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环境法的概念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际环境法的出现,实际上就标志着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国际环境法本身也成为国际法主体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环境法本身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其也对国际关系中环境与法律问题有总体性的概括。本文就将针对国际环境法的具体概念进行分析,并且从起源、本质、特征、外延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从而详细地将国际环境法分析透彻,以期为相关法律研究学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国际环境法 国际关系 约束力
  作者简介:陈宏洁,甘肃政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法。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003-02
  国际环境法与国际法相比,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特征。这就体现在国际环境法本身有综合性、公益性、区域性以及超前性等特征。故而在这样的特点支撑之下,国际环境法本身确实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与发展。所谓国际环境法,实际上就是指国际法的主体,也就是相关国家,因为不断开发社会中的环境资源,故而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保护,从而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关系。并且在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维护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意志,以实现对国际社会国际环境法律关系的融合。故而国际环境法本身是国际法在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最新发展与创新,更是国际环境法对全球环境保护与资源维护的重要法律规范。对其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将对全球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价值指导。
  一、 国际环境法的相关概念
  (一)起源
  追寻国际环境法的起源,实际上其本身是国际法为了更好地应对人类在环境问题上所面临的现状与挑战,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关于环境保护的一种做法,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这类行为进行约束。当代人们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问题所呈现出的特点就是全球性和流动性。这就足以说明全球所有国家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努力,从而通力合作为全世界良好环境营造做出贡献。
  各个国家为了维护本国人的生活、生存、生存要求,必然会对国际公共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在必要的国际交往过程中,对他国资源进行相应的利用,针对某些公共环境问题提出意见与探讨。比如开展相应的外交活动,或者参与一些有关于环境问题的会议。近些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会议就是“哥本哈根会议”。这种针对环境问题开展的交往逐渐引起全人类的共同关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实际上也在寓意一种全新国际法律意识的形成。实际上这种全新的法律秩序就是典型的国际环境法秩序,同时也是国际环境法最早的起源与依据。
  (二)本质
  国际环境法与其他环境保护法的差别就在于其属于国际法的分支,也就是必须以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与意志为主要参考原则,同时开展相应的协调工作。国际环境法属于国际法的分支,在现代国际法律环境中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力,其本质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国际环境法本身是国际法的主体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与他国在共同生态环境与生态资源方面达成共识。而这些国家在对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维护方面的共同意志,则是主体性体现,所以其本身的主体性不容忽视。国际法主体国家必须是在国际社会当中具有较高独立性且完全拥有主权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开发本国环境资源与他国环境资源过程中,必须遵循国际交往的基本要求,而这个要求就是核心国家的意志体现。但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看出,国家既不允许损害本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利益,更不允许损害国外环境。国家利益在国际环境法当中应该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必须削弱或者消失。相反其往往各国需要在发展自身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本国环境利益与全球共同环境利益的结合,最终寻找出最佳的经济增长点与发展契机,将国际环境法作为各个国家意志协调产物的同时,也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准则。
  其二,国际法主体国家在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环境方面通过意志的协调,可以达成共识,而这也是由各个国家的实际经济结构决定的。马克思曾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原理在国际环境法当中确实适用。因为各个国家在经济基础方面有很大差别,因此经济基础较强的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就必然会更多,同时其在利益问题上的纠纷也必然会引起世界其他各国对环境问题的争斗。比如日本就完全不管不顾他国的指责与警醒,依旧一意孤行的进行鲸鱼捕杀,甚至还对相关的国际义务进行拒绝。这就足以说明国内经济基础较强使得其在国际及环境方面的意志就更强。所以国际法在许多时候深深受到国际政治体制以及国家经济失利的威胁,这将不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相对较好的国际环境法和谐环境。
  (三)特征
  国际环境法的特征就在于其是国际社会在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法律规范的总体。其与国内法差距较大,因为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其本身具有法律约束力,同时其行为与准则也受到整个国际关系的影响。国际环境法为主体国家在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时候,创设了多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其也是各个国家维护本国环境利益,保护其他国家环境的重要法律保障。在国际环境当中进行合作,实际上更加有利于主体国家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与保障。
  在国际环境法当中,其主体是国家或者国际组织,而客体就是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而其内容也相对简单明了,就是国际法主体国家在开发、利用、尊重与保护环境过程中应该尽的义务与应该享受的权利。
  (四)外延
  国际环境法本身并不属于某一个国家,或者也并不是某一项单一法律,而是具有很强宗旨性、关联性以及利益意志共通性的重要法律文件规范。从某种意义上看,其有着严格的法律意义,同时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从法律规范内容的角度来看,国际环境法可以分为国际环境立法依据文件、国际环境保护纲领性法律文件以及国际环境标准准则等多种法律法规要求。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分析,国际环境法是相关原则以及制度的总称,也是兼具法律意义与历史意义的综合性法规制度。
其他文献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推进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教育部于2002年11月21日发文
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改变。在这样的形势下,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为迫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文章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应从挖掘生活中的英语素材、以情激趣、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在今天的语义中,“风骚”毫无疑问是一个贬义词,通常用于形容女人举止放荡轻佻.但是在明清之前,“风骚”一直都是一个褒义词.rn最早的时候,“风”和“骚”其实是两部文学作品
期刊
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深入,在校期间未能按时完成规定学分而延长学制的学生已经成为亟待关注的群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人本主义”核心要求做了进一步拓展,本文围绕如何
期刊
期刊
文章提出了演唱、演奏教学进程中的两重意境 ,一是教师的“有我境界”,二是教师的“无我境界”。“有我境界”是初级境界 ,是概念化、程式化的教学状态。“无我境界”是高级
近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建设的力度加大,使得我国农业建设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在这种空前未有的社会氛围下,“互联网
本篇论文致力于分析学生学习力的问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学习力对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拥有学习力的学生就相当于拥有了“成功”.在现阶段的教育中,学会学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