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能力是高中生必备语文能力之一,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课改区的高考试题几乎都安排了探究题。对此,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创设情境,安排环节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力争让学生在将来的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高考命题;语文探究能力;平日教学;逐步提高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2-078-01
一、解读近年高考语文试题,透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2007年首批进入课改的省区在《考试大纲》中对“探究”这一考点规定: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包括三个小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题作为一种专门的题型,最早出现在2007年课改区试题中。目前,命题已渐成熟,成为文学作品阅读题中一大亮点。在试题结构里,探究题一般放在最后,属表述题。为更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特别搜集了近年高考题中的探究题来研究,力争让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如:2007年山东卷阅读理解《灯火的温情》的第四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怎样?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07年广东卷阅读理解《泥泞》的第三题:最后一自然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到“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会呢”,你是如何理解?
2008年广东卷阅读理解《河的第三条岸》的第三题: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宁夏、海南卷阅读理解《孕妇和牛》的第四题: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009年阅读理解《记住回家的路》的第四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的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活对你的启发。
以上几题就属于探究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考查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明白了这些,就会指引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安排一些探究性教学环节。
二、走进课堂实践,重视对学生探究的培养。
自今年接手新课改年级以后,为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就大胆的在平时教学中做了一系列尝试。
比如,在组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教学时,我就设计了一个探究的问题是:诗人身处监狱“看到雪”,为什么想到的是大堰河,而不是自己的父母?并做了如下的指导:第一步让学生引用并解释《屈原列传》(在此之前已预先学过)里的“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的意思;第二步让学生简单谈谈自己在遭遇挫折时最想得到谁的帮助;第三步要求学生就诗篇谈谈“我”与大堰河以及自己的亲生父母的关系;第四步交流心得,明确困难时希冀得到父母的救援乃是人的天性,但是由于从小缺乏这样一种亲情关系,诗人想到的是另一个“父母”(大堰河)。这四个程序,使学生理解了诗人想起大堰河的原因,加深了诗人对大堰河感情的理解。因为前三步只是铺垫,全体学生都能完成;最后一步或许有少部分学生说不出来,但在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启发下也会有所感悟。问题不是很难,但由于老师的指导,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背景来理解,既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综合回答了问题,又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了探究能力的培养。
又如,学习《再别康桥》,按照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通过诗章的反复诵读与情感体验,“深情”是可以体会得到的,但“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的说法却不能让人满意,因为这首诗歌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似乎比一般的告别要丰富得多。如离别康桥为什么要“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为什么“是夕阳中的新娘”,既然是与康桥作别,为什么“我不能放歌”等等;而且如果仅仅是与康桥作别,学生无法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为什么会具有女性特征,也无法感受诗歌中的种种秘密,更无法接近诗人的心灵。那么,诗人“再别康桥”,告别的是什么呢?对此,在探究伊始我先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以激起探究的兴趣,然后把课前在互联网搜到“徐志摩与康桥”的相关资料印发,让他们各自去理解、体味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由于学生的背景知识不同,智力与情感有差异,就可能出现多元解读。或许有的学生会根据诗歌背后的徐志摩与林徽因爱情故事,作出这里的“再别”表达的是诗人对这段情感的潇洒告别的判断,又或许还有其他的解读。学生得出什么结论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在这一过程中能有效地培养他们搜集信息、阅读信息、利用信息、分析信息并据以推断立论的能力。而且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究与交流,能使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进入新的层次,既有利于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又可以因资源多样化(学生本身也是一种资源)而使视野更加开阔,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探究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