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听课生疑惑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
曾经看过《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了诵读环节。1.教师播放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2.学生试着配乐自由朗读。3.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轻声的自由朗读。
也曾经看过《理想》的教学过程。《理想》教学中也设计诵读环节。1.学生自由诵读,标出读不懂的字词和读不顺的句子;2.对照课文注音再次诵读,相互讨论,教师巡回答疑;3.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听清字音,听出节奏,把握感情;4.学生进一步朗读。
这两节课都注重朗读,而且是教师朗读和学生朗读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清代散文家刘大櫆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奇出矣。”通过反复诵读,细细玩味,才能慢慢领会文章的气势、节奏、神韵、意义。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朗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两节课大同之中也有小异。前一节是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跟读。后一节是学生自由读然后教师范读。我不禁心生疑惑:是教师领读加学生跟读好呢,还是学生自读加教师范读好呢?
二、实践增疑惑
我在教授何其芳的《秋天》时,做了不同的尝试。
一班教室采用第一种方法。诵读环节流畅。验收时抽了个好学生,朗读惟妙惟肖,悦耳动听。又抽了个基础差的,却读得漏洞百出。
二班教室采用第二种方法。一开始就犯难。我该抽谁呢?随后选了一位基础稍差的学生。他朗读时字读错了、停顿也错了,导致其他学生的点评颇为犀利。朗读的学生也面红耳赤。想来孩子的自尊心是大大受伤害了。于是,我换一个学生朗读,结果依然,读不通、读不顺,更谈不上读出感情,只能是就字念字。
尝试了两节课后,我实在疑惑多多。
三、比较得体会
我翻阅了一些资料。通过比较,我有了一些体会。
第一种方法,也就是教师领读加学生跟读。其优点在于:教师的朗读是在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给学生美的享受,有效激发他们的朗读情趣。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 38%语调 55%面部表情。”朱自清先生也说过:“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领读能够让学习者通过耳听、脑思、口读等多种感官的吸收转换来增强理解记忆。
但是有的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一节课结束,教师都出汗了,学生对课文仍然不熟悉,教师领读了多遍还读不顺,而且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机械的领读不仅让教师劳累、学生疲倦,而且收效甚微,使课堂缺乏活力。所以,教师在领读时要讲究方法。在领读短句时,开始几遍可以放慢速度,待学生初步熟悉后再加速。在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紧张起来,从而集中注意力来学习。
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学生自读加教师范读。其优点在于:学生自读,标出读不懂的字词和读不顺的句子。教师不干涉学生,不要求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读、轻松地读,充分接触读物,进行原生态的阅读。这样能让学生的难点自然凸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求知。萨特说过:“阅读就是自由的梦。”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读,真正让阅读成为自由的活动,让自由的梦充满个性的色彩。
但是有的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往往读破词、句,对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更是难以把握。另外该请谁读?读的学生受到批评好不好?也许学生的自尊心会遭到伤害,自信心也会消失殆尽。
扶正必先祛邪,璞玉须经雕琢。教师在听学生朗读时要足够敏锐,从学生的朗读中去体会和捕捉他的感受。对于学生体会得好、读得好、有独到见解的地方,要“大力赞扬”。实际上,这种“赞扬”就是一种朗读指导,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学习,效果更佳。要善于运用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把书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若学生读得不好,也不要急于否定,要善于引导。一开始学生读文章,就像喝白开水,毫无味道。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方法,学生在心领神会之后再朗读,就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四、分析解疑惑
《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一书指出,接受学习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以比较短的时间迅速获取大量系统化的人类知识经验,并在以知识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技能,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是自己与知识进行对话和顺应的过程。自主学习要以接受学习为前提,接受学习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二者相互补充、彼此协调,共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与进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为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茫无所适从,思考了却不学习就会有害。这就强调了学思要结合。那么是先学习好呢还是先思考好?不罔不殆是为正。第一种方法,教师领读加学生跟读,强调先学后思,就会不罔;第二种方法,学生自读加教师范读,强调先思后学,就会不殆。所以,只要运用恰当,两种方法都是好的。
那么,如何选择时机使用呢?
新课程提倡:语文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着手,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深入课文。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多考虑主体的需要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十分有益。朗读安排要从学生出发,要看阶段、看课文。
1.看学生。我校是一所城镇中学,学生对学习语文较感兴趣,但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语感较差,语文素质参差不齐。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我感到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词汇,具有初步朗读和感知课文的能力。平常这两种方法可交互使用。
2.看阶段。领读对初一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学习佳法。新学期伊始,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文学氛围,可以较多采用教师领读或播放专家领读音频。专家领读音频,有助于营造文学审美的氛围;教师领读,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到了初二初三阶段,就可以多多采用第二种方法。真正以学生为主,把讲台让出一角给学生。
3.看课文。不同的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依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因材施读,尤为关键。文言文教学,最好是采用第一种。先听录音,然后教师领着学生一句一句读,再配以图片、音乐创设相应情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化石吟》这种课文就适合学生自己先摸索着朗读,然后再由教师指点迷津。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如曾国藩所言:“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
参考资料:
刘衍玲、吴明霞《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关系》,《语文建设》2011年第1期。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
曾经看过《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了诵读环节。1.教师播放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2.学生试着配乐自由朗读。3.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轻声的自由朗读。
也曾经看过《理想》的教学过程。《理想》教学中也设计诵读环节。1.学生自由诵读,标出读不懂的字词和读不顺的句子;2.对照课文注音再次诵读,相互讨论,教师巡回答疑;3.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听清字音,听出节奏,把握感情;4.学生进一步朗读。
这两节课都注重朗读,而且是教师朗读和学生朗读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清代散文家刘大櫆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奇出矣。”通过反复诵读,细细玩味,才能慢慢领会文章的气势、节奏、神韵、意义。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朗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两节课大同之中也有小异。前一节是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跟读。后一节是学生自由读然后教师范读。我不禁心生疑惑:是教师领读加学生跟读好呢,还是学生自读加教师范读好呢?
二、实践增疑惑
我在教授何其芳的《秋天》时,做了不同的尝试。
一班教室采用第一种方法。诵读环节流畅。验收时抽了个好学生,朗读惟妙惟肖,悦耳动听。又抽了个基础差的,却读得漏洞百出。
二班教室采用第二种方法。一开始就犯难。我该抽谁呢?随后选了一位基础稍差的学生。他朗读时字读错了、停顿也错了,导致其他学生的点评颇为犀利。朗读的学生也面红耳赤。想来孩子的自尊心是大大受伤害了。于是,我换一个学生朗读,结果依然,读不通、读不顺,更谈不上读出感情,只能是就字念字。
尝试了两节课后,我实在疑惑多多。
三、比较得体会
我翻阅了一些资料。通过比较,我有了一些体会。
第一种方法,也就是教师领读加学生跟读。其优点在于:教师的朗读是在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给学生美的享受,有效激发他们的朗读情趣。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 38%语调 55%面部表情。”朱自清先生也说过:“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领读能够让学习者通过耳听、脑思、口读等多种感官的吸收转换来增强理解记忆。
但是有的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一节课结束,教师都出汗了,学生对课文仍然不熟悉,教师领读了多遍还读不顺,而且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机械的领读不仅让教师劳累、学生疲倦,而且收效甚微,使课堂缺乏活力。所以,教师在领读时要讲究方法。在领读短句时,开始几遍可以放慢速度,待学生初步熟悉后再加速。在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紧张起来,从而集中注意力来学习。
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学生自读加教师范读。其优点在于:学生自读,标出读不懂的字词和读不顺的句子。教师不干涉学生,不要求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读、轻松地读,充分接触读物,进行原生态的阅读。这样能让学生的难点自然凸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求知。萨特说过:“阅读就是自由的梦。”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读,真正让阅读成为自由的活动,让自由的梦充满个性的色彩。
但是有的教师发现:有的学生往往读破词、句,对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更是难以把握。另外该请谁读?读的学生受到批评好不好?也许学生的自尊心会遭到伤害,自信心也会消失殆尽。
扶正必先祛邪,璞玉须经雕琢。教师在听学生朗读时要足够敏锐,从学生的朗读中去体会和捕捉他的感受。对于学生体会得好、读得好、有独到见解的地方,要“大力赞扬”。实际上,这种“赞扬”就是一种朗读指导,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学习,效果更佳。要善于运用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把书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若学生读得不好,也不要急于否定,要善于引导。一开始学生读文章,就像喝白开水,毫无味道。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方法,学生在心领神会之后再朗读,就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四、分析解疑惑
《接受学习与课堂教学》一书指出,接受学习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以比较短的时间迅速获取大量系统化的人类知识经验,并在以知识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技能,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是自己与知识进行对话和顺应的过程。自主学习要以接受学习为前提,接受学习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二者相互补充、彼此协调,共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与进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为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茫无所适从,思考了却不学习就会有害。这就强调了学思要结合。那么是先学习好呢还是先思考好?不罔不殆是为正。第一种方法,教师领读加学生跟读,强调先学后思,就会不罔;第二种方法,学生自读加教师范读,强调先思后学,就会不殆。所以,只要运用恰当,两种方法都是好的。
那么,如何选择时机使用呢?
新课程提倡:语文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着手,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深入课文。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多考虑主体的需要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十分有益。朗读安排要从学生出发,要看阶段、看课文。
1.看学生。我校是一所城镇中学,学生对学习语文较感兴趣,但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语感较差,语文素质参差不齐。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我感到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词汇,具有初步朗读和感知课文的能力。平常这两种方法可交互使用。
2.看阶段。领读对初一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学习佳法。新学期伊始,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文学氛围,可以较多采用教师领读或播放专家领读音频。专家领读音频,有助于营造文学审美的氛围;教师领读,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到了初二初三阶段,就可以多多采用第二种方法。真正以学生为主,把讲台让出一角给学生。
3.看课文。不同的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依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因材施读,尤为关键。文言文教学,最好是采用第一种。先听录音,然后教师领着学生一句一句读,再配以图片、音乐创设相应情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化石吟》这种课文就适合学生自己先摸索着朗读,然后再由教师指点迷津。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如曾国藩所言:“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
参考资料:
刘衍玲、吴明霞《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关系》,《语文建设》2011年第1期。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