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初中化学沪教2012版上册“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单元复习课为例,利用演讲竞赛的形式组织复习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从效果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课堂上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复习,思维创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种教学活动给学生的帮助和启迪,比教师机械地依据课本复习要好,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激发兴趣;合作探究;高效复习;提升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5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5.016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复习课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复习课可以诊断和弥补新授课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化和结构化;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来看,复习课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水平[1]。众所周知,复习课是一种最难上的课,复习过程中学生因对知识缺乏好奇心而丧失学习主动性,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师生活动被动消极,复习效果甚微。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中有计划地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能够再次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笔者现以初中化学沪教2012版上册“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单元复习课为例,介绍如何利用演讲竞赛的形式组织复习教学。
一、教学设计背景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空气组成、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等基本知识,具备了气体性质验证和气体实验室制取等基本实验技能。
复习课选取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作为素材,学生复习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但本章所涉及的知识点零而散,学生普遍会出现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从头到尾再梳理一遍,形成知识网络,知识尽管系统化了,记起来方便多了,但是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难以被激发,学生参与复习的主动性得不到体现,所以寻求运用新的复习法非常有必要。
二、教学准备与思路
1. 教学准备
以《我是谁?》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采用第一人称,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分别介绍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字数不限。介绍的“主人公”由小组长抽签选定。
2. 具体思路如下图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 撰写演讲稿
以小组为单位抽签确定选题,组内成员课前独立撰写。(各组演讲稿内容略)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选题演讲的形式,组织复习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独立撰写讲稿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修改演讲稿
课堂上,各小组长结合组内成员的讲稿进行整合加工,组内合作完成展示稿件
【设计意图】 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机整合各成员稿件,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演讲交流
主持人:xxxxx中学九(8)班《我是谁?》演讲比赛现在开始。请 I组出场,演讲者xxx
演讲者A:我是谁?……(演讲内容略,时间5分钟)
主持人:从刚才I组的精彩演讲中你能猜出“主人公”是谁吗?
学生A:(抢着站起来说)当然是氧气喽。
(教师顺势板书“养气”二字,立刻引起一阵骚动,学生纷纷反对。)
学生B:(突然站起,大声说) 过去曾叫过这个名字,是我国清末学者、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取的,意为“养气之质”。
(教师随即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室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设计意图】组内推选代表进行当堂演讲,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一种小组展示成功的喜悦,无形中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4. 明确知识,梳理细化
主持人: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I组的演讲内容中涉及了氧气的哪些知识点?
学生C:(立即举手) 文章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亲切、自然,使人印象深刻。如用“我具有‘变形金刚’的本领”,“我已多次减肥失败,肥胖的体形(O2)使我只能在低处行走,很难爬上高山,我游泳时也不会被淹死”等语句来说明氧气随外界条件的改变存在着三态变化,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等物理性质。
學生D:(补充道)“氧气性格天生的活泼开朗,最喜欢交朋友……”这句话体现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镁、磷、铁、硫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另外,在描述氧气“淘气”的举动时,如“在与某些食品朋友的长期交往中,慢慢的使其品质变坏直至腐烂;有时候过于热情,帮助燃料朋友燃烧帮过了头,引起大火,甚至爆炸……”说明了氧气可以和自然界的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包括缓慢氧化、燃烧和爆炸等知识点。
(教师同样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E:(不耐烦地补充道)还有呢,从“水娃的触电身亡,死不见尸……”还引出了氧气的获取方法,包括①水的通电分解;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实验室用固体高锰酸钾或者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教师边点头边微笑,并邀请该生板书出这几个方程式。)
主持人:大家说的都非常好,还有补充吗?
学生F:(激动地说道)我来作最后总结吧!这篇文章以“物理性质—获得方法—化学性质—用途—空气污染—知识拓展” 的思路,用第一人称对氧气进行了详细介绍,思路非常清晰,文中涉及的知识点还包括了氧气的用途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别的没有了,谢谢大家。(教室内又一次响起掌声,最后教师作了简短的评价。) 主持人:……(通过同样的方式,分别以空气、二氧化碳和水为主题做了演讲和点评,并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复习课中以稿件的内容为知识主线,以演讲的方式为活动主线,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将本已熟识的知识点一一再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的聆听与思考、归纳与概括,将已有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结构化,印象会更深刻,复习效果会更好。
四、课后反思
从课堂反馈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复习课。演讲的方式改变了常规的复习教学形式,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
1. 浓厚的兴趣。本章研究的物质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复习时往往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以话题演讲的形式组织教学,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 主动的探究。学生们为了这道演讲题,仔细钻研教材,了解课外读物,寻找、发现有关信息和资料,以寻找到的信息和资料为载体,结合所学知识富有想象力、創造性地写出演讲稿《我是谁?》。他们那种主动自觉学习的态度和激情,使我深深感动。
3. 积极的合作。演讲稿准备好后先组内品读,最后整理出一篇演讲稿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读者积极投入,评者发言踊跃,共同描绘着一堂高效的复习课。从组内合作到组间合作,从生生合作到师生合作,处处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谛。
4. 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阅读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在课堂上进行演讲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升。
总之,教育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愉快的学习体验是人健康发展,特别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2]。这种富有新鲜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帮助和启迪,比教师依据课本中整理与归纳栏目简单、机械的复习要好。为今后教师教学方式的选取,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更广泛的思维空间。追求高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而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恰恰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宏.构建“鲜活”课堂,实现复习高效[J].化学教与学,2015(1):34
[2] 保志明.对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9):50
[3] 王祖浩.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激发兴趣;合作探究;高效复习;提升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5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5.016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复习课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复习课可以诊断和弥补新授课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化和结构化;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来看,复习课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水平[1]。众所周知,复习课是一种最难上的课,复习过程中学生因对知识缺乏好奇心而丧失学习主动性,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师生活动被动消极,复习效果甚微。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中有计划地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能够再次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笔者现以初中化学沪教2012版上册“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单元复习课为例,介绍如何利用演讲竞赛的形式组织复习教学。
一、教学设计背景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空气组成、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等基本知识,具备了气体性质验证和气体实验室制取等基本实验技能。
复习课选取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作为素材,学生复习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但本章所涉及的知识点零而散,学生普遍会出现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从头到尾再梳理一遍,形成知识网络,知识尽管系统化了,记起来方便多了,但是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难以被激发,学生参与复习的主动性得不到体现,所以寻求运用新的复习法非常有必要。
二、教学准备与思路
1. 教学准备
以《我是谁?》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采用第一人称,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分别介绍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字数不限。介绍的“主人公”由小组长抽签选定。
2. 具体思路如下图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 撰写演讲稿
以小组为单位抽签确定选题,组内成员课前独立撰写。(各组演讲稿内容略)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选题演讲的形式,组织复习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独立撰写讲稿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修改演讲稿
课堂上,各小组长结合组内成员的讲稿进行整合加工,组内合作完成展示稿件
【设计意图】 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机整合各成员稿件,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演讲交流
主持人:xxxxx中学九(8)班《我是谁?》演讲比赛现在开始。请 I组出场,演讲者xxx
演讲者A:我是谁?……(演讲内容略,时间5分钟)
主持人:从刚才I组的精彩演讲中你能猜出“主人公”是谁吗?
学生A:(抢着站起来说)当然是氧气喽。
(教师顺势板书“养气”二字,立刻引起一阵骚动,学生纷纷反对。)
学生B:(突然站起,大声说) 过去曾叫过这个名字,是我国清末学者、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取的,意为“养气之质”。
(教师随即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室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设计意图】组内推选代表进行当堂演讲,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一种小组展示成功的喜悦,无形中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4. 明确知识,梳理细化
主持人: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I组的演讲内容中涉及了氧气的哪些知识点?
学生C:(立即举手) 文章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亲切、自然,使人印象深刻。如用“我具有‘变形金刚’的本领”,“我已多次减肥失败,肥胖的体形(O2)使我只能在低处行走,很难爬上高山,我游泳时也不会被淹死”等语句来说明氧气随外界条件的改变存在着三态变化,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等物理性质。
學生D:(补充道)“氧气性格天生的活泼开朗,最喜欢交朋友……”这句话体现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镁、磷、铁、硫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另外,在描述氧气“淘气”的举动时,如“在与某些食品朋友的长期交往中,慢慢的使其品质变坏直至腐烂;有时候过于热情,帮助燃料朋友燃烧帮过了头,引起大火,甚至爆炸……”说明了氧气可以和自然界的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包括缓慢氧化、燃烧和爆炸等知识点。
(教师同样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E:(不耐烦地补充道)还有呢,从“水娃的触电身亡,死不见尸……”还引出了氧气的获取方法,包括①水的通电分解;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实验室用固体高锰酸钾或者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教师边点头边微笑,并邀请该生板书出这几个方程式。)
主持人:大家说的都非常好,还有补充吗?
学生F:(激动地说道)我来作最后总结吧!这篇文章以“物理性质—获得方法—化学性质—用途—空气污染—知识拓展” 的思路,用第一人称对氧气进行了详细介绍,思路非常清晰,文中涉及的知识点还包括了氧气的用途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别的没有了,谢谢大家。(教室内又一次响起掌声,最后教师作了简短的评价。) 主持人:……(通过同样的方式,分别以空气、二氧化碳和水为主题做了演讲和点评,并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复习课中以稿件的内容为知识主线,以演讲的方式为活动主线,在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中,将本已熟识的知识点一一再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的聆听与思考、归纳与概括,将已有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结构化,印象会更深刻,复习效果会更好。
四、课后反思
从课堂反馈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复习课。演讲的方式改变了常规的复习教学形式,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
1. 浓厚的兴趣。本章研究的物质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复习时往往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以话题演讲的形式组织教学,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 主动的探究。学生们为了这道演讲题,仔细钻研教材,了解课外读物,寻找、发现有关信息和资料,以寻找到的信息和资料为载体,结合所学知识富有想象力、創造性地写出演讲稿《我是谁?》。他们那种主动自觉学习的态度和激情,使我深深感动。
3. 积极的合作。演讲稿准备好后先组内品读,最后整理出一篇演讲稿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读者积极投入,评者发言踊跃,共同描绘着一堂高效的复习课。从组内合作到组间合作,从生生合作到师生合作,处处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谛。
4. 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阅读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在课堂上进行演讲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升。
总之,教育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愉快的学习体验是人健康发展,特别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2]。这种富有新鲜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帮助和启迪,比教师依据课本中整理与归纳栏目简单、机械的复习要好。为今后教师教学方式的选取,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更广泛的思维空间。追求高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而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恰恰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宏.构建“鲜活”课堂,实现复习高效[J].化学教与学,2015(1):34
[2] 保志明.对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9):50
[3] 王祖浩.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