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前不久,《初中生世界》编辑部主办的第八届江苏省初中校长论坛活动在宜兴举行,笔者有幸作为特邀嘉宾,主持了“教学创新与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沙龙研讨活动。其间,受多位校长的智慧启迪,也受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及的日语“学习”一意用汉语“勉强”一词表达之事的启发,我现场生成“模式勉强”一说,其后,赞成“勉强”,认为它有存在合理性者有之;反对“勉强”,认为它不利于教学及师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者也有之。“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此确实不可以、也无必要“统一观点”或定于一尊,不同理念的交锋有助于使复杂问题得以立体呈现和深度厘清。
这里的三篇文章可谓是对论坛活动交锋环节的延续,它们比现场少了一点“硝烟味”,却多了一份从容和理智。第三位作者彭兴奎非初中教学管理人士,作为一名“场外嘉宾”和来自高中一线的同道者,他讲述了所在学校“模式勉强”的“那些事儿”,相信其独特的“域外视点”,能使我们“脑洞大开”。
——主持人:冯卫东
“模式勉强”是我即兴想出的一种说法。它或许难以成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学术)概念,但一经抛出,就引起几位嘉宾的热辩,也引发了台上台下一阵互动,热辩所指、互动所涉都无关乎这一说法本身有没有道理、能否站住脚,而是聚焦于诸如“勉强”的合理性、利与害等几个关键点上,可见,对于这一新说法,大家是应和与支持的,是“确认”其存在的。
“勉强”一词有几项释义,我所谓的“勉强”大致相当于其中之一——“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更准确地说,是通过行政权力或制度性权威要求,迫使人们采取某种方法,践行某种路径。相应的,“模式勉强”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教育管理者要求、迫使学校或教师实施、运用某种教学(课堂)模式,以求达成较好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模式勉强”虽说并非十分普遍,但也肯定不是极少见到的个别情形,所在多有,因而自有给予关注并加以解构或优化的必要。
“元问”是我“新造”的一个词,“百度”里没有。元者首也,元者原(本)也,问即追问。于是“元问”有两种含义,一是首次对此予以追问,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模式勉强”是一种“全新”说法,此时之问只能是“首问”;二是在深层次乃至本质的层面上进行追问,借此对“模式勉强”这一现实或事实的合理性、利害性、复杂性等予以辨明、廓清,进而有利于人们避害趋利,化害为利,或者从“勉强”的束缚中“破局”,或者适当汲纳、整合、借助、光大“勉强”中的部分合理、有益因素,让“勉强”最终能有所助力于课堂的变革和教学的进步。
对一些新现象、新概念、新问题,人们常常会进行“元问”,并且每每用到一种经典的“元问模式”,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里亦可“化用”这一模式。“化用”指改造之后的运用,它不同于“借用”:倘若是后一种情形,则必须有一个先在的条件,即,“模式勉强”是“正当”的、“合法”的、毋庸置疑的和值得倡行的,显然它不能满足这些条件,道理很简单:“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在一个追求民主、自由与和谐的社会里,是不可能非常“正当”、完全“合法”的。
“模式勉强”至多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者说“有限的合理性”,也可以讲,在一定条件下,它是合理的,而我们所要据以“元问”的,主要就是这样一些“条件”:
其一,什么样的学校(教师)需要或可以加以“勉强”?
对象不明,无异于无的放矢或乱点鸳鸯谱,我们首先要明确“勉强”的对象。他们肯定不应该是那些教学基础雄厚、教学特色鲜明、教学风格成熟、教学效果优异的学校或教师,倘若也对他们进行“模式勉强”,那只能说是画地为牢,是削足适履,是削峰填谷,是对教学规律的悖反,对教学生命的戕害,不仅不可理喻,言重一点,简直不可饶恕。按理说,这一类于情不合、于理有违的事情不会发生,而现实生活中却不乏其例,甚或屡见不鲜。前几年“杜郎口”异常火爆之时,一个地级市教育行政发出强势的“学杜动员令”,甚至有“不换脑筋换位置”的威胁性说辞,不难想见,其间有多少优质学校、优秀教师于被迫之中丢弃自我个性,换成他人颜面。(这可以由当地黑板一时脱销之事窥见。杜郎口中学每一间教室、每一块墙面都有许多黑板供学生随时书写)与其说这是行政强权的胜利,毋宁说是教育真理的屈膝。
“勉强”必然意味着无奈,或者讲“勉强”的另一面是屈从。无奈或屈从当然不是学校、教师应有的精神面貌和生命状态,舒展灵性,自由生长,才是应然的教育景象。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令人不免“无奈”的是,确有一些学校教学无常规,不得法,确有一些教师欠努力,不善教,致使教学乱象丛生,效率低下,以至于到了非下压力、从严治理不可的地步。我以为,“模式勉强”即是施压与严治的可行路径之一,甚或是这些学校或教师进行课堂变革的“不二法门”。此时的“模式”不必高端,力求普适合用;此时的“勉强”不宜高调(指高要求),无妨低点起步,这样做的好处是,建立必要的教学常规、基本的教学标准,有利于人们先入规矩,然后在规矩之内成方圆。基于此,我们说,“模式勉强”为了“治病”而不是修饰脸面,为了“兜底”而不能借以“封顶”,为了“实效”而不必凸显(行政)威势;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一旦走脱这一语境,就有必要对此抱持理性、予以警惕。
“模式勉强”一定要看准对象,限制范围,看错了对象,扩大了范围,进行全员或全局性的、“沉底盖边”式的“勉强”,势必引起教学的退步,乃至某种教学灾难,犹如把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拉回到一种(相对)滞后的发展模式与状态中,然后要求它们与原本发展迟缓的地方“齐步走”一样,不能不说是一种“拉倒车”之举。
其二,怎样的模式可以用来进行适当的“勉强”?
当下“市面”上的教学模式多样纷繁,其中必定有高下之分,良莠之别,毫无疑问,用来“勉强”的模式必须是品质良善并且高下合宜的,劣质的或者虽然优质却“不服水土”的模式都不可以随便用来“勉强”学校与教师,否则要么南辕北辙,要么邯郸学步,最终都无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之境。 应该说,没有人会有意地、“自觉”地以品质不良的模式去“勉强”学校和教师。但主观未必完全决定客观,在客观上,“非良性模式”及其“非良性勉强”却是有所存在的,有时还会作为“经验”推广开来,传播出去。有的模式源于长官意志及其相应的“拍脑袋”行为,在科学性上大可质疑,却要一呼百应,“一条声音响到底”;有的模式出于非常时期,起于非常背景,人们一时“壮士断腕”,剑走偏锋——在非常态情境中异军突起情有可原,理有可谅——偏偏有人把个性当作普遍性,把不无畸态的模式当作无往不胜的“常模”; 有的模式“生于淮南”则元气淋漓,可偏要把它硬生生移植到“淮北”,结果长成亦桔亦枳、非桔非枳的“怪物”……还是不能不说到“杜郎口”,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必须辩证地看待它,在对其于生存危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与智慧深表钦佩的同时,也不敢苟同于它的极端与偏执,先有“10+35”模式,后来则演变为“0+45”模式,教师被抛撇一旁,晾于一边,试想,缺乏教师的有效与优质引导,教学岂能有足够的深度,成为高品质的“真学”?(关于这一点,余文森教授在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的长文《杜郎口模式也需要完善与发展》中有深刻论述,此处不赘)再说它的“三三六”模式,其中有“大容量、快节奏”之说,姑且不论这两点在该校是否真的“行之有效”,可以断定的一点是,它绝不能成为当前各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通则”,否则就会煮出一锅锅夹生饭,否则也无以走出“懂而不会”等一类困境、迷局,否则还会引发后续学习的“溃坝式塌方”,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也就是说,“杜郎口(一类的)模式”是绝不能抽象地、无条件地认定为良善或优质模式的,更不能不顾学校或教师实际而强力推行,可还是有不少地方和学校奉若“圣经”,紧跟其后实施“无师”课堂、“快闪”教学,不能不说其中有非理性、不明智的因素。听听乔伊斯、韦尔的话吧,他们说:“如果认为一种模式有效即可用于所有范畴,这却是不正确的……没有一种模式在所有的教学目标中都优于其他,或者是达到特定教育目标的唯一途径。”(《教学模式》第七版)当前,各地课堂变革中确实不乏不科学、非良性和低适应水平的模式在或明或隐、或强或弱地行使着“勉强”的功能,迫切需要“引起疗效的注意”(鲁迅语)。
用以“勉强”的模式应该或必须是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检验,被证明具有可复制性的,是符合学习、教学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合规律性才能合目的性;还要尽可能提高、增强它和学校、与教师、跟学生的“匹配度”,尽量使“勉强”像“合脚的鞋子”,不觉得它的存在才好。而要做到这一些,则需要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语。“求证”包括学术的论证和学理的支持,正如乔治·奈勒所说:“那些不应用理论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需要我们先试后行,由点及面;需要我们不时调节,不断完善……而我特别想表达的是,用以“勉强”的模式最好是在转益多师、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深度结合学校或教师自身实际而“孵化”出来的。
“孵化”尊重自我的原初状态,做的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事;“孵化”重视天长日久的积累和积淀,慢慢发育,渐渐生成,久久为功;“孵化”充分展开和深刻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正如李嘉诚先生所说,“鸡蛋从外面磕碎,是食物;从里面捅破,是生命”,经由“孵化”而出的模式最具生命的张力……查有梁先生在《教育建模》中说:“要支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建模中学会教学建模’,鼓励教师通过一节较为成功的‘教学实例’,尝试性地建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将‘粗坯型’的教学模式建构为‘动态修改型’教学模式,最后建构相对‘稳定型’的教学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过程。”“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真正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自我建构’的教学模式……真正有效的建构是‘自主建构’。任何其他人的教学模式建构,都不可能代替教师自己的模式建构。”他的每一句话实际上都指向于模式的“孵化”,如此“长成”的模式必定会使“用模者”获得“规则之下的自由”,而此时的“勉强”无疑是走向自由的阶梯,是拥有自由的前奏,即便还是“戴着镣铐跳舞”,舞者所能感受到的也许更多是其内蕴的力与美。
概言之,充分吮吸外界的优异教学营养,自力自为地“孵化”出真正属己的教学模式,再以此对学校或教师进行适当和适度的“勉强”,这样,少了一点专制、霸权与狂躁,多了一份平和、从容与理智。这是一种较优化的“勉强”,理应也有利于教学朝着较优化乃至最优化的境地迈进。
三、怎样去“勉强”才是合宜的?
前文多处我都言及、强调或意在于“勉强”的合宜性(问题)。其实,只要是“勉强”,就是不得已而为之、退而求其次之举,就没有真正或切实“合宜”的;或者说,它不是“应然”的,而无非是客观“使然”、主观“需然”(经过权衡认为需要这样)的。“强扭的瓜不甜”,“强扭”又焉能合宜?因此,所谓“合宜”,充其量是“低标”的,是“勉强”(勉勉强强)的,是“差强人意”(马马虎虎还可以)的。一言以蔽,不“勉强”或者说不是“勉强”的才(最)好!
那么,怎样才能使“勉强”之举“勉强合宜”呢?
上文所云“顾及学校与教师的客观实际”、尽量“孵化”出属己的模式等等,其实也都在回应这个问题。此外,还有几点建议,从一定角度看,它们也是对上文有关论述的“重申”:
一是淡化行政色彩,彰显专业质性。“行政的归行政,业务的归业务”,即便行政在此想有所作为,也要让专业来开路,让业务打先锋,行政作为要适当隐让,多在后面起支持、助推作用,减一份指令,少一点命令,更不要“喝令”。过去,人们曾围绕“外行能不能领导内行”进行激烈辩论,我想,如果说还能,那也只能是“行政的领导”,而不是“业务的领导”,领导业务者必须是专业人士,乃至“业界翘楚”。业务上的“勉强”也不宜单向授受,上级、校长用以“勉强”学校或教师的模式理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然,“来的”和“去的”不应是同质的东西,萃取、重组、改造、优化与创新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二是留有必要空间,体现一定弹性。广大教师专业业务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但在学历提升迅速、教学专业化问题备受重视的当下,他们大多具有必备的素质,基本能胜任本职,完全没有必要也不适宜让他们都回到同一个起点,再以同样的步姿、步幅和步频朝前走。用以“勉强”的模式不必细化和固化,譬如就课堂运作程序而言,允许有所调节、增删。我在一所小学数学学科总结、建构出“悬念—发现—(概念)转换—验证”的模式,目前正在有效推行,教师既可以“四步走”,也可以视具体教学内容多少或课型差异而改为“两(或三)步走”,还可以在环节上前后置换,譬如有些课实施“验证先导”,在先行揭示某种结果或答案后再进行验证、反推,总之,它“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发挥余地。一校、一科如此,倘要实施区域性的“模式勉强”,更不宜繁琐复杂,而宜以“教学哲学+方向性策略”的形式加以表达、呈现,譬如徐州市的“学讲”模式,要求教师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在这一基本哲学与宏观策略的框架内,各地、各校又有较为充分的个性自由,从而有利于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或者说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向达成、相融互动。这能给人们良多启迪。
三是营造对话氛围,促成“勉励转型”。所谓“勉励转型”指的是,努力让“勉强”朝着“勉励”的方向实现“转型”。“天涯社区”网站论坛有一首小诗,题为《勉强是没有幸福的》。我们很难想象,强势“勉强”之下缺失起码尊严感的教学能培养出快乐儿童、和谐学子?有人说,囚徒做不出精致的钟表,也有人推测,创造出金字塔奇迹的绝非重压之下的奴隶,诚哉斯言,在“模式勉强”问题上,我们也要注意缓释压力,柔化刚性,这就要注重营造倾听、对话、磋商抑或适当妥协的情境,最终使“模式”能润物无声地内化为教师的“图式”(查有梁倡导“把模式内化为图式”),乃至成为他们自我勉励与追求的一种教学艺术方式……
以上若干“元问”及其应答实则内含着人(对象)、材(模式内容)和法(方法)三个基本维度。关于“模式勉强”问题,应该还有更多的考察维度,希望本文能起一点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前不久,《初中生世界》编辑部主办的第八届江苏省初中校长论坛活动在宜兴举行,笔者有幸作为特邀嘉宾,主持了“教学创新与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沙龙研讨活动。其间,受多位校长的智慧启迪,也受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及的日语“学习”一意用汉语“勉强”一词表达之事的启发,我现场生成“模式勉强”一说,其后,赞成“勉强”,认为它有存在合理性者有之;反对“勉强”,认为它不利于教学及师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者也有之。“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对此确实不可以、也无必要“统一观点”或定于一尊,不同理念的交锋有助于使复杂问题得以立体呈现和深度厘清。
这里的三篇文章可谓是对论坛活动交锋环节的延续,它们比现场少了一点“硝烟味”,却多了一份从容和理智。第三位作者彭兴奎非初中教学管理人士,作为一名“场外嘉宾”和来自高中一线的同道者,他讲述了所在学校“模式勉强”的“那些事儿”,相信其独特的“域外视点”,能使我们“脑洞大开”。
——主持人:冯卫东
“模式勉强”是我即兴想出的一种说法。它或许难以成为一个经得起推敲的(学术)概念,但一经抛出,就引起几位嘉宾的热辩,也引发了台上台下一阵互动,热辩所指、互动所涉都无关乎这一说法本身有没有道理、能否站住脚,而是聚焦于诸如“勉强”的合理性、利与害等几个关键点上,可见,对于这一新说法,大家是应和与支持的,是“确认”其存在的。
“勉强”一词有几项释义,我所谓的“勉强”大致相当于其中之一——“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更准确地说,是通过行政权力或制度性权威要求,迫使人们采取某种方法,践行某种路径。相应的,“模式勉强”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教育管理者要求、迫使学校或教师实施、运用某种教学(课堂)模式,以求达成较好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模式勉强”虽说并非十分普遍,但也肯定不是极少见到的个别情形,所在多有,因而自有给予关注并加以解构或优化的必要。
“元问”是我“新造”的一个词,“百度”里没有。元者首也,元者原(本)也,问即追问。于是“元问”有两种含义,一是首次对此予以追问,这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模式勉强”是一种“全新”说法,此时之问只能是“首问”;二是在深层次乃至本质的层面上进行追问,借此对“模式勉强”这一现实或事实的合理性、利害性、复杂性等予以辨明、廓清,进而有利于人们避害趋利,化害为利,或者从“勉强”的束缚中“破局”,或者适当汲纳、整合、借助、光大“勉强”中的部分合理、有益因素,让“勉强”最终能有所助力于课堂的变革和教学的进步。
对一些新现象、新概念、新问题,人们常常会进行“元问”,并且每每用到一种经典的“元问模式”,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里亦可“化用”这一模式。“化用”指改造之后的运用,它不同于“借用”:倘若是后一种情形,则必须有一个先在的条件,即,“模式勉强”是“正当”的、“合法”的、毋庸置疑的和值得倡行的,显然它不能满足这些条件,道理很简单:“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在一个追求民主、自由与和谐的社会里,是不可能非常“正当”、完全“合法”的。
“模式勉强”至多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者说“有限的合理性”,也可以讲,在一定条件下,它是合理的,而我们所要据以“元问”的,主要就是这样一些“条件”:
其一,什么样的学校(教师)需要或可以加以“勉强”?
对象不明,无异于无的放矢或乱点鸳鸯谱,我们首先要明确“勉强”的对象。他们肯定不应该是那些教学基础雄厚、教学特色鲜明、教学风格成熟、教学效果优异的学校或教师,倘若也对他们进行“模式勉强”,那只能说是画地为牢,是削足适履,是削峰填谷,是对教学规律的悖反,对教学生命的戕害,不仅不可理喻,言重一点,简直不可饶恕。按理说,这一类于情不合、于理有违的事情不会发生,而现实生活中却不乏其例,甚或屡见不鲜。前几年“杜郎口”异常火爆之时,一个地级市教育行政发出强势的“学杜动员令”,甚至有“不换脑筋换位置”的威胁性说辞,不难想见,其间有多少优质学校、优秀教师于被迫之中丢弃自我个性,换成他人颜面。(这可以由当地黑板一时脱销之事窥见。杜郎口中学每一间教室、每一块墙面都有许多黑板供学生随时书写)与其说这是行政强权的胜利,毋宁说是教育真理的屈膝。
“勉强”必然意味着无奈,或者讲“勉强”的另一面是屈从。无奈或屈从当然不是学校、教师应有的精神面貌和生命状态,舒展灵性,自由生长,才是应然的教育景象。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令人不免“无奈”的是,确有一些学校教学无常规,不得法,确有一些教师欠努力,不善教,致使教学乱象丛生,效率低下,以至于到了非下压力、从严治理不可的地步。我以为,“模式勉强”即是施压与严治的可行路径之一,甚或是这些学校或教师进行课堂变革的“不二法门”。此时的“模式”不必高端,力求普适合用;此时的“勉强”不宜高调(指高要求),无妨低点起步,这样做的好处是,建立必要的教学常规、基本的教学标准,有利于人们先入规矩,然后在规矩之内成方圆。基于此,我们说,“模式勉强”为了“治病”而不是修饰脸面,为了“兜底”而不能借以“封顶”,为了“实效”而不必凸显(行政)威势;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一旦走脱这一语境,就有必要对此抱持理性、予以警惕。
“模式勉强”一定要看准对象,限制范围,看错了对象,扩大了范围,进行全员或全局性的、“沉底盖边”式的“勉强”,势必引起教学的退步,乃至某种教学灾难,犹如把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拉回到一种(相对)滞后的发展模式与状态中,然后要求它们与原本发展迟缓的地方“齐步走”一样,不能不说是一种“拉倒车”之举。
其二,怎样的模式可以用来进行适当的“勉强”?
当下“市面”上的教学模式多样纷繁,其中必定有高下之分,良莠之别,毫无疑问,用来“勉强”的模式必须是品质良善并且高下合宜的,劣质的或者虽然优质却“不服水土”的模式都不可以随便用来“勉强”学校与教师,否则要么南辕北辙,要么邯郸学步,最终都无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之境。 应该说,没有人会有意地、“自觉”地以品质不良的模式去“勉强”学校和教师。但主观未必完全决定客观,在客观上,“非良性模式”及其“非良性勉强”却是有所存在的,有时还会作为“经验”推广开来,传播出去。有的模式源于长官意志及其相应的“拍脑袋”行为,在科学性上大可质疑,却要一呼百应,“一条声音响到底”;有的模式出于非常时期,起于非常背景,人们一时“壮士断腕”,剑走偏锋——在非常态情境中异军突起情有可原,理有可谅——偏偏有人把个性当作普遍性,把不无畸态的模式当作无往不胜的“常模”; 有的模式“生于淮南”则元气淋漓,可偏要把它硬生生移植到“淮北”,结果长成亦桔亦枳、非桔非枳的“怪物”……还是不能不说到“杜郎口”,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必须辩证地看待它,在对其于生存危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与智慧深表钦佩的同时,也不敢苟同于它的极端与偏执,先有“10+35”模式,后来则演变为“0+45”模式,教师被抛撇一旁,晾于一边,试想,缺乏教师的有效与优质引导,教学岂能有足够的深度,成为高品质的“真学”?(关于这一点,余文森教授在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的长文《杜郎口模式也需要完善与发展》中有深刻论述,此处不赘)再说它的“三三六”模式,其中有“大容量、快节奏”之说,姑且不论这两点在该校是否真的“行之有效”,可以断定的一点是,它绝不能成为当前各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通则”,否则就会煮出一锅锅夹生饭,否则也无以走出“懂而不会”等一类困境、迷局,否则还会引发后续学习的“溃坝式塌方”,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也就是说,“杜郎口(一类的)模式”是绝不能抽象地、无条件地认定为良善或优质模式的,更不能不顾学校或教师实际而强力推行,可还是有不少地方和学校奉若“圣经”,紧跟其后实施“无师”课堂、“快闪”教学,不能不说其中有非理性、不明智的因素。听听乔伊斯、韦尔的话吧,他们说:“如果认为一种模式有效即可用于所有范畴,这却是不正确的……没有一种模式在所有的教学目标中都优于其他,或者是达到特定教育目标的唯一途径。”(《教学模式》第七版)当前,各地课堂变革中确实不乏不科学、非良性和低适应水平的模式在或明或隐、或强或弱地行使着“勉强”的功能,迫切需要“引起疗效的注意”(鲁迅语)。
用以“勉强”的模式应该或必须是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检验,被证明具有可复制性的,是符合学习、教学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合规律性才能合目的性;还要尽可能提高、增强它和学校、与教师、跟学生的“匹配度”,尽量使“勉强”像“合脚的鞋子”,不觉得它的存在才好。而要做到这一些,则需要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语。“求证”包括学术的论证和学理的支持,正如乔治·奈勒所说:“那些不应用理论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需要我们先试后行,由点及面;需要我们不时调节,不断完善……而我特别想表达的是,用以“勉强”的模式最好是在转益多师、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深度结合学校或教师自身实际而“孵化”出来的。
“孵化”尊重自我的原初状态,做的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事;“孵化”重视天长日久的积累和积淀,慢慢发育,渐渐生成,久久为功;“孵化”充分展开和深刻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正如李嘉诚先生所说,“鸡蛋从外面磕碎,是食物;从里面捅破,是生命”,经由“孵化”而出的模式最具生命的张力……查有梁先生在《教育建模》中说:“要支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建模中学会教学建模’,鼓励教师通过一节较为成功的‘教学实例’,尝试性地建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将‘粗坯型’的教学模式建构为‘动态修改型’教学模式,最后建构相对‘稳定型’的教学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过程。”“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真正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自我建构’的教学模式……真正有效的建构是‘自主建构’。任何其他人的教学模式建构,都不可能代替教师自己的模式建构。”他的每一句话实际上都指向于模式的“孵化”,如此“长成”的模式必定会使“用模者”获得“规则之下的自由”,而此时的“勉强”无疑是走向自由的阶梯,是拥有自由的前奏,即便还是“戴着镣铐跳舞”,舞者所能感受到的也许更多是其内蕴的力与美。
概言之,充分吮吸外界的优异教学营养,自力自为地“孵化”出真正属己的教学模式,再以此对学校或教师进行适当和适度的“勉强”,这样,少了一点专制、霸权与狂躁,多了一份平和、从容与理智。这是一种较优化的“勉强”,理应也有利于教学朝着较优化乃至最优化的境地迈进。
三、怎样去“勉强”才是合宜的?
前文多处我都言及、强调或意在于“勉强”的合宜性(问题)。其实,只要是“勉强”,就是不得已而为之、退而求其次之举,就没有真正或切实“合宜”的;或者说,它不是“应然”的,而无非是客观“使然”、主观“需然”(经过权衡认为需要这样)的。“强扭的瓜不甜”,“强扭”又焉能合宜?因此,所谓“合宜”,充其量是“低标”的,是“勉强”(勉勉强强)的,是“差强人意”(马马虎虎还可以)的。一言以蔽,不“勉强”或者说不是“勉强”的才(最)好!
那么,怎样才能使“勉强”之举“勉强合宜”呢?
上文所云“顾及学校与教师的客观实际”、尽量“孵化”出属己的模式等等,其实也都在回应这个问题。此外,还有几点建议,从一定角度看,它们也是对上文有关论述的“重申”:
一是淡化行政色彩,彰显专业质性。“行政的归行政,业务的归业务”,即便行政在此想有所作为,也要让专业来开路,让业务打先锋,行政作为要适当隐让,多在后面起支持、助推作用,减一份指令,少一点命令,更不要“喝令”。过去,人们曾围绕“外行能不能领导内行”进行激烈辩论,我想,如果说还能,那也只能是“行政的领导”,而不是“业务的领导”,领导业务者必须是专业人士,乃至“业界翘楚”。业务上的“勉强”也不宜单向授受,上级、校长用以“勉强”学校或教师的模式理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然,“来的”和“去的”不应是同质的东西,萃取、重组、改造、优化与创新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二是留有必要空间,体现一定弹性。广大教师专业业务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但在学历提升迅速、教学专业化问题备受重视的当下,他们大多具有必备的素质,基本能胜任本职,完全没有必要也不适宜让他们都回到同一个起点,再以同样的步姿、步幅和步频朝前走。用以“勉强”的模式不必细化和固化,譬如就课堂运作程序而言,允许有所调节、增删。我在一所小学数学学科总结、建构出“悬念—发现—(概念)转换—验证”的模式,目前正在有效推行,教师既可以“四步走”,也可以视具体教学内容多少或课型差异而改为“两(或三)步走”,还可以在环节上前后置换,譬如有些课实施“验证先导”,在先行揭示某种结果或答案后再进行验证、反推,总之,它“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发挥余地。一校、一科如此,倘要实施区域性的“模式勉强”,更不宜繁琐复杂,而宜以“教学哲学+方向性策略”的形式加以表达、呈现,譬如徐州市的“学讲”模式,要求教师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在这一基本哲学与宏观策略的框架内,各地、各校又有较为充分的个性自由,从而有利于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或者说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向达成、相融互动。这能给人们良多启迪。
三是营造对话氛围,促成“勉励转型”。所谓“勉励转型”指的是,努力让“勉强”朝着“勉励”的方向实现“转型”。“天涯社区”网站论坛有一首小诗,题为《勉强是没有幸福的》。我们很难想象,强势“勉强”之下缺失起码尊严感的教学能培养出快乐儿童、和谐学子?有人说,囚徒做不出精致的钟表,也有人推测,创造出金字塔奇迹的绝非重压之下的奴隶,诚哉斯言,在“模式勉强”问题上,我们也要注意缓释压力,柔化刚性,这就要注重营造倾听、对话、磋商抑或适当妥协的情境,最终使“模式”能润物无声地内化为教师的“图式”(查有梁倡导“把模式内化为图式”),乃至成为他们自我勉励与追求的一种教学艺术方式……
以上若干“元问”及其应答实则内含着人(对象)、材(模式内容)和法(方法)三个基本维度。关于“模式勉强”问题,应该还有更多的考察维度,希望本文能起一点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