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对此十分肯定,朱熹《论语》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庄子》说“庖丁解牛、技进乎道”,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韩非子《五蠹》一文就提到了最早造房子的有巢氏、最早钻燧取火的燧人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就是最早的“匠人治国”的案例。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经验,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两千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歐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独具东方风韵。《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为只要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就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韩非子《五蠹》一文就提到了最早造房子的有巢氏、最早钻燧取火的燧人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就是最早的“匠人治国”的案例。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经验,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两千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歐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独具东方风韵。《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为只要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就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