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剂对兰炭浆成浆性能的影响及其吸附动力学

来源 :洁净煤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我国兰炭资源浪费的问题,采用兰炭粉代替原煤制备兰炭浆,不仅可缓解石油需求压力,还为兰炭粉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利用神府兰炭粉及5种不同分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木质素磺酸钠SLS、腐植酸钠SH、聚羧酸盐PCE、复配型阴离子-阴离子NNO/PCE)为原料,研究了由兰炭粉制的兰炭浆对阴离子分散剂的性能、吸附机理及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研究了每种分散剂制备兰炭浆的流变行为,添加不同分散剂的兰炭浆都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特征;加入NNO/PCE分散剂制备的兰炭浆,剪切速率100 s-1时的表观黏度仅为359.3 mPa·s,且析水率小无硬沉淀,使用NNO为分散剂时虽流动性好,但稳定性差且析水率最大。对添加不同分散剂的兰炭粉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发现添加分散剂可以改变兰炭粉表面的亲疏水性。吸附试验结果显示,NNO、SLS、SH、PCE、NNO/PCE分别在60、60、120、240和240 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排序为NNO/PCE(8.796 mg/g)>PCE(7.977 mg/g)>SH(6.845 mg/g)>SLS(3.718 mg/g)>NNO(1.029 mg/g);准二级速率方程能够较好描述分散剂在兰炭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最后提出了阴离子分散剂的吸附机理模型,结果表明,阴离子分散剂在兰炭浆中的吸附作用主要归因于兰炭颗粒中静电斥力的增强。
其他文献
<正>中途岛的战斗餐在夏威夷作战后,机动部队在太平洋上游荡了几个月,终于转舵往北,向本土返航。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以"赤城"、"加贺"为首的机动部队最后一次回到内地,而那时海军首脑们正为是否进行中途岛作战而激烈讨论。我记得机动部队是在广岛湾的柱岛锚地停泊,我们这些下级兵根本无从得知海军里的大人物们在策
期刊
<正>经理学校考试充满"节日气氛"的夏威夷奇袭作战在午饭之前就宣告结束了,机动部队调转航向返航,感觉航速都和出击时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在攻击队出发后,整个舰队都没有采取防备敌军来袭的行动。开战的兴奋劲儿没过多长时间就消失了,舰内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所谓"节日气氛"仅仅持续了一天,我们下级兵的内心中还隐隐感觉不满足,而老兵们又板起面孔,横眉竖眼地挑刺,真是令人厌烦!
期刊
<正>炮击潜艇自从昭和17年(1942年)败北后,美军一直筹划着反攻菲律宾的作战,为此频繁地派出潜艇深入菲律宾周边海域,想必是为了与潜伏在岛上的游击队和间谍取得联系,获取日军的情报,因此"武昌丸"号经常接到目击美军潜艇出没的报告。作为主计科乘员,我在舰上属于非战斗人员,除了执行监视任务外不必参加兵科的勤务和训练,
期刊
针对铝合金激光熔化沉积件强韧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溶剂蒸发法制备具有粉末球形度高、流动性好、激光吸收率高且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均匀分散的GO/AlSi10Mg复合粉末,采用激光溶化沉积技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分别打印AlSi10Mg成形件和GO/AlSi10Mg成形件,对比分析两种LMD成形件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探究GO调控AlS
学位
研究交趾黄檀心材对冠脉左前降支结扎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分析交趾黄檀心材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通过指纹图谱的建立验证交趾黄檀心材成分的稳定一致后,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交趾黄檀心材组(6 g·kg-1),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只开胸穿线不结扎,其余组构建冠脉左前降支结扎大鼠模型。给药10 d后取材取血,进行心脏HE染色;检测血浆中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
学位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确保基层员工思想动态与国家重要方针和企业重要决策保持方向性一致的重要措施,能够使基层员工树立团结奋进、爱国爱企的精神,是维护企业职工队伍团结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是有生命力的,它的主旨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它生动地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深刻地反映了政治任务的本质特征。基于此,本文将以新时期下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为基础,分析新
目的目前,甲状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中排行第三,而在十年前,它还只是排在第十位。甲状腺癌的高发引起了人们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关注。方法如今通过体检,许多人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可是究竟什么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又承担了什么角色?一起来聊一聊"体检报告"中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结果甲状腺激素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
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划定不尽、划定不实、部门冲突等问题,其根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的冲突。为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过程中人类活动用地调整依据不明问题,缓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矛盾,本文提出基于人类活动强度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思路。首先运用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方法,叠加人类扰动指数和地形因子对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衔接现行规划的项目、设施数据,划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