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枯燥、乏味的模式化课堂上,很少能感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热爱,更看不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每项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学生的满足感也许只能在最后的个唱、分组唱和集体唱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小学音乐;主动唱演;感受能力
音乐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的今天,依然可以在许多音乐课堂中看到传统的教唱教学模式。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一节课下来,开开嗓子、听听范唱、学学歌谱、记记歌词、打打节奏,学生在熟悉的课堂套路下倒是能有板有样地把需要学习的歌曲唱出来,但是枯燥、乏味的模式化课堂上很少能感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热爱,更看不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每项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学生的满足感也许只能在最后的个唱、分组唱和集体唱中得以体现。这种传统的音乐课堂根本无法实现音乐教育“以美育人、以美感人”的目的,单一的手段、少量的信息、小量的活动让学生越感枯燥、乏味。
近年来,“主动唱演”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逐渐被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认同。这种教学形式一改以往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窘态,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活动、主动学习,真正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各项环节中,主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笔者在学习“主动唱演”教学形式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方法和经验,对“主动演唱”教学模式中几个关键环节的理解与应用在此与同仁进行分享。
一、引唱
一篇小说,好的开头是吸引人看下去的关键。作为音乐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引唱,就好比是法式大餐中的开胃菜、春晚中的开场舞,是一节音乐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们可以尝试以“歌曲PK”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唱歌。低年级的学生会唱的歌曲相对较少,可以唱幼儿园的歌曲;中、高年级学生会唱的歌曲较多些,他们对演唱书本外的流行歌曲更有兴趣。“歌曲PK”既是学生主动演唱、展示自己的过程,也是相互欣赏的过程。即使有学生唱相同的歌曲,也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教师要在整个引唱的过程当中,对学生个唱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点拨与引导,同时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范唱新歌,引出新歌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在一开始就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不断感受新的音乐内容,丰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教师点评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以前所学歌曲的印象。活跃的音乐氛围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在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中建立了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唱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唱
每一个学生都有想表现自己的一面,自唱这一教学环节就是要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通过自唱,可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的音乐知识,达到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对于没有识谱能力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弹琴、范唱或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进行新歌的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本中的插图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使学生更好地自唱。已经有识谱能力、知晓乐理知识的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琴声的引导下,进行看谱唱词的试唱练习。在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情况下,进行小组、同桌之间的自唱互动,小组组员之间通过听、唱,相互帮助指导,发现大家共性的难点,评价歌曲中最美的旋律和最难的演唱句,会唱的学生做小老师教唱。对以上环节依然无法解决的难点,教师进行择重点拨。经过自主参与实践,使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三、评唱
评唱是学生欣赏、评价音乐的最好途径。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音准、情感表现等做出自己的评鉴,以提高审美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相关的讨论,比如歌曲的速度、力度、风格及流传区域,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自己演唱歌曲的水平。
四、演唱
演唱是音乐课堂中表现美的一种形式,也是“主动唱演”教学模式的精髓程现。前面说过,每个学生都有想展示自己的一面,好的演唱氛围可以让内向的学生更愿意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在演唱中得到音乐素养的锻炼,同时也能让外向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舞台。教师对演唱氛围的营造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如可以引导学生:“这么美的歌曲,让我们把讲台作为舞台,让自己当一次小明星好嗎?”教师可以坐到学生席中充当观众,给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演唱氛围。要在演唱环节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协同能力及创新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主动唱演”教学模式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建议。在“主动唱演”的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希望更多的音乐教育同仁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拨动音乐的心弦。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朱则平,廖应文.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小学音乐;主动唱演;感受能力
音乐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的今天,依然可以在许多音乐课堂中看到传统的教唱教学模式。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一节课下来,开开嗓子、听听范唱、学学歌谱、记记歌词、打打节奏,学生在熟悉的课堂套路下倒是能有板有样地把需要学习的歌曲唱出来,但是枯燥、乏味的模式化课堂上很少能感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热爱,更看不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每项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学生的满足感也许只能在最后的个唱、分组唱和集体唱中得以体现。这种传统的音乐课堂根本无法实现音乐教育“以美育人、以美感人”的目的,单一的手段、少量的信息、小量的活动让学生越感枯燥、乏味。
近年来,“主动唱演”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逐渐被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认同。这种教学形式一改以往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窘态,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活动、主动学习,真正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各项环节中,主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笔者在学习“主动唱演”教学形式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方法和经验,对“主动演唱”教学模式中几个关键环节的理解与应用在此与同仁进行分享。
一、引唱
一篇小说,好的开头是吸引人看下去的关键。作为音乐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引唱,就好比是法式大餐中的开胃菜、春晚中的开场舞,是一节音乐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们可以尝试以“歌曲PK”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唱歌。低年级的学生会唱的歌曲相对较少,可以唱幼儿园的歌曲;中、高年级学生会唱的歌曲较多些,他们对演唱书本外的流行歌曲更有兴趣。“歌曲PK”既是学生主动演唱、展示自己的过程,也是相互欣赏的过程。即使有学生唱相同的歌曲,也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教师要在整个引唱的过程当中,对学生个唱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点拨与引导,同时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范唱新歌,引出新歌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在一开始就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不断感受新的音乐内容,丰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教师点评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以前所学歌曲的印象。活跃的音乐氛围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在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中建立了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唱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唱
每一个学生都有想表现自己的一面,自唱这一教学环节就是要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通过自唱,可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的音乐知识,达到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对于没有识谱能力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弹琴、范唱或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进行新歌的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本中的插图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使学生更好地自唱。已经有识谱能力、知晓乐理知识的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琴声的引导下,进行看谱唱词的试唱练习。在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情况下,进行小组、同桌之间的自唱互动,小组组员之间通过听、唱,相互帮助指导,发现大家共性的难点,评价歌曲中最美的旋律和最难的演唱句,会唱的学生做小老师教唱。对以上环节依然无法解决的难点,教师进行择重点拨。经过自主参与实践,使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三、评唱
评唱是学生欣赏、评价音乐的最好途径。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音准、情感表现等做出自己的评鉴,以提高审美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相关的讨论,比如歌曲的速度、力度、风格及流传区域,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自己演唱歌曲的水平。
四、演唱
演唱是音乐课堂中表现美的一种形式,也是“主动唱演”教学模式的精髓程现。前面说过,每个学生都有想展示自己的一面,好的演唱氛围可以让内向的学生更愿意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在演唱中得到音乐素养的锻炼,同时也能让外向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舞台。教师对演唱氛围的营造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如可以引导学生:“这么美的歌曲,让我们把讲台作为舞台,让自己当一次小明星好嗎?”教师可以坐到学生席中充当观众,给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演唱氛围。要在演唱环节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协同能力及创新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主动唱演”教学模式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建议。在“主动唱演”的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希望更多的音乐教育同仁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拨动音乐的心弦。
参考文献:
[1]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朱则平,廖应文.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