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e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要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难成大器;一个民族也要有梦想,没有梦想的民族,行之不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他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引发了全国群众的强烈共鸣。教育,被称为最廉价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最独特最重要的财富,是一个民族最稳定最持续的力量。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强盛、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下面,笔者结合粤北山区——广东韶关当地实际,浅谈如何规范办学行为,以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构筑家乡教育所应具备的观念及措施。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三观”
  首先,是要搞清楚几个问题。一是质量观的问题。什么是质量?要追求什么样的质量?从目前情况来看,现在很多学校对质量的认识有误区。什么是“质”?“质”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质”。那么,“量”是什么?如果说“质”是品质,那么,“量”就是数量。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的是全体学生的品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应该重视。教育不能只是为一部分学生服务,而是要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才是真正的质量。现在有些学校,尤其是小学,还在不断地追求升学率,追求考上名校的人数,笔者认为,这是对教学质量的错误理解。我们一定要回到质量的内涵上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广泛的兴趣、求知的欲望、观察事物的能力、探究新知的精神以至是探险的精神。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对质量观最好的解释。
  第二个是人才观的问题。这里也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其一:什么是人才,人才的含义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分数来“论英雄”,认为考试得高分的就是人才,低分的就不是人才。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太片面。首先,分数不是区别人才的唯一标准。比如说,姚明、刘翔、邓亚萍是不是人才,成龙、章子怡、朗朗是不是人才?莎士比亚13岁就没有读书了,22岁还在一家剧院的打杂,但他最终成为了世界级的文学泰斗;郑渊洁小学学历,他写的童话不计其数,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韩寒只读了两年高中,而且在高一就重读了一年,后来因为7门成绩不及格而留级,最后退学,但他在写作上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人才的含义是多元化的。只有认识了人才的含义,才能正确评价一个学生,并且引导他走上成才之路。其二: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理解和落实“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从前一个问题中,有人可能会问,那我们学校是不是就不用上课了,专门去培养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或者作家?我想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人才观的视野扩大了,那么教育的视角也会拓宽,教学的落点就会是多方位、多维度的。我们搞教育,不是在生产产品,而是在塑造人。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确学习方向,体验学习乐趣。最近,有一本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励志图书《最后一锹土》,其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人生就像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的可以种豆子,豆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时候,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也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所以说,学生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未来,最重要的是不能丧失人生奋斗的勇气和自信,并且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发展空间。笔者以为,这就是正确人才观的最直接、最形象的阐述。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人才观,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观;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教育观,才能有正确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想起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在当时有它的政治意义,是希望清政府不要拘于一种形式来选拔人才;今天笔者要改一个字,就是希望学校要“不拘一格出人才”。
  第三个是学生发展观的问题。前段时间披露的一则消息让人感慨: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从调查情况看,中国孩子并非不聪明,但是他们张不开想象的翅膀。像陶行知先生所说,孩子的聪明像被裹“小脚儿”那样,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个个都裹成“三寸金莲”不可。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笔者以为,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发展观。目前笔者所在的韶关市浈江区的教学现状存在着不少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有的小学,违反国家课程计划,尤其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就往往以一中实验学校、北中实验学校的考试科目来开课,一周10多节语文课、10多节数学课。这样一来,体育课没有了,音乐课没有了,自习课没有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了。这种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还有,就是初中阶段不按常态分班的问题,开设所谓的重点班、快慢班、AB班等,就是只照顾了一小部分学生,放弃了大多数。另外,我们各个层次的教育也缺乏内在的延续性,小学不管初中,初中不管高中,不去想想学生有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出口,培养合格的公民是教育的着力点。江苏洋思中学从十多年前就在课堂上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出发点就是要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其实,这样的理念早在古代就有了,《吕氏春秋》中就有“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的论述。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到今天能记住多少呢,能经常使用的有多少呢?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的科学在不断进步,知识体系在不断更新,今天的知识到明天或许就跟不上时代了。据统计,2013年需求最高的10项工作在2004年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也就是说,现在就要使学生做好准备,毕业后投入目前根本不存在的工作,使用还没发明出来的工具,以解决我们从未想到的问题。那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规范行为,建立依法办学理念
  规范办学行为,要怎么规范?要从哪些方面去规范?笔者认为,首先要认识我们哪些地方做得不规范。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 要制止“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杜绝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防止低效、无效的教学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推进十余年,但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很滞后,教学的手段很单一,一堂课一讲到底,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也不给学生体验和实践的机会,造成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丧失了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根据美国国家培训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两周后知识保留度的差异非常大,呈金字塔形体现,从上到下分别为:通过讲授也就是听觉所得为5%,通过阅读也就是视觉所得为10%,通过视频也就是视听结合所得为20%,通过教师示范或演示所得为30%,通过讨论所得为50%,通过实践所得为75%,通过互相教并马上使用所得为90%,这就是“学习金字塔”理论。从这个金字塔可以看出教师“满堂灌”的效率有多低,而最高的是哪种呢?前面提到的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给大家一些启示。此外,杜郎口学校最初提出“0 45”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可以讲课,讲台都给撤掉,课堂的所有时间都给了学生,但又要求成绩不可以掉下来。听起来很荒唐,但却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那真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笔者认为,一节课教师不停地讲授超过20分钟的,就不是成功的。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不能讲这么多了,老师就可以轻松了,可以随意了?”笔者认为,这会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将讲、练、导有机结合,更要精心备课,精选素材,认真分析学情,找准最近发展区,设置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教学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体验、交流、讨论营造更好的课堂环境。
  规范作业的布置,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都对作业量进行了规定,但学生的作业量却一直下不来。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作业量都是超标的。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小孩做作业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语文有多少张试卷,数学有多少页练习,生字词要抄多少遍,奥数要做多少题,还要写作文。学生的课余时间都堆在做这些没完没了的作业上,学生怎么能不厌学呢?中小学生都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需要休息,大脑需要休息。但是大家算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从晚上七点做作业做到十一点,四个小时,等于又上了一个上午的课。这样的学习效率会高吗?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孩子要有“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可直到今天,这些要求哪点做到了?其实,老师如果能将课堂抓好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在课堂上就掌握了教学内容,又怎么需要重复地做无用功呢?这样,布置作业就可以放在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社会实践、阅读、交流、个人兴趣等方面上,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获取知识;这样的“作业”,要比他们在学校学得还要多。这样的作业对教学不但不会有不好的影响,还会有促进作用。前面提到的杜郎口学校就实现了“零作业”,这不是什么神话。
  规范考试的次数,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很长时间,考试成了老师的法宝,学生都是谈考色变。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应该的。但如果考试过于频繁,就会造成负面影响。国家早就明文规定,取消小学升学考试,初中招生实行划片招生、电脑派位或小学与中学对口直升。但现在有些小学,却已经实行了月考制度,这和课标精神是相违背的。说白了,这些学校都是在急功近利,没有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他们在制造的是学习机器、考试机器。目前,高考的机制也正面临改革,已经由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逐渐向更加多元、更加自主的方式过渡。因此,一定要改革评价机制,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不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在起步阶段。
  关于规范办学,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分班的问题、教辅材料的问题、课程计划的问题等,都是要注意的,这也要求校长们要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观,从真正意义上推进素质教育。
  圆梦,是个光荣而艰巨的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笔者希望每一位家乡人都能为粤北山区的教育砥砺奋斗,“我家乡的教育梦”就能早日圆,家乡教育的春天就能早日来到。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能充分地利用企业的技术指导、设备、资金,学生能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学习,有效提高实践技能。“校中企”合作方式的核心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鼓励企业参与学院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校企深度、全程、紧密、长远合作,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有效实施,推动专业服务能力持续进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以湖北工业职院汽车系为例,分析汽车系在建设“校中企”实
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近日出台《青岛市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规范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指出: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公共秩序和赛会保障志愿服务、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等。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学生经其监护人同意,可以申请成为学生志愿者。未成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应当在其监护人陪同下或者经监护人同意参与志愿服务。同时要求:学校负责做好学生志愿服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复习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手段,教师通过对成语复习课的实践和研究,在课堂上实现“温故而知新。”其中,温故而知“新知”即在旧知识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生长点;温故而知“新法”即总结学习的方法,从字面上找规律,从结构形式上找规律,从韵律上找规律,总结学习成语和复习成语的方法;“可以为师矣”即学以致用,自学成语。  温故方可“新知”  从把握教学目标入手,做
编者按:提及农村小学,你的脑海里会想到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那一定是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管理理念落后、教學方式陈旧……无可否认,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巨大差距。然而,走近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中心小学,会让你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村小——这里有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帮你搭建一座“造梦工厂”;这里有校园电视台的模拟演播厅,承载你的
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出台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均衡编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不得将外语、奥数等各种竞赛、等级考试成绩作为入学条件。陕西省教育厅要求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普通高中应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和择校生“三限”政策,严禁提前私自组织招生考试、随意扩大招生计划、擅自提高择校生比例、转让交换招生指标、强挖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等行为。  学
20余年一直做着一件接地气的活儿——马铃薯研究,在不是优雅的实验室里,凡事亲力亲为、耐心细致;在上山下乡的路上与老农们同行,身上夹杂着的是“洋芋味”、泥巴味和汗味……他把青春奉献出来,开辟了马铃薯研究的全新体系;他把热情释放出来,把责任凝练出来,他是云南省马铃薯研究的先锋者,是治疗马铃薯晚疫病的“医护人员”,是开启学生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的传道解惑者,是躬身于试验田里一名不起眼的“农民”,是将科研论文
一个行业的成熟度与其所提供的选择性直接相关。社会发展的多元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对学校特色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今,特色强校已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但从理论界来看,对办学特色的许多问题的界定尚未十分清楚,许多专家观点也不尽一致。就校长而言,对办学特色的认识和实践更是因人而异,差别较大。  做任何事情都首先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然后再进行方式方法的选择。在展开学校办学特色实践之前,先谈三点认识思考:第
在省市“十二五”课题《品德教学审美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实施“审美化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立美于教”和“施教于美”的和谐统一,实现“以美引善”和“立美育德”的目的。课题组围绕“审美化教学教师素质结构”“教学设计审美化”“教学实施审美化”“教学评价审美化”等方面展开了实践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特别是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形式呈现、
全国新课程改革已经数年,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实施的效果如何?本文对贵州省黔南地区五县市的一线中学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包括28个中学,专访11次,被专访人员23人,召开座谈会5次(县城中学3次,农村中学2次),参与座谈的教师123人,并对参加课改的中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335份,回收330份;利用各中学学生花名册分成课改与非课改各随机抽查50名左右学生,未参加课改的班级发放学生调查问卷3
作者:王林清 马彦周 张建和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  该书根据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性,从实践视角分内容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作业流程体系三个部分进行阐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规范与服务标准》一书简要介绍了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内涵,及其内容的细分与搌布;导入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了学生事务质量管理体系,并提出了持续提高学生事务管理质量的方略;按照10类、256项的内容细分,分别设计制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