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狷书画家的写意人生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起,年轻的书画大师黄炳馀穿行大半个中国,资助了639名贫困学生。在这趟没有终点的心灵之旅里,他穿过世俗、不羁、复杂,一点点把丢失的爱与自己捡了回来。


  十四个藏区孩子在重庆度过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儿童节。
  汽车载着他们走出甘孜、雅安的大山,进入另一个世界。宽阔笔直的高速路通往城市林立的高楼,让他们第一次尝到酸奶的味道,第一次感受到用电脑、投影仪、音响上课的新奇。陪伴他们的除了上千名同龄的城市孩子,还有将他们带出藏区的活动组织者、书画家黄炳馀。
  青布马褂,厚底老头鞋,采访时27岁的黄炳馀把一身老气横秋穿出了超越年龄的墨香底蕴。国学大师启功的关门弟子,中国书协最年轻的会员,他的履历足以让人们恭敬地尊称一声“黄大师”。
  他已经走得比自己14岁那年所希望的更远。
  书法梦
  14岁的黄炳馀站在北京街头,北京那么大,让他写出一脸的迷茫。
  他还记得自己登上火车时一颗心要跳出胸膛的兴奋。北京,中国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多少籍贯同为无锡的专家学者来此深造定居。他怀里揣着自己整理的“无锡名人通讯录”,把未来赌注在他们的慧眼识英上,“只要能叩开一扇门就能找到希望。”
  在无锡书画界,黄炳馀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才子”。6岁那年,他在集市上见人写春联,游龙走凤,潇洒自如,顿时被吸引,回家就找来纸笔模仿练习。
  这份天赋却险些被埋没。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指着他的作业本:“字这么丑!”还因此让他留了级。但他个性要强,越被否定越坚持,除了花更多时间练字,还找到无锡的一名书法家拜师学艺。
  小荷才露尖尖角,父母却无法再支持他的爱好。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何况书法占用了他大量时间,这与“好好读书才能挣得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传统教育观相悖。
  委屈、压抑,在他14岁那年终于爆发。他习惯了笔墨纸砚间的无拘无束,早已受不了学校和周围人的束缚反对。而这一年,在外打工的父亲不幸去世,正值叛逆期的黄炳馀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去北京,靠一手草书闯出一片天。而且少一个人吃饭,也可以为家里减轻点负担。
  事情略有波折。前两次出走都很快被母亲发现,找人或报警将他抓了回来。母亲的打骂却只激起他更大的反抗,第三次,他揣着奶奶攒下的一百多元积蓄,揣着那本代表了希望的“通讯录”,在母亲失望到近乎绝望的眼神中,踏上了火车。
  一百多元,够在北京生活几天?希望彻底破灭需要几天?黄炳馀孤独地穿行在北京的胡同,把名单上的地址都走了一遍。要么人去楼空,要么无人回应,14岁的男孩很快就陷入分文不剩的窘境。
  没有钱、没有工作能力、没人帮助,他开始流浪街头。困了,酒店厕所、天桥下、小区楼道里,走到哪里,睡到哪里。饿了,几天吃一顿饭也是常事,偶尔运气好,会有好心人给他点吃的。北京的风真冷真大,穿透薄薄的衣衫寒彻他的心扉。
  贵人
  只要还有力气,黄炳馀便会坚持做两件事:一是用木棍沾着水在地上写字,“三天不练手生”;二是努力将自己拾掇干净,隔几天就去敲一遍通讯录地址上的门。
  几周后,一扇门应声而开。
  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金开诚没想到敲门的是一个少年。门开的一瞬间,他看见对方惊讶继而狂喜的表情,一张疲惫的脸瞬间精神奕奕。
  “我是黄炳馀,来自江苏无锡。”少年清了清嗓子,有些局促地递上自己的作品。原来是老乡,金开诚乐了,又看了看这个毛遂自荐的黄毛小子,接过那几幅书法。几秒钟后,他忍不住惊呼一声:如此老练的笔法,在同龄人中实属少见。
  金开诚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黄炳馀的欣赏,后者也因此在京中有了一个去处。在得知这个勇气可嘉的少年竟然是为学习书法辍学离家流浪北京后,金教授送给对方两幅字。
  “我卖了四万元。”这是黄炳馀获得的人生第一桶金,也让他看到艺术能带来的丰厚回报。这四万元让他在北京落了脚,也让他有了混迹书画市场、成为一名书画商人的资本。
  但真正令金开诚改变黄炳馀命运的,是他为这个小老乡写的一封介绍信。这封信真正为他在书画艺术上开启了一扇门,门里面住着的是当代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启功。
  两个家
  彼时,启功已经九十高龄,很久没收过弟子。见到黄炳馀时老人流露出几分欢喜。他是老小孩,最喜欢的也是孩子。面前这个圆脸的好奇少年身上没有对自己的丝毫畏惧,相反,透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他相信好友金开诚的眼光,在见到对方的书法作品后,更是喜笑颜开生出爱才之心:“原来你同我一样不按套路出牌!”
  臭味相投的一老一少成了师徒,黄炳馀开心得不知所措:“这个老头,真好玩!”
  师徒俩很快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黄炳馀在启功家楼上租了房子,老人觉少,起得早,这个关门弟子便每天清晨六点起床,下楼学习。“老师眼睛有黄斑,又时常会客,自己有大把时间练字。”黄炳馀说。他学书法,“授课”方式迥异于传统:一老一小一人一张桌子,各写各的字,写完后启功到他桌上点评他的字,他到启功桌上欣赏老师的字。
  启功教他的,却远非书画一道。书画一道,浸淫着中国几千年文化艺术审美精髓,一笔一捺点墨晕染间都有渊源,从老人口中和汗牛充栋的书房里,第一次系统学习到古代文学与美学,并被老人领着进入了京城的文化圈,认识了沈鹏、吴冠中、刘炳森等各色艺术牛人,成为被他们认可的“小兄弟”。
  他眷恋着老师家的温暖和轻松气氛。搁下笔,两人天真如稚童。老人有一个书柜,装满了搜集自各地亲友赠送的玩具,守着这一柜玩具,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但这样的满足只持续了不到三年时间。
  2005年,启功去世。这一年黄炳馀在中国书画圈打响了名气。他加入中国书法协会,是最年轻的会员,被人称为“神童”。才学、名气和金钱,少年得志中的大多数条件,他都满足了。


  大爱
  老师去世前一年,黄炳馀曾衣锦还乡。少年丧父,和母亲关系一度到了破裂边缘,在故乡,他还是叛逆、不知天高地厚的代名词。归途中他想了好些炫耀的话,暗暗藏着让否定、瞧不起自己的人后悔的得意。设计好的一切却在看到母亲苍老的脸时消失如云烟。
  只是离家三年,两人再见却恍如隔世。他突然意识到,离家前自己的冲动任性就是一把刀,割伤了母亲,也让自己内疚。
  从此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母亲愿意黄炳馀都会带上她。但找回了母爱,拨开了童年的阴影,他的内心仍有一块无法填补的空缺。
  “启功大师是个率性的人,有人打着旗号来求字,他一概不理;生病了不想见客,直接在门口贴上‘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的字条。”黄炳馀说,老师不仅教授他技艺、文化,更以人格魅力在少年心中烙下印记。这样率性的老人,却为资助贫困学生一直坚持写字卖字筹款。
  黄炳馀渴望能像老师那样做些什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文人不变的情怀。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后第三天,他到达北川。
  当看到成片的废墟,黄炳馀震惊了。他轻轻抚摸着一个小孩灰青的脸,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当初流浪在街头时,他也感受过类似的一双手,比谁都清楚手心里的温度。输出大爱,温暖人心,他第一次找到了自己可以在书画之外努力的方向。
  玉树地震期间,他与朋友不顾余震,驾驶救援车行驶在左手深渊右手高山的盘山路上。突然一阵狂颠,山坡上一块巨石砸下来。司机及时刹车,车废了,人没事。生死一线的短短几十秒里,黄炳馀在大难不死中大彻大悟:“以前一切痛苦的回忆都没了。”他哇哇大哭着给总政歌舞团的朋友白雪打电话说:“姐,我们捐辆车吧。”
  之后几年,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尤其出现在那些最苦难贫穷的偏远地区,西藏、江西、安徽、云南……哪里有贫困的学生,他就把钱捐在哪里。从2008年至今,他陆续资助了包括少年犯在内的639名贫困学生。
  “还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是我感受到的最极致的快乐。”
  2015年,他拍了最令自己骄傲的一张照片:黄昏,校园的国旗下,一名学生给他系红领巾。他有一个固执的观念:能系红领巾的是少先队员,是好学生,不系红领巾的就是差学生。当年读书时,他用了四年时间才被批准加入少先队。而现在,他用七年时间让自己再无遗憾。


  依旧狂放不羁
  字如其人,黄炳馀的性格也如他的狂草狂放不羁。他站在人生的某一个山顶,回首来时路:
  14岁,他为梦想孤注一掷去流浪。
  15岁,他险些迷失方向。当书画商,认识更多有钱朋友,入股煤矿。幸而不久后就因不忍心赚血汗钱,分钱没赚退了出来。
  17岁,他成为“神童”,可以在别人求取成功经验时骄傲地说:“光着屁股骑老虎——胆大不要脸。”
  20岁,有事业,和母亲重归于好,生活里只差爱情。
  狂妄如他,在博客上公开征婚,以“愿者上钩”四字霸气开头。他不怕女孩嫌弃自己没钱没车。没钱,他可以写字画画卖钱,没车,“汽车者,吾一大款兄,于我婚时定送奔驰一辆。”
  22岁,他在全国巡回书画展合肥站上遇到第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孩。苦追无果,像少年维特,失恋如世界崩溃,伤心至极出家为僧。半年后伤心平复,他再次大彻大悟:感情和书法不同,不是条件好就能“愿者上钩”。
  27岁,他似乎回到15岁那年想要很多很多钱的状态,越发关心银行卡里的余额,但这次不是为自己,“有钱才能帮助更多的孩子。”
  爱,改变了黄炳馀。他不再热衷觥筹交错的酒宴,喜欢上茶道;他不再因虚荣而对求字画的所谓“朋友”有求必应,“可以一眼断定对方是否值得结交”;他留下的朋友,都是可以让他“霸道”的人,是能抓起桌上震动的电话大声说“你给我捐5万,打到我卡里来”的志同道合者。
  采访后的午餐上,一位企业家朋友向他敬酒,黄炳馀不举杯,再敬,仍不举:“这杯酒有说法,你捐点什么?”“你说捐什么?”“一台电脑,现在就去买。”
  对方笑笑,掏出手机给助理打电话吩咐此事。黄炳馀把左邻右舍酒杯里的白酒倒进量酒器,站起来示意对方:“我干了!”
  经历的某些事、说过的一些话,都是成就下一个自己的阶梯,回头望,起点可能低到尘埃,但终点始终高不可测。
其他文献
在我认识的所有uper middle class的美国人中(无论美国本土还是欧亚移民),没有一个真的对他们的孩子实行什么国内人误解的“快乐教育”。美国之所以似乎比国内压力小、生活好,完全不是他们的教育成功,而是二战之后作为战胜国,之前的工业化基础打得好,人少资源多,竞争压力小,不用千万人挤独木舟地拼杀,而非什么教育有捷径,可以从小做公主梦以后就能成功。在美国,其实和中国一样,每个成功的人,各有特长
期刊
今年4月26日,人们在台湾21公里半程马拉松中捕捉到Selina任家萱的身影。  “08700”是她的号码,橘色背心,黑色短裤,艰难挪动的脚步显示着她与周围选手的不同。媒体的长枪短炮、选手亲友团争相挤到赛道旁,等着Selina从他们身边经过。  “哇,原来她伤得那么重。”一个年轻女孩看到她手臂、下巴和腿上的伤疤,惊呼道。  身体的极度疲惫和痛苦让她无暇为旁人的拍照、议论分心。2小时34分后,她几乎
期刊
1920年,安全套和居里夫人发生了“关系”。那一年,销售最火的套套是号称有镭辐射、可以让男人雄起的新款!可见为提高销量,套套生产商们在这百年中真是各种拼了。  如果站在生物学角度,安全套基本就是个反人类的产物。繁衍后代延续基因是生物本能,谁能想到人类会进化到把性快感与生育功能分离的程度!  如何既享受快感又不必喜当爹,成就了避孕药与安全套两大产业。不过男人对安全套的抵触情绪远超过女人对避孕药的复杂
期刊
只要他弹起吉他,立刻人潮涌动,只要他一开嗓,立马就是一场街头演唱会。  对于歌手张明远来说,流浪20年,为的不是卖出四万张原创专辑,也不是成名成腕,而是跋山涉水,找到回家的路。  11岁成为被父母抛弃的流浪汉  孤儿、流浪汉,是张明远关于童年的所有记忆。他的老家在黑龙江泰康县克尔台乡。一个小土房里,一家三口靠打鱼为生,日子清苦,父亲张占福还患有抑郁症。在张明远的印象中,父母每天都在吵和打。  后来
期刊
“千旦好找,一丑难求。”  当年,签下谢依霖的综艺教父王伟忠,如此评价对方。  就像一句魔法的预言,四年后,  90后女生谢依霖成了娱乐圈的“神奇宝贝”。  年前,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里,一位自称“时尚教母”的年轻女孩一出场,就将观众雷得人仰马翻:穿着大妈都嫌弃的乡村碎花套裙,顶着眉如蜡笔小新、嘴如腊肠的奇丑浓妆,还漫不经心地说:“今天我教你们什么叫时尚。”  “想去夜店又忘穿网袜?没关系,
期刊
时隔4年,陶虹第二次接受了《家人》杂志的封面專访。采访时间定在下午2点,地点是北京798艺术区一个咖啡馆。  走进咖啡馆包厢,迎头碰见一拨刚与陶虹谈完事的人走出来。陶虹坐在咖啡桌前,趁空隙喝了一口咖啡,看见记者进来,还没吞下,忙说:“你坐。”  这一天,她很忙。在助理的安排下,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在咖啡馆跟各种人谈事情,连午饭也是吃的简餐。褪去明星光环的她,穿一件淡蓝色的皮衣,披着头发,素颜,脸色略
期刊
当父母的快乐与教育二字挂钩,  近几年来被推崇的“快乐教育”法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了。  “教育者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钻研,要机智,要忍耐;  目光短浅、缺乏同情、感情易怒,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斯宾塞。  《虎妈猫爸》里,佟大为饰演的爸爸是一个反对早教的人。“我不想让我女儿学这样学那样,我只要她快乐就好。”可惜他和赵薇饰演的“虎妈”无法达成共识,于是每天化悲愤为玩游戏的动力。  我见过好
期刊
人人都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但大部分事物或人其实依然都以实用为主。  你若不能先成为锦,再美貌,也没有锦上添花的可能性。  蝶变,往往要以时间作为交换。  我刚出茅庐、开始有大学女生慕名而来时,就认识了她。第一面我吃了一惊:农家女,矮个子,扁平脸塌鼻梁,皮肤黄黄的,一口烂牙,一说话一笑就像是在龇牙咧嘴。  这听起来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出身寒微,挣扎出鸡窝却只是一个专科生,将来能做什么呢,文员?
期刊
我恨她,我很恨她  20年前,我7岁。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带着2岁的弟弟在村巷中来来回回地走。父母刚刚到县城里的医院工作,我们姐弟俩在老家由我奶奶带。  那时的奶奶守寡已经20年了,她几乎不对我笑,偶尔会对弟弟笑一下。和很多重男轻女的农村妇女一样,她有什么好吃的,从来不会先考虑我。  有一回,父母托人送来一条花裤子,是暖和的灯芯绒面料。这是我很久以前就渴望拥有的,穿上它,背着弟弟出去转悠的时候就再
期刊
姑姑曾是我们的开心果,她待人热情,喜欢与人拥抱。每次去她家里做客,她都会拿来啤酒或威士忌,热情洋溢地招呼:“喝什么?”  直到一次跌倒,让年过80的她,身体和精神一下子都垮了。上次去探望她,她窝在沙发里,穿着睡衣,神态疲惫。见到我,她的眼角努力舒展出一丝笑意,但呈现出来的表情却是无奈和忧伤的。  她颤巍巍地起身,两只脚在地板上磨蹭着挪动,问我要喝什么。我说随便,她说:“那就喝点酒吧……哦,可我家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