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于生?还学于生!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87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同意“让学于生”的说法,理由是:“学”本来就是学生的事情,没有“让”的道理。我主张“还学于生”。为什么?“学”是学生的事情,但我们的教学异化了——因为教师的“讲”,教师的强势、霸道,把“学”挤掉了、剥夺了,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原本就属于学生的事情“还”给学生。
  “还”是正本清源,是顺应“教理”。
  如何通过“还”让学生真正具有“主体性”,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学时——具备充足的学习时间。没有时间的保证,“还”是空的。在课堂上,我们只有在时间的分配上(教师所占用的时间和学生所占用的时间的比重)像倾斜的天平一样倒向学生,“还”才会有真实的意义。
  2.学程——确保学习的过程性。任何学习都需要过程。那种“曾经有过”的学习只能让学习变得“半生不熟”。保证学习过程不单单是时间的延长,更是形式的多样和心情的美好。它主要指向于“学习环节”“学习板块”和“学习要点”。如果不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还”就是虚的。当然,过程也不可能是无限期的,对于该学的内容,掌握程度达到了从“生”到“熟”就行。
  3.学面——做到学习的全面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没有“面”的保证,“还”是畸形的。当下,依靠部分学生甚至几个学生撑场面的课堂,非常普遍。这种课堂,永远都只能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现不了“共同富裕”。所以,“还学于生”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把“学”还给所有学生。
  4.学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涉及教室的采光、卫生、空间和教学设备等;人文环境主要指学习氛围。自然环境是“硬件”,人文环境是“软件”。对于硬件来说,只要条件允许,就好办(条件不允许,想办也办不成)。软件呢,需要努力,需要用心,其关键是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要有善心、善意,要能宽容、体贴,真正做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如此,学生才不会怯场、心虚,才不会缩手缩脚。学习氛围自然也就有了。
  5.学态——保持良好的学习姿态。这跟“学境”有很大的關联。“境”有便“态”生。但是,“境”只提供学生学习的“条件”(可以学,或者可以放心地学),解决不了学生学习的“面貌”(想学,要学,发愤学)。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激励、鼓舞,把“还学”还到“比、赶、超”的状态上去。
  6.学域——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这是另一个层面的“还”了,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语文与生活相等”。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时空里都能够自觉建立“学”的秩序,充分展示“学”的风采和尽情享受“学”的快乐。
  7.学成——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无疑就是“还”的目的。把“学”还给学生了,还得保证学生学有成效。有“生”无“学”不叫“学生”,有“学”不让学生学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了还是不会学,那就连“学生”都不是了——变成“学死”了。所以,“学成”是“还”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只有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水平,才能够保证数据与信息更加隐蔽,为网络运行的有序性提供必要的保障。将虚拟网络技术引入计算机网络安全当中,使得网络运行安全隐患明显降低。基于此,文章将虚拟网络技术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现代网络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成长,通过网络技术解决人们的日常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用户需求也从单纯的信息获得向大数据分析转变,AI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得到更广的应用。该文通过讨论现代网络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AI在网络技术发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大数据;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
摘要: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现代群众所需,加大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处在大数据时代下,因为计算机系统中数据越来越多,为了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与水平,该文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展开分析,结合当下大数据时代的概念为主要依据,从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储存技术、数据收集和传播技术、计算机网络逐渐转向云计算网络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加大对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公共课程。该文通过分析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改革高职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关键词: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1-0180-02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的一种方式。高职学院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并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促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资源配置的
1.教育观念方面。尽管初中新课程已实施多年,高考命题也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有的老师也参加了高中新课程培训,对高中历史新课程也有一定的认识,但仍有许多老师凭经验办事,受制于旧课
摘要:一直以来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想做好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无法离开分层技术给予的技术支持。该文先从应用层面是介绍了分层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实际特点,然后分析了实际应用涉及的技术,最后深入分析了分层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分层技术;软件开发;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7-0235-02  自从步入
有感情朗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师在课堂中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朗读就越是呕哑啁哳难为听,他们的感情朗读是基于音量的,他们的感情体现在句子中转折词、承接词以及语气词的高音上,这样做作的朗读,有个惯用的说法,叫“朗读腔”。与之相比,低年级的童声反倒显得更为清脆悦耳。越学反倒越回去了,岂不是咄咄怪事?  但当我们找出教师在课堂上常见的话语仔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创新化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也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中之重。而计算机作为新时代的关键技术,是广大人才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其中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计算机相关课程开展的基础性课程,不仅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文即以计算机基础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深入探讨计算机基
十多年前,我到了一所新学校工作。新人嘛,总要找个机会接受一下大家的检阅,正好,教研员要到学校进行教学调研。教导主任安排我一周后上一节公开课,算是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正好请教研员指点指点。那天,教研员如期而至。我执教的是《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中我紧紧扣住课文精彩的语言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上得扎扎实实,课后教研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就在我感觉得意扬扬之时,身边一位同事悄悄地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