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两个婴儿互有好感,到两个学龄儿童“拉钩”,发誓一辈子都当好朋友,这些都是儿童生理、心理、情绪发展的组成部分。友谊给我们的一生带来很多快乐,使我们学会分享和协调,甚至可促进我们的学业或学术成就。
孩子何时开始需要小伙伴
威廉·考勒曼说:“婴儿可以辨认人脸,所以当他们看到另一个婴儿时,他们会伸出手或戳或推那个孩子,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想和那个孩子交往。”
在18个月~30个月之间,孩子的语言技能得到长足进展,他们可以互相谈话了。即使是最简单的邀请,如“跟我一起玩吧”,也是在学习如何交往。
婴幼儿的游戏一般是平行的游戏:几个婴幼儿在一个沙坑里玩沙子,他们一个接一个轮流地铲沙子,而不是一起铲。尽管如此,很多证据表明,22个月~36个月的幼儿已经能建立巩固的友谊。研究人员最近作了一项研究,对10个孩子之间的相互交往行为进行了10个月的观察,他们发现孩子们自发地组成了对子,在每个对子内,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模仿,互相提供情绪的和社会的支持。
发展心理学家瑞斯博士认为,婴幼儿从这种初级友谊中学到了同情和理解。而不再是自我中心的。
孩子们在寻求归属感
除了学习同情,2岁~3岁的孩子也开始互相学习:“他把泥巴扔到墙上,真好玩,我也要扔。”通过模仿,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了解其他孩子的情感,而且知道伙伴玩的游戏好玩,自己也可以玩。通过参加游戏,他和伙伴分享快乐,这是孩子们建立相互关系的途径之一。
大多数学前儿童的友谊是在游戏中由分享快乐获得的。坦罕德菲尔德医生说:“一个2岁~4岁的儿童提议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一般是由于他希望得到快乐。”她问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什么喜欢自己最好的朋友,7岁的儿子回答:“因为他喜欢我,对我好。”而4岁的儿子却因为他的朋友会逗乐,因为他跳舞。
学前儿童在一起玩时,也有机会检验他们在家里学到的东西,如分享和友好。当然,他们之间也会有辩论和争吵。瑞斯博士说:“学习社会交往规则是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规则之一是如何用语言表达感情,结果就有了辩论。”
和朋友意见不一致,迫使孩子们学习自我控制。从4岁开始,儿童发展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开始能够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时的孩子不仅能够同情,还能认识到:小明想玩这个,而我想玩那个。尽管这时孩子需要指导才知道如何妥协,但他们在不断地实践并且强化解决问题的技能。
儿童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技能,一般来说就能顺利度过儿童期。当儿童开始上小学时,友谊成为他们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5岁以上的儿童开始实践“同龄人学习”。每一个孩子都令其他孩子睁开了眼睛,看到自己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如一个孩子原来对游泳没有兴趣,但他看到其他孩子在游泳池里玩得那么开心,他可能也会参加进去,并爱上游泳。
同龄人的力量
6岁左右,儿童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接纳和批准。体育或其他竞争与合作的活动是得到同龄人接纳与批准的一个途径,学校的课业成绩是另一个途径。
学习成绩突出,可提高儿童受欢迎的程度,而不受同伴欢迎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比较了5岁儿童友谊的质量和学业成就的关系,发现那些认为他们的朋友喜欢他们、帮助他们、支持他们的孩子比较喜欢学校,乐于参与班级活动,学习成绩也较好。
盖瑞·莱德博士说:“朋友是一个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在学校,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学到很多协作技能。”5岁的孩子如果和朋友有了冲突就不想去学校,感到孤独。这种现象在男孩子中更常见。莱德博士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男孩子一般比女孩子朋友少,也可能是由于女孩子比较善于解决冲突。
这是学龄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开始产生的一些性别差异。帕提·阿德勒博士和彼得·阿德勒博士用10年时间追踪观察了200个儿童,并和他们面谈。他们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分开,在二、三、四年级特别明显,而男女生分界的原因是他们的兴趣不同。女孩子们发展了她们的精细运动技能,如绘画和手工,并对谈话感兴趣。男孩子们更喜欢从事大运动量的活动,在活动中组织了群体,他们不太愿意谈感受和感情。
儿童群体中的社会层级
阿德勒夫妇还发现,到了6岁,孩子们开始选择性地交朋友。8岁时,一个层级社会结构已具雏形:顶层是最受欢迎的一些孩子,处于中层的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底层是被拒绝的孩子,他们总是制造麻烦。受欢迎的孩子善于发布命令,并善于使他的命令得以执行。
支配着小学儿童友谊关系的“大欺小、强凌弱”法则,对孩子们来说是严酷的,但这些法则对儿童社会性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孩子们需要增加他们在别的孩子眼中的得分,在他们看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儿童正是通过伙伴对他们的看法而形成自我的认识。在选择朋友的同时,儿童也选择了自己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孩子处于社会层级中的位置可能是暂时的。有些孩子到七八岁时变得活泼快乐,而另一些孩子到十多岁才开始变化。但也有例外,有些在小学一年级是领袖的学生,一直到高中最后一年都是领袖。
大多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并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风格。有些儿童满足于有一个亲密的朋友,而另一些则有很多好朋友,或是很多熟人,还有些孩子是孤独的,而他们自己喜欢这样。
考尔曼博士说:“我不认为年幼儿童友谊的数量和质量值得特别关注。重要的是儿童的适应能力。他好吗?过得愉快吗?有没有感到被忽略、被取笑、被拒绝?安慰并非全部来自朋友,有的孩子宁愿回家和他的狗在一起,这也没有什么不好。”
要帮助孩子发展他的社会生活,你能做些什么呢?首先要让他有与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他的行为。阿兰·格劳斯博士说:“很多研究一致表明,如果父母给孩子制定规矩,鼓励孩子执行这些规矩并奖励他们,这些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就会做得好。”他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好些受欢迎的三年级儿童的母亲与她们的子女之间有更积极的交互作用。另外,你应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并教给他们怎样交朋友:
你希望你的朋友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你的朋友。站在朋友的立场去体验他(她)的感受。
自己先做一个好朋友,才能交到好朋友。■
孩子何时开始需要小伙伴
威廉·考勒曼说:“婴儿可以辨认人脸,所以当他们看到另一个婴儿时,他们会伸出手或戳或推那个孩子,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想和那个孩子交往。”
在18个月~30个月之间,孩子的语言技能得到长足进展,他们可以互相谈话了。即使是最简单的邀请,如“跟我一起玩吧”,也是在学习如何交往。
婴幼儿的游戏一般是平行的游戏:几个婴幼儿在一个沙坑里玩沙子,他们一个接一个轮流地铲沙子,而不是一起铲。尽管如此,很多证据表明,22个月~36个月的幼儿已经能建立巩固的友谊。研究人员最近作了一项研究,对10个孩子之间的相互交往行为进行了10个月的观察,他们发现孩子们自发地组成了对子,在每个对子内,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模仿,互相提供情绪的和社会的支持。
发展心理学家瑞斯博士认为,婴幼儿从这种初级友谊中学到了同情和理解。而不再是自我中心的。
孩子们在寻求归属感
除了学习同情,2岁~3岁的孩子也开始互相学习:“他把泥巴扔到墙上,真好玩,我也要扔。”通过模仿,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了解其他孩子的情感,而且知道伙伴玩的游戏好玩,自己也可以玩。通过参加游戏,他和伙伴分享快乐,这是孩子们建立相互关系的途径之一。
大多数学前儿童的友谊是在游戏中由分享快乐获得的。坦罕德菲尔德医生说:“一个2岁~4岁的儿童提议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一般是由于他希望得到快乐。”她问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什么喜欢自己最好的朋友,7岁的儿子回答:“因为他喜欢我,对我好。”而4岁的儿子却因为他的朋友会逗乐,因为他跳舞。
学前儿童在一起玩时,也有机会检验他们在家里学到的东西,如分享和友好。当然,他们之间也会有辩论和争吵。瑞斯博士说:“学习社会交往规则是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规则之一是如何用语言表达感情,结果就有了辩论。”
和朋友意见不一致,迫使孩子们学习自我控制。从4岁开始,儿童发展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开始能够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时的孩子不仅能够同情,还能认识到:小明想玩这个,而我想玩那个。尽管这时孩子需要指导才知道如何妥协,但他们在不断地实践并且强化解决问题的技能。
儿童具备了解决问题的技能,一般来说就能顺利度过儿童期。当儿童开始上小学时,友谊成为他们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5岁以上的儿童开始实践“同龄人学习”。每一个孩子都令其他孩子睁开了眼睛,看到自己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如一个孩子原来对游泳没有兴趣,但他看到其他孩子在游泳池里玩得那么开心,他可能也会参加进去,并爱上游泳。
同龄人的力量
6岁左右,儿童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接纳和批准。体育或其他竞争与合作的活动是得到同龄人接纳与批准的一个途径,学校的课业成绩是另一个途径。
学习成绩突出,可提高儿童受欢迎的程度,而不受同伴欢迎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比较了5岁儿童友谊的质量和学业成就的关系,发现那些认为他们的朋友喜欢他们、帮助他们、支持他们的孩子比较喜欢学校,乐于参与班级活动,学习成绩也较好。
盖瑞·莱德博士说:“朋友是一个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在学校,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学到很多协作技能。”5岁的孩子如果和朋友有了冲突就不想去学校,感到孤独。这种现象在男孩子中更常见。莱德博士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男孩子一般比女孩子朋友少,也可能是由于女孩子比较善于解决冲突。
这是学龄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开始产生的一些性别差异。帕提·阿德勒博士和彼得·阿德勒博士用10年时间追踪观察了200个儿童,并和他们面谈。他们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分开,在二、三、四年级特别明显,而男女生分界的原因是他们的兴趣不同。女孩子们发展了她们的精细运动技能,如绘画和手工,并对谈话感兴趣。男孩子们更喜欢从事大运动量的活动,在活动中组织了群体,他们不太愿意谈感受和感情。
儿童群体中的社会层级
阿德勒夫妇还发现,到了6岁,孩子们开始选择性地交朋友。8岁时,一个层级社会结构已具雏形:顶层是最受欢迎的一些孩子,处于中层的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底层是被拒绝的孩子,他们总是制造麻烦。受欢迎的孩子善于发布命令,并善于使他的命令得以执行。
支配着小学儿童友谊关系的“大欺小、强凌弱”法则,对孩子们来说是严酷的,但这些法则对儿童社会性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孩子们需要增加他们在别的孩子眼中的得分,在他们看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儿童正是通过伙伴对他们的看法而形成自我的认识。在选择朋友的同时,儿童也选择了自己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孩子处于社会层级中的位置可能是暂时的。有些孩子到七八岁时变得活泼快乐,而另一些孩子到十多岁才开始变化。但也有例外,有些在小学一年级是领袖的学生,一直到高中最后一年都是领袖。
大多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但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并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风格。有些儿童满足于有一个亲密的朋友,而另一些则有很多好朋友,或是很多熟人,还有些孩子是孤独的,而他们自己喜欢这样。
考尔曼博士说:“我不认为年幼儿童友谊的数量和质量值得特别关注。重要的是儿童的适应能力。他好吗?过得愉快吗?有没有感到被忽略、被取笑、被拒绝?安慰并非全部来自朋友,有的孩子宁愿回家和他的狗在一起,这也没有什么不好。”
要帮助孩子发展他的社会生活,你能做些什么呢?首先要让他有与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他的行为。阿兰·格劳斯博士说:“很多研究一致表明,如果父母给孩子制定规矩,鼓励孩子执行这些规矩并奖励他们,这些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就会做得好。”他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好些受欢迎的三年级儿童的母亲与她们的子女之间有更积极的交互作用。另外,你应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并教给他们怎样交朋友:
你希望你的朋友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你的朋友。站在朋友的立场去体验他(她)的感受。
自己先做一个好朋友,才能交到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