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京召开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召开,评选出4个年度奖项。其中,鲁敏《就花生米下酒》、施晓宇《空海:中国取经》、庄振加《被拐卖后的那些年》、张锐锋《塔城随记》、张林华《龙窑》、何正良《梦回先遣连》、周有德《周有德散文小辑》、查兴娥《货车被劫记》、林丽华《柳桂青》、蒋殊散文集《沁源1942》10篇(部)作品荣获一等奖。另外,石舒清《余墨》、李芝桂《手机堕落记》、吴斌《我在旅途当大厨》、左左《每一天都在告别》、吴有君《五彩石》、刘冬梅《躲生》、邱仙萍《胭脂巷》、吕华青《桃花红,梨花白》、凌泽泉《抒情的乡村》、蒋建春《我家有个“日本人”》、高彬《川南的春天》、黄康生《罗斗沙岛,那一抹停泊的蓝》、秦勤《疫情下的中国留学生》、杨云霞《回娘家过年》、刘帆《济源读山》、赖廷阶《巾帼魂》、韩玉舫《大石头的故事》、张钰《秀儿》等散文,分别荣获“十佳散文奖”,“十佳散文集奖”,散文类二、三等奖。
  备受瞩目的年度“精锐奖”,被新疆阿勒泰女作家阿瑟穆·小七夺得,获奖散文集《解忧牧场札记》中的她和那座游牧民族老院子,是作者坚守“垃圾是堆错地方的财富”的理念,花费了10年时间,利用在废品收购站收购的旧物、在周边坍塌老屋处捡拾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及旧家具、旧的劳动工具、在民间收购老物件等,恢复建成,起名为“解忧牧场老院子”。在这里,不但吸引了成千上万人来参观,还带动一个小村依托游牧非遗生产生活方式开展旅游活动,实现文化民俗脱贫致富。难怪,阿勒泰市副市长叶素琴在开幕式上发言时,激动地称小七是“阿勒泰的宝贝”。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肯定了小七的散文创作,他说:“小七的散文注角极其敏锐,她快乐的文笔,给人一种宁静的力量,还有,她作为一个女作家特殊的情感、情怀,到少数民族特殊的情谊,到大自然万物的温暖,堪称‘走在阳光下的文字’。”
  开幕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致辞,他说:“丰子恺最有名的散文集是他的《缘缘堂随笔集》,缘缘堂,是他花他的所有积蓄盖的,但是没多久,就被日本人炸了,然后他就开始逃难,从桂林一路逃,带着孩子一路定居在重庆,后来在台湾也去过几年,这么一个很安静的画家、翻译家、散文家,与世无争,对孩子充满着美好的感情,对动物写得非常到位,但是战争一来,摊上了能怎么办?自己盖的那个房子,三层,设计那么好的房子,让飞机炸了,那就是一个时代,他一路在写,而且,淡淡的哀伤。他的儿女们却不知道这场灾难已来临,他们依旧无比的快乐,我读起来是很震撼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讲,跟一场游戏似的,他们没有感到生活的残酷,甚至可能死亡降临那一刻,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任何的时候,万事万物皆可入我笔下,前提就是,万物皆备于我,然后呢,有一个观察点,才能表现出你所处的时代。”
  年会上,《海外文摘》杂志社执行主编蒋建伟发表了《2020年中国散文工作报告》,主办方还举办了7场名家讲座、阿瑟穆叫、七散文研讨会、2020年中国散文朗诵会、2021年签约作家仪式等系列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作家梁晓声、阿成、王宗仁、刘庆邦、鲍尔吉·原野、张锐锋、蒋建伟、巴根、蒋殊、俞勝等,与获奖作家们一起参加了活动。
其他文献
海棠待雨时节,如酥的润物果然不期而至。  家祭分前后两段,前段在祖宅举行,后段则移至百里之外的祖籍地。  四月四日清晨,我家的家祭开始了,全族人陆续赶到祖宅祭祖现场,昔日沉寂无声的院落一下醒了过来。砖木结构的百年老屋,红砖灰瓦,对开的老式木门,黑漆红边,门扇上对贴的大红福字,烘托出浓郁的典礼气氛,而悬挂在屋檐下的八米横幅上书“鄠邑区祖庵镇铺尚村田族苗裔2019(己亥)年清明回擀(土+斡)(土+耳)
期刊
坐在高铁上  想一些慢的事物  ——在春天等一场雪  在雨夜的西窗下想一个人  那总不见老的石磨  和蒙上眼睛慢腾腾  拉磨的牛  高铁注定不会想这些  它是以快为傲的  到了车站  也不能慢腾腾地下  人流匆匆  追赶着更加匆匆的车流  在这流里  我只是一朵小浪花  一朵小浪花在匆匆的流里  想到慢的事物  想要慢下来  甚至想躲到墙角抽一根烟  赏一回野蔷薇  ——多么地不合适宜  连他自己
期刊
电弧光  再坦诚的人也不愿暴露自己  红尘中尖锐的事物无处不在  犹如放蜂人戴着面罩  防御微不可见的锋芒  当电弧光像一群马蜂  扑面而来,我唯有举起手  用蓝玻璃作盾牌  那些皮肤被灼伤的  总是自诩刀枪不入的钢铁  那些难以隐藏的鲜艳的伤口  像一朵朵开在红唇上的  玫瑰,它们与蜜蜂相亲相爱  透过蓝玻璃,这个世界看起来  更柔和,更容易萌生亲近感  塔吊上  我一步一步往塔吊上爬  活像一
期刊
开于掌心的花  雨停下脚步。  四周安静下来。几只鸟儿打破凝固的  气氛,上下跳跃,偶尔发出几声欢快的啾鸣  路面蒸腾。  空气中弥漫着雨水和柏油混合而成的独特味道  连带着一些温热感  微小的风吹过。  一粒豆大的雨珠从树叶缓慢滑落,我伸出手掌接住  相触瞬间,在我手中,散成一朵破碎的花  神秘国度  她进入花的更深处,沉睡  天色由昏暗转至纯白,又回到昏暗  的过程  外界的呐喊,唤醒无数花骨
期刊
一株落尽叶子的钻天杨张开干瘦的手掌  努力地托举着夕阳  羊群的脚下霜后的白草嗦嗦作响  落伍的那只总在不停地回头张望  一只苍鹰悬浮着  投下一片阴影  那头毛色微黄的瘦狼望了望  就消失在芦荡深处  风对着大堤轻轻吹了一小口  那个完整的牛头骨就隐隐泛出了白光  蓦地,豁口处  冒出一个年老的僧人  僧衣轻轻一抖  故道就落滿了浓稠的夜色
期刊
愤怒出诗人,平静出散文。  散文,顾名思义,应是很随意的文字。  如果将文坛拟为“动物乐园”,不同体裁的作家们,因其特质相异而各自拥有不同的体貌,成为绝不相似的动物。  比如诗人,就如高蹈的仙鹤。杂文家,满腔义憤,似竖刺以待的豪猪。小说家,目光炯炯、捕捉生活与细节的神态,极像迅捷矫健的猎豹。评论家善挑剔,为啄木鸟。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作家,凭耐力和体力狩猎社会生活中重大事件,照我看像西伯利亚狼。散文
期刊
城里的月光  比起乡下的月光,你瘦了很多  被锋利的高楼切成条状  有时候,你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四处流浪  凝固的音乐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每一幢大厦,都是一曲精彩的乐章  当有人问起,它们的作者是谁  偌大的都市,一脸茫然……  田 埂  仿佛是一根根古老的琴弦  每一次触碰,都能发出温婉的律动  当春风,轻轻地拂过这片古老的土地  它便用古乐,回馈远古的先
期刊
一等奖  1、鲁敏《就花生米下酒》  2、施晓宇《空海:中国取经》  3、庄振加《被拐卖后的那些年》  4、张锐锋《塔城随记》  5、张林华《龙窑》  6、何正良《梦回先遣连》  7、周有德《周有德散文小辑》  8、查兴娥《货车被劫记》  9、林丽华《柳桂青》  10、蒋殊散文集《沁源1942》  精锐獎  阿瑟穆·小七《解忧牧场札记》  十佳散文奖  李芝桂、吴斌、吴有君、吕华青、郑相豪、钟秋生
期刊
土墙,灰瓦,西下的阳光  从没有玻璃的窗口  照亮堂屋正中  先辈的神位  香桌上  他们用过的土碗  还装有人间的甜,辣,酸,苦  他们用过的水缸  還映现着从年青到老年变幻的容颜  他们用过的竹蔑晒席  还能看到他们劳累一生  凉晒过喜悦的果实  他们用过的柴刀和蓑衣  还能为我们燃起烟火  和遮挡风雨  种庄稼的娘  玉米、红苕、麦子、白菜、萝卜、青菜  从早忙到晚  总是把腰弯得不能再弯 
期刊
一本书中这样说,行走的植物是通过风力,抑或其它自然力量移动,它们没有腿,又好像身上到处都是腿。  我想,艾草的运动最富于魔幻。  每到冬季,我浑身的寒气就在骨节与骨缝间窜动,那种凉是夏天井水的凉,是冰山上雪莲的凉,甚至是寒光闪闪的尖刀的凉。于是就尝试用点燃的艾柱把这种寒凉一点点拔出来,抽出来。艾灸永远是一件迷人的事儿,艾灸也是会上瘾的。艾灸的日子我的头发都松软如草,光亮如上了层蜡,这样的日子通常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