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诗,都有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引领学生掌握识字写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欲望,让学生掌握识字写字的基本要领,能写出一手漂亮、美观、工整的规范字。
关键词:看图识字;随文识字;创造性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88-1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提高其他各门学科学习的质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识字、写字,掌握字音、字形、字义,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我有点滴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紧扣课题,看图识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诗,都有创造想象的空间。汉字不是枯燥的,不是功利的,不单是技术的,而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我们应把识字教学当作是一个文化熏陶、理解的过程来对待。
巧妙的利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记住字形,这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例如《鹬蚌相争》一课伊始,教师提前板书好课题,出示图片:鹬,启发学生观察:这个鹬有什么特点?再出示矛的图片,想象比较:鹬和矛图的共同点,启发学生学写鹬,编顺口溜:长矛大嘴装八口。然后让学生把眼睛闭上想象并在书上描红。
多么形象的图片,简单易记的顺口溜,相信孩子们学过之后脑中充满了鹬的形象也记住了它的字形。识字教学本来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抄写和识记只会让学生产生疲倦和厌烦。我们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表情、动作或语言等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地印在儿童的脑海中。
二、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起来轻松自在。
寓言故事《鹬蚌相争》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小寓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文识字:“啄”,创设情景:瞧!鹬用它的小尖嘴啄蚌的肉。这就是啄,(老师相机点击PPT)老师小时候写这个字的时候总是容易漏掉点,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记住?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启发:一啄一粒米,一啄一条虫,非常形象生动,难怪这个啄有了这么个点呢!看来鹬啄了蚌的肉,这个点就是蚌的肉啊!学生在老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教学中自然就记住了“啄”这个字,并且不会少了重要的那个点了。随文识字时,还要讲究方法,让学生既学到了识记的方法,又理解了这个字在特殊的情境所表示的不同含义。文中在教学“夹”这个字时,老师出示了三个读音和三种不同的解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文中的夹应该读第一声,然后反复纠正,学生就轻松地记住了,老师还启发学生:记多不记少。教師这样的深入研究文本,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教给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引领孩子简单而快乐地学习汉字,随文识字就达到了极致。
随文识字教学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方便,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应该学会如何挖掘教材中识字写字教学的文本价值,在教学时形式要多样,儿童就乐学、爱学。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汉字的规律,如汉字的形成、演变,形声字的构成,书写的法则,音形义一体的特点等,在教学生字词时或复习巩固时加以渗透,使得识字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同类”延伸,整体识字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侧重解决生字的读音问题。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原有的识字经验记住一些结构相同的字,但是在写字时却不能做到规范、美观,这时教师就很有必要将这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字放在一起进行点拨。
例如:老师在检查预习的时候,将“壳、合、牢、夹”这四个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先引领学生学习“壳、合、牢”,启发学生找这三个字的共同点,并提醒学生:壳、牢在写的时候要上窄下宽,而合应该是上宽下窄,注意写的时候应该是上下对正,宽窄适当。接着学习“夹”,老师寻找到古文中的夹,很形象地看出一个大人夹住两个小人,再引领学生找主笔:撇,只有写好这个主笔,这个字才会稳。经过教师巧妙的点拨和引领,学生在写上下结构的字时就会注意有的应该是上窄下宽,有的是上宽下窄。这就是写字的方法,我们不光是要教会学生写一个字,而且要教会他们写一类字,并且写得美观、规范,真正做到识写结合。这也正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加强识字、写字教学意味着对识字、写字教学功能认识的深入。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更应该把识字、写字教学摆在首位,为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基础。老师的现在就是孩子的未来,识字写字不离不弃地陪伴着孩子们的一生。让我们用智慧和爱把美丽的汉字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让孩子用一生去收获它的甜美。
[参考文献]
[1]朱晓进.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1).
[2]张启航.小学语文教学[M].小学语文杂志社,2014(08).
[3]胡琴竹.2011版新课标[I].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关键词:看图识字;随文识字;创造性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88-1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提高其他各门学科学习的质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识字、写字,掌握字音、字形、字义,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我有点滴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紧扣课题,看图识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诗,都有创造想象的空间。汉字不是枯燥的,不是功利的,不单是技术的,而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我们应把识字教学当作是一个文化熏陶、理解的过程来对待。
巧妙的利用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记住字形,这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例如《鹬蚌相争》一课伊始,教师提前板书好课题,出示图片:鹬,启发学生观察:这个鹬有什么特点?再出示矛的图片,想象比较:鹬和矛图的共同点,启发学生学写鹬,编顺口溜:长矛大嘴装八口。然后让学生把眼睛闭上想象并在书上描红。
多么形象的图片,简单易记的顺口溜,相信孩子们学过之后脑中充满了鹬的形象也记住了它的字形。识字教学本来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抄写和识记只会让学生产生疲倦和厌烦。我们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表情、动作或语言等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地印在儿童的脑海中。
二、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起来轻松自在。
寓言故事《鹬蚌相争》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小寓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文识字:“啄”,创设情景:瞧!鹬用它的小尖嘴啄蚌的肉。这就是啄,(老师相机点击PPT)老师小时候写这个字的时候总是容易漏掉点,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记住?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启发:一啄一粒米,一啄一条虫,非常形象生动,难怪这个啄有了这么个点呢!看来鹬啄了蚌的肉,这个点就是蚌的肉啊!学生在老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教学中自然就记住了“啄”这个字,并且不会少了重要的那个点了。随文识字时,还要讲究方法,让学生既学到了识记的方法,又理解了这个字在特殊的情境所表示的不同含义。文中在教学“夹”这个字时,老师出示了三个读音和三种不同的解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文中的夹应该读第一声,然后反复纠正,学生就轻松地记住了,老师还启发学生:记多不记少。教師这样的深入研究文本,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教给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引领孩子简单而快乐地学习汉字,随文识字就达到了极致。
随文识字教学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方便,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应该学会如何挖掘教材中识字写字教学的文本价值,在教学时形式要多样,儿童就乐学、爱学。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汉字的规律,如汉字的形成、演变,形声字的构成,书写的法则,音形义一体的特点等,在教学生字词时或复习巩固时加以渗透,使得识字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同类”延伸,整体识字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侧重解决生字的读音问题。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原有的识字经验记住一些结构相同的字,但是在写字时却不能做到规范、美观,这时教师就很有必要将这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字放在一起进行点拨。
例如:老师在检查预习的时候,将“壳、合、牢、夹”这四个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先引领学生学习“壳、合、牢”,启发学生找这三个字的共同点,并提醒学生:壳、牢在写的时候要上窄下宽,而合应该是上宽下窄,注意写的时候应该是上下对正,宽窄适当。接着学习“夹”,老师寻找到古文中的夹,很形象地看出一个大人夹住两个小人,再引领学生找主笔:撇,只有写好这个主笔,这个字才会稳。经过教师巧妙的点拨和引领,学生在写上下结构的字时就会注意有的应该是上窄下宽,有的是上宽下窄。这就是写字的方法,我们不光是要教会学生写一个字,而且要教会他们写一类字,并且写得美观、规范,真正做到识写结合。这也正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加强识字、写字教学意味着对识字、写字教学功能认识的深入。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更应该把识字、写字教学摆在首位,为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基础。老师的现在就是孩子的未来,识字写字不离不弃地陪伴着孩子们的一生。让我们用智慧和爱把美丽的汉字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让孩子用一生去收获它的甜美。
[参考文献]
[1]朱晓进.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1).
[2]张启航.小学语文教学[M].小学语文杂志社,2014(08).
[3]胡琴竹.2011版新课标[I].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