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米莉 · 狄金森在两首诗中对死亡持矛盾态度的解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探讨了艾米莉·狄金森两首诗中的死亡意象:《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和《当我死时》。通过对这些意象的隐晦含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来说明狄金森对于死亡持有矛盾的态度。诗人有时怀有对永生的强烈信念,但心底仍对来世的存在存疑。
  【關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当我死时》;死亡意象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42-02
  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 是 19 世纪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诗人之一。她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大部分时间过着孤寂隐居的生活。尽管狄金森被认为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但她完成的近 1800 首诗中,只有 10 首在她有生之年公开,其余的在她去世后由她的姐姐出版。
  她的诗歌涉及许多主题,包括自然、宗教、爱情等。然而,对死亡这一主题的探讨使她更为出名。据说她曾写了五百多首诗,试图摸清死亡的本质。然而,细细研读这些著名的死亡诗后,就会发现诗人对死亡的感受是矛盾的、反复无常的。有时她对死亡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认为死亡意味着平静和快乐,摆脱了生活的艰辛,远离了纷繁复杂的世界。然而,有时提及死亡,她也同样被悲伤或焦虑所折磨,因为她对上帝的存在和死后永生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
  死亡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在不同类型的创作中,死亡可以是将人从苦难的深渊中拯救出来的救世主,也可以是一个无情的杀手,毫不犹豫地夺走亲人和朋友的性命。看到狄金森的诗,读者很可能会将她对死亡的矛盾想法与哈姆雷特的观点联系起来。哈姆雷特无从知晓沉睡在漫长的黑暗中,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于是他惶恐不安,抛出“生存还是死亡”这个痛苦的问题。他担心死亡不能使他从尘世的苦难解脱出来。死后的生命是未知的,可能比活着本身更糟糕。同样,狄金森通过许多引人入胜的诗歌既向读者展示了她对死亡的期望,但同时还表现出对死后永生的不确定性。
  在本文中,通过比较《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 和《当我死时》两首诗中的死亡意象,以说明这位生性敏感的诗人对于死亡的犹豫不决、徘徊游离的态度,突出她与同时代美国诗人的不同之处。
  一、《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中的死亡意象
  这首短诗共包含六个小节,狄金森以躺在坟墓里的亡人的口吻来和读者交流,叙述了和死神(death)由今生到来世的缓慢而又悠长的马车之行。这首诗娴熟而又巧妙地将形而上的题材与有形的意象融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她“走向永恒”一路上的世俗景象,使其深切感受到作者对死亡欣然接受的态度以及对不朽的强烈信念。
  开头的一节中,主人公“我”就强调自己非常忙碌。但是死神来的时间并不依据个人的选择,而是死亡时间来临,死神便会不请自来。因此,死神“仁慈地”(kindly)在马车里花时间等待着叙述者。死神在很多故事里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形象,总是身着黑色长袍,忙着收割人的性命。然后诗中的死神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出乎意料地呈现出一位绅士形象。这位绅士富有魅力且温文尔雅,他们的会面庄严而又沉静。开头的寥寥几笔已经为整首诗的展开铺垫了宁静沉着的基调。
  “永生(Immortality)”伴随两位乘客共同乘坐马车(Carriage),开启一场悠闲的人生回顾之旅。马车载着叙述者行驶过不同的风景,当她最终走下马车,进入自己的“房子(House)”,或者说,坟墓的时候,她的灵魂将摆脱肉体的束缚,在天堂与上帝相会。因此,马车可以看作是主人公“我”的身体,承载着她的灵魂。更重要的是,圆形的马车轮子可能预示着生死轮回,死亡终究会迎来新生。另一位同行的旅客“永生”也恰好暗示了“我”并不认为死亡是世界的终结,而是通往永生之路的一步。
  因为死神的殷勤以待,叙述者也收起了她所有劳苦(labor)和闲暇(leisure),这是狄金森采用转喻来代表另外一个压头韵的词——她的生命(life)。小诗的第三节和第四节描写了马车经过的具体环境,这些景象正是人生各个阶段的写照。沿途第一个路过的是一所学校,“正是休息的时间/学童们在游戏场玩斗”。孩子玩耍的场景代表了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童年。孩子的形象一般都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然而诗中用“strove”一词描写孩子的活动,强调了生存的劳苦。孩子们从小时候就被抛到一个叫作“人生”的竞技场上,必须克服艰难险阻,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取得成功。如今“我”已经停止踏入不息的浪潮,转而往人生的另一头走去。映入眼帘的第二个景象是谷物,谷物象征着成熟与收获,而每年农作物成熟的时候,会被农民收割卖掉。所以,谷物也是另一个生死循环的象征,恰如人类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落日余晖(Setting Sun)也代表了生命的终结,让人想起暮年的老人。第三小节中的三个意象由实到虚,变得越来越触不可及,使得“有限”到“无限”的前往永生的旅程具现化。
  诗的第四小节描述了黑夜即将降临的时刻,“露珠让我颤抖且寒意彻骨”。在文学作品中,寒冷经常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临近死亡时,会感受到彻骨的寒意,体温逐渐下降,就算是再厚的衣物也抵御不住深入骨髓的冰冷。然而,作者对衣物材质的着墨,比如柔软的“长服(gossamer)”“游丝(grown)”以及“披肩(tippet)”和“薄纱(tulle)”为整节诗注入了柔和的色彩,让阴沉昏暗的气氛变得稍微明亮了起来。
  叙述者看到的最后一景是一座坟墓,坟墓被动人地比喻成“房子(House)”,仿佛是“地上的一块隆起(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房子的意象让读者感到愉悦和满足,而不是纯粹的恐惧。在最后一小节,“我”回顾了瞬间过去的“世纪(Century)”,时间突然失去意义,百年时光不过一天。时间已经消失,那么死亡不再是死亡,而将成为不朽,因为驾着我的马是面朝着永恒行走的。这首诗本身便演绎了永恒,为朝往无限设定了航道。   二、《当我死时》中的死亡意象
  不同于《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中作者对死亡淡然处之的态度,作者的另外一首诗《当我死时》里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从一个濒死之人的角度对死时获得的宗教抚慰表达了疑虑。诗中的意象充满了神秘和讽刺的意味,与上一首诗中分析的意境相去甚远。此外,这些意象的解读看似五花八门,但在很大程度上都指向了一点,那就是它们揭示了诗人对上帝的存在以及人类灵魂的救赎存疑。
  这首诗以一只苍蝇打断“屋内的静寂(The Stillness in the Room)”开始,旨在吸引读者的注意。读者很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死亡即将来临,叙述者却将注意力放置在微不足道的苍蝇声上。悼念者们庄严肃立,悲恸地聚集在“我”临终之病榻前,然而“我”似乎与眼前的一片哀伤完全脱节,仅仅是充当着一个观察者,漠然地察看周围亲友们的反应。
  “围绕着的眼睛都已哭得干/而呼吸也稳定下来。”,这一句诗说明亲人们泪水已流尽,痛苦地期望着最后一刻—— “上帝(King)”降临之时。在这里,作者运用矛盾修饰语last Onset,表明了一种宗教理念,即垂死之人结束尘世间的逗留,然后在上帝的引领下开始新的旅程。上帝有望带领叙述者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以换取精神上的救赎。也有一些人认为,这里的King 可能指的不是上帝而是死神,是死神把人的性命夺走。但是,通读全诗后能够发现,king可能与倒数第三行的“光(light)”这一意象呼应,象征着希望和重生。
  事实上,详细描写的临终场景是人类长久以来围绕死亡形成的传统与习俗的一个缩影。宗教、家庭和法律这三个元素都在本诗中得以展现。主人公最后的行为也符合传统道德标准,让出了自己的所有财富。一切都安排得恰到好处,除了视野中随后出现的苍蝇,以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可悲喜剧方式打破了沉默。苍蝇出现在诗的开头和结尾,很显然,叙述者无休止地专注于这一恼人存在。因此,最无关紧要的苍蝇意象一定富有深意。
  首先,苍蝇与腐烂和死亡息息相关,它们以腐烂的食物和肉体为食。因此,苍蝇提醒着读者,一旦“我”埋入地底,“我”很快就会成为尘世间的一具枯骨,而所有的亲人、财产甚至是信仰都会从“我”眼中消失殆尽。所以苍蝇的形象富有感染力,充满着遗憾与悲伤。
  另一方面,上帝没有来接走叙述者,陪伴“我”的只有“踌躇蹒跚的嗡嗡声”。苍蝇代替了上帝的缺席,取代了神性和来世,摧毁了“我”对于永生的所有确定性。其恼人的嗡嗡声,仿佛在嘲讽这群虔诚之人的白日梦,透露出深刻的讽刺意味。不难看出,苍蝇是精神怀疑的象征,它漫无目的游荡暗示着人心灵不知归属的迷茫。无论人们对死后有何种期许,他们都难以验证,就像叙述者也无从知晓死后的归属地。
  最后,苍蝇遮挡了亮光(light),“我”发现自己看不见任何东西了,换句话说,是肉体的腐烂挡住了叙述者通往精神之光的去路。她看不到任何希望,逐渐遁入黑暗中。上帝的救赎没有到来,死亡仍旧未知。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view 一词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叙述者丧失了自己肉体上的视力,其二是她看清了死亡的真谛,放弃了永生的追求。显然,诗人借此来表达她对死亡所持的懷疑和悲观态度,这与传统的基督教信仰背道而驰。
  三、总结
  关于死亡的思考如影随形地困扰着狄金森,是其诗歌的主要创作源泉之一。温迪·马丁认为,“死亡对于狄金森来说是道难题,是一个她永远无法解开的谜语,但是她持续不断地探索着它的真谛”。本文通过分析两首诗中的死亡意象,展现作者对于死亡和永生摇摆不定的认识。《因为我不能为死亡伫足等候》一诗中,作者以自然随性的方式呈现死亡,死亡更像是对逝去之人的奖励,他们可以抵达安静而又祥和的生之彼岸。相反,《当我死时》中,诗人彷徨无助,苦闷沮丧。她对来生的希望幻灭,对永生的信仰也被摧毁了,留下的不过是一片空虚。总而言之,狄金森诗中的死亡意象神秘而且耐人寻味,值得读者一一解读。
  参考文献:
  [1]艾米莉·狄金森著,托马斯·约翰逊编.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M].赖杰威,董恒秀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2]Bachinger, Katrina. Dickinson’s I Heard a Fly Buzz[J].The Explicator,1985,43:12-15.
  [3]Shaw, Mary. Dickinson’s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J]. The Explicator,1991,50:20-21.
其他文献
【摘要】 《林家铺子》是茅盾先生小说创作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不仅是因为行文风格和写作技巧,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和艺术价值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本文从多角度入手,剖析这部文学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林家铺子》;故事结构;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22-02  《林家铺子》诞生于1932
期刊
【摘要】 海子的一部分短诗如《活在珍贵的人间》《历史》和《重建家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本雅明谈到的“自然史”的观念。本雅明反对宗教的救赎历史观,试图将人类社会重新放到自然中去,客观地重新认识世界历史进程,寻觅并书写一个自然发展的而非主观臆断的历史。海子在他的诗歌中赋予了人类与自然物同等的性质,他书写的历史是在其自然史观的指导下重写的历史,他眼中的家园是人类与自然和解之后重建的家园。诗人在此推翻了人
期刊
【摘要】 德国小说《生死朗读》以其富有争议的思想内涵和作者施林克深厚的文学造诣成为当代文坛的一枝奇葩,更是通过电影改编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作品以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从道德与法律、审判与宽恕、反思与成长、朗读与尊严等多个维度考量人性,体现了对于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本文拟从代际集体记忆传递的角度探究战争对于民族身份自我认同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历史疼痛的桎梏下,完成迷失身份的找寻和集体记忆的重塑。  【
期刊
【摘要】 本文以中国当代戏剧作品的实例入手,从崇高、沉郁、荒诞、悲剧等审美范畴出发,分析戏剧作品如何体现出审美意识及美学品格,并提出研究中国当代的戏剧作品审美意识,需要结合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征出发,从戏剧文本、导演手法、人物塑造、舞台布景等角度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分析,以起到透过特征表象分析审美意识实质的目的。  【关键词】 中国当代戏剧;审美范畴;实例;美学品格  【中图分类号】J892 【
期刊
【摘要】 明清两朝科举与堪舆兴盛起来,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二者,因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形成了靠堪舆获取科举功名的病态现象。本文从《儒林外史》中分析小说所反映清代社会对堪舆的接受,批判世俗过度依赖堪舆进行科举的病态行为。  【关键词】 科举;堪舆;《儒林外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24-02  一、科举与堪舆的联系
期刊
【摘要】 享有“鬼才”之称的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的文坛巨匠,特殊的家庭经历及挣扎的情感阵痛都无形中塑造着他的处世态度和文学气质。他善于从平凡细琐的小事入手,运用冷静克制的笔触直击人类灵魂深处秘密,其中渗透着鲜明的怀疑主义、宗教抒怀、心理关照。芥川龙之介在短篇小说领域颇有建树,作品题材发展顺应历史教训、文明开化、社会与现实的线索,融合多种表达技巧和风格特征。本文着重研究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
期刊
【摘要】 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记录了魏晋士人的言谈琐闻、轶事清谈,开中国古典小说中纪事写真之先河,其中《贤媛》篇对女性人物专门论述,为后代写人记事小说中女性形象提供了典范和借鉴,从惊世之作曹雪芹《红楼梦》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对其的承袭。  【关键词】 贤媛;女性塑造;《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一篇优秀的散文不仅要善于运用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表达形式,还要善于以凝练有力、富有韵律的语言抒发情感,散文讲求“形散而神不散”,“形”包含着散文的格律,是凸显散文“神”的魅力所在。一些优秀散文富有韵律,自然流畅、极富美感。此类散文可以帮助读者积累词汇、句法,同时感受散文自身的美感及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  【关键词】 散文;音韵美;对外汉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为例,探讨其小说分类产生的新特点,以及其将“诗话”归入“小说类”的新变化,并论述其分类的完善与不足之处。不仅有助于探讨《郡斋读书志》与前代目录书籍关于小说的不同分类方法,也可由此探讨宋代的小说观念,浅析其成因。  【关键词】 宋代;《郡斋读书志》;小说分类;小说观念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正红旗下》和《茶馆》是老舍五六十年代的两部重要作品,除了其中展示出的丰富厚重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外,老舍还较为着意地反映了自己所属的满族旗人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的曲折命运和文化性格,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旗人形象。通过对这些旗人形象及其命运的书写,老舍不仅生动再现了民族在现代中国转型变革中的命运变迁,还表达出了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自省与自新的思想自觉。  【关键词】 老舍;旗人;《正红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