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式联运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形式,港口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枢纽,流畅、高效的港口运行是港口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本文以多式联运为运输方式,港口交通资源配置为对象,探究了港口中转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交通组织的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促进多式联运在港口的“无缝衔接”,提高港口的集疏运能力。
关键词:多式联运;交通资源配置;无缝衔接;交通组织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港口吞吐量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港口交通拥堵,港口道路疏集功能效果不明显,极大的制约了港口的发展。多式联运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港口作为水路联运、铁水联运、水空联运的重要枢纽,提供综合的中转集散作用,其高效的运行有利于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通过对港口交通资源合理的配置与高效的交通组织,提高港口中转能力及有效解决港口交通问题。
1 港口交通资源配置含义与特点
1.1 含义
研究港口交通配置问题,必须明确港口与交通资源的定义和内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说:“港口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一个物流基地、物流枢纽、物流结点,是物流企业的集群,其主要功能就是从事进出口货物的集散。港口交通资源就是服务于港口功能的附属设施,可将港口交通资源分为硬资源与软资源,硬资源是指港区具备的必要设施,如泊位、码头前沿、堆场、货运站、控制室、检查口、道路等[2],软资源是指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人力、组织管理等。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港口交通资源配置,自然也包括对于硬交通资源与软资源进行配置。港口交通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港口交通资源分配到系统的各个领域,实现目标的最优,通过配置港口交通资源,减缓交通拥堵,满足港口发展需求。
1.2 特点
港口交通资源配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要有前瞻性工作,要对规划年产生的交通量有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有利于港区道路的规划,与港区经济特点相适应,也要方便于后期进一步建设。第二,建设周期长,港口建设的工作量巨大,且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与设备,但是建设期间港口还要发挥其服务作用。第三,区域性强,港口会尝试大量的交通吸引与交通发生会影响与港区相邻的道路,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区域性的协调。第四,对与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促进性。
2港区多式联运延误原因分析
2.1 港区道路技术方面
多式联运是交通运输的高级形式,现阶段多式联运分为集装箱多式联运与散货,都主要是大中型货车和集卡运输中转运输,其特点在港区的速度较低,车身长车较宽,转弯半径大,动力性能差,对于道路的行载重量有较大的要求,而国内港口建设时并没有相应的规范,导致港区道路服务水平与港口发展不匹配,而采用的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导致港区车辆行驶中问题多,港区道路通行能力低,严重阻碍多式联运换装实现一体化运作。
2.2 管理环节
1)监管部门程序繁琐,港區的车辆检查闸口常常设置在堆场与港区道路连接处,相关的检查程序繁琐效率低,对车流的影响大,港区道路往往在闸口形成拥堵;
2)通关效率低,多式联运的优势在于一证通行,简化转运过程中的繁琐手续,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国内多式联运的信息共享很难,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难。我国多式联运运行规则不统一,相互之间的协调较差,而且各部门、各地区之间难以协调,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欠缺,标准规则不统一,信息开放共享不足。
2.3 运输装备
多式联运的运输装备标准化跟欧美还有一定差距,中国车辆多而杂,各种车型大小不一、高低不一,还存在非法车辆在运输。在货物的转装、运输中浪费大量的人力、时间,造成车辆在港口的滞留,造成港区交通负荷超载,易造成交通事故。
2.4 区域协调
1)堆场与道路协调,堆场的功能是完成货物的装卸、搬运、保管和拆装箱等任务,堆场是港区必要的功能区域。堆场的位置确定以及堆场的规模都应该与港区道路相协调;
2)港区交通给城市区域带来了压力,首先港区道路出入口设置不合理,导致港区车辆在出入口有时出现大量排队现象,车流运作不顺畅,例如喉深长度太短或交叉口间距过小都会导致交通状况的混乱,导致交通安全问题和交通运行效率的下降。随着港口交通的产生和吸引,对于城市区域带来极大的压力,规划港口时综合考虑不足,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区域道路交通和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矛盾。
3)道路容量与港口吞吐量不匹配,随着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不断增加,道路现通行能力不能满足港口产生的交通量,而引起了压船压货的情况,增加了船舶停留时间,找出货物中转时间的增加,规划建设时场站不够,一些企业私自占用路边停车装卸,减小了道路通行能力。
3 对策
1 完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在2017年宣布从2018年3月1日起施行《港口道路与堆场设计规范》(JTS168-2017),由于多数港口建设较早,并没有预留足够用地用于后期建设加之地下网络复杂,改造现有道路十分困难,应针对具体情况分期建设,加宽道路,优化路网格局;堆场与道路协调,堆场道路车流运行规则,车辆一般在港区主干路上行驶,堆场内部横向采用单向行驶,减少对向车辆干扰,纵向可采取双向行驶。,港区内港路可双向行驶,尽量减少交通冲突点;尽量路网布局形态设置为环形,港区内设置大型车辆停车场、维修场地,可以避免车辆等待时占用道路;一个港区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达到分流的目的;交通安全设施方面,针对港区道路合理的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标志标线要充分考虑港区车辆的特性,交通信息要及时更新,标线要做到车道清晰,轮廓分明,字符醒目,具有良好的交通诱导功能。
2提高车辆通过闸口效率,就要建设港口多式联运信息共享系统,各个部门跨平台信息合作,多式联运的信息共享,减少查验环节,调各个部门组织管理,形成一站多检、一证通行、简化手续,控制各项工作紧密衔接,减少港口的通关协作时间,减少排队时间,节约人力与物力,健全多式联运的运行制度,提高多式联运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港口的持续发展。
3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运输组织的高级形式,集装箱具有便于装卸、降低货损货差、改善 运输过程安全性,减少散货的比重,采用标准化的集卡用于中转、运输,有利于提高机械化装载的效率,发展集装箱叉车,开展货运车辆标准化行动,推动发展多挂汽车列车。
4 结语
港口作为水陆联运、水铁联运的重要枢纽,港口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充分调动积极因素为多事联运服务,较少船舶、车辆的停留时间,也能减少货物的运输时间,提高港口中转能力,提高港区道路集疏运能力,增加港口的竞争力。如何定量的从微观上研究港口交通资源配置问题,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曾永长. 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路径优化[D].重庆大学,2009.
[2] 韩桂萍. 集装箱港区堆场与道路协调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3] 交通运输部发布行业标准《货物多式联运术语》和《多式联运运载单元标识》[J].现代交通技术,2017,14(01):84..
作者简介:冷荣,1994年11月,男,四川安岳,汉,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在读,专业:交通运输工。
关键词:多式联运;交通资源配置;无缝衔接;交通组织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港口吞吐量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港口交通拥堵,港口道路疏集功能效果不明显,极大的制约了港口的发展。多式联运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港口作为水路联运、铁水联运、水空联运的重要枢纽,提供综合的中转集散作用,其高效的运行有利于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通过对港口交通资源合理的配置与高效的交通组织,提高港口中转能力及有效解决港口交通问题。
1 港口交通资源配置含义与特点
1.1 含义
研究港口交通配置问题,必须明确港口与交通资源的定义和内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说:“港口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一个物流基地、物流枢纽、物流结点,是物流企业的集群,其主要功能就是从事进出口货物的集散。港口交通资源就是服务于港口功能的附属设施,可将港口交通资源分为硬资源与软资源,硬资源是指港区具备的必要设施,如泊位、码头前沿、堆场、货运站、控制室、检查口、道路等[2],软资源是指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人力、组织管理等。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港口交通资源配置,自然也包括对于硬交通资源与软资源进行配置。港口交通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港口交通资源分配到系统的各个领域,实现目标的最优,通过配置港口交通资源,减缓交通拥堵,满足港口发展需求。
1.2 特点
港口交通资源配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要有前瞻性工作,要对规划年产生的交通量有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有利于港区道路的规划,与港区经济特点相适应,也要方便于后期进一步建设。第二,建设周期长,港口建设的工作量巨大,且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与设备,但是建设期间港口还要发挥其服务作用。第三,区域性强,港口会尝试大量的交通吸引与交通发生会影响与港区相邻的道路,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区域性的协调。第四,对与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促进性。
2港区多式联运延误原因分析
2.1 港区道路技术方面
多式联运是交通运输的高级形式,现阶段多式联运分为集装箱多式联运与散货,都主要是大中型货车和集卡运输中转运输,其特点在港区的速度较低,车身长车较宽,转弯半径大,动力性能差,对于道路的行载重量有较大的要求,而国内港口建设时并没有相应的规范,导致港区道路服务水平与港口发展不匹配,而采用的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导致港区车辆行驶中问题多,港区道路通行能力低,严重阻碍多式联运换装实现一体化运作。
2.2 管理环节
1)监管部门程序繁琐,港區的车辆检查闸口常常设置在堆场与港区道路连接处,相关的检查程序繁琐效率低,对车流的影响大,港区道路往往在闸口形成拥堵;
2)通关效率低,多式联运的优势在于一证通行,简化转运过程中的繁琐手续,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国内多式联运的信息共享很难,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难。我国多式联运运行规则不统一,相互之间的协调较差,而且各部门、各地区之间难以协调,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欠缺,标准规则不统一,信息开放共享不足。
2.3 运输装备
多式联运的运输装备标准化跟欧美还有一定差距,中国车辆多而杂,各种车型大小不一、高低不一,还存在非法车辆在运输。在货物的转装、运输中浪费大量的人力、时间,造成车辆在港口的滞留,造成港区交通负荷超载,易造成交通事故。
2.4 区域协调
1)堆场与道路协调,堆场的功能是完成货物的装卸、搬运、保管和拆装箱等任务,堆场是港区必要的功能区域。堆场的位置确定以及堆场的规模都应该与港区道路相协调;
2)港区交通给城市区域带来了压力,首先港区道路出入口设置不合理,导致港区车辆在出入口有时出现大量排队现象,车流运作不顺畅,例如喉深长度太短或交叉口间距过小都会导致交通状况的混乱,导致交通安全问题和交通运行效率的下降。随着港口交通的产生和吸引,对于城市区域带来极大的压力,规划港口时综合考虑不足,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区域道路交通和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矛盾。
3)道路容量与港口吞吐量不匹配,随着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不断增加,道路现通行能力不能满足港口产生的交通量,而引起了压船压货的情况,增加了船舶停留时间,找出货物中转时间的增加,规划建设时场站不够,一些企业私自占用路边停车装卸,减小了道路通行能力。
3 对策
1 完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在2017年宣布从2018年3月1日起施行《港口道路与堆场设计规范》(JTS168-2017),由于多数港口建设较早,并没有预留足够用地用于后期建设加之地下网络复杂,改造现有道路十分困难,应针对具体情况分期建设,加宽道路,优化路网格局;堆场与道路协调,堆场道路车流运行规则,车辆一般在港区主干路上行驶,堆场内部横向采用单向行驶,减少对向车辆干扰,纵向可采取双向行驶。,港区内港路可双向行驶,尽量减少交通冲突点;尽量路网布局形态设置为环形,港区内设置大型车辆停车场、维修场地,可以避免车辆等待时占用道路;一个港区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达到分流的目的;交通安全设施方面,针对港区道路合理的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标志标线要充分考虑港区车辆的特性,交通信息要及时更新,标线要做到车道清晰,轮廓分明,字符醒目,具有良好的交通诱导功能。
2提高车辆通过闸口效率,就要建设港口多式联运信息共享系统,各个部门跨平台信息合作,多式联运的信息共享,减少查验环节,调各个部门组织管理,形成一站多检、一证通行、简化手续,控制各项工作紧密衔接,减少港口的通关协作时间,减少排队时间,节约人力与物力,健全多式联运的运行制度,提高多式联运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港口的持续发展。
3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运输组织的高级形式,集装箱具有便于装卸、降低货损货差、改善 运输过程安全性,减少散货的比重,采用标准化的集卡用于中转、运输,有利于提高机械化装载的效率,发展集装箱叉车,开展货运车辆标准化行动,推动发展多挂汽车列车。
4 结语
港口作为水陆联运、水铁联运的重要枢纽,港口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充分调动积极因素为多事联运服务,较少船舶、车辆的停留时间,也能减少货物的运输时间,提高港口中转能力,提高港区道路集疏运能力,增加港口的竞争力。如何定量的从微观上研究港口交通资源配置问题,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曾永长. 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路径优化[D].重庆大学,2009.
[2] 韩桂萍. 集装箱港区堆场与道路协调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3] 交通运输部发布行业标准《货物多式联运术语》和《多式联运运载单元标识》[J].现代交通技术,2017,14(01):84..
作者简介:冷荣,1994年11月,男,四川安岳,汉,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在读,专业:交通运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