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伊拉克陪美国“硬撑”?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zheng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陪美国“硬撑”的有32个国家,可大多数国家只是象征性地参与。法国、德国、俄罗斯至今不承诺向伊拉克派兵,也几乎没有穆斯林国家的参加。
  11月2日,美军大型运输直升机被击落,有15名美军士兵丧生。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悲叹这一天是美国人的悲惨日子。
  自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美军在伊拉克遭遇“典型游击战”,几乎每天都有士兵伤亡,“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占领军”的形象是其在伊拉克成为众矢之的的首要原因。因此,在保持美国主导伊拉克重建进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吸收更多的国家参加到多国稳定部队中来,用多国部队冲淡美军“占领军”形象,就成为美国摆脱被动局面的上策。
  为此,美国已邀请数十个国家派兵到伊拉克参加多国稳定部队。与此同时,美国全力推动安理会于10月16日一致通过了第1511号决议,授权在伊拉克设立一支接受美国统一领导的多国部队。那么,现在有哪些国家正在、或者将要陪美国在伊拉克“苦撑”呢?
  
  32个国家参加
  按照布什的说法,目前有32个国家约2.4万名军人在与驻伊拉克美军一起工作。首当其冲的当然还是美国的“铁哥们”英国。伊拉克战争本身就是美英联军打下来的,英国全面参与战后管理是理所当然。目前有1.1万英军驻守伊拉克,主要负责以巴士拉为中心的伊拉克南部安全。来自丹麦、捷克、荷兰、意大利、挪威、罗马尼亚、新西兰以及拉脱维亚等国的5000名士兵也在这里接受英军指挥,形成了伊拉克战后第一支国际部队。
  “新欧洲”的“老大”波兰目前统领着另一支多国稳定部队。波兰在战前就带头与“老欧洲”翻脸,战后又继续冒着得罪国内老百姓的风险全力“挺美”,借机拉抬本国和“新欧洲”地位。应该说这既是一步“险棋”,也是一个“高招”。波兰统领的国际稳定部队成员来自21个国家,由波兰少将安杰伊·蒂什凯夫什指挥,负责伊拉克中南部稳定区。部队主力来自波兰、西班牙和乌克兰三国。其中波兰派兵2350人,保加利亚士兵也划归波兰指挥,负责卡尔巴拉和巴比伦两省安全;乌克兰派兵1650人,哈萨克斯坦等国士兵划归其指挥,负责瓦西特省安全;西班牙派兵1400人,洪都拉斯、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西语国家部队划归其指挥,负责卡迪西亚和纳杰夫两省安全。此外,荷兰、意大利、泰国、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蒙古也各有数百名的士兵参加这支部队,一支菲律宾部队参与了民政事务管理。
  在多国稳定部队中,除英国、波兰、乌克兰、西班牙等国人数过千以外,其他多数国家只是象征性地参与。如哈萨克斯坦只派遣25人,洪都拉斯160人,多米尼加300人,萨尔瓦多360人,尼加拉瓜100人,捷克400人,立陶宛85人,拉脱维亚150人,保加利亚480人,罗马尼亚是一个步兵排和一个工程技术小分队。
  已经表示要增兵或者派兵的国家还有意大利、韩国和日本等。意大利和韩国目前各有数百名士兵在伊拉克,意大利国防部长表示近期还将派遣3000人,而韩国政府决定近期派遣2000~3000人的部队,军方甚至主张派遣一万人赴伊拉克。日本11月下旬将派遣一个10~20人的自卫队先遣队到伊拉克做前期准备工作,约1000人的自卫队大部队则要到2004年才能派出。
  
  三类“意愿盟友”
  显而易见,多国稳定部队的成员基本仍是战前支持美国动武的“志愿者联盟”成员。这些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战前就极力“挺美”的美国传统盟国;二是波兰、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等中东欧国家,它们是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结识的“新朋友”;还有一类则是来自美国“后院”的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中美洲国家。
  
  两大“先天不足”
  多国稳定部队的构成有两大“先天不足”。首先,这支部队缺少大国的参加。由于法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对1511号决议仍不满意,因此三国在决议通过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不会承诺向伊拉克派兵;同日,中国也表示不会向伊拉克派兵。美国原来对印度曾寄予厚望,希望印度派遣1.7万名官兵,并让印度统领未来伊拉克北部的国际部队。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考虑后,印度政府已于近日表示,“无法派遣不受伊拉克民众欢迎的军队”。
  其次,这支部队没有穆斯林国家参与。美国五角大楼曾重点做土耳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三个拥有庞大穆斯林人口国家的工作。但是多数穆斯林国家都不愿意承认美国占领伊拉克的合法性,其国内民众对美英联军占领伊拉克非常不满,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出于种种原因也强烈反对土耳其或其他邻国派兵。因此,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沙特阿拉伯、约旦等国也已相继表示如果没有伊拉克人民“明确”的邀请,他们将不会向伊拉克派兵。土耳其是惟一曾表示要向伊拉克派兵的穆斯林国家。土耳其议会10月初曾通过向伊拉克派遣维和部队的决议,但是由于伊拉克民众普遍认为土耳其出兵是为了对付伊境内的库尔德人,并扶持伊拉克国内土库曼人的势力,因而强烈反对土耳其出兵。到10月底,土耳其总理表示已正式放弃派军计划。
  造成多国稳定部队“和者寥寥”的原因,一是各国普遍对美国继续架空联合国不满,二是各国人民至今仍不能接受美英单方面发动的这场战争,强烈反对本国政府派兵替美国“收拾烂摊子”。其实,即便是已经向伊拉克派兵的国家,又有哪个不是顶着国内民众的强大压力呢?可以说,只有美国尽快让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军在伊拉克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也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各国也才会真正积极地参加到伊拉克的维和工作中去。
  
  全面伙伴关系的回顾与发展
  ——中法及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
  
  中国外交学院和法国南巴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面伙伴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中法及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11月3日~4日在外交学院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法国驻华大使蓝峰、欧盟驻华大使安高胜以及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南巴黎大学和外交学院以及外交部等政府部门和在京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官员30余人参加了研讨。
  这次研讨会是在中法及中欧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特别是即将迎来中法建交40周年、中法两国合办“中法文化年”的背景下召开的,旨在通过学术研讨和交流,增加共识和加深相互了解,推动中法及中欧全面伙伴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会议回顾了中法及中欧全面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历程,并对新时期中法及中欧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与会者一致认为,目前中法关系及中欧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中法及中欧全面伙伴关系是成熟的,是战略性的。中法及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共同点远远超过分歧。双方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加强联合国作用。中国重视法国及欧盟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法国及欧盟支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中法及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文教等领域的共识与互动,为今后中法及中欧全面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伊朗政坛爆发了被认为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25年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伊朗议会选举危机。这次危机远未结束,其走向正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次由伊朗议会选举所引发的危机主要是由政坛中的保守派和改革派围绕候选议员的参选资格和选举日期而展开的。  今年年初正值第七届伊朗议会选举。1月10日由保守派控制的宪法监护委员会(简称“宪监会”)取消了7900名候选人中的3600多
期刊
2月5日傍晚,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莫克姆湾海滩,30多名中国拾贝者在捡拾鸟蛤时突遇涨潮,至少20人被海浪吞噬。据信,他们中有一部分为非法移民。  2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事件。中国政府一贯反对非法移民和偷渡行为,愿与英方紧密合作,共同打击非法移民这一国际犯罪活动。  据报道,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发言人10日宣布,一些来自中国公安部的官员已前往英国,协助英
期刊
台湾“3.20大选”在即,陈水扁原以为可以在选战中“一剑封喉”的“公投牌”一时几乎成了“烂牌”。国际社会并不相信陈水扁打“公投牌”仅仅是作为胜选的工具,强烈质疑陈水扁借“公投”启动“切腊肠效应”,即是由2006年“公投制宪”改变现状,达到2008年“台独建国”目标。没想到陈水扁却无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硬说“公投”有其必要性与神圣性,一意孤行,并抛出所谓“和平公投”,正式走向其宣称为“圣战”的“台
期刊
2004年2月1日?穴当地时间?雪上午,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附近小镇米纳在进行宗教活动时,拥挤的朝觐人群突然发生踩踏事件,造成严重伤亡,其中包括中国同胞。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和媒体广泛关注。在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驻沙特使馆领导的大力协助下,驻吉达总领馆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主席的指示精神,以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核查罹难、受伤人员,寻找失踪者,做好善后工作。    灾难不
期刊
人才外流(Brain Drain),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印度是发展中大国,同样也是一个人才外流的大国。印度的人才外流问题之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才外流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个向西方输送高级人才的净出口国”    印度大规模的人才外流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印度经济、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印度的人才
期刊
哈吉?熏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朝觐者”,用以尊称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熏并按教法规定履行了朝觐功课的男女穆斯林。凡到圣地麦加朝觐过的穆斯林?熏均被视为信仰虔诚者,因为他(她)们亲身完成了神圣的天命功课。也都可在其名前冠以“哈吉”的尊称。为了获得“哈吉”这一尊称,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9日前,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包括中国的穆斯林,就会从世界各地涌到麦加圣地,完成天命功课。  中国最早得到“哈吉”称谓的
期刊
一百多年来,法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学子,而法国人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   中法两国是两个相似性极多、情感相通,甚至相互偏爱的民族。  有位哲人甚至说:“法国是欧洲的中国,中国是亚洲的法国。”    相通之处甚多的两个民族    中国和法国,看来迥然不同。一个是地处东方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地处西欧的发达国家,在幅员和人口上极不相称。在文化传统上,中国受佛道儒文化影响,法国受基督教影
期刊
特殊和差别待遇?穴S&D?雪是多哈回合中一个关系全局的议题。这个议题的谈判结果同WTO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到目前为止,谈判并未取得最后结果,但有一定进展。不管谈判的最终结果如何,它对我国在WTO中的作用和地位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1964年的修改很重要    在GATT/WTO历史上,S&D是个非常老的议题。在GATT签署的时候,还没有“发展中国家”这个名词。那时,发展中国家同发
期刊
10月18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对明年的台湾“总统”选举维持“中立”,没有偏好任何候选人或政党。对此,杨锦麟认为,美国因素在台湾内部政局扮演的角色历来都是重要的,不管它是否披着“中立”的外衣。    美国为什么会影响台湾?    记者为什么美国因素会影响到台湾“大选”,您能分析一下其深层次的原因吗?  杨锦麟在民进党执政以来,美台关系在军事、政治层面发展的水准、幅度已经超过了国民党执政的时
期刊
在共同利益的交汇点上进行合作,冲突利益的交叉点上就会有交锋,这才是中日双边关系的本来面目或“正常状态”。  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立场已经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一种外交竞争的工具和手段。  中国在这种情况下自动“搁置”或“超越”历史认识问题,无异于承认自己的外交失败,并有可能被日本认为是中国有求于它。  近些年来,我国的亚洲外交成效卓著,惟独对日外交难有起色,中日关系在一个不算短的时期里呈现出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