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奇观的香港电影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终成为香港电影讨伐大会。事实上,香港电影日渐衰微,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因为它曾经是唯一一个为内地观众提供城市奇观的电影帝国,而如今,这个地位发生了动摇,帮助它打下半壁江山的那些奇观,已经不再是唯一。
  当我们检点香港电影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片段,就会发现,那多半是些城市生活景象—是《我为卿狂》里,叶玉卿和男主人公游船的甲板上,满城的灯火在他们背后,他们的身形和发丝上,都带点光晕;是吴宇森电影里,枪声停止的片刻,男女主人公在万家灯火做背景的高楼上,在落地窗前举起酒杯,在那时,还会有电钢琴弹出淡淡哀愁的曲调,制造城市夜晚的光与气流与人的心绪浮动的效果;甚至是那些看过就再也记不住名字的电影里,主人公跑路去东南亚时,在渡轮上挥手的情景,当然,他身后永远不变的,是码头对面的海湾上,那一片标志性的楼。
  对于内地观众来说,香港八九十年代电影成为神话,就是因为它建立在一个城市神话上。它恋恋不舍地为香港的空间塑形,连篇累牍地为它添加符号、密码、隐喻,苦口婆心地让每个地理上的名字都朗朗上口,使它日渐丰厚华美。香港电影传奇,对八九十年代的内地观众,就是一个城市传奇,它用高楼、霓虹灯、机场、游艇、万家灯火、豪门夜宴,提供新奇景象,如哈佛大学的神学教授保尔·J·蒂利克所说:“从城市的本质来说,大都市应该提供人们只有在旅行中才能得到的东西,那就是新奇。”而香港电影正担负此责,它将香港都市景象萃取、汇聚,给内地观众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城市镜像。它甚至连通了整个世界,英国、加拿大、泰国、印尼,时时被它信手引用,即便是古装片,也总在提醒人们,它产自大都市,那些特效、妆容,都需要国际性的大城市方能滋养,浸透着城市的趣味。
  看到那些电影的当时,内地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已经启动,却非常缓慢,香港电影,提供了仰望城市神话的可能,何况,这个神话充满反差与映衬。香港电影与香港的城市神话,从此捆绑在了一起,荣辱与共。
  所以,每当香港电影试图强调自己重要性时,率先提出的,往往是一批城市意象明确的电影,2010年,我们看到了《月满轩尼诗》、《志明与春娇》、《维多利亚壹号》、《线人》、《全城戒备》,不论其中的角色,还是环境,都在强调它作为“香港”的独一无二性,电影制片方,也在着力渲染电影的地域特色,例如,《月满轩尼诗》推出前后,制片方把影片中的一些地点,作为宣传重点,比如,男女主人公约会的主要场所,是湾仔檀岛西饼茶餐厅,张学友妈妈结婚注册的地方,是位于金钟的花园道香港公园,而两位主人公更是时时乘坐轩尼诗道上的有轨电车。《志明与春娇》则以香港的室内禁烟令作为故事背景,《维多利亚壹号》要替为高房价所苦的香港人泄愤。看惯了香港电影的人,略加提示,就很容易辨认出,那是香港这个城市的方式,那是香港人的方式,城市,是香港电影的最大卖点,连《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的都城,也更接近一个未来世界。
  这个电影神话之所以渐渐衰败,一是因为内地终于以一种近乎癫狂的速度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香港电影中的城市景观已经不再是奇观,至少,不再是独此一家的奇观,那些独属于香港的特性,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二是因为,一旦看到了这狂飙突进的城市化的结果,人们倒是失望更多些,城市光洁明亮如乌托邦,死寂如科幻小说的预言,像《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所批判的那样:“有一种东西比公开的丑陋和混乱还要恶劣,那就是戴着一副虚伪面具,假装秩序井然,其实质是视而不见或压抑正在挣扎中的并要求给予关注的真实的秩序。”人们只知道自己所实现的城市理想,与香港电影所展示的有异,却没有能力追究其由来,只有将香港电影帮助创建的城市理想一股脑推翻。
  于是,电影中的香港,特征越来越模糊,越来越白亮庸常。失去了城市神话作为依傍的香港电影,倒像是撒了个谎,或者魔术师被人揭穿了机巧,从此丧失了演出一场浓烈戏剧的自信。再回望那些满城灯火的时刻,竟也有些恍惚。
其他文献
之所以叫“突然十年便过去”,在周耀辉看来,是因为“十年”已经变成一个代名词,真正的含义,是“青春”。我们挽留不了青春,挽留不了时间,只能记下来,用文字与时间周旋。    潘国灵《亲密距离》:随着书而来的是他亲手写的一封信,说小时候已经听我的歌词,所以把他的书送给我,后来我开始读着他的文字,真觉得是一种亲密接触。    David Mitchell,《The Thousand Autumns of
期刊
本期语录  变成微博大广场之后,不安全感是随之而来。200多万人盯着你,心里毛毛的,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把你淹死。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人,你无从考虑电脑后面的那张脸那个灵魂是什么样的。 —姚晨     慎言   话锋过处,方显老油条本事。  @林怀民:制作人神经要非常粗壮,能摆平剧组,摆平导演,有演员绯闻要装看不见。  @王伟忠:我眼睛小,很多事情看不见就过去了。     猜测  他们说的是神马?   
期刊
“你认为什么是最快乐的事?”  “来一杯醇香的意大利浓缩咖啡,那感觉就像喝了上帝的神酒。”  “你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少放脱脂牛奶,四分之三刚好。”  听起来像个执着的咖啡推销员?这是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对本刊记者的普鲁斯特问卷的回答。  年收入额超百亿美元,在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000多家门店,每周有顾客5000多万名……  这些数字就是星巴克咖啡帝国的疆界,而对于缔造者舒尔茨
期刊
萨科奇密派哲学家特使与利比亚班加西反对派接触之后,法国成为第一个承认班加西反对派政权的国家,这让还停留在萨科齐与卡扎菲“勾肩搭背”在巴黎帐蓬前举酒言欢的记忆中的人们打了一个猝不及防。联合国安理会决议1973号刚通过,又是三军统率的萨科奇调遣其空军,使法军成为射向卡扎菲军队的第一枪的外国军队,开启战争机器时间甚至早于“战争国家”美国。同样,联合国针对科特迪瓦平民屠杀事件的声明一过,又是法军向巴博军队
期刊
如果你仍被去年这个时候的《钢铁侠2》搅得意兴阑珊,至今心存阴影;如果你还在苦等泰伦斯·马力克的《生命之树》和J·J·艾布拉姆斯的《超级8》;如果你渴望趁着这个酷夏到来之前,能再被某位大神级人物震撼一把,那么以《雷神》作为今年国内暑期档前的开胃之作,应该不会令你失望。该片被视作惊奇公司恢复水准之作,也是其首次尝试还原经典神话的故事原型,考虑到题材问题以及下半年引进的可能性,这应该是你今年能看到最酷的
期刊
2011年7月10日,头版上巨大的白色标题《谢谢,再见》,成了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的谢幕演出。因为窃听丑闻而走向万劫不复的这份报纸在最后一篇社论中说:“我们迷失了方向”。而迷失方向不只是一份《世界新闻报》,还有拥有超过世界3/4人口的读者和观众的媒体帝国—新闻集团,以及这个帝国的掌门人鲁珀特·默多克。自从4日新闻集团下属《世界新闻报》爆出“窃听丑闻”后,这个80岁高龄的老头儿已经度过了几
期刊
影响这代人的漫画家,两岸三地,只有一个朱德庸。他外表羞涩、内向,但非常敏锐,透过自闭症这层遮挡世界的面纱,他窥见人世岸然下的荒谬,一系列四格漫画被认为是对当代都市人的最入骨描绘。  他有一双成人尖锐的眼和一颗孩子单纯的心,朋友们经常开玩笑说他是火星人。他的漫画看似幽默、轻松,但时常能引发沉重思考;他评判社会,用他自己的语言—他的画笔。但51岁的他最近透露,可能放弃四格漫画,放弃出版,专注“大画”,
期刊
克里斯托弗·贝利的时尚履历  毕业院校: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College of Art)—2003年;  威斯特敏斯特大学荣誉博士—2006年  设计师大奖:2005年,英国时尚奖年度设计师奖 (British Fashion Designer of the Year 2005)  1994~1996年,师从唐娜·卡伦 (Donna Karan) 女装设计  1996~2001年,师
期刊
4 月人气最旺的艺术展览是什么?在北京国贸举办的第八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 2011)无疑是最佳答案。  这个艺术界的大聚会从来都是星光熠熠。4月20日当晚,刘嘉玲、杨澜、陈鲁豫、李亚鹏等明星都光临了CIGE,超越本该成为主角的艺术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内画廊依然是CIGE展览的主力,无论在主画廊区还是Mapping Asia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区,艺术圈的熟面孔随处可见,许多画廊业者
期刊
如果将中国业已形成的楼市泡沫比做一只滚水四溢的大火锅,那么中调控的现状就是—只见扬汤、不见抽薪。首付比例提高、取消税费优惠、利息上浮、房地产税直至很“计划”和很“行政”的限购令,这些都是一瓢瓢泼向高房价滚汤的凉水,但是,房价竟应声而涨。近悉,随着中央严格调控的三令五申,除了北京有降价表态外,好多地方政府始终环顾左右而言他,始终把房价的调控定位于防止“过快增长”上,于是,出现了一线城市房价胶着,二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