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有效突破学生美术学习认知难点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115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美术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它利用声、光、影等多种要素,把文字、图像、视频、语言、音乐等更多的资源引入课堂,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生动、直观。但如何把这些资源围绕教学目标作有效地整合,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除了相关技术和程序的掌握,更需要高度教学智慧的引领。
  本文将结合实践介绍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小学美术课中学生在美术学习认知方面遇到的学习难点。
  
  用极致的直观效果,把视觉信息的出入最大化,突破学生欣赏过程中的难点
  
  很多时候,观察的兴趣也取决于被观察物的大小和清晰程度。就如同电视与电影的区别一样,经过作品清楚地放大展示,学生在课上就能够真正地“欣赏”,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仔细地观察,得到最佳的观察效果。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可以说,任何美术活动都离不开眼睛的观察。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教师大胆运用多媒体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把作品展示做到尽可能的直观。
  如在欣赏《伏尔加河卜的纤夫》这一作品时,如果只看书中的小幅图片,学生很难观察到不同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更对纤夫的苦难生活没有生活经验,对作品难以产生共鸣,影响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可以将画投影到大屏幕上,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通过鼠标指针,指点画中细节,引导学生观察纤夫们在艰苦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同时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境,而自觉地体验画面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教学难点自然而然被突破。学生和画作之间的情感通道得以打开,展开想象,把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产生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
  又如,在《邮票设计》一课教学中,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师要通过欣赏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帮助学生在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同时了解邮票的一般设计方法。但邮票本身的大小,限制了课堂展示的视觉效果,教师拿在手中展示,学生想要看清楚都很费劲,更别说进行细节的欣赏了,对教师而言,同样也不便于邮票设计知识的讲解。但如果通过多媒体,将各种邮票扫描或用数码相机转换成数字图片,在课堂上投影出来的影像就可无限放大,能够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同时,放大局部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也能给教师结合知识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提供最佳的视觉支持。由此,视觉的传达最大化与知识传授的最佳化相得益彰,让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能力在审美体验中不断提高。
  
  多媒体演示能有效解决学生的思考难点,使思维的过程形象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思维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进行《漫画》一课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漫画艺术的特点,了解表现对象由真实而“漫画”的变化过程,使用传统的方法教师通过图片出示,对比讲解的方式解决,学生感觉枯燥,又不易理解。为此我制作了一个课件。先收集一些学生和自己的照片,然后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色彩的高反差、形状的拉伸,把照片(真实人物)向漫画变化的过程用多张形象略有变化的图片表现出来,并按一定的顺序出示,很形象也很生动地揭示出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夸张。而后,对著名影星郑则仕的漫画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观察他的容貌,他们很快找出了他体型较胖的特征,接着,在屏幕上演示,把真实的形象逐步向漫画过渡,画面上的人物越来越胖,像放动画片一样。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最后,当我的漫画像定格在屏幕上时,他们都明白了漫画夸张的手法。
  又如在进行“构图的知识”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物体在画面上不同位置以及物体不同大小对画面视觉效果的影响,我把原先在黑板上手绘物体演示的方式改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从教本的范围人手,先选定书上的一幅范图用扫描仪输入电脑,将背景和画面中要描绘的几个主要物体分别放人一个文件中不同的图层。演示时只需把选中的图层进行拖动,就可反映出画中表现的物象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还可把不同的图层进行放大、缩小的处理,以展示物象的大小变化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教师再制作一个有关构图互动式课件,通过学生和电脑之间人机交流,揭示构图的规律性,提高了参与度,更形象直观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点。
  
  多媒体动态的演示过程能有效解决学生美术课堂的操作难点
  
  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而且形象,图文并茂、音像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而且能把静态问题动态化,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效率。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更好地完成作品,教师必须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学习在模仿中学习基本的操作常识,以便在自己的训练中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如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等,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此时,教师就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动态地演示美术操作的过程,特别是关键步骤的过程,可以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这样的方式较之传统黑板、粉笔的形式更为方便、快捷。因为软件中提供了大量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供用户使用,展示优势也更为明显。比如,《重复的形》、《渐变的形》这样的“设计”领域的教学,涉及到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的制作,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好口头教授,稍作演示,这样的教学,学生往往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难点,然而在电脑中生成图形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再如绘制“简单图案”一课的教学,仅其中的上色环节,就不是一遍两遍能完成的,需要相当多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示范整个过程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何况也没有办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不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将图案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进行放映,从绘制草图、拷贝、涂色,到最后调整、修改,色彩转换,都非常方便、快捷,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独特,学生边看放映边学习,印象深刻,教学难点轻松解决。
  再譬如,《在莱茵河畔》一单元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德国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点,但书中只提供了一张科隆大教堂局部的图片,使以让学生对哥特式建筑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成为本课的一个难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网络资料的收集,教师不但可以用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在课间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因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产生真实新奇的视觉效果,独特的感染力,不仅能顺利地解决教学难点,也将使学生对这一课留下难忘的印象。
  美术是视觉艺术也是造型艺术,现代化的美术教学离不开大量丰富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技术,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恰如其分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它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方面独特的优势,可以使传统教学手段下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迎刃而解,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不断探索和研习。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探讨一下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病案质量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2017年62820份出院病案中随机抽取2300份出院病案(每个科室抽取50份)采取PDCA循环法管理(观察组),在2016年60256份出
<正> 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对鱼病的发生和病原区系的组成都有直接影响。现介绍几种发病严重,死亡率高的病毒性鱼病。一、鲤鱼春季病毒病(Spring viremia of Carp) 已知SVC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便捷的生活方式,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育技术是指为了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教育技术的应用覆盖了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基于实践,我们对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课程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  ● 培训的重要性
目的 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行临床护理路径,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6例脑出血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3例实验组患者行临床护
上海市小学五年级英语教材中的Weather一课,是一篇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文,具有很强的交际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画儿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通过多媒体提升教
栏目寄语:“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视点与观点的碰撞就是支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骨架。话题导引:2010年,距2000年在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整十
为降低饲料成本,经过多次生产性试验,采用低动物蛋白饲料饲养青鱼、团头鲂,可获得亩净产1000公斤的产量,其饲料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为:粗蛋白28~30%(青鱼),25~30%(团头鲂);粗脂
衡阳县国土资源局1987年成立并设置执法股,20年问全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机构不断健全,法制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