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起,年轻的书画大师黄炳馀穿行大半个中国,资助了639名贫困学生。在这趟没有终点的心灵之旅里,他穿过世俗、不羁、复杂,一点点把丢失的爱与自己捡了回来。
十四个藏区孩子在重庆度过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儿童节。
汽车载着他们走出甘孜、雅安的大山,进入另一个世界。宽阔笔直的高速路通往城市林立的高楼,让他们第一次尝到酸奶的味道,第一次感受到用电脑、投影仪、音响上课的新奇。陪伴他们的除了上千名同龄的城市孩子,还有将他们带出藏区的活动组织者、书画家黄炳馀。
青布马褂,厚底老头鞋,采访时27岁的黄炳馀把一身老气横秋穿出了超越年龄的墨香底蕴。国学大师启功的关门弟子,中国书协最年轻的会员,他的履历足以让人们恭敬地尊称一声“黄大师”。
他已经走得比自己14岁那年所希望的更远。
书法梦
14岁的黄炳馀站在北京街头,北京那么大,让他写出一脸的迷茫。
他还记得自己登上火车时一颗心要跳出胸膛的兴奋。北京,中国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多少籍贯同为无锡的专家学者来此深造定居。他怀里揣着自己整理的“无锡名人通讯录”,把未来赌注在他们的慧眼识英上,“只要能叩开一扇门就能找到希望。”
在无锡书画界,黄炳馀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才子”。6岁那年,他在集市上见人写春联,游龙走凤,潇洒自如,顿时被吸引,回家就找来纸笔模仿练习。
这份天赋却险些被埋没。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指着他的作业本:“字这么丑!”还因此让他留了级。但他个性要强,越被否定越坚持,除了花更多时间练字,还找到无锡的一名书法家拜师学艺。
小荷才露尖尖角,父母却无法再支持他的爱好。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何况书法占用了他大量时间,这与“好好读书才能挣得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传统教育观相悖。
委屈、压抑,在他14岁那年终于爆发。他习惯了笔墨纸砚间的无拘无束,早已受不了学校和周围人的束缚反对。而这一年,在外打工的父亲不幸去世,正值叛逆期的黄炳馀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去北京,靠一手草书闯出一片天。而且少一个人吃饭,也可以为家里减轻点负担。
事情略有波折。前两次出走都很快被母亲发现,找人或报警将他抓了回来。母亲的打骂却只激起他更大的反抗,第三次,他揣着奶奶攒下的一百多元积蓄,揣着那本代表了希望的“通讯录”,在母亲失望到近乎绝望的眼神中,踏上了火车。
一百多元,够在北京生活几天?希望彻底破灭需要几天?黄炳馀孤独地穿行在北京的胡同,把名单上的地址都走了一遍。要么人去楼空,要么无人回应,14岁的男孩很快就陷入分文不剩的窘境。
没有钱、没有工作能力、没人帮助,他开始流浪街头。困了,酒店厕所、天桥下、小区楼道里,走到哪里,睡到哪里。饿了,几天吃一顿饭也是常事,偶尔运气好,会有好心人给他点吃的。北京的风真冷真大,穿透薄薄的衣衫寒彻他的心扉。
贵人
只要还有力气,黄炳馀便会坚持做两件事:一是用木棍沾着水在地上写字,“三天不练手生”;二是努力将自己拾掇干净,隔几天就去敲一遍通讯录地址上的门。
几周后,一扇门应声而开。
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金开诚没想到敲门的是一个少年。门开的一瞬间,他看见对方惊讶继而狂喜的表情,一张疲惫的脸瞬间精神奕奕。
“我是黄炳馀,来自江苏无锡。”少年清了清嗓子,有些局促地递上自己的作品。原来是老乡,金开诚乐了,又看了看这个毛遂自荐的黄毛小子,接过那几幅书法。几秒钟后,他忍不住惊呼一声:如此老练的笔法,在同龄人中实属少见。
金开诚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黄炳馀的欣赏,后者也因此在京中有了一个去处。在得知这个勇气可嘉的少年竟然是为学习书法辍学离家流浪北京后,金教授送给对方两幅字。
“我卖了四万元。”这是黄炳馀获得的人生第一桶金,也让他看到艺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这四万元让他在北京落了脚,也让他有了混迹书画市场、成为一名书画商人的资本。
但真正令金开诚改变黄炳馀命运的,是他为这个小老乡写的一封介绍信。这封信真正为他在书画艺术上开启了一扇门,门里面住着的是当代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启功。
两个家
彼时,启功已经九十高龄,很久没收过弟子。见到黄炳馀时老人流露出几分欢喜。他是老小孩,最喜欢的也是孩子。面前这个圆脸的好奇少年身上没有对自己的丝毫畏惧,相反,透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他相信好友金开诚的眼光,在见到对方的书法作品后,更是喜笑颜开生出爱才之心:“原来你同我一样不按套路出牌!”
臭味相投的一老一少成了师徒,黄炳馀开心得不知所措:“这个老头,真好玩!”
师徒俩很快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黄炳馀在启功家楼上租了房子,老人觉少,起得早,这个关门弟子便每天清晨六点起床,下楼学习。“老师眼睛有黄斑,又时常会客,自己有大把时间练字。”黄炳馀说。他学书法,“授课”方式迥异于传统:一老一小一人一张桌子,各写各的字,写完后启功到他桌上点评他的字,他到启功桌上欣赏老师的字。
启功教他的,却远非书画一道。书画一道,浸淫着中国几千年文化艺术审美精髓,一笔一捺点墨晕染间都有渊源,从老人口中和汗牛充栋的书房里,第一次系统学习到古代文学与美学,并被老人领着进入了京城的文化圈,认识了沈鹏、吴冠中、刘炳森等各色艺术牛人,成为被他们认可的“小兄弟”。
他眷恋着老师家的温暖和轻松气氛。搁下笔,两人天真如稚童。老人有一个书柜,装满了搜集自各地亲友赠送的玩具,守着这一柜玩具,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但这样的满足只持续了不到三年时间。
2005年,启功去世。这一年黄炳馀在中国书画圈打响了名气。他加入中国书法协会,是最年轻的会员,被人称为“神童”。才学、名气和金钱,少年得志中的大多数条件,他都满足了。
大爱
老师去世前一年,黄炳馀曾衣锦还乡。少年丧父,和母亲关系一度到了破裂边缘,在故乡,他还是叛逆、不知天高地厚的代名词。归途中他想了好些炫耀的话,暗暗藏着让否定、瞧不起自己的人后悔的得意。设计好的一切却在看到母亲苍老的脸时消失如云烟。
只是离家三年,两人再见却恍如隔世。他突然意识到,离家前自己的冲动任性就是一把刀,割伤了母亲,也让自己内疚。
从此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母亲愿意黄炳馀都会带上她。但找回了母爱,拨开了童年的阴影,他的内心仍有一块无法填补的空缺。
“启功大师是个率性的人,有人打着旗号来求字,他一概不理;生病了不想见客,直接在门口贴上‘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的字条。”黄炳馀说,老师不仅教授他技艺、文化,更以人格魅力在少年心中烙下印记。这样率性的老人,却为资助贫困学生一直坚持写字卖字筹款。
黄炳馀渴望能像老师那样做些什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文人不变的情怀。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后第三天,他到达北川。
当看到成片的废墟,黄炳馀震惊了。他轻轻抚摸着一个小孩灰青的脸,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当初流浪在街头时,他也感受过类似的一双手,比谁都清楚手心里的温度。输出大爱,温暖人心,他第一次找到了自己可以在书画之外努力的方向。
玉树地震期间,他与朋友不顾余震,驾驶救援车行驶在左手深渊右手高山的盘山路上。突然一阵狂颠,山坡上一块巨石砸下来。司机及时刹车,车废了,人没事。生死一线的短短几十秒里,黄炳馀在大难不死中大彻大悟:“以前一切痛苦的回忆都没了。”他哇哇大哭着给总政歌舞团的朋友白雪打电话说:“姐,我们捐辆车吧。”
之后几年,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尤其出现在那些最苦难贫穷的偏远地区,西藏、江西、安徽、云南……哪里有贫困的学生,他就把钱捐在哪里。从2008年至今,他陆续资助了包括少年犯在内的639名贫困学生。
“还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是我感受到的最极致的快乐。”
2015年,他拍了最令自己骄傲的一张照片:黄昏,校园的国旗下,一名学生给他系红领巾。他有一个固执的观念:能系红领巾的是少先队员,是好学生,不系红领巾的就是差学生。当年读书时,他用了四年时间才被批准加入少先队。而现在,他用七年时间让自己再无遗憾。
依旧狂放不羁
字如其人,黄炳馀的性格也如他的狂草狂放不羁。他站在人生的某一个山顶,回首来时路:
14岁,他为梦想孤注一掷去流浪。
15岁,他险些迷失方向。当书画商,认识更多有钱朋友,入股煤矿。幸而不久后就因不忍心赚血汗钱,分钱没赚退了出来。
17岁,他成为“神童”,可以在别人求取成功经验时骄傲地说:“光着屁股骑老虎——胆大不要脸。”
20岁,有事业,和母亲重归于好,生活里只差爱情。
狂妄如他,在博客上公开征婚,以“愿者上钩”四字霸气开头。他不怕女孩嫌弃自己没钱没车。没钱,他可以写字画画卖钱,没车,“汽车者,吾一大款兄,于我婚时定送奔驰一辆。”
22岁,他在全国巡回书画展合肥站上遇到第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孩。苦追无果,像少年维特,失恋如世界崩溃,伤心至极出家为僧。半年后伤心平复,他再次大彻大悟:感情和书法不同,不是条件好就能“愿者上钩”。
27岁,他似乎回到15岁那年想要很多很多钱的状态,越发关心银行卡里的余额,但这次不是为自己,“有钱才能帮助更多的孩子。”
爱,改变了黄炳馀。他不再热衷觥筹交错的酒宴,喜欢上茶道;他不再因虚荣而对求字画的所谓“朋友”有求必应,“可以一眼断定对方是否值得结交”;他留下的朋友,都是可以让他“霸道”的人,是能抓起桌上震动的电话大声说“你给我捐5万,打到我卡里来”的志同道合者。
采访后的午餐上,一位企业家朋友向他敬酒,黄炳馀不举杯,再敬,仍不举:“这杯酒有说法,你捐点什么?”“你说捐什么?”“一台电脑,现在就去买。”
对方笑笑,掏出手机给助理打电话吩咐此事。黄炳馀把左邻右舍酒杯里的白酒倒进量酒器,站起来示意对方:“我干了!”
经历的某些事、说过的一些话,都是成就下一个自己的阶梯,回头望,起点可能低到尘埃,但终点始终高不可测。
十四个藏区孩子在重庆度过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儿童节。
汽车载着他们走出甘孜、雅安的大山,进入另一个世界。宽阔笔直的高速路通往城市林立的高楼,让他们第一次尝到酸奶的味道,第一次感受到用电脑、投影仪、音响上课的新奇。陪伴他们的除了上千名同龄的城市孩子,还有将他们带出藏区的活动组织者、书画家黄炳馀。
青布马褂,厚底老头鞋,采访时27岁的黄炳馀把一身老气横秋穿出了超越年龄的墨香底蕴。国学大师启功的关门弟子,中国书协最年轻的会员,他的履历足以让人们恭敬地尊称一声“黄大师”。
他已经走得比自己14岁那年所希望的更远。
书法梦
14岁的黄炳馀站在北京街头,北京那么大,让他写出一脸的迷茫。
他还记得自己登上火车时一颗心要跳出胸膛的兴奋。北京,中国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多少籍贯同为无锡的专家学者来此深造定居。他怀里揣着自己整理的“无锡名人通讯录”,把未来赌注在他们的慧眼识英上,“只要能叩开一扇门就能找到希望。”
在无锡书画界,黄炳馀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才子”。6岁那年,他在集市上见人写春联,游龙走凤,潇洒自如,顿时被吸引,回家就找来纸笔模仿练习。
这份天赋却险些被埋没。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指着他的作业本:“字这么丑!”还因此让他留了级。但他个性要强,越被否定越坚持,除了花更多时间练字,还找到无锡的一名书法家拜师学艺。
小荷才露尖尖角,父母却无法再支持他的爱好。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何况书法占用了他大量时间,这与“好好读书才能挣得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传统教育观相悖。
委屈、压抑,在他14岁那年终于爆发。他习惯了笔墨纸砚间的无拘无束,早已受不了学校和周围人的束缚反对。而这一年,在外打工的父亲不幸去世,正值叛逆期的黄炳馀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去北京,靠一手草书闯出一片天。而且少一个人吃饭,也可以为家里减轻点负担。
事情略有波折。前两次出走都很快被母亲发现,找人或报警将他抓了回来。母亲的打骂却只激起他更大的反抗,第三次,他揣着奶奶攒下的一百多元积蓄,揣着那本代表了希望的“通讯录”,在母亲失望到近乎绝望的眼神中,踏上了火车。
一百多元,够在北京生活几天?希望彻底破灭需要几天?黄炳馀孤独地穿行在北京的胡同,把名单上的地址都走了一遍。要么人去楼空,要么无人回应,14岁的男孩很快就陷入分文不剩的窘境。
没有钱、没有工作能力、没人帮助,他开始流浪街头。困了,酒店厕所、天桥下、小区楼道里,走到哪里,睡到哪里。饿了,几天吃一顿饭也是常事,偶尔运气好,会有好心人给他点吃的。北京的风真冷真大,穿透薄薄的衣衫寒彻他的心扉。
贵人
只要还有力气,黄炳馀便会坚持做两件事:一是用木棍沾着水在地上写字,“三天不练手生”;二是努力将自己拾掇干净,隔几天就去敲一遍通讯录地址上的门。
几周后,一扇门应声而开。
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金开诚没想到敲门的是一个少年。门开的一瞬间,他看见对方惊讶继而狂喜的表情,一张疲惫的脸瞬间精神奕奕。
“我是黄炳馀,来自江苏无锡。”少年清了清嗓子,有些局促地递上自己的作品。原来是老乡,金开诚乐了,又看了看这个毛遂自荐的黄毛小子,接过那几幅书法。几秒钟后,他忍不住惊呼一声:如此老练的笔法,在同龄人中实属少见。
金开诚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黄炳馀的欣赏,后者也因此在京中有了一个去处。在得知这个勇气可嘉的少年竟然是为学习书法辍学离家流浪北京后,金教授送给对方两幅字。
“我卖了四万元。”这是黄炳馀获得的人生第一桶金,也让他看到艺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这四万元让他在北京落了脚,也让他有了混迹书画市场、成为一名书画商人的资本。
但真正令金开诚改变黄炳馀命运的,是他为这个小老乡写的一封介绍信。这封信真正为他在书画艺术上开启了一扇门,门里面住着的是当代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启功。
两个家
彼时,启功已经九十高龄,很久没收过弟子。见到黄炳馀时老人流露出几分欢喜。他是老小孩,最喜欢的也是孩子。面前这个圆脸的好奇少年身上没有对自己的丝毫畏惧,相反,透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他相信好友金开诚的眼光,在见到对方的书法作品后,更是喜笑颜开生出爱才之心:“原来你同我一样不按套路出牌!”
臭味相投的一老一少成了师徒,黄炳馀开心得不知所措:“这个老头,真好玩!”
师徒俩很快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黄炳馀在启功家楼上租了房子,老人觉少,起得早,这个关门弟子便每天清晨六点起床,下楼学习。“老师眼睛有黄斑,又时常会客,自己有大把时间练字。”黄炳馀说。他学书法,“授课”方式迥异于传统:一老一小一人一张桌子,各写各的字,写完后启功到他桌上点评他的字,他到启功桌上欣赏老师的字。
启功教他的,却远非书画一道。书画一道,浸淫着中国几千年文化艺术审美精髓,一笔一捺点墨晕染间都有渊源,从老人口中和汗牛充栋的书房里,第一次系统学习到古代文学与美学,并被老人领着进入了京城的文化圈,认识了沈鹏、吴冠中、刘炳森等各色艺术牛人,成为被他们认可的“小兄弟”。
他眷恋着老师家的温暖和轻松气氛。搁下笔,两人天真如稚童。老人有一个书柜,装满了搜集自各地亲友赠送的玩具,守着这一柜玩具,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但这样的满足只持续了不到三年时间。
2005年,启功去世。这一年黄炳馀在中国书画圈打响了名气。他加入中国书法协会,是最年轻的会员,被人称为“神童”。才学、名气和金钱,少年得志中的大多数条件,他都满足了。
大爱
老师去世前一年,黄炳馀曾衣锦还乡。少年丧父,和母亲关系一度到了破裂边缘,在故乡,他还是叛逆、不知天高地厚的代名词。归途中他想了好些炫耀的话,暗暗藏着让否定、瞧不起自己的人后悔的得意。设计好的一切却在看到母亲苍老的脸时消失如云烟。
只是离家三年,两人再见却恍如隔世。他突然意识到,离家前自己的冲动任性就是一把刀,割伤了母亲,也让自己内疚。
从此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母亲愿意黄炳馀都会带上她。但找回了母爱,拨开了童年的阴影,他的内心仍有一块无法填补的空缺。
“启功大师是个率性的人,有人打着旗号来求字,他一概不理;生病了不想见客,直接在门口贴上‘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的字条。”黄炳馀说,老师不仅教授他技艺、文化,更以人格魅力在少年心中烙下印记。这样率性的老人,却为资助贫困学生一直坚持写字卖字筹款。
黄炳馀渴望能像老师那样做些什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文人不变的情怀。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后第三天,他到达北川。
当看到成片的废墟,黄炳馀震惊了。他轻轻抚摸着一个小孩灰青的脸,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当初流浪在街头时,他也感受过类似的一双手,比谁都清楚手心里的温度。输出大爱,温暖人心,他第一次找到了自己可以在书画之外努力的方向。
玉树地震期间,他与朋友不顾余震,驾驶救援车行驶在左手深渊右手高山的盘山路上。突然一阵狂颠,山坡上一块巨石砸下来。司机及时刹车,车废了,人没事。生死一线的短短几十秒里,黄炳馀在大难不死中大彻大悟:“以前一切痛苦的回忆都没了。”他哇哇大哭着给总政歌舞团的朋友白雪打电话说:“姐,我们捐辆车吧。”
之后几年,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尤其出现在那些最苦难贫穷的偏远地区,西藏、江西、安徽、云南……哪里有贫困的学生,他就把钱捐在哪里。从2008年至今,他陆续资助了包括少年犯在内的639名贫困学生。
“还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是我感受到的最极致的快乐。”
2015年,他拍了最令自己骄傲的一张照片:黄昏,校园的国旗下,一名学生给他系红领巾。他有一个固执的观念:能系红领巾的是少先队员,是好学生,不系红领巾的就是差学生。当年读书时,他用了四年时间才被批准加入少先队。而现在,他用七年时间让自己再无遗憾。
依旧狂放不羁
字如其人,黄炳馀的性格也如他的狂草狂放不羁。他站在人生的某一个山顶,回首来时路:
14岁,他为梦想孤注一掷去流浪。
15岁,他险些迷失方向。当书画商,认识更多有钱朋友,入股煤矿。幸而不久后就因不忍心赚血汗钱,分钱没赚退了出来。
17岁,他成为“神童”,可以在别人求取成功经验时骄傲地说:“光着屁股骑老虎——胆大不要脸。”
20岁,有事业,和母亲重归于好,生活里只差爱情。
狂妄如他,在博客上公开征婚,以“愿者上钩”四字霸气开头。他不怕女孩嫌弃自己没钱没车。没钱,他可以写字画画卖钱,没车,“汽车者,吾一大款兄,于我婚时定送奔驰一辆。”
22岁,他在全国巡回书画展合肥站上遇到第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孩。苦追无果,像少年维特,失恋如世界崩溃,伤心至极出家为僧。半年后伤心平复,他再次大彻大悟:感情和书法不同,不是条件好就能“愿者上钩”。
27岁,他似乎回到15岁那年想要很多很多钱的状态,越发关心银行卡里的余额,但这次不是为自己,“有钱才能帮助更多的孩子。”
爱,改变了黄炳馀。他不再热衷觥筹交错的酒宴,喜欢上茶道;他不再因虚荣而对求字画的所谓“朋友”有求必应,“可以一眼断定对方是否值得结交”;他留下的朋友,都是可以让他“霸道”的人,是能抓起桌上震动的电话大声说“你给我捐5万,打到我卡里来”的志同道合者。
采访后的午餐上,一位企业家朋友向他敬酒,黄炳馀不举杯,再敬,仍不举:“这杯酒有说法,你捐点什么?”“你说捐什么?”“一台电脑,现在就去买。”
对方笑笑,掏出手机给助理打电话吩咐此事。黄炳馀把左邻右舍酒杯里的白酒倒进量酒器,站起来示意对方:“我干了!”
经历的某些事、说过的一些话,都是成就下一个自己的阶梯,回头望,起点可能低到尘埃,但终点始终高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