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去医院看病全攻略

来源 :家家乐·中优宝贝(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生病,无疑是家长身心倍受煎熬的时刻,而带宝宝去医院看病更是家长痛苦又无奈的事情。选择医院、排队挂号、排队候诊、就诊检查、描述病情、排队拿药……怎样才能使混乱的就医状况变得从容有序,其实,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也是一门学问。
  一、选择医院
  1.判断宝宝病情——就近原则
  不是说宝宝一生病就一定要去医院,家长可先观察宝宝的病情,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请立即就医,如高热惊厥、抽搐、咳喘不已、摔伤失血较多等,应立即选择离家最近的医院,到医院直接送急诊或儿科,等病情好转可再做其他打算。
  2.一般疾病——小病小医
  如果只是常见病,如感冒、发热、咳嗽等,可以直接去家附近一般的医院甚至是社区医院都能治疗,没有必要去挤三甲医院。医院越大,患者越多,宝宝候诊时间越长,宝宝交叉感染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特别是在流行病高发的季节,宝宝更容易在医院感染到其他疾病。选择小医院,不但可以节省宝宝的候诊时间,还有利于宝宝复诊。
  3.重症或疑难杂症——大病大医
  如果宝宝病情严重或小医院无法明确诊断疾病时,家长就需带宝宝到大医院或专科医院,找知名专家,以免贻误病情。
  二、准备工作
  1.就医物品准备
  带宝宝就医,医保卡、病历本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宝宝没有医保卡则需带上医院的就诊卡,此外,最好还要帮宝宝带上口罩、干湿纸巾等。
  如果宝宝就诊以高热为主要症状,家长最好备上退烧药和退烧贴,并在去医院的同时采取降温措施,以免发生高热惊厥。如果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去医院时最好带上宝宝刚拉的新鲜大便,以节省检验的时间。
  2.宝宝用品准备
  带宝宝看病,可能需要候诊好几个小时,最好还要带上宝宝平时外出用品,如奶粉、奶瓶、温水壶、纸尿裤、零食、玩具等。
  3.心理准备
  带宝宝去医院,家长不单要鼓励宝宝,更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焦虑不安的心情影响宝宝。明确告诉宝宝,医生可能要让你张口检查喉咙、用听诊器听你的肺部、用手触摸你的腹部,也有可能抽血、打针,会有一点疼,宝宝一定要坚强,不要哭闹。家长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勇敢面对各种检查和治疗。当孩子害怕哭闹时,家长尽可能帮孩子消除恐惧,而不是大声呵斥或吓唬孩子。
  三、入院就诊
  1.挂号
  一般综合医院只设有统一的儿科门诊,家长可以直接挂儿科;而儿童医院会有全面的科室,如果家长不知道挂哪一科,可以先去预检台,导医护士会在简单询问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后,告诉你该挂哪一科的号。如果宝宝有发热症状,一般会要求在预检台先测体温,然后再去挂号、候诊。
  现在很多医院都推出了预约挂号服务,比如预约电话或网上挂号,家长带宝宝去医院前先预约,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宝宝在医院候诊的时间。
  2.描述病情
  儿科跟其他科室最大的不同就是患儿无法自行描述病情,需要家长来描述,这就要求家长在观察宝宝病情时要特别仔细。描述病情时要言简意赅,不要对医生作“下诊断”式的叙述。
  ① 时间
  孩子的发病时间、间隔时间、恶化时间很重要,对区别多种疾病有重要意义。且每超过一个时间段,病情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急性病。
  对于主要症状,家长要尽量说得简明扼要,比如“咳嗽、发热3天”、“腹痛、腹泻2小时”等,不可说譬如“从我下班就开始肚子痛”、“上周就开始发热”等时间含糊不清的表述。
  ② 体温
  发热是许多儿科疾病的主要症状,临床上也以发热就医的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孩子发热都会要求在预检台再量一次体温。如果在家中量过体温,家长需注意测量体温的时间、次数,最高和最低时是多少度,同时注意孩子发热有无规律性、周期性,有无抽搐、身上出疹等其他症状。切不可冒失冲进就诊室,以感觉宝宝发热、额头滚烫等不明确温度值的话语告知医生。
  ③ 状态
  宝宝神志是否清楚,有无烦躁不安、昏迷等现象;四肢活动是否自如,有无颈项僵硬的症状;咳嗽有无痰,如有痰,痰的颜色、稀稠度,有无哮鸣音等;有无呕吐,呕吐物是吐出来还是呈喷射状出来的;如有腹痛,疼痛的部位、疼痛的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疼痛的性质(绞痛、胀痛、刺痛、隐痛等)。
  ④ 饮食
  多数疾病对宝宝的饮食都有不同的影响,家长应向医生说明宝宝的饮食情况,有无厌食、停食、无饥饿感等;有无食用不洁饮食、剩菜剩饭的经历;同时还要注意宝宝有无食木头、泥土、石子等异食癖现象。还要说明宝宝的喝水情况,是一直想喝水,还是不想喝水。
  ⑤ 大小便
  宝宝的大小便也是医生诊断病情不可或缺的。应如实地向医生描述大便的次数(增多还是减少),大便的形状(有无豆腐渣便、蛋花汤样便、果酱样便等),大便的性质(黑便、鸡蛋清样黏液便、脓血便等),大便的气味(臭鸡蛋味等);小便的次数、颜色、有无血尿、小便时有无疼痛等。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宝宝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⑥ 睡眠
  宝宝生病时,睡眠一般会与以往不同,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睡眠的时间、状态,有无与平常不同的情形。是正常睡眠还是昏睡不醒,亦或是久久不能入眠、稍有动静就惊醒;睡眠中有无惊叫、哭泣、出汗等症状。
  ⑦ 病史
  包括宝宝的病史及家庭成员的病史。宝宝什么时间患过什么病,治疗效果如何,有无后遗症,有无药物过敏史等;家族中有无遗传病史,家庭成员中有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有时还需要向医生交代宝宝的出生情况。
  如果此次就诊前已在他院就诊过,还应告知医生当时的诊治情况,宝宝已吃过什么药,剂量多少等。
  3.必要的查体和检验   ① 查体
  呼吸系统的问题:当宝宝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医生会用压舌板压住舌头观察喉咙的状态,家长在宝宝就诊前不要让宝宝喝水、吃东西,以免受到刺激吐出来;同时医生会用听诊器进行肺部听诊,所以家长最好给宝宝穿宽松或容易向上拉的衣服。
  消化系统的问题:当宝宝有腹痛、腹泻、腹胀、便血等症状时,腹部的视、触、叩、听是少不了的。所以,衣服还是要选择宽松易脱,可以暴露腹部的;就诊前同样不要吃东西,以免一按肚子吐出来。此外,家长还要协助医生安抚和固定宝宝,以免宝宝哭闹乱动干扰医生检查。
  除以上查体外,医生还需要对宝宝进行生命体征(脉搏、呼吸等)、头颈部(头部外形、囟门、眼球运动等)、前侧胸部(心脏叩诊、听诊等)、背部(脊柱外形、胸廓扩张度)、上肢(上肢皮肤、关节、肌张力)、下肢(下肢外形、肌力、膝腱反射)等查体,家长需时刻在旁协助医生。
  ② 检验
  血液方面检查:当宝宝有发热、腹痛等症状时,为了弄清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常会开出血常规(通常会加上C反应蛋白)的化验单, 如果宝宝有脱水、酸中毒等症状时,还会要求查生化、血气等。家长需在旁鼓励宝宝,缓解宝宝扎针的痛苦。
  超声、影像学检查:喘息的宝宝常会被要求拍片看下肺部情况,拍片时,家长要注意宝宝衣服上是否有金属物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便血、腹痛、腹胀的宝宝也会被要求查腹部B超,以此确诊是否为肠套叠、阑尾炎等。为了更好地诊治宝宝的病情,家长还需尽力配合,不要有所抱怨哦。
  此外,医生还可能要求宝宝去检验粪便、尿液等,如果宝宝暂时没有,家长要耐心陪伴、等待宝宝,不可强迫宝宝。
  4.留意医生的叮嘱
  医生诊治开药时,家长要注意倾听医生的叮嘱,如用药的次数、剂量,日常起居,饮食注意事项等,同时告知医生家中有哪些备用药,以免医生重复开药,必要时跟医生确定复诊时间。
  拿药时,核对药物,以免拿错,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宝宝服药时,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给出的药物次数和剂量,不要随意增减。
  四、就诊完毕
  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是疾病交叉感染的高发区。宝宝患病期间免疫力较弱,如果长时间呆在医院,必然会增加宝宝感染其他疾病的几率。所以就诊完毕,拿完药后,家长要尽快带宝宝离开医院。
其他文献
“糖”原本是一个甜蜜的词语,但是当怀孕遇上高血糖(或糖尿病),就着实让人高兴不起来了。孕期高血糖容易并发高血压、羊水过多等,和增加宝宝发育畸形、流产以及巨大儿风险。  怀孕后高血糖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怀孕前已经患有高血糖(或糖尿病),称为高血糖(或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在怀孕后才发生的高血糖(或糖尿病),称为妊娠合并糖尿病。前者是孕前就存在的疾病,被重视度通常较高;而后者则是孕期才发生的,容易被
期刊
睡眠对宝宝来讲非常重要。睡眠中由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组织生长(除外神经组织),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帮助蛋白质合成,与宝宝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但是,宝宝睡觉不好也是很多妈妈非常头疼的问题,不仅影响宝宝成长,还会增加照顾宝宝的疲惫感,让妈妈苦不堪言。今天我们就针对宝宝最常见的一些睡眠问题,见招拆招,帮助妈妈从容应对。  睡觉时很敏感,容易被惊醒  小宝宝特别是新生儿会特别容易被惊醒,这就需要妈妈为
期刊
夏末秋初,季节交替,每年的8~12月都是婴幼儿拉肚子的高发季节,这是由于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差,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同时胃肠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秋天温差大小肚子受凉、消化酶分泌减少等都会造成拉肚子的情况,多见于5岁以下宝宝,尤其以3岁半以内的宝宝最为常见。那么宝宝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应该如何照顾宝宝呢?  拉肚子宝宝的临床表现  通常出现在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后的1~3天,宝宝开始出现临床表现,20%~30
期刊
做一个胖宝宝的妈妈真是苦恼,不敢给他吃太多怕体重超标,但是又不能不给他吃,毕竟正在长身体,营养跟的上还是很重要的,所以胖宝宝的饮食营养应该如何安排呢?  胖宝宝需要采用对的饮食方式  对于体重超标不大的胖宝宝,可以不减少食物摄入量,而是改变饮食方式,每天固定时间用餐,少量多次,不要肚子很饿了才去吃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以免不自觉地从食物中超量摄取营养,造成能量过剩最终转化成脂肪蓄积体内。建议在每日
期刊
对于初为人父母的新手爸妈来说,给刚出生的小婴儿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小的手脚,软嫩的皮肤,不知道该怎么抱怎么洗,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让抵抗力极弱的宝宝陷入危险中,这可着实是件技术活,不仅需要选好浴盆、控好水温,更是需要照顾者的胆大心细,和对小baby洗澡的步骤和方法的掌握。  洗澡前准备  首先,您需要知道,小baby的沐浴时间应该安排在给哺乳1~2小时后,否则容易引起吐奶和宝宝不适。  其
期刊
因为这种病早期症状比较轻微,孩子和大人容易忽略,而这个时候传染性比较强,孩子如果仍然正常去幼儿园,就容易传染给其他孩子,而手足口又可以通过呼吸道、接触、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播,所以在幼托机构特别容易出现爆发流行。这也是幼托机构特别关注的原因,一旦出现,就要停课消毒环境。  而家长关注手足口病,主要是担心脑炎。不管是坊间传说,还是官方报道,都会提到脑炎、突然死亡等字眼。很多手足口危重病例,从诊断到死亡,
期刊
你们知道吗?宝宝记忆力的好坏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提高的。但是,提高宝宝记忆力并不等于单纯的让他死记硬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记忆力。  婴幼儿的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  运动记忆——运动记忆出现最早,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两周内开始出现。比如妈妈横抱宝宝,宝宝就会主动去探寻乳头;妈妈抬起宝宝的双腿,宝宝就停止哭闹,知道要换尿布了。这其实就是宝宝
期刊
孩子的健康,营养供给是基础。然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让孩子吃好吃饱却成了很多家长的烦心事。面对孩子厌食、挑食、偏食现象,家长们可是想尽了办法!如“哄骗”、“威胁”、“强迫”、用玩具、电视分散注意力等种种喂养行为,总也“撬”不开孩子的嘴,反而会引起更严重的拒食和亲子之间的冲突。想让孩子好好吃饭,先要明确孩子有哪些饮食行为问题。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分类  1.胃口差  1 对食物没有兴趣,很少有饥饿
期刊
时下,有些孩子都上小学三四年级了,不但上学要父母送,父母还要给背着书包,回到家里,吃饭要父母一口一口地喂,睡觉要父母给脱衣服,其他大事小情就不用说了,全是由父母帮着打理。在这样生活环境中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办,什么都不用干,不但自理能力极差,毫无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还会导致意志力薄弱,不能刻苦认真学习,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有人进行反
期刊
我们经常这样形容秋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秋天也是个收获的季节,更多蔬菜、水果都会成熟,宝宝的食物选择会非常多样化;但是秋季的空气比较干燥,气温也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宝宝很容易生病。除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外,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对宝宝的成长和防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少吃寒凉食物  夏季为了解暑,西瓜、葡萄、香瓜一定没有少给宝宝吃吧,这些解暑食物都是偏寒性的,到立秋后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