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学会选择是学习与生活的必備能力。教会学生选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选择,首先是选择阅读的内容,给学习定向——价值取向与个性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年级;课外阅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39-2
一、小学生阅读的特点
1.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有很大提高,阅读面更加开阔。
2.仰慕英雄,渴望友谊。小学中年级儿童已经能逐渐把自己与他人加以区分,克服自我中心,并形成左右的空间概念。随着朋友增多,伙伴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重要。孩子开始有了自己择友的意向,伙伴的意见对其影响有时胜过父母师长。
3.自己开始选择书籍,此阶段,儿童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概念系统逐渐开始形成。为了使儿童建立正确的概念,家长必须注意儿童读物中所表达的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独立阅读时间增长。此阶段,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大部分常用汉字,他们能看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更持久,因此,孩子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
二、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教师可以统一指导读物。
平时应多注意图书馆的书籍推荐和导读,学会从书中吸取精华,有所感悟,陶冶情操。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在课堂教学中,我相机渗透,点拨学生阅读书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学习了课文《三顾茅庐》后,推荐学生自读《三国演义》一书,用“读懂一篇课文”自学的方法来自读,体会大家风范。班级也可以统一订购一两份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报刊,或从图书馆统一借阅一种图书,作为统一指导的读物。
2.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我也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我发现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只要他对这件事感兴趣,那他一定会认真完成,并且还会完成得很好。所以如果当学生能拿到一本是自己非常喜欢、非常感兴趣的书籍,那他一定会很认真地看完这本书,还会从书籍里面得到一定的收获。比如拟人化、比喻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就像漫画《爆笑校园》这本书,没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它,没有哪个学生手中不是拥有几本。我还经常看见有的学生一进书店就会买上几本。因此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一定是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要趣味性更强的书籍。那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之后,根据他们各自的个性特长,逐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我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家庭、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等方式搜集了大量适合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又分为必读和选读书目两种,开学初将书目分别印发给班级每个学生。
3.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积累有关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可紧密配合学校图书馆或班级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或读书活动,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进行广泛地阅读。如配合“学雷锋”活动,可适时地选择阅读一些《雷锋的故事》、《雷锋小传》等读物,如配合国情教育,可选择《毋忘国耻》、《上下五千年》等读物。除了自己向学生推荐读物,还发动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课内,并给予鼓励,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结合各年级各科课堂教学的需要。
结合各年级各科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一些介绍辅助课内学习的图书资料,延伸课堂教学,拓展知识面,强化记忆和理解,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因为学生的储备知识越丰富,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课内的学习就越轻松、越牢固。如可结合课文背景资料,选择一些与课文作者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思想与写作风格,由此产生共鸣,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诠释;也可根据课文需求,阅读一些相关的文本素材,进一步感悟、理解课文之内涵。结合课本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外读物,这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5.选择并学会使用工具书。
拥有几本属于自己的工具书是小学生学习必备的用具,因为工具书里面有很多教材课本里没有的知识,有很多的扩展延伸的知识。而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运用工具书,这样的话课前预习效果就会很好。因此作为小学生就一定要选择几本适合自己的工具书,比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小学生必备古诗词》、《成语小词典》、《反义词、近义词词典》、《同音字》等等。
三、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特别是学生,在他们跌跌撞撞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时,更需要一本好书把他们牵引走向成长的彼岸。我们应该引導学生选择好入门之书。
(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运用迁移。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给学生“三读法”。
①浏览性的泛读法。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②进行速读训练。
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③品味性的精读。
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二)教给学生记笔记的常用方法
那么,提高读书能力,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条件以外,还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记笔记方法,阅读记笔记的采用因人而异,因书而异,但基本阅读法则是无数阅读者在长期的读书治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创造出来的科学方法。同学们,应该学会这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①圈点勾画。
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②作批注。
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③写读书笔记。
④做卡片。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⑤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总之,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大面积地有效地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有计划地、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从教材扩展延伸。
我们除按进度读好自读课本外,还可以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如学过《狼牙山五壮士》,为进一步学习革命烈士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推荐长篇小说《红岩》。学过《蟋蟀的住宅》,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我们可以推荐一些生物小品文。
2.从体裁考虑。
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刊杂志,如可以引导学生读学生版的四大名著。
3.从时间考虑。
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报刊,假期时间要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
課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說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高惠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话[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李伯棠.小学阅读教学漫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关键词:中年级;课外阅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39-2
一、小学生阅读的特点
1.阅读量和阅读速度有很大提高,阅读面更加开阔。
2.仰慕英雄,渴望友谊。小学中年级儿童已经能逐渐把自己与他人加以区分,克服自我中心,并形成左右的空间概念。随着朋友增多,伙伴之间的相互影响非常重要。孩子开始有了自己择友的意向,伙伴的意见对其影响有时胜过父母师长。
3.自己开始选择书籍,此阶段,儿童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概念系统逐渐开始形成。为了使儿童建立正确的概念,家长必须注意儿童读物中所表达的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独立阅读时间增长。此阶段,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大部分常用汉字,他们能看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更持久,因此,孩子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
二、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教师可以统一指导读物。
平时应多注意图书馆的书籍推荐和导读,学会从书中吸取精华,有所感悟,陶冶情操。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在课堂教学中,我相机渗透,点拨学生阅读书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学习了课文《三顾茅庐》后,推荐学生自读《三国演义》一书,用“读懂一篇课文”自学的方法来自读,体会大家风范。班级也可以统一订购一两份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报刊,或从图书馆统一借阅一种图书,作为统一指导的读物。
2.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我也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奠基石。”我发现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只要他对这件事感兴趣,那他一定会认真完成,并且还会完成得很好。所以如果当学生能拿到一本是自己非常喜欢、非常感兴趣的书籍,那他一定会很认真地看完这本书,还会从书籍里面得到一定的收获。比如拟人化、比喻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就像漫画《爆笑校园》这本书,没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它,没有哪个学生手中不是拥有几本。我还经常看见有的学生一进书店就会买上几本。因此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一定是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要趣味性更强的书籍。那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之后,根据他们各自的个性特长,逐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我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家庭、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等方式搜集了大量适合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又分为必读和选读书目两种,开学初将书目分别印发给班级每个学生。
3.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积累有关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可紧密配合学校图书馆或班级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或读书活动,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进行广泛地阅读。如配合“学雷锋”活动,可适时地选择阅读一些《雷锋的故事》、《雷锋小传》等读物,如配合国情教育,可选择《毋忘国耻》、《上下五千年》等读物。除了自己向学生推荐读物,还发动家长、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课内,并给予鼓励,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结合各年级各科课堂教学的需要。
结合各年级各科课堂教学的需要,选择一些介绍辅助课内学习的图书资料,延伸课堂教学,拓展知识面,强化记忆和理解,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因为学生的储备知识越丰富,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课内的学习就越轻松、越牢固。如可结合课文背景资料,选择一些与课文作者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思想与写作风格,由此产生共鸣,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诠释;也可根据课文需求,阅读一些相关的文本素材,进一步感悟、理解课文之内涵。结合课本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外读物,这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5.选择并学会使用工具书。
拥有几本属于自己的工具书是小学生学习必备的用具,因为工具书里面有很多教材课本里没有的知识,有很多的扩展延伸的知识。而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运用工具书,这样的话课前预习效果就会很好。因此作为小学生就一定要选择几本适合自己的工具书,比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小学生必备古诗词》、《成语小词典》、《反义词、近义词词典》、《同音字》等等。
三、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特别是学生,在他们跌跌撞撞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时,更需要一本好书把他们牵引走向成长的彼岸。我们应该引導学生选择好入门之书。
(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运用迁移。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给学生“三读法”。
①浏览性的泛读法。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②进行速读训练。
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③品味性的精读。
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二)教给学生记笔记的常用方法
那么,提高读书能力,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条件以外,还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记笔记方法,阅读记笔记的采用因人而异,因书而异,但基本阅读法则是无数阅读者在长期的读书治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创造出来的科学方法。同学们,应该学会这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①圈点勾画。
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②作批注。
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③写读书笔记。
④做卡片。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⑤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总之,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大面积地有效地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有计划地、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从教材扩展延伸。
我们除按进度读好自读课本外,还可以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如学过《狼牙山五壮士》,为进一步学习革命烈士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推荐长篇小说《红岩》。学过《蟋蟀的住宅》,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我们可以推荐一些生物小品文。
2.从体裁考虑。
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刊杂志,如可以引导学生读学生版的四大名著。
3.从时间考虑。
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报刊,假期时间要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
課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說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高惠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讲话[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李伯棠.小学阅读教学漫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