之后,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前,我们要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把探索和发现的权利交给孩子,激发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探索兴趣。活动中,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就应给予启发、点拨,但教师的指导语言应是开放式的,要能发散幼儿的思维,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
如:好玩的杯子这份材料,我们提供了颜色不同的泡沫板,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纸杯若干。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份材料进行平面拼搭和立体建构等多种操作方法。嘉嘉和琪琪在建筑小工地进行建构一座桥,嘉嘉说:“这是高速公路,车子开起来很快的。旁边有很多很多房子,还有中国馆。”琪琪问:“红色的那个吗?用什么搭中国馆?我们的木块可能不够。”嘉嘉拿来架子上的纸杯,他一手拿着一叠纸杯,一手抽出一个纸杯,把两个纸杯紧挨着倒扣在地上,然后在上面叠了一块泡沫板。但是泡沫板马上掉下来了,琪琪马上把掉下来的泡沫板放回去再试了一次,还是掉了下来。嘉嘉问:“怎么掉下来了?”两个人面面相觑。我问:“我也不知道,也许杯子太少了吧?你们再试试看。”嘉嘉又在两个杯子旁边加了一个纸杯,呈直线的构图,泡沫板这次成功地放在了杯子上面。两个人非常高兴,继续在第二层放纸杯,但是当他们放到第4个杯子的时候,由于不稳又倒了。嘉嘉叫了起来:“哎呀,又倒了!”我问:“很有可能第一层没搭好,不够牢固,所以房子倒了。怎么样能让第一层稳固一点呢?你们想一想试一试。”琪琪说:“把杯子分开一点点。”两人就采用这个方法,稳固度增加了,但是第二层还是容易倒下来。后来,嘉嘉把一个杯子的位置进行了调整,三个纸杯呈三角形的构图,这回泡沫板没有掉下来。尝到成功果实后的嘉嘉趁热打铁,用相同的方法往上造房子。搭了三层后,琪琪说:“等等,给中国馆插个国旗吧。”于是,把纸杯倒扣,上面一个杯底贴着下面杯子的杯底,依次往上放。这样的摆放方法能很快叠高,但是稳固度不够,很快又倒了。最后,他们选用了小号的橙色纸杯作为中国的最上面一层,并用建构区的积木做了顶。在这次操作过程中,我介入了两次,但是我都没有明确告诉他们应该可以怎么做,而是用设疑的语句去提示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尝试。在我的启发,两人了解了造房子的第一层必须要稳固,及稳固背后的构图等等。其中,他们在自主尝试中有失败,有叹气,有惊喜,有失落,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
3、交流讲评,提升能力。
低结构材料对幼儿来说充满未知,有不知所措的摆弄,也有惊喜的发现和收获,幼儿通过与低结构材料的自主互动,能获得可大可小的成就感。怎么样能幼儿喜欢低结构材料并积极主动与其互动?让低结构材料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交流讲评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个别化学习活动讲评是指对活动过程、幼儿参与程度及幼儿活动状况的讲述,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可运用讲评环节,帮助幼儿汇集活动中的各项信息,分享各自活动中的成果、解决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你在操作中發现了什么问题?你解决问题了吗?怎么解决的?我们在交流讲评中帮助幼儿拓展经验和视野,提升幼儿与个别化材料互动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把讲评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个别化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活动。
如:当幼儿出现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时,我会拍下照片在讲评时给孩子们欣赏。同时请出创作作品的孩子,让她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有次,我请轩轩介绍她的作品是什么,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轩轩:“我做的是一个望远镜,我是用纸芯筒的,我找了两个一样高的纸芯筒,透明胶包起来就好了。”这个作品制作非常简单,但是创意非常好,而且非常形象,孩子们看到这个作品都夸奖作品非常棒,轩轩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他的作品让孩子们开阔的眼界,原来纸芯筒不进可以垒高,还可以用做望远镜。只要有富有想象力这些低结构就可以变化出各种惊艳的作品。在这次交流讲评之后,很多孩子都想自己去尝试一下,之后也出现了不少创意作品。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观察指导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老师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事实上是给孩子创设了一个无形的自我体验的空间,使孩子在动手操作中,解决困难。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在这看似随意的活动中,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材料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及其重要的载体,特别是低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他们能根据自己所想来表达表现,幼儿也能在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达到教育目标。其中,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耐心观察,仔细分析,把握好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并进行适度的指导。在探究中,也让我逐渐开拓了思维,转变了教育观念,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今后我将继续探索,将理念转化为实际,促进幼儿进一步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实施《指南》应把握四个方面,其中有一方面提到:“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这一观点启发我们: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老师不该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应站在幼儿的背后,沉静、耐心的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
个别化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而低结构材料是具有安全性、来源于生活、结构简单、获取方便、可塑性强的材料,它目标隐蔽,能引起幼儿生活经验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可实现多种玩法,并长久提供给幼儿操作和想象空间的材料。幼儿在个别化活动中与低结构材料自主互动、主动探索操作中获得新知,从“要我这样玩”到“我想这样玩”,再到实现“我可以这样玩”。那么在个别化活动中的我们该如何观察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该如何以支持幼儿自主探索为目标进行指导,我的思考是:
一、观察与分析并重
“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和个体差异,以决定如何
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蒙台梭利的这一教育过程为——大胆放手、小心观察、耐心等待、实施引导。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操作低结构材料的行为表现,操作材料遇到的困难,分析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中的能力发展水平,从而对幼儿进行指导或材料进行调整。
1、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不同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根据不同的幼儿提供相应的启发和引导,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倾听者和欣赏者的作用,推动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如:低结构区中,祺祺和辰辰选择了玉米粒材料创作。祺祺打开浅绿色玉米粒开始单色连接,他重复连接着玉米粒直至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我问祺祺:“你拼的是什么?”他看着我摇摇头。我问他:“那你现在想把它变成什么?”他想了想说:“绳子。”我提示:“长长的形状可以变成很多东西哦,比如加个圆变成勺子,它可以是伞柄,它还可以是国旗的旗杆等等,你想让它变成什么?”他若有所思地想了想,但是还是无从下手。坐在旁边的辰辰说:“老师,看,我拼的是蛋糕!”一边从罐子里两手各取一把玉米粒,先放了一颗红色的,接着连续放了两颗橙色的,嘴里自言自语:“我做的是草莓芒果的水果蛋糕。”等他贴完一圈后,他得意地说:“我的水果蛋糕做好啦!”然后停顿了一会,说:“上次我过生日吃的是两层的,我也要做两层的,如果人多不够吃,我就做三层,我要放好多好多水果。”说完,他又叠加了两个泡沫圆环,第二层采用了绿红红的排列模式,第三层采用了绿蓝蓝的排列模式。”
这份材料两个孩子都有操作,从孩子操作结果来看,辰辰的想象力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比较强,他能够在没有任何操作示范和图片范例下,自己尝试着用低结构材料把自己想象的蛋糕拼搭出来,而且运用了他已有经验进行模式排列。而祺祺在操作时不知道该怎么做。在我引导之后,孩子最后还是停留在单色连接的状态。他的想象力和构造能力都比较弱。由此可见,同一份低结构材料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来说操作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2、了解材料的适宜性。
很多低结构材料来源于生活,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具体特征和用法。因此在个别化活动中提供低结构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但孩子之间存在着能力的差别,同一份材料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存在着操作的难易。因此在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时候,我们要观察材料是否适合所有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最后对材料进行调整,以满足全体幼儿的需求。
如:创意坊中我们提供了自然物(树叶,树枝,石头,松果等),装扮材料(果壳、晒干处理过的蟹壳、毛线、绸带、吸管、瓶盖、纽扣、夹子、会动的眼睛、小花、棒冰棍、小毛球、扭扭棒、纸盘、超轻彩泥、色纸、羽毛)等。这些材料不仅考虑到构图中的点线面的需求,同时也兼顾了色彩装饰方面的考量。想象力丰富的幼儿可以运用这些低结构材料拼搭各种东西,创意十足,而这方面能力弱的幼儿只能进行简单拼搭。因此,我们对这份材料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我们提供拼搭范例,让幼儿看着范例尝试拼搭作品。幼儿根据主题好吃的食物,在蟹壳上绘画、做果壳拼画、超轻彩泥捏出好吃的食物、组合各种材料进行想象创作。提供范例之后,孩子们操作时就会进行模仿或参考。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会摆脱这些范例的束缚,自己自由的想象创作。
二、指导与讲评结合
1、适时鼓励,激发兴趣。
低结构材料玩法多样,没有固定模式,因此幼儿在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时候,不管孩子的互動结果怎样,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孩子间肯定存在着差异,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态度,能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兴趣,是提高幼儿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能力弱的幼儿,老师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及时肯定他的进步,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
如:在开展主题《好吃的食物》中,我询问孩子们最喜欢吃什么点心,孩子们有的说喜欢吃面条,有的说喜欢饺子,有的说喜欢吃米线,还有的说喜欢面包和蛋糕……而面条是大部分孩子的最爱。今天在美工区的创意表现有了这样一碗面,用自己喜欢的大碗装满自己喜欢的面条,添加自己喜欢的食物。圆圆的速度最快,她开始思考怎么画面条,最后她选择用端弧线叠加的方法表现面条,而另外3人依旧进行了模仿学习。面条画完了,我提示幼儿今天试试不用画笔的方法表现面条里好吃的食物变出自己喜欢的一碗面条,孩子们各自擅长的技能也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他们可能会用到不同材料不同方法表现出来了的不同口味的美味面条。最后,孩子们在材料区经过挑选,最后可塑性强的低结构材料超轻彩泥和色纸,创作了自己爱吃的面条。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操作这份材料更加积极主动了,在这样的一次与低结构材料的自主互动打开了他们创作的思维的墙,他们发现原来各种材料都可以用来创作,而且效果非常好。经过连续几天的作品积累,有了一长条美味面条的教室外墙墙面布置。 2、设疑启迪,引发探究。
我们在提供低结构材料之后,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前,我们要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把探索和发现的权利交给孩子,激发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探索兴趣。活动中,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就应给予启发、点拨,但教师的指导语言应是开放式的,要能发散幼儿的思维,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总结。
如:好玩的杯子这份材料,我们提供了颜色不同的泡沫板,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纸杯若干。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份材料进行平面拼搭和立体建构等多种操作方法。嘉嘉和琪琪在建筑小工地进行建构一座桥,嘉嘉说:“这是高速公路,车子开起来很快的。旁边有很多很多房子,还有中国馆。”琪琪问:“红色的那个吗?用什么搭中国馆?我们的木块可能不够。”嘉嘉拿来架子上的纸杯,他一手拿着一叠纸杯,一手抽出一个纸杯,把两个纸杯紧挨着倒扣在地上,然后在上面叠了一块泡沫板。但是泡沫板马上掉下来了,琪琪马上把掉下来的泡沫板放回去再试了一次,还是掉了下来。嘉嘉问:“怎么掉下来了?”两个人面面相觑。我问:“我也不知道,也许杯子太少了吧?你们再试试看。”嘉嘉又在两个杯子旁边加了一个纸杯,呈直线的构图,泡沫板这次成功地放在了杯子上面。两个人非常高兴,继续在第二层放纸杯,但是当他们放到第4个杯子的时候,由于不稳又倒了。嘉嘉叫了起来:“哎呀,又倒了!”我问:“很有可能第一层没搭好,不够牢固,所以房子倒了。怎么样能让第一层稳固一点呢?你们想一想试一试。”琪琪说:“把杯子分开一点点。”两人就采用这个方法,稳固度增加了,但是第二层还是容易倒下来。后来,嘉嘉把一个杯子的位置进行了调整,三个纸杯呈三角形的构图,这回泡沫板没有掉下来。尝到成功果实后的嘉嘉趁热打铁,用相同的方法往上造房子。搭了三层后,琪琪说:“等等,给中国馆插个国旗吧。”于是,把纸杯倒扣,上面一个杯底贴着下面杯子的杯底,依次往上放。这样的摆放方法能很快叠高,但是稳固度不够,很快又倒了。最后,他们选用了小号的橙色纸杯作为中国的最上面一层,并用建构区的积木做了顶。在这次操作过程中,我介入了两次,但是我都没有明确告诉他们应该可以怎么做,而是用设疑的语句去提示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尝试。在我的启发,两人了解了造房子的第一层必须要稳固,及稳固背后的构图等等。其中,他们在自主尝试中有失败,有叹气,有惊喜,有失落,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
3、交流讲评,提升能力。
低结构材料对幼儿来说充满未知,有不知所措的摆弄,也有惊喜的发现和收获,幼儿通过与低结构材料的自主互动,能获得可大可小的成就感。怎么样能幼儿喜欢低结构材料并积极主动与其互动?让低结构材料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交流讲评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个别化学习活动讲评是指对活动过程、幼儿参与程度及幼儿活动状况的讲述,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可运用讲评环节,帮助幼儿汇集活动中的各项信息,分享各自活动中的成果、解决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你在操作中發现了什么问题?你解决问题了吗?怎么解决的?我们在交流讲评中帮助幼儿拓展经验和视野,提升幼儿与个别化材料互动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把讲评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个别化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活动。
如:当幼儿出现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时,我会拍下照片在讲评时给孩子们欣赏。同时请出创作作品的孩子,让她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有次,我请轩轩介绍她的作品是什么,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轩轩:“我做的是一个望远镜,我是用纸芯筒的,我找了两个一样高的纸芯筒,透明胶包起来就好了。”这个作品制作非常简单,但是创意非常好,而且非常形象,孩子们看到这个作品都夸奖作品非常棒,轩轩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他的作品让孩子们开阔的眼界,原来纸芯筒不进可以垒高,还可以用做望远镜。只要有富有想象力这些低结构就可以变化出各种惊艳的作品。在这次交流讲评之后,很多孩子都想自己去尝试一下,之后也出现了不少创意作品。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观察指导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老师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事实上是给孩子创设了一个无形的自我体验的空间,使孩子在动手操作中,解决困难。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在这看似随意的活动中,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材料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索、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及其重要的载体,特别是低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他们能根据自己所想来表达表现,幼儿也能在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达到教育目标。其中,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耐心观察,仔细分析,把握好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并进行适度的指导。在探究中,也让我逐渐开拓了思维,转变了教育观念,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今后我将继续探索,将理念转化为实际,促进幼儿进一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