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源头活水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fucyou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读书习惯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的。教师自己不阅读,培养不出会阅读的学生来;教师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很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读书,将引入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的源头活水。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教师读书的现状及反思
  (一)从教师自身读书学习情况分析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比别的群体更要多读书。一方面是职业本身教育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是教师居于自身发展和提升的需要,还是自我思想精神内涵养成以及心灵智慧积淀的需要。此外,读书本应成为文化增长和生命成长的自觉追求,鉴于这几种需要,教师读书本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需求并内化为教育实践的自觉行为,但反观教师群体真正读书的习惯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有的一学期或一年没读过一本完整的书,读得少或者根本没有读过什么书,缺乏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和强烈需求的读书意识和读书欲望;没有买书和藏书的习惯以及静心读书思考感悟而做学问做教研的习惯,大多很少订阅教育教学类专业报刊杂志,有的从没去“泡过”阅览室、图书馆、书店、书吧等图书场所,平时上网也很少关注当当网、淘宝网、亚马逊网等上面的一些新书动态或有意识购买;读的内容囿于娱乐消遣類的浅阅读层次的信息范围,手机微信聊天和信息关注成为生活的常态,不少老师在学校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从学校管理指导的宏观把握来看
  有的学校很少开展深入性实质性的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读书交流活动,缺乏读书学习的管理机制和推动执行力,读书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检查流于形式,可有可无;由于缺乏长期的读书的浓厚氛围和读书的积极环境的支持和铺垫,教师选择什么可读之书以及怎样深入地读,其认识比较模糊和茫然。由于缺乏读书意识和读书兴趣以及坚持读书的意志和自信,导致主观认识的片面和肤浅乃至无所收获,因此不少教师在教学之余把本该用来读书的一些零碎时间放在其他生活事务上或者休闲娱乐上以及人情客往的应酬和交际上,没有严格的时间管理和读书要求,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和耐心。客观上,有些老师总认为没有时间看书,时间的无法把握和主观认识的矛盾让自己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和信心,有的心理上抵触读书,认为这是加重负担。
  (三)从读书环境选择的角度观察反思
  客观上,学校图书馆建设和图书资源的充实基本上能满足教师阅读需求,也有很多可供选择和适合的阅读种类和阅读书籍,一些老师到了图书馆指导学生阅读并自觉选择阅读,但真正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教师并非大多数,图书馆较为冷清和单调,有时成了“博物馆”。当然,这并不排除教师自主阅读情况和他种环境下的阅读行为价值取向,但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而整天忙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让很多教师客观上无法利用更多时间广泛阅读。没有真正意义的阅读数量和质量作基础,其读书效果将受到影响。时间的无情、选择的无奈,导致部分教师缺失专业阅读意识,专业发展步入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工作积极性有所降低。具体表现在职业懈怠、教育创造力减弱,发展动力不足等方面。
  主观上,无论什么状态下,教师都要养成积极的读书习惯,切实提高读书精神需求,在自己专业发展道路上以及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给自己源源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和新鲜血液,才能实现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增长,才能提升思想智慧而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指路人。
  二、教师读书的意义及影响所在
  读书,是人们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创造未来的学习方式,读书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通道。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落实,对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革命,需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践行。教师的思想和观念要有变革的自觉,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而书籍就是教师登高望远的阶梯。读书还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人类始终是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发现、在读书中成长的。每一个心怀理想、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都会不断地在现实的大地上寻求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并在其中逐步完善自己,最终找到在人间诗意栖居的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可以说,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即教师读书具有其独特的专业价值。
  (一)生成专业智慧
  教师是需要一种专业智慧的,没有这种专业智慧,教育必然是肤浅的。教师的专业智慧,体现在智慧的教学实践与对教育教学的智慧理解上。托尔斯泰说:“书是智慧的钥匙。”要想生成教师的专业智慧,就需要教师手捧书卷,沉浸其中,与各种思想进行智慧的对话。
  1.促进智慧实践。首先,阅读本身使教师获得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影响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使教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这直接促进了教师智慧实践的发展。宋代学者黄庭坚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大丈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由此可见,读书能使教师义理交于胸中,面目可亲,言语生动,而教育智慧也是蕴藏于这举手投足之中的。其次,专业阅读使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阅读即研究,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博采众家观点,在研究中进行阅读,其行为带有研究性,而带有研究性的教育行为,是一种避免无效劳动的智慧实践。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获得,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写就的教育诗篇,同样要在各种教育书刊中寻寻觅觅。
  2.达成智慧理解。教育是需要理解的,教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实施水平。其实,教育的智慧实践源于教师对于教育智慧的理解。第一,深广的阅读让教师从更宽广的层面理解教育。比如。李镇西老师在《尴尬与自豪》一文中把自己及其他当代的教育名师和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师相比较,认为自己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代”,这种尴尬就是“文化尴尬”,正是因为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师的文学、历史、政治阅读极其广泛而深厚,所以他们能够从社会的高度看教育,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够对教育有更多的智慧理解。第二,坚持阅读让教师与时俱进地理解教育。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理解不同,教师要不断地阅读,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保持永远的智慧。   (二)构建专业精神
  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教师这个专业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心灵的事业。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因此,教师阅读的专业价值丰富而重要,因为阅读正构建着教师的专业精神价值。
  1.改变精神状态。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教师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更加需要专业精神。陶行知先生所谓:“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操作,尤不可因钱少推诿。”而教师的这种精神给予学生的影响更是巨大的。
  2.建立教育信仰。教育是需要信仰来支撑的,肖川博士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所以,教师应通过阅读来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大厦,这才是教师有教育世界登高望远的基础,也是教师忙忙碌碌的教育生活能够得以幸福感受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3.提升人生境界。阅读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提升人生境界,将生命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在《帕什雷夫学校》中提出:“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这不能称其为学校。”著名大画家张大千先生对于读书也有着深切的了悟,他说:“作画如欲脱俗氣、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应该成为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
  (三)增长幸福指数
  教师不仅为别人活着,同时也要为自己开心的活着,为享受读书、教书乃至写书的幸福而活着。教师感觉自己太苦太累太难而感到压力,就是当教师不快乐不幸福,原因在于没有领悟到其职业成长的真谛,误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意义。教师一方面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另一方面却抹杀了自我发展的价值。朱永新教授说:“教师的幸福或价值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也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1]教师的精神幸福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去实现,通过与教育家进行情感冲击与交流来获得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
  三、教师读书精神的涵养和读书习惯性养成
  (一)兴趣爱好与自主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接受金砖国家媒体采访时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对读书的热爱与痴迷,贯穿习总书记的人生轨迹,他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兴趣爱好催生自主阅读。教学事务繁杂,教师持之以恒乐于读书难能可贵。所以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尤为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的智力和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2]这是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而得出的结论。读书不是外在强迫的事件和被动的行为,因为事物发生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缺少了教师的个人自主阅读行为这个内在动力和基础,那么学校管理人员即使开展较多的读书活动和形式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必须培养自我读书兴趣和读书爱好这个习惯。培根曾经说过,“一种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当然,重视个人的读书习惯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学校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通过同伴交流式阅读来辅助教师自主阅读性阅读行为。
  (二)文化自信与完善人格
  教师既是文化拥有者,又是道德完善者。孔子在14年周游列国时“畏于匡”,就是在匡这个地方被围困了。但是孔子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文王已经死了,文化难道不在我孔子这里吗?他又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如果老天要想把这个文化毁掉了,那么到我这里也就完了。“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果上天不想毁灭这个文化的话,匡人对我是没有办法的。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说他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实际上作为老师来说,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一个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既然是文化的传播者,就应当拥有文化。那么,拥有文化最关键的途径之一还是读书。从书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汲取文化营养,才真正地像孔子所说的:“文不在兹乎?”学生认为老师更是文化的代言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老师是一个文化者。所以,拥有文化、博览群书,应该是我们老师生存的文化自信。
  教师不仅仅应该是文化者和智慧者,同时还应当是拥有道德人格者,是道德完善者。读书便是完善人格途径之一。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论语》当中,他把学习定位不单单是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孔子所说的学习更多的是在道德思想方面。他在谈“学”的时候,是怎么对学习来诠释的呢。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当时鲁哀公曾经问过孔子一句话:“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回答是这样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为好学者也。”他说有个徒弟叫颜回的非常好学,他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把自己的怒气迁怒到别人的身上,不犯同样的第二次错误,这就是好学。孔子所说的“学”很多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因此,如果我们读圣贤之书,和圣人进行对话的时候,我们也自觉地完善人格修养。
  (三)零碎时间与持久行动
  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和持之以恒的。例如: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兼任多种社会职务,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但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阅读喜欢的书。许多年后,奥斯勒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 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下来就可阅读20 本书。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一共读了8235 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成功源于执着。做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就是在读书上有持久的行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爱读书就是善待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四)本领恐慌与自我意识
  教育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价值并且生成意义的过程。正如马丁·海德格尔所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3]这不仅是人的存在的自在与本真状态,更是鼓励人们追求一种有意义的存在。这种意义存在即信念系统和价值认同的存在,成为具有自我意识和专业自觉意识的完整的人并维护其价值和意义的存在。一种彻底的认知和觉醒,这便是教师对专业素养需求以及对教育价值及其意义的理解与建构的重要路径。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的困惑导致本领恐慌的诉求倒逼教师内在读书学习意识的觉醒和行动。教师始终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担当“传道受业解惑”这个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不能丢掉自己的专业和本领,不能忘掉自己是什么。作为学校教师和管理员,平时应该少些事务和公务,少些应酬和交往,多些读书学习的感悟和思考,力求排除干扰和迷乱,克服肤浅和浮躁,避开喧嚣和功利,让心灵沉淀,腾出空间挤出时间静心读书、自觉学习、耐心修炼。
  四、居于读书学习引领和提升的策略方法
  (一)从现行的培训管理体制中走出自我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短板,无论是学校自身还是主管部门以及其他培训机构都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很多平台作了很多铺垫,甚至作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培训,实际上很多培训的效果不够理想。被培训教师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往往忽视教师的学习意愿与不断提升的需求。如果作为培训对象的教师是渴求学习提升的,而且培训的内容是针对教师需求的,那么培训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只有保证了教师是学习者,教师的专业发展才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动力的保证就是自主读书学习的造血功能,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必经之路的源头活水。教师接受和认同在场的观念及其影响,但走出在场似乎什么都忘了,更无法在实践中吸收和应用在场所得,培训只有输血功能没有造血功能就会失去自我。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被动培训走向主动学习。放眼国际,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已经从“培训问题”转变为“学习问题”,已经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动性。[4]而对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应该关注到教师的学习本质,将教师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看待最为重要。[5]教师作为学习者,其学习的条件与学生所需的学习条件是一致的。[6]这样看来,学习者的身份认同与学习条件将是提升教师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专业培训要积极塑造教师的学习角色,积极打造学习者的角色认同。
  (二)培养个体“阅读整本书”的良好习惯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标进一步把“阅读整本书”作为一项独立的学习任务群贯穿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整过学习阶段。为了强调阅读整本书的意义和价值,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标还在选修I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水平的“阅读与鉴赏”部分指出,“能根据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选择阅读材料,注重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断扩展自己的阅读领域,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相同表述也出现在学业质量标准汇总水平四的“阅读与鉴赏”部分中。这一任务群的设置目的是要让高中生在“阅读整本书”的学习活动中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并使他们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通过阅读整本书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怡情养性,健全人格,培养人的精神、积淀优秀文化的教育功能。语文教师自身如果没有“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和方法,那么就无法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整本的书,对课标“整本书阅读”的切实推行就会寸步难行,因为一名从来没有阅读习惯,从来不读书的教师是不可能应对“整本书阅读”的。事实上,“整本书阅读”的任务还必须上升为“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不仅仅是文学经典教育)。只有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才能落实这项教学任务。
  (三)选择适合阅读的好书作为专业发展保障
  人生时间有限,读好书必有选择,如何选择,总的原则是跳出学科和专业限制,跨界而自由地阅读经典书籍。经典书籍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记载人类文明经验的优秀书籍,越是品读经典,就越能拥有广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崇高的信仰、坚强的意志。我们还可与选择文化气息浓厚的经典时文以及当代有影响的专业报刊,如鉴赏评论类的《名作欣赏》《文学自由谈》《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研究》等,创作类的有《小说月报》《小说选刊》《诗刊》《中华诗词》《散文》《散文选刊》等。选择书籍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一般可以选择这几种类别的书:一是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学习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二是教育家的书。教育家的著作包含着对自身教育理论的针对性思考、自身教育实践的实效性经验,可以对教师的具体工作有多方面的启发指导作用。三是专业书。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鲜活。四是现代科技书。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可增强自己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五是学习方法书。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及方法,对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很重要的。教师一生都选择喜欢的经典书籍阅读思考将会终身受益。回想李镇西老师的专业发展道路,“從李镇西研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数十年如一日,并且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矢志不渝,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好老师”,[7]这正是阅读专业的好书成就了一位好老师。我们获得的启示是:没有专业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的发展,没有专业阅读就无法造就真正的高水平教师。
  (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是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重要阵地,教师的发展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促进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应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温暖,充分让教师在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中体会学习和工作的幸福,真正实现专业发展之路的引领和提升。要关注和鼓励教师个人购买书籍和订阅报刊的情况。其次是重视图书馆建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严肃地指出一所学校即使什么设施都齐全,如果缺少了图书馆亦不能称之为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图书馆应充实教师阅读书籍的数量,真正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材料”,让每个教师有书可读;其次满足读书需求和增长,为让教师看到喜爱的书,学校应多渠道获得新书信息,积极购进图书。还应给教师罗列读书篇目,有指导性地引导教师读书;让老师每人拥有一份教育刊物,比如给老师的节日福利或先进奖励以图书为奖励品,让图书行走在老师的案头、床头更便于老师的传阅和学习。可以把书刊分发到教师手中,并给每位教师印发教育刊物目录和教师读书卡。这样教师拥有的图书日渐增多,真正做到了床头有图书,桌上有刊物,忙中看书是放松,闲时读书忙充电。让教师成为学校教育刊物的主人,让办公室成为阅览室,老师时时、处处有书读。教师家中应该有自己的“书房”和“藏书”,精心布置,潜心收藏,专心读书。成功的教育者往往是酷爱读书的人,教师应该成为读书的楷模。苏霍姆林斯基去逝时,人们清点他的藏书,总数达2万册之多,简直是个小型图书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自觉读书的榜样。他的著作被誉为“教育学的百科全书”。也正因为如此,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的爱好者,读书乃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积极构建读书学习活动的管理及评价机制
  读书需要静心,读书的困扰和烦躁来自时间的紧迫与冲突,提供给教师可支配时间的保障机制,这是促使教师把读书当作内在需求最基本的条件,以教师自学为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研读,按要求作好学习笔记,改变检查学习笔记的呈现方式,变单一的应付检查为多形式化的应用,呈现实践性材料式的读书学习互动交流,如读书汇报、读书论坛、读书沙龙、读书博客、读书演讲,充分展示读书成果,注重读、写、思、做、研的结合,在交流中促思考,在分享中促提高。重视读书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机结合。通过读书活动推动校本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建立督查机制,保证读书活动持久性开展。进行读书心得、读书笔记交流,通过交流,养成教师好学、乐学、笃学的精神特质;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组织评选优秀读书学习笔记进行奖励和表彰。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读书与教师成长[J].青年教师,2007(09):59.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8.
  [3]海德格尔,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郭官义,浩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3.
  [4]陈霞.“学习领导”视野下的校本研修建设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7(5):38.
  [5]路易斯·斯托尔,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5.
  [6]舒尔曼.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M].王艳玲,王凯,毛齐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张贵勇.李镇西:读出来的真性情[N],中国教育报,2011-11-10(8).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与内容中提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深化整本书阅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被选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作为必读书目,可见其地位之重要。笔者在研读作品时,发现小说《西游记》中作者多次采用了以假乱真的
专题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早在1896年,教育家杜威曾经尝试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研究,以此培养其实践能力。之后,教育家威廉·赫德·克伯屈在《教学方法原理》中也提出,专题学习过程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研究以及实行。高中语文教学多年来深陷接受性学习的小格局中难以自拔,原本应该卓然不群的高中生,被迫在教师的“搀扶”下,失去了独自行走的能力。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是戴望舒晚年的作品,1948年收入诗集《灾难的岁月》。2018年出版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共收入了十首中国新诗,《萧红墓畔口占》收入九年级下册第一单。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萧红病逝于香港,安葬于香港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本首诗就是戴望舒在一次去萧红墓凭吊后有感而发之作。诗作第一稿发表于1944年9月10日,题为《墓边口占》。   “口占”是指出口即成,《萧红墓畔口占》
《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这一任务群的学习贯穿高中阶段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导向,导致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如何整本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人教版教材中位于必修一,在部编版的新教材中位于选择性必修的中册。就鲁迅很多作品都涉及“说”与“不说”的二元对立,如《野草·题辞》《呐喊·自序》《“感旧”以后(下)》,但《记念刘和珍君》是一个更特殊的文本,因为它更为可视化地集中展现了鲁迅在“说”与“不说”之间进行抉择的矛盾心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尝试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更重视联系现实的问题。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都十分注重“事理论述”,要求作文必须事清理明,必须联系现实。凡是高分作文一定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人云亦云泛泛之辈则鲜有佳作。   作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必须使用现实材料,为了突出事理的价值,也可以单独设一段来联系现实。这样做有什么益处呢?第一说明作文言之有物;第二说明作文有针对性;第三使议论有深度;第四说明作
【教学设计依据与思路】   透过作家在文本中所创造的审美形象,探究作家在其中注入的审美内涵,进而走进并理解和阐释作家在其中赋予的与生命、文化有关的情怀,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从文体角度看,《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写人记事类抒情散文。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篇经典散文时,往往把“项脊轩”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作者的客观存在的、用来聚焦和引出家庭衰败和表达亲情的物理性空间,过度关注文章所记之事和所写之人,
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写作》《长江学术》主编,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写作学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新诗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全文转载。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
写作教学“缺教”,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散乱、盲目随意的境地。而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体系把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与本单元内的课文联系起来,以随文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进一步加强对写作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依旧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教材写作体系中写作知识点多而杂,实际写作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早年,语文界就有先行者要求学生:学会说“我认为”,学会说“不”,学会说“但是”……看来,同行们都遭遇过学生写作时无“想法”、无主张的尴尬。从长远看,这事相当严重。今天的学生学会了顺从和接受,在家是个“乖乖女”,在校是只“小绵羊”;明天他们就永远不会思考,人的睿智与创造趋向消失。就写作而言,没有“想法”就没有生命力,如何激活学生的想法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重点。   上学期,南京市教研活动呈现了部分微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