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平和效率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社会福利理论是萨缪尔森作为福利经济学家的经典理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公平效率的理论上。公平效率也是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并且贯穿于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薩缪尔森
一、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背景
萨缪尔森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其公平效率思想的产生与当时资本主义
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同时也离不开前人的公平效率、经济伦理和哲学思想。
(一)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的历史背景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职,实施“新政”。对萨缪尔森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性的借鉴意义。
二战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复苏,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稳定的局面,统治者改变策略,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的思想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他的劳动市场理论,反对就业歧视,提倡性别、种族公平,以及提高工资水平,缩小工资差别等就是受工业革命以后工人运动的影响。
(二)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的思想理论来源
他在吸收边沁功利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扬弃了斯密的自由主义,提出了在效率的基础上兼顾公平的思想。
边沁的功利原理有两个出发点和前提:第一,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第二,自利选择原理。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效用”,是萨缪尔森主张的“帕累托效率”的立足点。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打破了资本主义市场自由放任万能论的设想,萨缪尔森目睹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体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深深的感受到政府合理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亚当·斯密宣扬“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对经济自由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为萨缪尔森的公平效率思想提供了一个学术和经济背景。
二、萨缪尔森的公平效率观
萨缪尔森在效率与公平观的问题上并没有简单的折中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对效率和公平所持的观点。而是审慎地分析了市场与效率和政府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表明了自己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的立场。
(一)公平原则—分配公平
公平是人类道德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话题,也是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分配公平的前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机会公平、制度公平和结果公平。
萨缪尔森赞成帕累托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同时,强调实现社会公平,主张在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到最大的同时,确保分配的合理。
(二)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
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
对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萨缪尔森综合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自所代表的观点,主张效率与公平兼顾。一方面,他赞同“看不见的手”主张的“效率优先,机会均等”,认为政府干预分配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另一方面,他也赞同凯恩斯兼顾公平的观点,主张政府进行再分配以缩小贫富差距。
三、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具体体现
萨缪尔森曾经这样描述经济学的使命:“现代经济学是计算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计算国民财富的数量”。公平效率贯穿了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始终,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在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对我国的扶贫济困、医疗体制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无借鉴作用。
(一)就业与分配
萨缪尔森在解决失业与通胀问题上的许多主张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首先,萨缪尔森支持凯恩斯充分就业的主张,认为高失业率“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其次,萨缪尔森对失业问题进行了深人的分析研究,认为应区分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第三,尽管萨缪尔森承认还没有找到同时解决失业与通胀问题的办法,但他明确反对零通胀率政策,主张低通胀率的经济环境和政策。
(二)资源环境
萨缪尔森从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的外部性两方面人手对环境生态问题进行了深人分析,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提出了控制市场外部效应的环境生态学,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三)政府有限干预
面对再分配,萨缪尔森认为:一方面,税收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来转移支付在一定层面保证了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支出,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满足了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极大地增进了社会福利。
面对市场环境,减少失业,保证充分就业,稳定劳动者的心理,也要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环境。
(四)金融活动
与很多学者将金融业视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子系统不同,萨缪尔森更重视现代政府对金融业的导向作用。金融部门是一个将商品、服务和国外金融市场联系起来的经济循环系统。在萨缪尔森看来,金融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为重要和最富创新性的行业,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业务工具,在价值交换、资本运作、风险控制以及资源配置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五)国际自由贸易
萨缪尔森认为:“任何贸易的发生都标志着双方的状况在改进,否则人们将拒绝贸易。”贸易并不必然使每个人的福利都有所改善,但萨缪尔森运用序数效用理论分析得出,它可以使人们的普遍状况有所改善,至少不会恶化。
四、小结
萨缪尔森认为国民收入的分配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渐有利于工人而不是资本家。同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的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并且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也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从而更好开发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因此,萨缪尔森的结论是:“只有把蛋糕做的大一些,才能更好的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经济学》,萧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裴圣军.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3] 刘威.萨缪尔森的效率与公平观探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6):65-68
[4] 肖仲华,沈昊驹.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述评[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01):57-63.
[5] 邹至庄. 萨缪尔森的贡献[N]. 第一财经日报,2018-03-08(A11).
作者简介:李艳妮(1993年),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学生,社会保障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方向:住房制度。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薩缪尔森
一、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背景
萨缪尔森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其公平效率思想的产生与当时资本主义
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同时也离不开前人的公平效率、经济伦理和哲学思想。
(一)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的历史背景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职,实施“新政”。对萨缪尔森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性的借鉴意义。
二战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复苏,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稳定的局面,统治者改变策略,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的思想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他的劳动市场理论,反对就业歧视,提倡性别、种族公平,以及提高工资水平,缩小工资差别等就是受工业革命以后工人运动的影响。
(二)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的思想理论来源
他在吸收边沁功利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扬弃了斯密的自由主义,提出了在效率的基础上兼顾公平的思想。
边沁的功利原理有两个出发点和前提:第一,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第二,自利选择原理。萨缪尔森公平效率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效用”,是萨缪尔森主张的“帕累托效率”的立足点。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打破了资本主义市场自由放任万能论的设想,萨缪尔森目睹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体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深深的感受到政府合理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亚当·斯密宣扬“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对经济自由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为萨缪尔森的公平效率思想提供了一个学术和经济背景。
二、萨缪尔森的公平效率观
萨缪尔森在效率与公平观的问题上并没有简单的折中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对效率和公平所持的观点。而是审慎地分析了市场与效率和政府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表明了自己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的立场。
(一)公平原则—分配公平
公平是人类道德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话题,也是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分配公平的前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机会公平、制度公平和结果公平。
萨缪尔森赞成帕累托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同时,强调实现社会公平,主张在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到最大的同时,确保分配的合理。
(二)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
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
对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萨缪尔森综合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自所代表的观点,主张效率与公平兼顾。一方面,他赞同“看不见的手”主张的“效率优先,机会均等”,认为政府干预分配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另一方面,他也赞同凯恩斯兼顾公平的观点,主张政府进行再分配以缩小贫富差距。
三、萨缪尔森公平效率思想的具体体现
萨缪尔森曾经这样描述经济学的使命:“现代经济学是计算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计算国民财富的数量”。公平效率贯穿了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始终,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在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对我国的扶贫济困、医疗体制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无借鉴作用。
(一)就业与分配
萨缪尔森在解决失业与通胀问题上的许多主张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首先,萨缪尔森支持凯恩斯充分就业的主张,认为高失业率“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其次,萨缪尔森对失业问题进行了深人的分析研究,认为应区分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第三,尽管萨缪尔森承认还没有找到同时解决失业与通胀问题的办法,但他明确反对零通胀率政策,主张低通胀率的经济环境和政策。
(二)资源环境
萨缪尔森从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的外部性两方面人手对环境生态问题进行了深人分析,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提出了控制市场外部效应的环境生态学,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三)政府有限干预
面对再分配,萨缪尔森认为:一方面,税收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来转移支付在一定层面保证了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支出,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满足了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极大地增进了社会福利。
面对市场环境,减少失业,保证充分就业,稳定劳动者的心理,也要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环境。
(四)金融活动
与很多学者将金融业视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子系统不同,萨缪尔森更重视现代政府对金融业的导向作用。金融部门是一个将商品、服务和国外金融市场联系起来的经济循环系统。在萨缪尔森看来,金融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为重要和最富创新性的行业,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业务工具,在价值交换、资本运作、风险控制以及资源配置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五)国际自由贸易
萨缪尔森认为:“任何贸易的发生都标志着双方的状况在改进,否则人们将拒绝贸易。”贸易并不必然使每个人的福利都有所改善,但萨缪尔森运用序数效用理论分析得出,它可以使人们的普遍状况有所改善,至少不会恶化。
四、小结
萨缪尔森认为国民收入的分配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渐有利于工人而不是资本家。同时,萨缪尔森认为,经济的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并且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也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从而更好开发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因此,萨缪尔森的结论是:“只有把蛋糕做的大一些,才能更好的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经济学》,萧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裴圣军.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3] 刘威.萨缪尔森的效率与公平观探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6):65-68
[4] 肖仲华,沈昊驹.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述评[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01):57-63.
[5] 邹至庄. 萨缪尔森的贡献[N]. 第一财经日报,2018-03-08(A11).
作者简介:李艳妮(1993年),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学生,社会保障硕士,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方向:住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