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两宋是我国工笔花鸟绘画艺术空前繁荣的巅峰年代,作为画面意境的重要表现形式,绘画中色彩的运用体现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从而形成了色彩风格多姿多彩且独树一帜的宋代工笔花鸟画。文章从北宋时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进行学习与研究。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色彩艺术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不同的色彩所传达出的不同情感、思想内涵。
关键词:北宋;工笔花鸟;色彩特点
一、引言
中国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绘画,其中北宋时期工笔画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尤其是花鸟画的发展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对后世画家和绘画史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北宋后期画院工笔花鸟画的最高成就,无论技法,还是意境都是南宋和明代宫廷画家所无法超越的。
二、院体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
院体画的发展脉络最初是由于北宋初期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这种政策礼遇画家,开启了宋代绘画艺术事业的空前繁荣,为两宋宫廷绘画艺术走向盛世奠定了基础。“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简称‘院体’、‘院画’,延续了唐代设立的待诏、供奉以及五代时西蜀、南唐设立的画院体制,是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整细致一路风格的绘画或泛指非宫廷画家效仿南宋画院风格的一类作品。宋初主要画家例如黄筌、黄居寀、高文进、周文矩等人。”他们为迎合宫廷贵族华贵奢靡的需要,大都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以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其中只有黄居寀、高文进等人比较受到器重,成为了当时北宋画院最负盛名的画家,因此他们的绘画风格也成为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尺和准则。“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是指黄筌和徐熙的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黄家”画派的色彩风格鲜明华丽,符合皇室贵族奢侈华美的装饰需求;“徐家”画派的风格较为潇洒清逸,取景来自最平凡朴素的自然景象,在民间广为流传。两家都对后世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过这个问题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由于皇室贵族对“黄体”过于推崇,使得众多画家纷纷跟风效仿,因此忽略了对现实生活和真实自然的体验与发掘,画中并未融入自己个性的色彩感觉,忽略了自己本身对色彩的感受,没有遵守物象本身所固有的色彩,缺乏纯客观的自然主义描绘。直到一些具有創新意识的画家不满这种程式与束缚,因而努力地打破了这一局面,使得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质的飞跃。这方面的代表画家有崔白、赵佶、吴元瑜等人。谈到宋代绘画,就不得不提及宋徽宗的深远影响和崇高地位,他的工笔花鸟画成就最高且符合对生活追求的真实感并且富含一种诗意的含蓄感。在他的影响下,当时的花鸟画创作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赵佶在徐黄二体以及崔白的基础之上仍有所超越和进步,可以看出赵佶的画作在明艳华美的色调基调之上却又充满了灵动与生气,融入了作者的客观认知与主观情思,是宋代工笔花鸟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宝。南宋的院体花鸟画延续了北宋精细设色的画风,出现了李迪、林椿、马远等几位画家,这几位画家都有着赵佶独特的色彩艺术特点,虽不及北宋画家成就高,但也留下了很多传世名画。南宋时期画家的待遇更加优厚,画家不再受到管理机构的约束,艺术创造自由发挥,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均创造了超越北宋宫廷艺术的全新境界。
三、 北宋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
北宋的工笔花鸟画,指的是以宋代宫廷花鸟画为主的绘画。这一时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黄派花鸟画,他们为了迎合皇室的需求,均采用雕饰富丽美艳、精致细腻的格调,力求展现皇室宫廷生活的奢侈与华美,以此衬托出贵族身份地位的显赫与尊贵。第二阶段到熙宁、元丰时期,由于大批画家的模仿与跟风导致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开始不满,以赵昌为首的一批画家重新重视写生,并且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法。第三阶段自崔白、吴元喻后,花鸟画的面貌有了更大的改观。崔白大胆突破陈规摆脱了“黄体”束缚以后,积极开拓了“写实”的艺术风格,所创花鸟画不再只拘泥于皇家的奇异花鸟、珍禽异兽等较为冷艳华贵的色彩艺术风格,而是更具现实生活的自然之美,让花鸟画的发展走向更加成熟与完善的阶段。同时还另创出了一种清淡典雅的色彩风格,随后影响了一批具有个性的北宋画家,增添了北宋时期花鸟画的色彩风格的丰富性。在意境上追求寒凝荒凉、清新淡远的色调,即崔白由“黄家富贵”转向了“徐熙野逸”的艺术风格。
崔白,北宋画家。擅画花竹、禽鸟,精于勾勒填彩,注重写实画风,色彩风格较为清淡雅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双喜图》是其代表作品。画面最先吸引眼球的是一棵萧瑟的老树,秋风瑟瑟、霜叶凋零、枯草丛生,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所产生的凄凉的感觉深入人心。色彩情感丰富,淡然朴实的温润色感能够使人快速走入画中意境。两只寒鹊栖息于树枝上,一阵风起树枝摇曳,树下一只野兔回首仰望,野兔的举动增添了让鸟儿焦躁的情绪。不料却是因为风霜袭来,巢穴被风损坏,鸟儿因失去家园而感到烦躁。这种典雅清淡的色彩格调表现出了场景的萧瑟寒凝,再一次为人们重现了自然界中最为平凡的生命景象,其细腻、含蓄、典雅、和谐的艺术风格意境深邃,回味悠长。画家用笔采取勾、点、染等多种手法,灰色的兔毛以及鸟羽是用笔尖一点一点层层积染,皮毛柔软的质感表现得很是强烈,充分体现了画家创造的强烈写实感,增加了画面动静结合的感觉。总体来说《双喜图》设色较为清淡雅致,温和的色调意境悠长。画面当中较为浓艳的色彩几乎没有使用,却又寓浓于淡,这种淡然典雅设色情调正好体现了画论所说的“体制清澹,作用疏通”的艺术特色。虽然只有一种温润淡雅的色调,但是色彩感觉却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色彩之中穿插着不同层次的丰富色彩,笔墨运用干湿相间,色调和谐统一却又富有变化。不由让观者回味无穷,也想用自己的眼球走一遍画家画笔所走过的痕迹。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芙蓉锦鸡图》是赵佶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幅双勾重彩的工笔花鸟画。画中的芙蓉花和野菊花竞相开放,遥相呼应,突见一只丰满的锦鸡落在芙蓉花的花枝上,压得花枝不停地摇摆,锦鸡还没落稳却又着急回头观望空中翩翩飞舞的蝴蝶。整个画面情景交融,动态十足,富有生机。在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敷色寓浓寓淡、富丽堂皇、华丽唯美、诗趣十足。该作品整体色调色彩鲜艳、高贵典雅,画中艳丽与沉静的色彩感觉相互结合、相互烘托,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色彩搭配产生了及其鲜明的对比,既有含苞欲放的羞涩芙蓉开得正盛,也有鲜艳夺目的美丽锦鸡美艳多姿。锦鸡颈部的黑色条纹色泽明亮,腹部的朱砂用色亮丽灿烂。画面写实技巧高超,锦鸡华丽的毛羽和尾翎的细致斑纹极其富有光泽,被描绘得唯美逼真。锦鸡凝神注目的神态甚是能够打动人们,芙蓉花争奇斗艳的开放,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也想成为这景象中的一员。整体来说这幅作品设色较为灿烂辉煌、华贵典雅,却又富有生机无限,充满活力与阳光,充分体现了赵佶身为皇室贵族所具有的独特审美。
四、 结语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成熟而又繁荣的北宋工笔花鸟画运用丰富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无论技法,还是意境都是南宋和明代宫廷画家所无法超越的。
参考文献:
[1]徐书成.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张书珩,李涛.宋代绘画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3]韩玮.中国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张强.中国花鸟画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关键词:北宋;工笔花鸟;色彩特点
一、引言
中国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绘画,其中北宋时期工笔画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尤其是花鸟画的发展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对后世画家和绘画史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北宋后期画院工笔花鸟画的最高成就,无论技法,还是意境都是南宋和明代宫廷画家所无法超越的。
二、院体花鸟画的社会文化环境
院体画的发展脉络最初是由于北宋初期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这种政策礼遇画家,开启了宋代绘画艺术事业的空前繁荣,为两宋宫廷绘画艺术走向盛世奠定了基础。“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简称‘院体’、‘院画’,延续了唐代设立的待诏、供奉以及五代时西蜀、南唐设立的画院体制,是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整细致一路风格的绘画或泛指非宫廷画家效仿南宋画院风格的一类作品。宋初主要画家例如黄筌、黄居寀、高文进、周文矩等人。”他们为迎合宫廷贵族华贵奢靡的需要,大都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以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其中只有黄居寀、高文进等人比较受到器重,成为了当时北宋画院最负盛名的画家,因此他们的绘画风格也成为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尺和准则。“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是指黄筌和徐熙的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黄家”画派的色彩风格鲜明华丽,符合皇室贵族奢侈华美的装饰需求;“徐家”画派的风格较为潇洒清逸,取景来自最平凡朴素的自然景象,在民间广为流传。两家都对后世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过这个问题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由于皇室贵族对“黄体”过于推崇,使得众多画家纷纷跟风效仿,因此忽略了对现实生活和真实自然的体验与发掘,画中并未融入自己个性的色彩感觉,忽略了自己本身对色彩的感受,没有遵守物象本身所固有的色彩,缺乏纯客观的自然主义描绘。直到一些具有創新意识的画家不满这种程式与束缚,因而努力地打破了这一局面,使得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质的飞跃。这方面的代表画家有崔白、赵佶、吴元瑜等人。谈到宋代绘画,就不得不提及宋徽宗的深远影响和崇高地位,他的工笔花鸟画成就最高且符合对生活追求的真实感并且富含一种诗意的含蓄感。在他的影响下,当时的花鸟画创作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赵佶在徐黄二体以及崔白的基础之上仍有所超越和进步,可以看出赵佶的画作在明艳华美的色调基调之上却又充满了灵动与生气,融入了作者的客观认知与主观情思,是宋代工笔花鸟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宝。南宋的院体花鸟画延续了北宋精细设色的画风,出现了李迪、林椿、马远等几位画家,这几位画家都有着赵佶独特的色彩艺术特点,虽不及北宋画家成就高,但也留下了很多传世名画。南宋时期画家的待遇更加优厚,画家不再受到管理机构的约束,艺术创造自由发挥,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均创造了超越北宋宫廷艺术的全新境界。
三、 北宋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
北宋的工笔花鸟画,指的是以宋代宫廷花鸟画为主的绘画。这一时期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黄派花鸟画,他们为了迎合皇室的需求,均采用雕饰富丽美艳、精致细腻的格调,力求展现皇室宫廷生活的奢侈与华美,以此衬托出贵族身份地位的显赫与尊贵。第二阶段到熙宁、元丰时期,由于大批画家的模仿与跟风导致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开始不满,以赵昌为首的一批画家重新重视写生,并且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法。第三阶段自崔白、吴元喻后,花鸟画的面貌有了更大的改观。崔白大胆突破陈规摆脱了“黄体”束缚以后,积极开拓了“写实”的艺术风格,所创花鸟画不再只拘泥于皇家的奇异花鸟、珍禽异兽等较为冷艳华贵的色彩艺术风格,而是更具现实生活的自然之美,让花鸟画的发展走向更加成熟与完善的阶段。同时还另创出了一种清淡典雅的色彩风格,随后影响了一批具有个性的北宋画家,增添了北宋时期花鸟画的色彩风格的丰富性。在意境上追求寒凝荒凉、清新淡远的色调,即崔白由“黄家富贵”转向了“徐熙野逸”的艺术风格。
崔白,北宋画家。擅画花竹、禽鸟,精于勾勒填彩,注重写实画风,色彩风格较为清淡雅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双喜图》是其代表作品。画面最先吸引眼球的是一棵萧瑟的老树,秋风瑟瑟、霜叶凋零、枯草丛生,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所产生的凄凉的感觉深入人心。色彩情感丰富,淡然朴实的温润色感能够使人快速走入画中意境。两只寒鹊栖息于树枝上,一阵风起树枝摇曳,树下一只野兔回首仰望,野兔的举动增添了让鸟儿焦躁的情绪。不料却是因为风霜袭来,巢穴被风损坏,鸟儿因失去家园而感到烦躁。这种典雅清淡的色彩格调表现出了场景的萧瑟寒凝,再一次为人们重现了自然界中最为平凡的生命景象,其细腻、含蓄、典雅、和谐的艺术风格意境深邃,回味悠长。画家用笔采取勾、点、染等多种手法,灰色的兔毛以及鸟羽是用笔尖一点一点层层积染,皮毛柔软的质感表现得很是强烈,充分体现了画家创造的强烈写实感,增加了画面动静结合的感觉。总体来说《双喜图》设色较为清淡雅致,温和的色调意境悠长。画面当中较为浓艳的色彩几乎没有使用,却又寓浓于淡,这种淡然典雅设色情调正好体现了画论所说的“体制清澹,作用疏通”的艺术特色。虽然只有一种温润淡雅的色调,但是色彩感觉却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色彩之中穿插着不同层次的丰富色彩,笔墨运用干湿相间,色调和谐统一却又富有变化。不由让观者回味无穷,也想用自己的眼球走一遍画家画笔所走过的痕迹。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芙蓉锦鸡图》是赵佶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幅双勾重彩的工笔花鸟画。画中的芙蓉花和野菊花竞相开放,遥相呼应,突见一只丰满的锦鸡落在芙蓉花的花枝上,压得花枝不停地摇摆,锦鸡还没落稳却又着急回头观望空中翩翩飞舞的蝴蝶。整个画面情景交融,动态十足,富有生机。在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敷色寓浓寓淡、富丽堂皇、华丽唯美、诗趣十足。该作品整体色调色彩鲜艳、高贵典雅,画中艳丽与沉静的色彩感觉相互结合、相互烘托,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色彩搭配产生了及其鲜明的对比,既有含苞欲放的羞涩芙蓉开得正盛,也有鲜艳夺目的美丽锦鸡美艳多姿。锦鸡颈部的黑色条纹色泽明亮,腹部的朱砂用色亮丽灿烂。画面写实技巧高超,锦鸡华丽的毛羽和尾翎的细致斑纹极其富有光泽,被描绘得唯美逼真。锦鸡凝神注目的神态甚是能够打动人们,芙蓉花争奇斗艳的开放,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也想成为这景象中的一员。整体来说这幅作品设色较为灿烂辉煌、华贵典雅,却又富有生机无限,充满活力与阳光,充分体现了赵佶身为皇室贵族所具有的独特审美。
四、 结语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成熟而又繁荣的北宋工笔花鸟画运用丰富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无论技法,还是意境都是南宋和明代宫廷画家所无法超越的。
参考文献:
[1]徐书成.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张书珩,李涛.宋代绘画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3]韩玮.中国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张强.中国花鸟画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