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地执法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的前沿阵地,是贯彻落实“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保障。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执法难的问题,有必要提高土地执法水平,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障耕地资源,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土地执法
0.引言
土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我国为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1]。党中央政府、国务院也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以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并不断加大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和宏观调控力度。同时,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及市场主体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现实土地执法工作中,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土地执法水平不高,严重降低土地执法的有效性和效率。土地执法作为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行为的主要手段,提高土地执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土地执法水平的重要性
1.1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障耕地资源
土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形式,为此,我国以土地保护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而提高土地执法水平,提高土地执法效率和质量是确保基本国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扩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土地资源属于有限资源,土地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2]。针对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建设用地标准,将建设用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但是,部分单位和个人为追求眼前利益,仍出现违法违规的土地交易行为,使耕地资源被作为它用。针对这类问题,土地管理部门必须提高执法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并解决以上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耕地资源。
1.2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土地执法难是当前土地管理的普遍现象,而地方政府保护是执法难度的主要问题。例如土地管理法律贯彻不彻底、土地执法威信受到挑战、地方政府保护违规使用土地者时有发生。地方政府保护的的主要原因在严格落实土地执法会损害用地者的利益,阻碍本地区经济发展。而土地执法水平高低决定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果土地执法水平不高,土地管理效率也无法有效开展,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土地资源的调控作用也无法发挥,进而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并反应到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上,不利于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提高土地执法的水平,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土地执法水平的影响因素
2.1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缺陷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刚性与执行的弹性之间存在矛盾[3],具体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第一,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刚性程度不同,导致土地执法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例如在非法占地方面,土地管理法对该行为的处罚为限期查处或没收占地建筑及设施,并处罚款。但是,以上处罚行为的具体实行方式却未做具体说明,造成多采用罚款代替处罚。这种情况导致占地违法人员认为缴纳罚款后既默认其合法用地。
第二,土地执法查处权无法落实。土地违法案件处理需要经过一些列复杂的过程,当事人的配合情况更影响执法的落实。如当事人配合执法,则案件处理需2个月以上,如不配合,则案件处理需花费更长时间,许多违法占地行为得到及时处理,占地建筑已经建成,导致处罚无疾而终。违法占地行为未及时有效处理也容易对其他人产生不良影响,使违法用地行为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剧土地执法难度。
2.2土地执法队伍水平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土地执法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执法人员不仅要具备足够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协调能力。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放纵,地方政府对土地执法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更不重视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导致土地执法队伍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土地执法队伍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基层地区的执法人员,他们更不具备专业的法律法规知识,办案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土地执法工作需求。
二是其它因素影响。除执法人员自身的原因外,执法队伍工作水平还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虽然基层单位都建设了巡查网络,但是土地执法工作繁重,现有执法队伍数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而执法队伍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有限,专业执法人员数量少,执法装备落后已成为许多基层土地执法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执法队伍无实现全天候、全辖区的实施检查,更无法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执法监督。
3.提高土地执法水平的对策
3.1健全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是开展土地执法工作的依据,也是提高土地执法工作水平的基础。当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土地执法监察的制止权、强制权和违法案件查处时限等执法程序问题,需要作出具体标准,以便各级国土部门实际操作,避免解执法过程中标准不明,执法不清问题,提高土地执法工作的效率,从法制、政策方面保证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3.2提高土地执法队伍的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监察机构。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当前土地执法工作的情况及任务,重点解决薄弱地区的执法队伍问题,建立高水平的土地执法队伍。各级土地管理单位要设置专业人士负责土地执法工作,基层单位也需要设置土地执法管理员,实现从市级到村级的全程执法监督信息网络[4]。实现防治结合,重点预防,提高土地执法的水平。
二是加强土地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土地执法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建立一支具有搞职业素质、秉公执法、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执法队伍。对于现有的执法人员,需要加大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规范土地巡查行为和管理,防止执法人员出现违纪和违法行为,从根本上解决执法难问题。最后,有条件的地区可将高科技用于土地执法,如信息遥感技术用于日常执法,提高土地执法的技术水平,使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和连贯性。
三是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并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土地监察工作的涉及范围很高,这要求土地执法工作人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水平。为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荣辱观念,可通过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好的行为,限制违纪违法行为[5]。如根据执法人员的工作年限、能力、年度考评结果、事件处理成效评审业务职位,给予晋升机会。对于执法业务能力较高的个人,可给予适当物质奖励。而对于渎职和失职人员,给予延期晋升、将至甚至开除的处罚。
4.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土地执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执法部门需要根据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并从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土地执法水平,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艳玲. 中国土地执法摇摆现象及其解释[J]. 法学研究,2013,05(06):61-72.
[2]陈学业,肖海波. 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土地执法监控体系[J]. 测绘科学,2012,07(02):197-198+99.
[3]陈汉江,吴鄂阳,姚远松,闫中伟. 土地执法监管长效之路——湖北省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调研报告[J]. 中国土地,2011,09(04):50-53.
[4]徐博,于旸,郭冬艳. 乡镇土地执法要发挥村级主体作用[J]. 中国土地,2015,02(04):52-53.
[5]张明锋.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执法问题研究——以江西为分析样本[J]. 农业考古,2013,13(03):67-70.
【关键词】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土地执法
0.引言
土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我国为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1]。党中央政府、国务院也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以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并不断加大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和宏观调控力度。同时,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及市场主体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现实土地执法工作中,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土地执法水平不高,严重降低土地执法的有效性和效率。土地执法作为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行为的主要手段,提高土地执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土地执法水平的重要性
1.1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障耕地资源
土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形式,为此,我国以土地保护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而提高土地执法水平,提高土地执法效率和质量是确保基本国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扩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土地资源属于有限资源,土地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2]。针对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制定了严格的建设用地标准,将建设用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但是,部分单位和个人为追求眼前利益,仍出现违法违规的土地交易行为,使耕地资源被作为它用。针对这类问题,土地管理部门必须提高执法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并解决以上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耕地资源。
1.2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土地执法难是当前土地管理的普遍现象,而地方政府保护是执法难度的主要问题。例如土地管理法律贯彻不彻底、土地执法威信受到挑战、地方政府保护违规使用土地者时有发生。地方政府保护的的主要原因在严格落实土地执法会损害用地者的利益,阻碍本地区经济发展。而土地执法水平高低决定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果土地执法水平不高,土地管理效率也无法有效开展,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土地资源的调控作用也无法发挥,进而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并反应到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上,不利于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提高土地执法的水平,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土地执法水平的影响因素
2.1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缺陷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刚性与执行的弹性之间存在矛盾[3],具体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第一,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刚性程度不同,导致土地执法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例如在非法占地方面,土地管理法对该行为的处罚为限期查处或没收占地建筑及设施,并处罚款。但是,以上处罚行为的具体实行方式却未做具体说明,造成多采用罚款代替处罚。这种情况导致占地违法人员认为缴纳罚款后既默认其合法用地。
第二,土地执法查处权无法落实。土地违法案件处理需要经过一些列复杂的过程,当事人的配合情况更影响执法的落实。如当事人配合执法,则案件处理需2个月以上,如不配合,则案件处理需花费更长时间,许多违法占地行为得到及时处理,占地建筑已经建成,导致处罚无疾而终。违法占地行为未及时有效处理也容易对其他人产生不良影响,使违法用地行为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剧土地执法难度。
2.2土地执法队伍水平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土地执法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执法人员不仅要具备足够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协调能力。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放纵,地方政府对土地执法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更不重视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导致土地执法队伍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不高,土地执法队伍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基层地区的执法人员,他们更不具备专业的法律法规知识,办案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土地执法工作需求。
二是其它因素影响。除执法人员自身的原因外,执法队伍工作水平还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虽然基层单位都建设了巡查网络,但是土地执法工作繁重,现有执法队伍数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而执法队伍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有限,专业执法人员数量少,执法装备落后已成为许多基层土地执法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执法队伍无实现全天候、全辖区的实施检查,更无法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执法监督。
3.提高土地执法水平的对策
3.1健全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是开展土地执法工作的依据,也是提高土地执法工作水平的基础。当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土地执法监察的制止权、强制权和违法案件查处时限等执法程序问题,需要作出具体标准,以便各级国土部门实际操作,避免解执法过程中标准不明,执法不清问题,提高土地执法工作的效率,从法制、政策方面保证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3.2提高土地执法队伍的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执法监察机构。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当前土地执法工作的情况及任务,重点解决薄弱地区的执法队伍问题,建立高水平的土地执法队伍。各级土地管理单位要设置专业人士负责土地执法工作,基层单位也需要设置土地执法管理员,实现从市级到村级的全程执法监督信息网络[4]。实现防治结合,重点预防,提高土地执法的水平。
二是加强土地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土地执法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建立一支具有搞职业素质、秉公执法、敢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执法队伍。对于现有的执法人员,需要加大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规范土地巡查行为和管理,防止执法人员出现违纪和违法行为,从根本上解决执法难问题。最后,有条件的地区可将高科技用于土地执法,如信息遥感技术用于日常执法,提高土地执法的技术水平,使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和连贯性。
三是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并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土地监察工作的涉及范围很高,这要求土地执法工作人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水平。为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荣辱观念,可通过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好的行为,限制违纪违法行为[5]。如根据执法人员的工作年限、能力、年度考评结果、事件处理成效评审业务职位,给予晋升机会。对于执法业务能力较高的个人,可给予适当物质奖励。而对于渎职和失职人员,给予延期晋升、将至甚至开除的处罚。
4.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土地执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执法部门需要根据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并从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土地执法水平,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艳玲. 中国土地执法摇摆现象及其解释[J]. 法学研究,2013,05(06):61-72.
[2]陈学业,肖海波. 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土地执法监控体系[J]. 测绘科学,2012,07(02):197-198+99.
[3]陈汉江,吴鄂阳,姚远松,闫中伟. 土地执法监管长效之路——湖北省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调研报告[J]. 中国土地,2011,09(04):50-53.
[4]徐博,于旸,郭冬艳. 乡镇土地执法要发挥村级主体作用[J]. 中国土地,2015,02(04):52-53.
[5]张明锋.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执法问题研究——以江西为分析样本[J]. 农业考古,2013,13(03):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