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辉:香港演员有鲜明的角色优势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n3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电视连续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让香港演员张兆辉走入内地观众的视线,随着该剧收视热度的不断飙升,张兆辉饰演的于德伟这个角色越来越深入人心,该角色在商场叱咤风云,虽然在商战中心机重重,却在亲情方面体贴入微,举止做派更是尽显风流倜傥的本色,因此张兆辉被内地观众越来越多地关注。
  香港演员张兆辉,1982年自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加入香港无线电视开始正式出道。1986年就已经担任了主要角色的拍摄,在香港影视圈也算是老人了,只是内地的观众对他了解不多。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他,通过这次的采访,相信读者对张兆辉也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回忆往昔,训练班的日子仿如昨天
  采访中,记者发现张兆辉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关系极为融洽,体贴幽默,时不时会和他们开开玩笑,就像生活中的大哥,所以大家都喜欢叫他“辉哥”。本刊记者入乡随俗,也就跟着大家习惯的称呼他“辉哥”。
  开始采访之前,“辉哥”特意对记者说:“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太好,希望你不要介意,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清楚,你提出来就好了。”
  由于内地的观众对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的名头如雷贯耳,大家熟悉的香港明星大多出自这个培训班,所以采访的话题很自然就从“辉哥”当年在培训班学习开始了。“辉哥”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培训班是最后一期,所以现在很多知名的大明星都是他的师兄师姐。记者因为好奇,问“辉哥”是不是班里所有同学毕业后都从事影视工作?“辉哥”不禁有些感慨,他说:“我们一個班的学员很多,学习的内容虽然都是一样的,但是到毕业以后,最终从事的工作却有很大的区别。不过大部分都没有离开这个行业,只是有些同学在台前,有些人退到了幕后。那个时候,很多老师和前辈都很负责,他们会观察你,根据学员的特点和表现提出一些关于毕业后我们工作方向的建议,所以有些同学可能去做了编剧、场记、导演这些工作,因为大家基本都没有离开这个圈子,所以同学之间也会常常见面。”
  说起自己当时的情况,“辉哥”倒也不避讳什么,他说:“那个时候因为年轻,所以很贪玩,有很多东西学得并不扎实,不过训练班最大的好处就是会让我们这些学员去参与实际的拍摄,让我们去拍摄现场感受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所以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从训练班走出来的明星都是从跑龙套开始做起的,这样的经历让我们这些人对拍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深刻的了解,也更能体会拍摄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辛苦,这样的经历让我们懂得如何与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直到今天,当年的这些经历都一直对我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我特别庆幸当年能参加训练班。”
  内地拍戏。香港演员有鲜明的角色优势
  说起香港演员到内地发展,“辉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现在很多香港演员都到内地来发展,这很正常,内地的影视市场发展空间更广阔,好演员自然会被吸引过来。有戏拍,收入也会多一些,更重要的是演员拍戏总是希望有更多的观众看到,希望观众喜欢我塑造的角色。所以有到内地来拍戏的机会,对香港的演员来说也是好事。”关于香港演员到内地拍戏是不是有和内地演员抢饭碗的问题时,“辉哥”的回答很直接,他说:“我不这么认为。内地有很多很好的演员,香港也有很多好演员,好演员能拍出好戏,观众也希望看到好戏,所以这是对观众有好处的事情,和抢饭碗没什么关系。”
  关于内地影视市场的高速发展这个话题,“辉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对记者说:“内地影视市场发展得快,这和内地经济发展是同步的。就像好莱坞一样,会吸引全世界的演员去那里发展。我想内地的影视市场也会是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会聚到这里,也就会推动这个市场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在回答香港演员在内地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这个问题时,“辉哥”笑了,他说:“劣势很明显,比如说普通话,我就说的不够好,那就要后期通过配音来解决这个问题,内地演员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而且和内地演员的对手戏,有时候会因为听不懂影响拍摄效果,像这些劣势都是明摆着的,我也不会回避这些,知道自己的劣势,才知道怎样去做。那么香港演员的优势其实是非常明显的,也正是因为香港演员的这些优势,无形中弥补了我们的劣势。大家都知道香港的发展有香港的特点,我们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就会对那里发生的事情有更深的了解,所以像《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部剧里的于德伟这个角色就适合让香港的演员来演,内地的演员可能就没有香港演员在塑造这个角色方面显得更到位。”
  人无完人。不完美才会让观众喜欢
  说起《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于德伟这个角色,“辉哥”说:“这个角色我非常喜欢,很真实,现在叫很接地气。角色的性格非常有特点,个性突出。其实越是这样的角色,观众就会越喜欢,演员在表现的时候也会更容易把握。因为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就是这个角色,我只要按照正常的人物状态去表现就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这个人很鲜活。人无完人,不完美才会让观众喜欢,完美的人就显得和观众的距离很远。在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是在讲我自己的故事,对家人、对我爱的人、对爱我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其实每个人都会这样,这就会产生共鸣。”
  采访的最后,关于今后的计划,“辉哥”笑笑说:“只要有合适的角色,我都会全力以赴去做。我也希望更多的内地观众和同行了解我,喜欢我的表演。”本次采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本刊记者却有颇多的感触,整个采访的过程就好像在和家人、朋友聊天,而这个家人、朋友就是那位《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的于德伟。无论是外形或是举止做派,都和电视剧中一般无二,记者也仿佛走入到该剧的剧情之中,这种感觉是记者从业近二十年来从没遇到过的。正因为有这种感觉,所以相信观众也会在“辉哥”今后的作品中感受到这种带入感。
其他文献
不久前,浙江卫视大型励志竞技体育综艺节目《来吧冠军》播出第二期,贾乃亮、Ella领衔,张智霖袁咏仪夫妇、网球選人谢婷婷以及游泳冠军孙杨跨界加盟的明星“终结者队”,与世界网坛传奇李娜和姜山组成的冠军队展开激烈对抗。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称赞《来吧冠军》利用体育“真对抗”的手法,巧妙化解了体育人上综艺“不适应”的尴尬。《来吧冠军》是李娜的荧屏首秀,李娜表示受很多节目邀请,但《来吧冠军》是唯一一档让她觉得可
期刊
只因为一句“想去西藏”。54岁的宋健挥用摩托车载着84岁高龄的老妈妈,历时17天、行程5000公里,去了一趟拉萨……  宋健挥是四川乐山人,以修车为业。朋友们都叫他“轮胎叔叔”。他酷爱户外运动,喜欢骑摩托车。还是一名游泳高手。平时。宋健挥最怕老妈妈孤独,经常骑摩托带她出去耍。6月初的一天,宋健揮问妈妈,这辈子有没有最想去的地方?“西藏!”老妈妈脱口而出。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
期刊
1946年春夏之交,刘亚楼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鉴于东北战场面临的局势,部队都是大兵团行动,游击战司令部的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作战要求,刘亚楼决定翻译出版《苏军司令部工作条例》,并结合部队实际亲自讲解。  翻译了二十来个晚上  那时,刘亚楼忙里偷闲,从俄文中翻译《红军野战参谋业务条令》。当年跟在他身边的参谋郭瑞乐说:“刘参谋长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后,晚上便翻译俄文版的《红军野战参谋业务
期刊
借东西要还,这是三岁小孩儿都知道的常理,没什么可说的。但加上“赶紧”这个词儿,就有的说了。  为什么借了人家东西要赶紧还呢?这跟老北京人的居住环境有很大关系。老北京人多住在大杂院里,通常一个院有五六家人家,大的大杂院甚至有几十户。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那会儿,大杂院里的街坊四邻,都走得非常近,就像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一句台词:“有堵墙,是两家人;拆了这堵墙,我们就是一家人。”  正因为如此,街坊
期刊
1943年秋天,侵华日军纠结大批军队对我冀西山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企图消灭我敌后抗战部队。  当时,我的父亲甄树楠在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抗三大队任队长,部队驻扎在河北省唐县于家寨。战前动员时,指导员反复强调说:一定作好反扫荡的一切准备,不让干部、学员受到任何损失。  率队到神仙山附近待命  父亲的抗三大队集中了九分区部队的排、连所有干部。考虑到指导员胡尊三同志是广东人,说一口浓重的方言,北方同志没有
期刊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所涉人物四千多个,重要人物数百名。  陈婴的母亲:“暴得大名,不祥”  陈婴是东阳县(今安徽天长)人,担任东阳县令史。陈婴从小就注意加强道德品行的修养,为人一向诚信谨慎,在县里很有名望,因此被人称道为敦厚长者。  秦末,天下大乱,东阳的年轻人杀死县令,聚集数千人,想推选一位首领,但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就盼着有声望的陈
期刊
谁,才是中国的巨星?有人说,那个谁谁谁,是全民偶像,走路上。一不留神被粉丝认出。能致交通瘫痪!还有人说,那个谁谁谁,拍部戏能挣几千万,资产早过十亿!但其实。中国真正的巨星,根本不是这些人。而是他们——  申泮文:执教基础课时间最长的化学家  申泮文,1916年9月7日出生在广东省从化县古楼潭村。童年时,父亲为了谋生,携家北上,来到天津。父亲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勉强供他读完了中学。193
期刊
本杰明·富兰克林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发明了口琴、摇椅、路灯、避雷针……他写的自传是所有自传中最受欢迎的自传之一。可是,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却只承认自己是个印刷工人:“印刷工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遗体,恰如表面已經破损、金字已经剥落的旧书封皮一样,为了成为虫食而躺在这里。可是,他的遗业是不会消失的。正如他所相信的那样,一定会由于作者的校订、改正,再次以新的形式,更加美丽的姿态出现
期刊
曾几何时,他们一个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大清皇帝,一个是仰之鼻息、食其俸禄的小统领。世事无常,瞬息万變,未及几年,二人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一跃成为手握重兵、权倾四野的风云人物,一个却失去江山、仅剩下一个“末代皇帝”的空头衔。他们就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和末代皇帝溥仪。本应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演绎了一段你来我往、相互利用的历史短剧。  暗中交往引来复辟之说  张勋复辟失败后,
期刊
1915年,国学大师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住在北京白庙胡同的大同公寓里面。因为他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他会觉得出门吃饭耽误工夫,就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口馒头。他就这样边看书,边吃饭,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会大叫:“妙极了!”  有一次,他因為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和朱砂盒里,啃了多时,把自己涂成了一个大花脸也未觉察。这时,一位朋友来访,一见面就捧腹大笑,他还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