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体验语文之美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种美,是一种与生活同步的美、与文化同行的美。“经典”是指这些流传广远、存续持久,在思想上具有超越性,在内容上具有深度与广度,在语言上具有审美艺术的重要作品。与此同时,“经典”也是学生感受语文之美的载体。“诵读”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读法,就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包括朗读、吟诵、背诵、默读等。琅琅成韵地诵读通过对文本的眼观、口诵、心惟、耳听、熟读精思成诵,达到“送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的意境。经典诵读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构建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的重任。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
  1.诵读内容的庸俗化
  现在的学生更喜欢读卡通漫画、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有的甚至迷上了所谓的非主流文学、恐怖小说、鬼故事之类的低俗文本。还有许多学生喜欢看漫画、卡通片,喜欢阅读童话、科幻等。另外,还有许多学生喜欢快餐式文化、“网络文学”,许多学生经常读的是《传奇故事》《故事会》《知音》等读物,喜欢不追求空间深度和时间绵延的平面化、浅表化快乐文本的“网络文学”。“文学大师”不敌“文学侏儒”,“精品文化”和“快餐文化”相碰撞的现象充分表明,流行读物在中学生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2.诵读目的的功利化
  尽管课改以来一直强调应试教育全面转向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考试这个制度存在一天,应试教育的方式策略就会存在。学生的诵读功利性太强。不难发现,如今学生订阅的报刊杂志多为学习性辅导材料,如《英语周报》《英语沙龙》等,自主订阅多为文摘类报刊,如《意林》《读者》等,因为老师认为对中考有一定帮助。名著考查题是历来中考的必考题型,出题范围便是语文教材推荐名著。很多老师为了应付这类题目,就给学生勾重点,拟提纲,让学生死记硬背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主题思想……,应试教育还使部分学生的阅读范围桎梏在教辅类图书中,更是功利心十足。
  3.诵读观念的陈旧化
  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读书时间大大缩减,许多学生埋首“题海”,根本没有时间阅读,也根本没有能够认识到诵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家长对孩子课外诵读的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孩子的课堂学习最重要。
  4.诵读习惯的缺失化
  学生的诵读往往没有目的性,有的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为了休闲娱乐,只是走马观花,草草看过。能主动写读书笔记、做摘抄的学生少之又少。教师的推荐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少行之有效的检查策略,以及有的放矢的指导策略,学生诵读更是无所适从。
  二、培养学生诵读习惯的意义
  1.反复诵读,可以增强记忆
  日本心理学家高本重朗提出:“一般来说,朗读比较好记,尤其是头脑不清的时候,更應该清楚地读出声来,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唤起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只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够背诵。
  2.反复诵读,能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知道,诵读可使我们领会到文章的精妙之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让学生进行朗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知识,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例如,朗读国学大师季羡林所写的《幽静悲剧》时,就会使我们感受到藤萝蓬勃的生命力所带来的美与震撼。
  3.反复诵读,能理解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并和作者的情感相契合。”由此可知,诵读能使学生和作者同悲同喜,达到感情的共鸣。例如,在读《给我的孩子们》中父亲丰子恺那朴实无华又深情的话语时,学生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也正是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学生体会到了“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风采,体味到了“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孤独寂寞,懂得了“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拳拳爱国之心,理解了《母亲》那至高无上的伟大圣洁的爱,理解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4.反复诵读,能培养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涉及对词义的理解、词语的选择、句子的规范和变化、语言色彩、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但不论哪个方面都是学生在听过、读过之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和感觉,它既是经验的,又是不自觉的。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我认为语感教学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既包括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运用语言而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良好的语言习惯,又包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自觉运用语言知识来分析、使用语言而形成的能力。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言为心声,反复诵读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真正从感情上、知觉上、整体上认识、体验语文材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5.反复诵读,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文章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从而使学生入情入境,认识到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到自然的美。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教师在教学时间可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这的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好文章。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能感染學生,使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和作者一同走进美的境界,产生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6.反复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作文资料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这样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并能对学生的写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经典诵读的指导策略
  1.正确引导学生的诵读方向,培养诵读兴趣
  激发兴趣,就是把学生诵读课文的欲望和热情调动起来,让学生从被动的呆读死记中转变为主动的理解记忆。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记忆的潜力是很大的,从而坚定诵读的信心;其次,通过具体事例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另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课内外作品,如精美的散文、豪放雄浑的诗歌、柔肠万缕的词曲、犀利的杂文等,认真地去读,或浅吟,或放声高歌,尽量释放他们所感悟的情感。通过相互间阅读体验的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
  2.精心编排学生的诵读教材,拓展诵读广度
  “文以载道”,优秀的课文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而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的中学生,更应该从阅读好书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感情上的陶冶。因此,我校根据初中生心理接受的特点对七、八年级分层编排了诵读教材,选取一些名家名篇或优秀文章推荐给学生,师生共读共赏,并每周开设一堂专门的诵读课,大家一起诵读、一起讨论,交流阅读后的感受。这样不仅使学生利于学生学习接受,还拓宽了学生诵读的广度。
  3.耐心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掌握诵读方法
  一旦學生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就会轻松诵读,克服诵读经典的畏难情绪,不再一提到经典阅读就发愁。应让学生形成将经典诵读渗透在生活的认识,养成抓住一切时间、一切机会,时时读经典,处处读经典的习惯。至于诵读的方法,也无需死记硬背。对先秦两汉的散文论赋、唐诗宋词、明清小品,因其短小精悍,应以品读、诵读、精读为主;对古代神话、元明戏曲小说,因其鸿篇巨制,则以默读、选读、泛读为主。对以欣赏为主的文章,阅读的环境宜清雅幽静,这样更容易达到跨越时空,与圣哲灵犀相同的境界。只要学生体会到这些好处,不怕他不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阅读习惯。另外,“不动笔墨不读书”,读的时候也可圈点,可批注,可摘抄,可复印,可记卡片,可写读后感,不拘形式。读完后与师友交流,共同提高。
  4.努力打造学生的诵读环境,丰富诵读形式
  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载体,在娱乐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改善学生阅读的厚度、深度和广度。学校可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满足学生对经典作品阅读和观赏的需求。其次,学校通过举办学校读书节、阅读知识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专题阅读讨论会等活动,促进学生由自发的阅读到自觉的阅读热爱。其中专题阅读方式,更有助于学生阅读广度和思维深度的提升,对比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扩展性阅读等方式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各层面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我们还要从校园环境的建设入手,营造一种让师生时时沐浴、处处浸润的文化氛围,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环境,让师生仿佛徜徉在书海,自然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诵读经典,使学生每天必有所诵,每诵必有所得,每得必有所写,采来百花,必酿甜蜜,假以时日,书香校园。教师更应努力为学生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宽松、自主、愉悦的大阅读环境中,有目的地學习、汲取,从而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感受语文之美,提高语文素养,在耳濡目染中飞向更广阔的蓝天。
其他文献
赏杏花  走在小路赏杏花,  千朵万朵美如画。  杏花如同人裁帛,  人情冷暖比杏花。  桃花  遥看桃花淡粉饰,  桃花半开春先知。  春雨如油晴轻倾,  正是桃花绽放时。  作者简介  董怡辰(2012.05—),汉族,山东省寿光市,小学在读,喜歡跳舞,画画,写字及语言类学习。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卡巴迪运动的发展概况,卡巴迪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剖析,旨在为卡巴迪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卡巴迪;现状;问题;机遇]  卡巴迪运动是一项集娱乐健身竞技于一体的运动项目,这项运动除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以外,对于培养运动员的协调性、敏捷性,团队合作能力、高度的集中的注意力和快递反映能力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卡巴迪运动已在亚洲多个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一幕成为中国厚重的历史中鲜活的一页,让荆轲从此青史留名。  可是细读《史记·刺客列传》,不免生疑。《刺客列传》中所记五人:曹沫以匕首劫持齐桓公而获齐侵鲁之地;专诸刺王僚而公子光为吴王、专诸之子为上卿;豫让刺赵襄子再而击衣以报智伯,聂政在母逝姊嫁后独自赴韩直入相府得刺侠累而报严仲子知遇之恩。此四人为人所识、乐为所用,有其志赴其志并得偿所愿。而独荆轲之事迹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期待上语文课;学生如果对语文不感兴趣,他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更不用说期待上语文课了。  教材是基本稳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是灵活可变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材中的课文学生不一定都感兴趣。学生感兴趣的课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学生不感兴趣的课文,教师就要下点功夫去
在2017年11月4日福建省南平市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活动中,林老师上了《〈春酒〉细节描写教学》一课,听了这节课,我茅塞顿开,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受益匪浅。  林老师这节课以《春酒》这篇课文为例,重点学习人物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课堂安排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导读明概念;第二环节,精读品细节;第三环节,朗读悟真情;第四环节,练习勤拓展。第一环节主要明晰三个问题: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
莱辛在《拉奥孔》中指出:“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它是一种稍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因为我们回忆一种动态,比起回忆一种单纯的形状或颜色,一般要容易得多,也生动得多,所以在这一点上,媚比起美来,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莱辛的说法,让人不禁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社会迈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当今,各级党委、政府为抓好教育的发展,加強了教育管理的力度,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呈现了提升态势。然而,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教育教学发展仍显现出不平衡性,笔者发现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许许多多的让人困惑的问题。我也曾经苦苦思索过,做过很多的努力,尝试作一些改变。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社会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半壁江山,而当下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其中的问题总是剪不断理还乱:首先,教材让写作边缘化。现今语文教材多以文本主题为单元结构,每个单元除了“阅读”,就是“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单列在本单元之后,写作成了阅读的添头,仅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之主题或话题的延伸。其次,教师让写作变得随意化。作文教学存在训练随意化、指导简单化、
[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之下,核心素养理念的出现就证明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已经抛弃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在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合理利用情境教学资源,对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质量极为关键。因此,教师就应该利用教学情境,发掘信息技术课堂之上所包含的情景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情景教学资源;应用策略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中的人物。老王和杨绛先生的关系既简单又非同一般。简单体现在两人之间只是一些看似不足挂齿的你来我往,非同一般则表现在老王去世后,文坛上大名鼎鼎的杨绛先生会专门为其写上一篇令人读来感慨万千、唏嘘不已的散文来。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进一步研读一下这篇作品,看看他们二人之间这种简单而又非同一般的关系。  老王,我们只知其姓王。名谁?不知。大概杨绛先生也不知道吧。我们还知老王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