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地域性的探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个地区在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各地的建设中,具有明显的建筑地域性。基于此,文章对建筑地域性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建筑;地域性;研究
  1.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分析
  1.1广义的建筑地域性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他首先受到相应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区域性气候条件的影响。就我国南北方而言就已经存在着严重的差异,但是,并不能够说由于地理跨度较大就存在严重的分歧,在某个区域内由于环境的不同也可能早就不同的建筑特点以及建筑风格。这种广义性的地域建筑差异存在在我国各地,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流传千年的一种文化,他们形成了当地人群喜爱的风格,是一种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实用性建筑。
  1.2狭义的建筑地域性
  建筑物的建设往往还需要依据自身所处的地段以及相应所在的地形进行建筑的合理设计,往往建筑的周边环境也是影响、制约建筑剖面设计的重要因素。面对不同区域所存在的不同生态观念以及地形面貌,将相应设计的建筑使他与周边的城市浑然成为一体,才是重要的。城市建筑的合理布局对于整个区域性的影响也是显著的,面对建筑与自然存在的密切关系,建筑自身的体型、重量、布局等相应的彩色涂料的使用等都需要下一定的功夫,所以在进行技术选择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功能,进行相关技术的优化整合,使其达到融会贯通,才能够有效的制作出一个符合当地地域特色的个性精品。不仅如此建筑的地域性特点与当地的发展历史也是密不可分的,这造就了当地符合其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
  1.3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2.建筑地域性的要点
  2.1物理环境
  (1)气候条件。世界各地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在地域性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形式的首要自然环境因素。人类对气候的关注由来己久,因为它切实影响到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建筑的原型一一原始茅屋就是人类对气候条件最初的回应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于气候条件的回应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从湿热地区的遮阳构件到寒冷地区的厚重墙体,都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受不同气候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域的建筑不论是空间布局还是单体造型都显现出很强的地域特征。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亦是影响建筑建造的重要物理因素之一,也许其对小型建筑单体的影响还难以察觉,但其在建筑群或者城市尺度上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3)地方资源与材料运用
  天然材料,就地取材,这是不同地域建筑的最初选择。土、石、木材这些唾手可得的自然资源成为了早期建筑活动的必然选择。受地域资昏源差别的影响,这些天然材料一方面制约了建筑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使建筑呈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不仅仅是天然材料,人工材料也会受到不同地域不同资源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或特性。这种在某一地域内长期使用某种地方材料的习惯,也直接渗透进人们的情感,存留了此时此地的集体记忆。
  2.2人文历史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建筑不仅是一种物化的表现,同时也具有精神的体验,是人类文化的结果。建筑无法脱离其背后的人文历史而存在,相比于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更具决定性的影响是文化背景。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拉普普特曾指出:“遮风蔽雨并非建筑的唯一功能,甚至不是最根本的功能。”建筑总是与它所在地域的人文历史联系在一起,建筑空间在满足人们遮风避雨的基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寄托了使用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赋予了建筑不同的内涵,体现在建筑的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建筑的中不同的符号、色彩、形式、空间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从建筑的整体造型到构造细节,无不显示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艺术水平、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社会伦理以及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以人文历史为设计的切入点,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内涵,也丰富了建筑地域性的表达,同时建立起使用者的情感归属和认同感,使建筑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如王澎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如图3-7)便从中国传统的山水园林文化出发,将传统建筑形式通过现代建筑语言加以演绎,从精神气质上传达地域特性。
  2.3传统空间
  也许空间一词总是给人以虚无的感觉,因为就像水无常形,空间也难以被描述成具体的形,但空间的存在又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它可以被感知、可以与人产生情感的互动。自人类开始营造建筑之日起,便也开始了对建筑空间的塑造。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这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在人类造物上,空间也不例外。因此,空间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
  在建筑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同一地域的建筑空间逐渐趋同,形成某种范式,这就是传统空间。它来源于历史、根植于土地。传统空间在特定的地域与时代背景下逐步形成,也许已无法适应现代的社会条件,但它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因此,以传统空间为设计的切入点可以很好地挖掘出地域文化,并需要結合现代的建筑语言与建筑技术加以处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从而让人们在空间中体会、感知地域特性。   3.以沈阳建筑的地域性文化表达为例进行分析
  3.1满清地域性文化。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同年在沈阳修建皇城,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随着皇城的建成,改变了方城原来的十字格局,成为了今天依然存在的“井”字城市肌理“井”字的中心是故宫,周围是王府、衙门等遵循“前朝后市”的规划手法,故宫后面的四平街成为沈阳最早的一条商业街。
  3.2民国地域性文化。鸦片战争之后,清朝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涉及沈阳的经济1906年,清政府在沈阳设立商埠局,在满铁附属地与老城区之间划商埠地,北市场是最有代表性的,北市场以前十分荒凉,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了繁荣市场,在商埠地内开辟
  北市场北市场当时是沈阳最著名的杂八地,戏园子、茶馆子、商铺种类繁多,间接促进了北市场建筑类型的多种多样。如今的北市场,尽管许多从前的店铺已经破败,但依旧是杂货、花鸟鱼虫的淘货好去处同时北市场还有一座清代的寺庙—实胜寺,今天人们还保持着赶庙会的民俗。
  3.3日伪地域性文化。日伪文化是沈阳最有特色的文化,当时日本国内也处在维新时期,推崇西方文化,很多日本建筑师从西方国家学成归来,再结合日本本土文化,建造了一些新类型建筑,以此为代表的是辰野式的红砖建筑—沈阳火车站,纵向三段式,同时以白色线脚装饰日本本土文化的体现以奉天警察署为代表,俗称“旧本官厅式”,整体对称,造型简洁,中心向两边高度降低。
  3.4革命地域性文化。由于沈阳特殊的历史、地理地位,从明清两代起沈阳便是兵家必争之地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国家的入侵使沈阳从一座古老的封建陪都逐步迈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从此沈阳城市的前途便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共同经历了漫长的革命历程。中山广场中央的毛主席像及周围群雕的主题是革命纪念雕像,素材来源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的革命历史时期场面,如今依然宏伟树立,展现了沈阳的一段革命历史。
  3.5工业地域性文化。解放后,沈阳成为新中国重工业基地之一,尤其是铁西区工业建筑集中,各类工厂林立,因为大部分是苏联援建的,所以当时的建筑極具苏式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群是铁西工人村为解决当时的工人居住问题,工人村住宅群包
  括了五个建筑群72幢三层红色砖混楼房,工人村建筑的特点为坡屋顶、层数控制在三四层,采用“周边式”整体布局。如今的工人村由于设施陈旧,居住环境日益变差,已经开始拆迁,但是仍旧保留几栋建筑转设为工人村生活馆,复原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极具现实纪念意义。
  结束语
  从古至今,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建造自己的家园。正是因为我国的幅员辽阔,表现在建筑方面就出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所以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应该牢牢把握当地地域性的特点,赋予建筑特有的生命力,从而促进本区域建筑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铁妹.以地域性设计为背景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思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254.
  [2]华晔,张奔,陆媛.基于建筑符号学的苏州建筑地域性传承探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58-62.
  [3]曲艺,张然.沈阳地域性建筑创作刍议[J].建筑与文化,2013,11:59-60.
  [4]朱琼浩.观演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探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发展,现在的房屋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因此加强房屋建筑质量非常有必要的。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屋质量,其也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此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优势分析  钢筋混凝土的一种复合材料,
期刊
【摘 要】劣质的或者抗震功能不达标的建筑物会在地震来袭时倒塌过快,所将对人民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和对国家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防震功能建设,以尽量降低其在地震中所遭到的破坏。本文主要针对工民建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进行浅要分析,并就其预防对策给予一定的建议,以期在实际工程操作中可以提供相应理论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期刊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招投标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规范整个建筑招投标市场的交易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需要我们从体制上找原因,从法律条款上补漏洞,也需要对于整个交易市场以及交易行为有更好的监管与约束。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招投标市场才会越来越规范,招投标交易行为才能够更为高质量的开展。  【关键词】建筑招投标;问题;对策  一、招投标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单位规避公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加快,城市规模逐年扩张。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张。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土地压力,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高层建筑的建设,离不开深基坑工程。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基坑向下向深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密集的建筑群,不断增加的基坑深度和复杂的周边地下形势,都给基坑施工带来更多更大的困难。基坑支护作为基坑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引起房屋建筑裂缝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裂缝的防治措施也是纷繁复杂。虽然目前学术界对房屋建筑裂缝的成因、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理论还未完全达成共识,但是对于房屋病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经实践证明也基本能取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对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裂缝控制方法。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防治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建筑业快速崛起的同时,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也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进行节能改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基于此,在工作中,对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有效措施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建筑;技术;节能;措施  1、建筑施工技术节能理念  1.1、达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目的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造价应该贯穿到房建施工的全过程之中。本文首先论述了房建工程造价之中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必要性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如何对其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  【关键词】房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成本控制  引言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走向微利化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的特点是,施工的周期长、资金的范围量也较大,这些特点为施工企业进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土建施工中关键技术,针对加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管理的途径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  引言  近年来,土建施工在城市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应该结合当前的情况,及时发现土建施工的问题,加强质量管理,促进土建施工工作。要想保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加强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施工技术,更应该具备管理方
期刊
【摘 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工程的进步,为了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质量控制,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行业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对策分析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市场接轨后,任何行业之间的竞争力都
期刊
【摘 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对于建筑的结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建筑性质,不同的基土的性质,对于基底的设计方案都不同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整合理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一、前言  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作为建筑结构安全体系的基本,由于其在地质条件的不同,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