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宪兵(militarypolice)作为许多国家军队的常设兵种,主要职责却不同于一般部队的作战功能,而扮演着军法“守护神”的角色,担负着维护军法军纪、社会治安、护送军运、监督交通和警卫重要军事目标及要人安全等任务,必要时参与作战、追捕罪犯和负责组织军事法庭。在很多国家,地方警方无权管辖军人违法犯罪的事务,处理这些事务就是宪兵的重要职责。
现代意义上的宪兵制度起源于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为确保参战部队内部的秩序,隶属于陆军总司令的两个元帅任命了一名宪兵队长,领导一支由几个骑兵中士组成的队伍,专门负责处理违反军纪的军人和雇佣兵,从而开启了法国宪兵在军队中执法的先河。拿破仑曾说:“一支没有内部警察力量的军队就不能算是好的军队。”随着拿破仑的铁骑横扫欧洲,宪兵制度也传遍了全世界。
美国宪兵制度之背景
美国宪兵又称“军事警察”,前身可追溯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时于1776年1月仿照英军设立的骑警队,其主要任务为“拘禁并逮捕所有的盗匪、酗酒者、以及自部队逃亡的士兵等”,此外骑警队亦负责北美13州殖民地之高级将领的人身保护与重要城市、要塞的卫戍任务。
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欧洲的美国远征军以骑警队职责为基础,正式定名为“宪兵”(Military Police)。1918年5月为因应征召大量美军员额相应产生的军人犯罪事件,在宪兵首席参谋官下成立第一个宪兵刑事调查组,负责与美军相关的刑事犯罪调查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的宪兵队伍也不断壮大,继1941年2月美军在明尼苏达成立第一个宪兵营后,至1942年2月已有17个美军宪兵营成立。1943年美军登陆意大利,第一师的宪兵部队随之登陆,他们在钢盔上划上金色的MP字样,是第一个出现标示的宪兵部队。1944年6月第783宪兵营的宪兵随着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犹他与奥玛哈海滩,在之后的向内陆推进行动中,宪兵配合进行交通管制、战俘管理、执行宵禁等任务。
1945年美国正式成立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协助指挥官维持部队秩序与纪律,负责处理战俘有关的任务。1950年6月28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3天,美国国会通过第581号法案,正式把宪兵确认为美军的永久编制。至1953年韩战结束时,共有4万2千名美军宪兵在韩国战场中执行任务。主要负责交通管制并管理战俘,并不直接参与战斗任务。
越战时期,美第18宪兵旅被赋予越南南方一个22平方公里大的防区防卫任务,这是美军宪兵部队第一次在战斗区域被赋予战术任务。因此,宪兵部队在越战期间任务比以往加重,其主要任务为:安全维护、执法与维持纪律、执行战斗任务、战俘处理等。越战结束后的1974年5月,运作了33年的陆军宪兵首席参谋官办公室遭到撤销,美军宪兵回归自美国南北战争以来的传统,由陆军部人事部门主掌相关业务。
美国宪兵既然是美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就必然要为美国的军事行动服务。1983年美军侵入加勒比海国家格林那达,1984年派军进入洪都拉斯,1989年底美军出兵巴拿马擒获有贩毒嫌疑的诺列加总统,都动用到大批美军宪兵。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军的“沙漠之盾”行动中更是派出多达2万名美军宪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宪兵发源于陆军,逐渐的因军种的演变而由不同单位指挥,但在执行军事瞥察任务的职掌上一直未改变,目前美国宪兵分为陆军宪兵、海军陆战队宪兵、空军安全部队等。根据美军现行体制要求,宪兵部队隶属各级美军指挥官(战区指挥官、军团指挥官及师、旅长)指挥和管辖。美军国内各大型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的各大战区指挥部都没有宪兵参谋官办公室,统管区域内宪兵的各种执勤任务。宪兵参谋官作为大型司令部中高级参谋,在宪兵事务上向指挥官提供建议。目前,美国陆军宪兵最大的单位为宪兵旅,人数约3000人,陆军现役共有6个宪兵旅。海军陆战队约有3200名宪兵与210名犯罪调查员,分布在全球海军陆战队的驻地。空军安全部队总人数约6000人,分驻在全世界共102个美军基地。
美国宪兵组成单位
1、宪兵参谋官办公室
在美国的宪兵历史上,是先有“宪兵参谋官”这个职务来负责军队中执法、维护军纪与部队安全的任务,然后再创立宪兵部队来协助其从事宪兵勤务。因此在美军历史上各时期普遍设有宪兵参谋官一职,并拥有一个小型的幕僚机构即“宪兵参谋官办公室”。此宪兵参谋官并非所有宪兵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而仅是负责指挥某特定区域内的宪兵部队而已。而在美国面临几次大型战争期间,美国为应付这些大型战争而必须维持高达数百万的部队,在此期间也设置有相应的宪兵单位,而为了收统整全国宪兵部队任务与行动一致之效果,美国军方遂设立“宪兵首席参谋官办公室”。通常指派陆军部中的一位上校或准将级之军官指挥,负责统整全世界各战区中所有美军宪兵部队的勤务与战斗指挥工作,然而此编制通常随着宪兵部队的战后解编而一起裁撤,直至下一次战争发生才再次编成。
宪兵参谋官为美军部队中担任宪兵任务方面业务性与技术性的监督工作,直接对战区长官负责,督导战区中辖属的宪兵部队执行“执法、人身安全、反恐怖、执行禁闭、使用宪兵部队的兵力物力、执行宪兵战斗、战斗支持与勤务支持”等各类型的任务。
美国宪兵部队隶属各级美军指挥官(战区指挥官、军队指挥官及师、旅长)的指挥及作战管制,宪兵参谋官作为整个大型司令部中的一名高级参谋,在宪兵事务上向指挥官提供建议,并依照各指挥官之决心协助调遣所属宪兵部队执行任务。因此关于宪兵建军政策及执勤技术统一事宜,除依据上级颁布各类教准则及宪兵学校教育为统一之标准外,其余事项皆依赖各级陆军指挥官与宪兵参谋官之协调联系,有时也造成美军宪兵在执行勤务时不免产生标准不一之憾。因此今日在美军国内各大型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的各大战区指挥部中,都设有宪兵参谋官办公室,统整区域内宪兵单位的任务、勤务执行相关事宜。
2、陆军宪兵部队
美国陆军宪兵,在1942年9月26日陆军部才正式确立宪兵兵科,在1968年lO月14日正式将宪兵定位为战斗勤务支持部队,其于战区之军(团)级单位编配有宪兵旅,师级单位编配宪兵连,独立旅单位编配有宪兵排。陆军宪兵为一种按照轻装步兵标准建立的部队,其主要任务不在于战场的对敌作战,而在于维持陆军军纪、维护战场秩序、建立区域安全措施、收容与管理战俘、保护战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权利之保障等。
目前美国陆军现役中共有六个宪 兵旅、刑事调查组、要塞卫戍部队等。宪兵旅分驻于美国本土及欧、亚等海外各战区,以支持友军遂行各项任务。然而这些宪兵旅、营、连级单位之驻地与运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陆军部会依照实际需要将实兵宪兵旅编为后备基干旅而暂停运作,也可以将基于宪兵旅编入实兵而重新恢复运作。
美军宪兵旅、营、连等各级单位皆按照规定的编装来编配人员与装备,计有:
●宪兵旅:为规模最大的宪兵单位,人数约在1200人至3000人间,由支持旅部的旅部连与两个以上的宪兵营组成,通常旅长为上校编阶,营长为中校,连长为上尉,排长为中尉与少尉。
●宪兵营:依任务性质大小不一,人数约在300至700人间,由营部连与两个以上的宪兵连或用以支持的分遣队组成。
●宪兵连:理论上在宪兵营之下有数个宪兵连,每个宪兵连由一百至二百人所组成,每个连包含支持连部的连部排与两个以上的宪兵排,所有的排再细分为十人左右的班。“宪兵连”为基层战术单位,其中有内部管理,勤务、通信、维修、后勤及膳食等勤务班,因此构成一个可独立派遣的基本单位,也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宪兵部队都是以连级单位为主,派驻到军事上需要的地方。
美国陆军宪兵最大的单位为宪兵旅,目前美国陆军现役中共有6个宪兵旅。这六个宪兵旅分别是:
(1)第十四宪兵旅
第十四宪兵旅位在密苏里州的立奥拿伍德堡,为美军宪兵学校之编制训练旅,旅部所辖之701、787、795三个宪兵营即分别负责各层次的宪兵专业训练。
(2)第一宪兵旅
第一宪兵旅位在美国华盛顿州列维斯比,主要任务为负责此军事营区所属的美军部队之执法、战斗支持与战俘管理之执行与训练任务,下辖有第504宪兵营,负责陆军第一军之战斗支持任务,编配有营部、第66宪兵连、第170宪兵连、第571宪兵连、第504宪兵连,营长为中校编阶,连长为上尉,排长为中尉与少尉,本营各连今日分布在匈牙利、巴拿马与海地等海外地区执行军事任务;第704宪兵营,位于古巴的关达那摩美军基地,负责美国反恐战争后俘虏的盖达恐怖组织与阿寓汗塔利班政权战俘之管理工作。
(3)第八宪兵旅
第八宪兵旅旅部在汉城驻韩美军司令部龙山营区,负责驻韩美军之军纪执法与战斗支持任务,下辖有第94宪兵营,同样驻扎于汉城龙山营区,辖有营部、第55宪兵连、第142宪兵连、第557宪兵连、第249宪兵连,主要负责韩国北半部三分之一面积土地的美军宪兵勤务;第728宪兵营驻扎于大邱的亨利营区,辖有营部、第57宪兵连、第188宪兵连、第552宪兵连,主要负责乌山韩福瑞斯营区到釜山希亚列营区的宪兵勤务。本旅自韩战以后即部署在南韩各美军基地中,负责各地的美军宪兵勤务,是一支具有五十年历史的部队。
(4)第十六空降宪兵旅
第十六空降宪兵旅编配于美军第十八空降军,旅部在北卡罗来那州的布拉格堡。本旅下辖6个空降宪兵营:①第503空降宪兵营:营部、第21空降宪兵连、第65空降宪兵连、第11 8空降宪兵连、第108空降宪兵连;②第519空降宪兵营:营部、第91分遣队、第258空降宪兵连、第204空降宪兵连;③第716空降宪兵营:营部、第163空降宪兵连、第101空降宪兵连、第194空降宪兵连、第551空降宪兵连;④第3空降宪兵营:营部、特攻连、第3分遣队、第293空降宪兵连;⑤第317空降宪兵营:第320空降宪兵连、第351空降宪兵连、第805空降宪兵连、第810空降宪兵连;⑥第lO空降宪兵营:第177分遣队、第10空降宪兵连、第511空降宪兵连。
由于第十六宪兵旅编配于海外战斗任务最多的第十八空降军,因此在其三十年建军历史中,几乎参与过所有美军对外战争,如1967年西奈半岛维和任务、1983年美军进入格瑞那达的“冰冻岛屿行动”、1984年进入洪都拉斯、1989年底进入巴拿马捉拿诺列加将军的“正义理由行动”与“促进自由行动”、1990年8月“沙漠之盾行动”、1991年1月“沙漠风暴行动”,1995年波斯尼亚多国维和部队任务等。
(5)第十八宪兵旅
第十八宪兵旅编配于驻欧陆军第七军团,旅部在德国曼罕,部队驻扎在德国中部一带。本旅为支持美军“欧洲指挥部(负责欧洲与非洲区域)”与“中部指挥部(负责中亚到中东区域)”军事任务中遂行战斗支持任务,同时亦支持北约与联合国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军事行动。本旅编配有709、793两个宪兵营,第709宪兵营部署在德国哈瑙,辖有第92、127、527三个宪兵连;第793宪兵营位在班堡,辖有第630、615、212三个宪兵连。
(6)第八十九宪兵旅
第八十九宪兵旅编配于美国本土的第三军,位在德州胡德堡,本旅任务为提供第三军战斗支持与执法任务,在历史上亦曾参与越战、沙漠风暴等战役。下辖第759宪兵营、第720宪兵营、第463、300、977、978独立宪兵连及第178 CID分遣队,分布在美国南部的德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与科罗拉多州等地。
3、陆军宪兵学校
美国宪兵为军种的一个兵科,编制上并无一个专属的统一指挥权责单位,除了各战区的宪兵参谋官办公室(PMO)之外,宪兵学校即为整个美军宪兵部队层级最高的单位,各宪兵旅、营、连等单位皆编配于陆军各战区或军团、师、旅等建制中,接受各级陆军指挥官的直接指挥,于各自的辖区内行使其职权。
美军陆军宪兵学校(USAMPS)正式建校于1941年,当时称为“宪兵参谋官学校”,位于乔治亚州欧格兰宏堡。1974年迁至亚拉巴马州麦克克里兰堡,改名为“美国陆军宪兵中心与学校”。最后在1999年,学校迁至今日的校址密苏里州立奥拿伍德堡,成为“美国陆军后勤中心”的成员之一。
密苏里州立奥拿伍德堡营区是美国中部的大型军事营区,为陆军工兵学校、化学兵学校与宪兵学校三校共享营区,在这个营区中计有第一工兵旅、第三化学兵旅、第十四宪兵旅与第三训练旅等四个旅,前三个分科旅负责工兵、化学与宪兵部队的专业教育与训练,第三训练旅则是陆军基础战斗训练旅,此营区的指挥官乃由此三个分科学校的指挥官轮流出任。
宪兵学校本身由第十四宪兵旅编成担任教育训练任务,下辖三个训练营与其它训练单位,指挥官为上校衔,下辖部队计有:
●第701宪兵营:下辖A连、B连、C连。
●第787宪兵营:下辖A连、B连、C连、D连。
●第795宪兵营:下辖A连、B连、C连、D连。
宪兵学校培育了所有美军宪兵部队的军、士官,可以说是所有宪兵官兵 的家,宪兵学校的校长也向来被视为是美国宪兵部队的最高领导者。
4、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
美国在20世纪几次对外用兵时,由于军队人数大幅增加,军人犯罪数量亦随之上升,传统的军中宪兵人员并无足够的训练与经验来处理相关的刑事犯罪侦查工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开始在宪兵部队中设立经过特别训练的宪兵刑事调查组,负责调查涉案的美军人员相关犯罪行为。又于1969年于宪兵首席参谋官下设立了美国陆军刑事调查局,于1971年设立了独立的“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USACIDC),统筹所有美军刑事犯罪侦查的资源与指挥权。
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为美国陆军部下的一级单位,职司与陆军人员、财产相关的一切犯罪案件的调查,并在需要的时候与其它执法机关合作侦办各类型的犯罪案件。
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最高指挥官为少将级军衔。USACIDC下最大的执行单位为“刑事调查宪兵群”(CID MPGroup),与宪兵旅层级相同,今日共有第202宪兵群、第3宪兵群、第6宪兵群与第701宪兵群等四个CID宪兵群;宪兵群下没有CID宪兵区、CID宪兵营、CID地区办公室等三种类型的单位:CID宪兵区与宪兵营层级相同,下辖数个CID特遣队;CID宪兵营则是沿袭原有的宪兵营番号,但已改编为CID单位,因此员额仅有数10人,完全无法与军中实兵宪兵营相提并论,下辖数个CID特遣队;地区办公室功能也与上述两者相同。而最小的CID单位则是宪兵分遣队,与宪兵连的层级相同。其主要任务包括:维护后勤安全、搜集犯罪情报、反恐怖主义、犯罪调查、部队安全维护、重要人士随扈任务等。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主要任务为军中犯罪案件调查、犯罪预防侦查,于必要时得任命非军人担任犯罪调查员、宪兵与CID共同组成犯罪调查小组,执行职务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USACIDC)所属宪兵群、地区刑事调查办公室与刑事鉴识中心、犯罪纪录中心等120余个以上的单位,其中有刑事鉴识的专业人员,也有计算机犯罪处理专家、人像绘制专家、犯罪情报搜集与分析单位,以及其它各种执法单位需要的专业技术,USACIDC秉持科学、专业的精神,进行涉及全球美军刑事案件侦办、毒品查缉、恐怖组织犯罪遏止等工作,在业务上与美国国内各都会警察、各州警察、联邦调查局(FBI)、中央情报局(CIA)、国家缉毒局(ONDCP)、国防部情报局(DIA)、国家安全局(NSA),及美军驻在国的军警检调单位均保持密切之联系与往来;而就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之归类,因名称未附宪兵之词,易为人误解与宪兵无关,然就体系而言,其成员大多具宪兵身份,其指挥官亦多由宪兵出身的将领调任,人事管道与军中宪兵(MP)交流甚为密切。
海军陆战队宪兵(Marine Corps Military Police)
在1775年11月lO日于美国费城所举行的大陆会议中,与会者决议通过成立两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开始,此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诞生,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锐部队,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在于两栖作战能力,目前拥有总数大约171300万兵力,主要分为3个陆战师与3个空中联队,海军陆战队参与了美国的每一场重要战役,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无数“警察”行动和武装调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陆战队迅速发展,人数达48.5万人,在登陆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数众多,相对的军队的违法事件亦随之增多,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早期并没有正式专业的执法单位来处理违法事件,而由各单位轮流来执行军事警察的工作。在执法越趋专业化的要求下,专业执法人员的不足使任务执行问题更加严重,遂于1945年正式成立执法单位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Marine Corps MilitaryPolice),主要任务在承平时期负责协助指挥官维持部队秩序与纪律,在战争时则负责处理战俘有关的任务。
在越战期间,海军陆战队成立第一个宪兵营,除被赋予传统维持军法纪的任务外,宪兵的角色比以往更加扩充,还有几项任务:执勤、巡逻;在重要的交通管制点上部署卫哨;护送车队;对交通意外实施调查;防守重要之装备与设施;调查与黑市交易有关之严重犯罪事件;毒品防治与查禁与战犯处理。因此,综合归纳海军陆战队宪兵在战场上负有四项主要任务:
1、战场流通管制:对战场内的通道进行路线勘查与搜索,并进行交通管制,使人员与装备得以顺利进出。
2、法律执行任务:军法纪之维持与犯罪调查。
3、战俘之处理:集中、运送与管理被我军俘获之敌方人员,以及四散之平民与难民。
4、后方地区警备:重要场库与设施安全的维护,例如弹药库与指挥管制中心。
从1970年代开始,海军陆战队宪兵在法律执行的部分已经越来越专业化。陆战师部的宪兵参谋官负责行政管理及勤务监督,海军陆战队到目前为止约有3200名宪兵与210名犯罪调查员,分布在全球海军陆战队的驻地中执行维持军法纪的任务。
空军宪兵安全部队(Air Force Seeurity Forces)
在1947年9月18日,正式成立了空军部,与陆、海军并列成为一个新军种。1948年1月美国空军部重要命令第一号正式将空军宪兵参谋官置于空军督察室下,并任命迪伦将军为空军第一任的空军宪兵参谋官。1975年3月,依据特别命令第GA-12号规定,成立了安全警察总长办公室,成为空军参谋团的成员。
1978年10月将安全警察总长办公室调整成为一个独立运作之单位,直接向空军督察室长官负责。空军之安全警察办公室则是从华盛顿特区移至位于科特兰德的空军基地。1997年1月安全警察总长之头衔改为安全部队主任。1997年10月将安全警察正式永久更名为安全部队(Securiry Forces),负责安全之防护与法令之执行,受空军安全中心指挥管制。同年11月空军安全中心总部移至莱克兰空军基地。
美国空军的编制以联队是基本战术作战单位,拥有比较健全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战斗与后勤支持系统。美国空军目前共编有45个联队,典型的航空联队通常编有作战大队、支持大队和后勤大队各1个。支持大队下辖安全中队、任务支持中队、土木工程中队、通信中队等单位,安全中队目前约有41个中队,每个中队约140人,美国空军安全部队总人数约为6000人,分驻在全世界共有102个基地,在空军部直属的8个一级司令部下设安全指挥中心,指挥管制安全部队执行职务,通常负责各个 基地军纪与法纪的维持,与其它的空军单位、联邦单位、政府机关与地方警察机关协同行动。
美国宪兵之三大职能
1、处理后方地区威胁
这项角色随时都可能变成实际的战斗行动,宪兵有责任搜索、接近并摧毁在后方地区出现的敌方零星与骚扰性武力威胁。宪兵以战斗部队进行作战时,尽一切力量消灭敌军威胁,并使敌军不致干扰到指挥官之军事行动。当敌军是规模大到宪兵无法消灭时,宪兵可以辨认、回报并在可能情况下迟滞敌军,直到指挥官派遣主力部队来消灭敌军为止。
2、支持战斗任务
加速战斗资源的流通,疏散、收容并迁移后送敌军战俘。宪兵负责侦察通往战场与战场中的道路,寻找各种替代道路网以确保后援部队、油料、粮食与弹药通能往战场。宪兵也加速各单位与重要补给的迅速运动,标示并封锁遭污染与受损害的地区,找寻围绕封锁区域的替代道路以恢复部队的战术机动能力。宪兵确保指挥官不会受到诸如难民迁移与敌军战俘在管理上的困扰,宪兵会很快地从各战斗单位将战俘集中,并快速地将他们由战斗区域中移出以符合国际法规定。宪兵情报行动则帮助提供指挥官犯罪调查与军事情报。警察性的情报任务包括了道路侦察与监视、情报搜集与回报、讯息散布、区域侦察与监视、核生化侦测与回报与犯罪情报任务等。
3、支持战斗勤务任务
提供指挥官与官兵法律与军纪的维持,宪兵可提供指挥官与其辖下官兵们各类型的警察性服务,诸如防止军事资源流失、调查犯罪活动并处理军人犯罪。宪兵在战场上凭借其运动、射击与通信之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指挥官的战斗力量,而不需要再增加兵力或挪用其它重要行动的资源。
以上第三项职能赋予了美国宪兵很大的权力。比如1971年,美国国防部陆军部设立了独立的“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统辖所有美军刑事犯罪调查的资源与指挥权,负责调查与军人相关的罪行,甚至可对美军方高级成员的犯罪活动进行查办。
另外,美国宪兵还负责看管和监审战俘。为此美国宪兵从中央情报局等部门学到很多审讯俘虏和犯人的手法,其中不乏“摧残人身心的惊人之举”。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俘丑闻中被揭露的诸如——令囚犯在女兵面前赤身裸体叠罗汉、模拟性交动作……这些手段绝非一些普通士兵的“原创发明”,而是美特种部队长期以来“摸索”出的“对抗审讯训练系统”中的一部分。美国媒体曾有评论说,在审讯战俘方面,由于没有受到约束和缺乏专门的监督,美国宪兵可能使用他们所想到的一切手段,因此,美国宪兵频频曝出令人震惊的虐俘事件也就不中为奇了。
此外,美国宪兵在国内防暴任务中还担当了重要角色,这角色在20世纪60年代尤为突出。由于越战问题,1967年10月21日,美国五角大楼周围聚集10万名反战示威人士,包括第503宪兵营在内的1万名士兵负责执行防御与镇压任务。“9·11”事件后,在“反恐”优先原则的指导下,美国宪兵除继续执行原有任务外,还向国内重要交通枢纽提供保卫服务。
新威胁之下的美国宪兵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军事战略的目标由应付原苏联的现实威胁转向应付地区冲突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三军相继制定了新的军种战略,重新界定各自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美国三军的编制体制也随之进入了改革调整期,冷战后近10年间,美军编制体制的发展呈现出军队总体规模缩小、部队建制单位减少、建制单位缩编等小型化、一体化和多能化的特点,以美国陆军21世纪重型师的新编制为例,新重型师与现编重型师作比较,基本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全师员额减少了大约13%。宪兵部队为军种成员之一,亦随军种战略的调整,在任务上亦有明显的变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ll事件”的发生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战略以及国家安全思维,美国宪兵所肩负的任务以及所实施的训练也出现方向上的改变。“9·11”以前,美国的政治与军事决策者之战略思考,不外乎是从全球各个区域当中寻找可靠坚定的盟友,藉之来平衡各该区域中敌视美国的国家,并借着签订军事协泌将大规模美军部队驻扎于海外,以求在传统攻击性武器上拉大战略纵深,并将战区维持于美国本土之外。简单来说,就是拉大防守范围以缩短反应时间,维持美国本土之和平稳定。但是“9·11”打破了美国本土不可能受到战争攻击这样的想法,使得美国决策者了解到敌人的攻击越来越有可能来自国家的内部,而防御来自国家内部的攻击困难度更高。
1、“9·11”前之宪兵勤务
“9·11”之前美国宪兵勤务对安全的概念主要以军事安全为其保护目标,美国宪兵大多担任一些非战斗性任务,其防护的目标大略可以分为以下6点:
●维护网内工业设施、军方场库、重要据点以及政府机关的安全;
●保持可随时调动的机动性安全武力;
●镇压暴动以及控制劳工罢工;
●在发生紧急事件或是重大灾难时,负责监管控制一般平民百姓的后送与撤煺;
●维持军队营区或是驻扎地之军纪与法纪;
●监视白宫周边地区并保护总统安全。
2、“9·11”后之宪兵勤务
“9·1l”事件后,除了原先所负责的任务之外,美国宪兵单位则是更加强调事件发生或是灾害来临之前的各项防范措施,认为国家的安全并非单纯的军事安全,发现美国目前所处的威胁并非仅限于武力攻击,而更多来自其它的威胁,另外因技术革命已使人类的生活受到莫大的冲击,使许多旧有的观念都无法适应,因而在任务执行上亦随之修正,以因应新世纪变动情势,在“9·11”后,美国宪兵勤务演化为以下6点:
●情报搜集工作的重视与加强;
●更明确地厘清指挥、管制与通讯的勤务内容,并对负责相关勤务的人员及其角色做更清楚地划分,并对其任务专业进行再训练;
●加强紧急应变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之问的协同一致;
●重要人员的安全戒护;
●机场安全防卫任务的支持;
●支持陆军单位,加强化学药剂或是化学战剂储存地点之安全防务。
由以上的变化不难看出,“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军方比以往更加强调所谓的 “保护性武力”(ForceProtection),而“保护性武力”这个概念与其内涵的发挥,正是美国宪兵之所以设立的理由,也是美国宪兵勤务的主要内容。所谓“保护性武力”,就狭义上而言,乃是为了防止军队的人员、场库、武器以及财产受到外来力量或敌方人员之接近,进而使不论是武器、弹药、装备零件或是军事设施,不至于受到窃取、破坏与间谍渗透的危害。而就广义上而言,实施保护任务的单位不仅限于宪兵,实际上乃是要落实于全民,亦即任何单位或武装团体,只要可以遵从指挥官的命令而达到保护本国人民之生命、财产与自由,乃至于军事力量之完整者,都可以被称为“保护性武力”。可见,为使宪兵勤务能因应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已在其思维层面上,扬弃以往相对传统的做法,将预防的触角尽可能向外延伸,已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势。
现代意义上的宪兵制度起源于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为确保参战部队内部的秩序,隶属于陆军总司令的两个元帅任命了一名宪兵队长,领导一支由几个骑兵中士组成的队伍,专门负责处理违反军纪的军人和雇佣兵,从而开启了法国宪兵在军队中执法的先河。拿破仑曾说:“一支没有内部警察力量的军队就不能算是好的军队。”随着拿破仑的铁骑横扫欧洲,宪兵制度也传遍了全世界。
美国宪兵制度之背景
美国宪兵又称“军事警察”,前身可追溯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时于1776年1月仿照英军设立的骑警队,其主要任务为“拘禁并逮捕所有的盗匪、酗酒者、以及自部队逃亡的士兵等”,此外骑警队亦负责北美13州殖民地之高级将领的人身保护与重要城市、要塞的卫戍任务。
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欧洲的美国远征军以骑警队职责为基础,正式定名为“宪兵”(Military Police)。1918年5月为因应征召大量美军员额相应产生的军人犯罪事件,在宪兵首席参谋官下成立第一个宪兵刑事调查组,负责与美军相关的刑事犯罪调查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的宪兵队伍也不断壮大,继1941年2月美军在明尼苏达成立第一个宪兵营后,至1942年2月已有17个美军宪兵营成立。1943年美军登陆意大利,第一师的宪兵部队随之登陆,他们在钢盔上划上金色的MP字样,是第一个出现标示的宪兵部队。1944年6月第783宪兵营的宪兵随着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犹他与奥玛哈海滩,在之后的向内陆推进行动中,宪兵配合进行交通管制、战俘管理、执行宵禁等任务。
1945年美国正式成立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协助指挥官维持部队秩序与纪律,负责处理战俘有关的任务。1950年6月28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3天,美国国会通过第581号法案,正式把宪兵确认为美军的永久编制。至1953年韩战结束时,共有4万2千名美军宪兵在韩国战场中执行任务。主要负责交通管制并管理战俘,并不直接参与战斗任务。
越战时期,美第18宪兵旅被赋予越南南方一个22平方公里大的防区防卫任务,这是美军宪兵部队第一次在战斗区域被赋予战术任务。因此,宪兵部队在越战期间任务比以往加重,其主要任务为:安全维护、执法与维持纪律、执行战斗任务、战俘处理等。越战结束后的1974年5月,运作了33年的陆军宪兵首席参谋官办公室遭到撤销,美军宪兵回归自美国南北战争以来的传统,由陆军部人事部门主掌相关业务。
美国宪兵既然是美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就必然要为美国的军事行动服务。1983年美军侵入加勒比海国家格林那达,1984年派军进入洪都拉斯,1989年底美军出兵巴拿马擒获有贩毒嫌疑的诺列加总统,都动用到大批美军宪兵。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军的“沙漠之盾”行动中更是派出多达2万名美军宪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宪兵发源于陆军,逐渐的因军种的演变而由不同单位指挥,但在执行军事瞥察任务的职掌上一直未改变,目前美国宪兵分为陆军宪兵、海军陆战队宪兵、空军安全部队等。根据美军现行体制要求,宪兵部队隶属各级美军指挥官(战区指挥官、军团指挥官及师、旅长)指挥和管辖。美军国内各大型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的各大战区指挥部都没有宪兵参谋官办公室,统管区域内宪兵的各种执勤任务。宪兵参谋官作为大型司令部中高级参谋,在宪兵事务上向指挥官提供建议。目前,美国陆军宪兵最大的单位为宪兵旅,人数约3000人,陆军现役共有6个宪兵旅。海军陆战队约有3200名宪兵与210名犯罪调查员,分布在全球海军陆战队的驻地。空军安全部队总人数约6000人,分驻在全世界共102个美军基地。
美国宪兵组成单位
1、宪兵参谋官办公室
在美国的宪兵历史上,是先有“宪兵参谋官”这个职务来负责军队中执法、维护军纪与部队安全的任务,然后再创立宪兵部队来协助其从事宪兵勤务。因此在美军历史上各时期普遍设有宪兵参谋官一职,并拥有一个小型的幕僚机构即“宪兵参谋官办公室”。此宪兵参谋官并非所有宪兵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而仅是负责指挥某特定区域内的宪兵部队而已。而在美国面临几次大型战争期间,美国为应付这些大型战争而必须维持高达数百万的部队,在此期间也设置有相应的宪兵单位,而为了收统整全国宪兵部队任务与行动一致之效果,美国军方遂设立“宪兵首席参谋官办公室”。通常指派陆军部中的一位上校或准将级之军官指挥,负责统整全世界各战区中所有美军宪兵部队的勤务与战斗指挥工作,然而此编制通常随着宪兵部队的战后解编而一起裁撤,直至下一次战争发生才再次编成。
宪兵参谋官为美军部队中担任宪兵任务方面业务性与技术性的监督工作,直接对战区长官负责,督导战区中辖属的宪兵部队执行“执法、人身安全、反恐怖、执行禁闭、使用宪兵部队的兵力物力、执行宪兵战斗、战斗支持与勤务支持”等各类型的任务。
美国宪兵部队隶属各级美军指挥官(战区指挥官、军队指挥官及师、旅长)的指挥及作战管制,宪兵参谋官作为整个大型司令部中的一名高级参谋,在宪兵事务上向指挥官提供建议,并依照各指挥官之决心协助调遣所属宪兵部队执行任务。因此关于宪兵建军政策及执勤技术统一事宜,除依据上级颁布各类教准则及宪兵学校教育为统一之标准外,其余事项皆依赖各级陆军指挥官与宪兵参谋官之协调联系,有时也造成美军宪兵在执行勤务时不免产生标准不一之憾。因此今日在美军国内各大型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的各大战区指挥部中,都设有宪兵参谋官办公室,统整区域内宪兵单位的任务、勤务执行相关事宜。
2、陆军宪兵部队
美国陆军宪兵,在1942年9月26日陆军部才正式确立宪兵兵科,在1968年lO月14日正式将宪兵定位为战斗勤务支持部队,其于战区之军(团)级单位编配有宪兵旅,师级单位编配宪兵连,独立旅单位编配有宪兵排。陆军宪兵为一种按照轻装步兵标准建立的部队,其主要任务不在于战场的对敌作战,而在于维持陆军军纪、维护战场秩序、建立区域安全措施、收容与管理战俘、保护战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权利之保障等。
目前美国陆军现役中共有六个宪 兵旅、刑事调查组、要塞卫戍部队等。宪兵旅分驻于美国本土及欧、亚等海外各战区,以支持友军遂行各项任务。然而这些宪兵旅、营、连级单位之驻地与运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陆军部会依照实际需要将实兵宪兵旅编为后备基干旅而暂停运作,也可以将基于宪兵旅编入实兵而重新恢复运作。
美军宪兵旅、营、连等各级单位皆按照规定的编装来编配人员与装备,计有:
●宪兵旅:为规模最大的宪兵单位,人数约在1200人至3000人间,由支持旅部的旅部连与两个以上的宪兵营组成,通常旅长为上校编阶,营长为中校,连长为上尉,排长为中尉与少尉。
●宪兵营:依任务性质大小不一,人数约在300至700人间,由营部连与两个以上的宪兵连或用以支持的分遣队组成。
●宪兵连:理论上在宪兵营之下有数个宪兵连,每个宪兵连由一百至二百人所组成,每个连包含支持连部的连部排与两个以上的宪兵排,所有的排再细分为十人左右的班。“宪兵连”为基层战术单位,其中有内部管理,勤务、通信、维修、后勤及膳食等勤务班,因此构成一个可独立派遣的基本单位,也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宪兵部队都是以连级单位为主,派驻到军事上需要的地方。
美国陆军宪兵最大的单位为宪兵旅,目前美国陆军现役中共有6个宪兵旅。这六个宪兵旅分别是:
(1)第十四宪兵旅
第十四宪兵旅位在密苏里州的立奥拿伍德堡,为美军宪兵学校之编制训练旅,旅部所辖之701、787、795三个宪兵营即分别负责各层次的宪兵专业训练。
(2)第一宪兵旅
第一宪兵旅位在美国华盛顿州列维斯比,主要任务为负责此军事营区所属的美军部队之执法、战斗支持与战俘管理之执行与训练任务,下辖有第504宪兵营,负责陆军第一军之战斗支持任务,编配有营部、第66宪兵连、第170宪兵连、第571宪兵连、第504宪兵连,营长为中校编阶,连长为上尉,排长为中尉与少尉,本营各连今日分布在匈牙利、巴拿马与海地等海外地区执行军事任务;第704宪兵营,位于古巴的关达那摩美军基地,负责美国反恐战争后俘虏的盖达恐怖组织与阿寓汗塔利班政权战俘之管理工作。
(3)第八宪兵旅
第八宪兵旅旅部在汉城驻韩美军司令部龙山营区,负责驻韩美军之军纪执法与战斗支持任务,下辖有第94宪兵营,同样驻扎于汉城龙山营区,辖有营部、第55宪兵连、第142宪兵连、第557宪兵连、第249宪兵连,主要负责韩国北半部三分之一面积土地的美军宪兵勤务;第728宪兵营驻扎于大邱的亨利营区,辖有营部、第57宪兵连、第188宪兵连、第552宪兵连,主要负责乌山韩福瑞斯营区到釜山希亚列营区的宪兵勤务。本旅自韩战以后即部署在南韩各美军基地中,负责各地的美军宪兵勤务,是一支具有五十年历史的部队。
(4)第十六空降宪兵旅
第十六空降宪兵旅编配于美军第十八空降军,旅部在北卡罗来那州的布拉格堡。本旅下辖6个空降宪兵营:①第503空降宪兵营:营部、第21空降宪兵连、第65空降宪兵连、第11 8空降宪兵连、第108空降宪兵连;②第519空降宪兵营:营部、第91分遣队、第258空降宪兵连、第204空降宪兵连;③第716空降宪兵营:营部、第163空降宪兵连、第101空降宪兵连、第194空降宪兵连、第551空降宪兵连;④第3空降宪兵营:营部、特攻连、第3分遣队、第293空降宪兵连;⑤第317空降宪兵营:第320空降宪兵连、第351空降宪兵连、第805空降宪兵连、第810空降宪兵连;⑥第lO空降宪兵营:第177分遣队、第10空降宪兵连、第511空降宪兵连。
由于第十六宪兵旅编配于海外战斗任务最多的第十八空降军,因此在其三十年建军历史中,几乎参与过所有美军对外战争,如1967年西奈半岛维和任务、1983年美军进入格瑞那达的“冰冻岛屿行动”、1984年进入洪都拉斯、1989年底进入巴拿马捉拿诺列加将军的“正义理由行动”与“促进自由行动”、1990年8月“沙漠之盾行动”、1991年1月“沙漠风暴行动”,1995年波斯尼亚多国维和部队任务等。
(5)第十八宪兵旅
第十八宪兵旅编配于驻欧陆军第七军团,旅部在德国曼罕,部队驻扎在德国中部一带。本旅为支持美军“欧洲指挥部(负责欧洲与非洲区域)”与“中部指挥部(负责中亚到中东区域)”军事任务中遂行战斗支持任务,同时亦支持北约与联合国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军事行动。本旅编配有709、793两个宪兵营,第709宪兵营部署在德国哈瑙,辖有第92、127、527三个宪兵连;第793宪兵营位在班堡,辖有第630、615、212三个宪兵连。
(6)第八十九宪兵旅
第八十九宪兵旅编配于美国本土的第三军,位在德州胡德堡,本旅任务为提供第三军战斗支持与执法任务,在历史上亦曾参与越战、沙漠风暴等战役。下辖第759宪兵营、第720宪兵营、第463、300、977、978独立宪兵连及第178 CID分遣队,分布在美国南部的德州、堪萨斯州、密苏里州与科罗拉多州等地。
3、陆军宪兵学校
美国宪兵为军种的一个兵科,编制上并无一个专属的统一指挥权责单位,除了各战区的宪兵参谋官办公室(PMO)之外,宪兵学校即为整个美军宪兵部队层级最高的单位,各宪兵旅、营、连等单位皆编配于陆军各战区或军团、师、旅等建制中,接受各级陆军指挥官的直接指挥,于各自的辖区内行使其职权。
美军陆军宪兵学校(USAMPS)正式建校于1941年,当时称为“宪兵参谋官学校”,位于乔治亚州欧格兰宏堡。1974年迁至亚拉巴马州麦克克里兰堡,改名为“美国陆军宪兵中心与学校”。最后在1999年,学校迁至今日的校址密苏里州立奥拿伍德堡,成为“美国陆军后勤中心”的成员之一。
密苏里州立奥拿伍德堡营区是美国中部的大型军事营区,为陆军工兵学校、化学兵学校与宪兵学校三校共享营区,在这个营区中计有第一工兵旅、第三化学兵旅、第十四宪兵旅与第三训练旅等四个旅,前三个分科旅负责工兵、化学与宪兵部队的专业教育与训练,第三训练旅则是陆军基础战斗训练旅,此营区的指挥官乃由此三个分科学校的指挥官轮流出任。
宪兵学校本身由第十四宪兵旅编成担任教育训练任务,下辖三个训练营与其它训练单位,指挥官为上校衔,下辖部队计有:
●第701宪兵营:下辖A连、B连、C连。
●第787宪兵营:下辖A连、B连、C连、D连。
●第795宪兵营:下辖A连、B连、C连、D连。
宪兵学校培育了所有美军宪兵部队的军、士官,可以说是所有宪兵官兵 的家,宪兵学校的校长也向来被视为是美国宪兵部队的最高领导者。
4、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
美国在20世纪几次对外用兵时,由于军队人数大幅增加,军人犯罪数量亦随之上升,传统的军中宪兵人员并无足够的训练与经验来处理相关的刑事犯罪侦查工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开始在宪兵部队中设立经过特别训练的宪兵刑事调查组,负责调查涉案的美军人员相关犯罪行为。又于1969年于宪兵首席参谋官下设立了美国陆军刑事调查局,于1971年设立了独立的“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USACIDC),统筹所有美军刑事犯罪侦查的资源与指挥权。
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为美国陆军部下的一级单位,职司与陆军人员、财产相关的一切犯罪案件的调查,并在需要的时候与其它执法机关合作侦办各类型的犯罪案件。
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最高指挥官为少将级军衔。USACIDC下最大的执行单位为“刑事调查宪兵群”(CID MPGroup),与宪兵旅层级相同,今日共有第202宪兵群、第3宪兵群、第6宪兵群与第701宪兵群等四个CID宪兵群;宪兵群下没有CID宪兵区、CID宪兵营、CID地区办公室等三种类型的单位:CID宪兵区与宪兵营层级相同,下辖数个CID特遣队;CID宪兵营则是沿袭原有的宪兵营番号,但已改编为CID单位,因此员额仅有数10人,完全无法与军中实兵宪兵营相提并论,下辖数个CID特遣队;地区办公室功能也与上述两者相同。而最小的CID单位则是宪兵分遣队,与宪兵连的层级相同。其主要任务包括:维护后勤安全、搜集犯罪情报、反恐怖主义、犯罪调查、部队安全维护、重要人士随扈任务等。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主要任务为军中犯罪案件调查、犯罪预防侦查,于必要时得任命非军人担任犯罪调查员、宪兵与CID共同组成犯罪调查小组,执行职务美国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USACIDC)所属宪兵群、地区刑事调查办公室与刑事鉴识中心、犯罪纪录中心等120余个以上的单位,其中有刑事鉴识的专业人员,也有计算机犯罪处理专家、人像绘制专家、犯罪情报搜集与分析单位,以及其它各种执法单位需要的专业技术,USACIDC秉持科学、专业的精神,进行涉及全球美军刑事案件侦办、毒品查缉、恐怖组织犯罪遏止等工作,在业务上与美国国内各都会警察、各州警察、联邦调查局(FBI)、中央情报局(CIA)、国家缉毒局(ONDCP)、国防部情报局(DIA)、国家安全局(NSA),及美军驻在国的军警检调单位均保持密切之联系与往来;而就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之归类,因名称未附宪兵之词,易为人误解与宪兵无关,然就体系而言,其成员大多具宪兵身份,其指挥官亦多由宪兵出身的将领调任,人事管道与军中宪兵(MP)交流甚为密切。
海军陆战队宪兵(Marine Corps Military Police)
在1775年11月lO日于美国费城所举行的大陆会议中,与会者决议通过成立两个营的海军陆战队开始,此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诞生,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锐部队,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在于两栖作战能力,目前拥有总数大约171300万兵力,主要分为3个陆战师与3个空中联队,海军陆战队参与了美国的每一场重要战役,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无数“警察”行动和武装调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陆战队迅速发展,人数达48.5万人,在登陆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数众多,相对的军队的违法事件亦随之增多,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早期并没有正式专业的执法单位来处理违法事件,而由各单位轮流来执行军事警察的工作。在执法越趋专业化的要求下,专业执法人员的不足使任务执行问题更加严重,遂于1945年正式成立执法单位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Marine Corps MilitaryPolice),主要任务在承平时期负责协助指挥官维持部队秩序与纪律,在战争时则负责处理战俘有关的任务。
在越战期间,海军陆战队成立第一个宪兵营,除被赋予传统维持军法纪的任务外,宪兵的角色比以往更加扩充,还有几项任务:执勤、巡逻;在重要的交通管制点上部署卫哨;护送车队;对交通意外实施调查;防守重要之装备与设施;调查与黑市交易有关之严重犯罪事件;毒品防治与查禁与战犯处理。因此,综合归纳海军陆战队宪兵在战场上负有四项主要任务:
1、战场流通管制:对战场内的通道进行路线勘查与搜索,并进行交通管制,使人员与装备得以顺利进出。
2、法律执行任务:军法纪之维持与犯罪调查。
3、战俘之处理:集中、运送与管理被我军俘获之敌方人员,以及四散之平民与难民。
4、后方地区警备:重要场库与设施安全的维护,例如弹药库与指挥管制中心。
从1970年代开始,海军陆战队宪兵在法律执行的部分已经越来越专业化。陆战师部的宪兵参谋官负责行政管理及勤务监督,海军陆战队到目前为止约有3200名宪兵与210名犯罪调查员,分布在全球海军陆战队的驻地中执行维持军法纪的任务。
空军宪兵安全部队(Air Force Seeurity Forces)
在1947年9月18日,正式成立了空军部,与陆、海军并列成为一个新军种。1948年1月美国空军部重要命令第一号正式将空军宪兵参谋官置于空军督察室下,并任命迪伦将军为空军第一任的空军宪兵参谋官。1975年3月,依据特别命令第GA-12号规定,成立了安全警察总长办公室,成为空军参谋团的成员。
1978年10月将安全警察总长办公室调整成为一个独立运作之单位,直接向空军督察室长官负责。空军之安全警察办公室则是从华盛顿特区移至位于科特兰德的空军基地。1997年1月安全警察总长之头衔改为安全部队主任。1997年10月将安全警察正式永久更名为安全部队(Securiry Forces),负责安全之防护与法令之执行,受空军安全中心指挥管制。同年11月空军安全中心总部移至莱克兰空军基地。
美国空军的编制以联队是基本战术作战单位,拥有比较健全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战斗与后勤支持系统。美国空军目前共编有45个联队,典型的航空联队通常编有作战大队、支持大队和后勤大队各1个。支持大队下辖安全中队、任务支持中队、土木工程中队、通信中队等单位,安全中队目前约有41个中队,每个中队约140人,美国空军安全部队总人数约为6000人,分驻在全世界共有102个基地,在空军部直属的8个一级司令部下设安全指挥中心,指挥管制安全部队执行职务,通常负责各个 基地军纪与法纪的维持,与其它的空军单位、联邦单位、政府机关与地方警察机关协同行动。
美国宪兵之三大职能
1、处理后方地区威胁
这项角色随时都可能变成实际的战斗行动,宪兵有责任搜索、接近并摧毁在后方地区出现的敌方零星与骚扰性武力威胁。宪兵以战斗部队进行作战时,尽一切力量消灭敌军威胁,并使敌军不致干扰到指挥官之军事行动。当敌军是规模大到宪兵无法消灭时,宪兵可以辨认、回报并在可能情况下迟滞敌军,直到指挥官派遣主力部队来消灭敌军为止。
2、支持战斗任务
加速战斗资源的流通,疏散、收容并迁移后送敌军战俘。宪兵负责侦察通往战场与战场中的道路,寻找各种替代道路网以确保后援部队、油料、粮食与弹药通能往战场。宪兵也加速各单位与重要补给的迅速运动,标示并封锁遭污染与受损害的地区,找寻围绕封锁区域的替代道路以恢复部队的战术机动能力。宪兵确保指挥官不会受到诸如难民迁移与敌军战俘在管理上的困扰,宪兵会很快地从各战斗单位将战俘集中,并快速地将他们由战斗区域中移出以符合国际法规定。宪兵情报行动则帮助提供指挥官犯罪调查与军事情报。警察性的情报任务包括了道路侦察与监视、情报搜集与回报、讯息散布、区域侦察与监视、核生化侦测与回报与犯罪情报任务等。
3、支持战斗勤务任务
提供指挥官与官兵法律与军纪的维持,宪兵可提供指挥官与其辖下官兵们各类型的警察性服务,诸如防止军事资源流失、调查犯罪活动并处理军人犯罪。宪兵在战场上凭借其运动、射击与通信之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指挥官的战斗力量,而不需要再增加兵力或挪用其它重要行动的资源。
以上第三项职能赋予了美国宪兵很大的权力。比如1971年,美国国防部陆军部设立了独立的“陆军刑事调查指挥部”,统辖所有美军刑事犯罪调查的资源与指挥权,负责调查与军人相关的罪行,甚至可对美军方高级成员的犯罪活动进行查办。
另外,美国宪兵还负责看管和监审战俘。为此美国宪兵从中央情报局等部门学到很多审讯俘虏和犯人的手法,其中不乏“摧残人身心的惊人之举”。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俘丑闻中被揭露的诸如——令囚犯在女兵面前赤身裸体叠罗汉、模拟性交动作……这些手段绝非一些普通士兵的“原创发明”,而是美特种部队长期以来“摸索”出的“对抗审讯训练系统”中的一部分。美国媒体曾有评论说,在审讯战俘方面,由于没有受到约束和缺乏专门的监督,美国宪兵可能使用他们所想到的一切手段,因此,美国宪兵频频曝出令人震惊的虐俘事件也就不中为奇了。
此外,美国宪兵在国内防暴任务中还担当了重要角色,这角色在20世纪60年代尤为突出。由于越战问题,1967年10月21日,美国五角大楼周围聚集10万名反战示威人士,包括第503宪兵营在内的1万名士兵负责执行防御与镇压任务。“9·11”事件后,在“反恐”优先原则的指导下,美国宪兵除继续执行原有任务外,还向国内重要交通枢纽提供保卫服务。
新威胁之下的美国宪兵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军事战略的目标由应付原苏联的现实威胁转向应付地区冲突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三军相继制定了新的军种战略,重新界定各自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美国三军的编制体制也随之进入了改革调整期,冷战后近10年间,美军编制体制的发展呈现出军队总体规模缩小、部队建制单位减少、建制单位缩编等小型化、一体化和多能化的特点,以美国陆军21世纪重型师的新编制为例,新重型师与现编重型师作比较,基本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全师员额减少了大约13%。宪兵部队为军种成员之一,亦随军种战略的调整,在任务上亦有明显的变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ll事件”的发生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战略以及国家安全思维,美国宪兵所肩负的任务以及所实施的训练也出现方向上的改变。“9·11”以前,美国的政治与军事决策者之战略思考,不外乎是从全球各个区域当中寻找可靠坚定的盟友,藉之来平衡各该区域中敌视美国的国家,并借着签订军事协泌将大规模美军部队驻扎于海外,以求在传统攻击性武器上拉大战略纵深,并将战区维持于美国本土之外。简单来说,就是拉大防守范围以缩短反应时间,维持美国本土之和平稳定。但是“9·11”打破了美国本土不可能受到战争攻击这样的想法,使得美国决策者了解到敌人的攻击越来越有可能来自国家的内部,而防御来自国家内部的攻击困难度更高。
1、“9·11”前之宪兵勤务
“9·11”之前美国宪兵勤务对安全的概念主要以军事安全为其保护目标,美国宪兵大多担任一些非战斗性任务,其防护的目标大略可以分为以下6点:
●维护网内工业设施、军方场库、重要据点以及政府机关的安全;
●保持可随时调动的机动性安全武力;
●镇压暴动以及控制劳工罢工;
●在发生紧急事件或是重大灾难时,负责监管控制一般平民百姓的后送与撤煺;
●维持军队营区或是驻扎地之军纪与法纪;
●监视白宫周边地区并保护总统安全。
2、“9·11”后之宪兵勤务
“9·1l”事件后,除了原先所负责的任务之外,美国宪兵单位则是更加强调事件发生或是灾害来临之前的各项防范措施,认为国家的安全并非单纯的军事安全,发现美国目前所处的威胁并非仅限于武力攻击,而更多来自其它的威胁,另外因技术革命已使人类的生活受到莫大的冲击,使许多旧有的观念都无法适应,因而在任务执行上亦随之修正,以因应新世纪变动情势,在“9·11”后,美国宪兵勤务演化为以下6点:
●情报搜集工作的重视与加强;
●更明确地厘清指挥、管制与通讯的勤务内容,并对负责相关勤务的人员及其角色做更清楚地划分,并对其任务专业进行再训练;
●加强紧急应变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之问的协同一致;
●重要人员的安全戒护;
●机场安全防卫任务的支持;
●支持陆军单位,加强化学药剂或是化学战剂储存地点之安全防务。
由以上的变化不难看出,“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军方比以往更加强调所谓的 “保护性武力”(ForceProtection),而“保护性武力”这个概念与其内涵的发挥,正是美国宪兵之所以设立的理由,也是美国宪兵勤务的主要内容。所谓“保护性武力”,就狭义上而言,乃是为了防止军队的人员、场库、武器以及财产受到外来力量或敌方人员之接近,进而使不论是武器、弹药、装备零件或是军事设施,不至于受到窃取、破坏与间谍渗透的危害。而就广义上而言,实施保护任务的单位不仅限于宪兵,实际上乃是要落实于全民,亦即任何单位或武装团体,只要可以遵从指挥官的命令而达到保护本国人民之生命、财产与自由,乃至于军事力量之完整者,都可以被称为“保护性武力”。可见,为使宪兵勤务能因应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已在其思维层面上,扬弃以往相对传统的做法,将预防的触角尽可能向外延伸,已展现出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