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诠释学角度对比分析《史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c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就是诠释,诠释就是视阈融合的过程,《史记》由于其文本理解的历史性和视阈融合的有热性,翻译的诠释性更加突出。本文尝试以诠释学角度对比分析倪豪士和华滋生两位译者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从两位译者的得失中,总结《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诠释学;《史记·秦始皇本纪》;文化负载词;对比分析
  《史记》是我国西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中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其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包含了许多文化负载词(Cuhumlly-loadedwords),如中国文化中表示长度单位的“里”。文化负载词,就是指标志某种文化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2000:232)将《史记》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英语时,不仅要考虑本民族文化特色,还要兼顾目标读者的理解程度,因此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整个《史记》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诠释学与翻译
  诠释学(Hermeneutics)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其最初的动因是为了正确解释《圣经》中上帝的语言。诠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系统理论,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完成的。(伽达默尔,1990:2)按照伽达默尔的观点,所有的翻译从本质上说都是诠释;所有的理解,包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诠释;所以所有的理解都需要诠释学的介入。基于诠释的翻译,应该是理解之后的表达。那么理解者(读者)与解释者(译者)的视域不该是封闭和孤立的,而应该是在历史空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因此在翻译典籍时,应尝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读者和译者的视域融合,构成一个译文与原文和谐统一的整体。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例证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史记·秦始皇本紀》)
  华译:
  Duke Xiao of Qin.relying upon the strength of Mt.Yao and the Hangu Pass and basing himself in the area of Yongzhou.with his ministers held fast to his land and eyed the house of Zhou.for he ehefshed a desire to roll up the empire like a mat,to blind into one whole world.to ball allthe land within the four seas;he had it in his heart t0 swallow up everything in the eight directions.(RGH.QinDynasty:77)
  倪译:
  Duke Hsiao孝of Chin(L 361-338 B.C.)grasped the strongholds of Han[-ku Pass]and[MountJ Hsiao and embraced the territory 0f the Land of Yung雍。both the lord himself and his vassals guardingthemfamilywiththeir eyes on the Chou court.He had the ambition to clean up the world,to encompassthelandsunder the celestial dome.to contain the fourseas,and the intention to swallow up the eight wastelands.(TGSR,1:165)
  句1描述了秦孝公的野心。观察二者的译文,发现他们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诠释意思。其中华滋生使用直译法翻译,而倪豪士在翻译“秦孝公”“雍州”这些文化负载词汇时,运用威妥玛式拼音和加注法,附有对年代,地名等的补充说明。文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四个词语并列使用,其意思实际上都是指秦孝公并吞天下的雄心,从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刻意变化词汇,使行文不乏单调,体现了他的文学素养。两位译者在翻译这四个词时,均运用直译法诠释其意思。此外,“八荒”这个词的翻译,“八荒”与前面的“天下”,“宇内”,“四海”并列,其实都是天下的意思。可是,中国的“八荒”其实是指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位,但这里华滋生的“eight directions”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华译:
  Because it failed t0 rule with humanity and righteousness,and did not realize that the power to attack and the power to retain what one has thereby won,are not the same.(RGH,Qin Dynasty:80)
  倪译:
  It was because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were not extended[to its people]and th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condition haschanged.(TGSR,1:168)
  句2描述的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理解句中“仁义”和“攻守之势”的文化内涵是翻译的关键。既然诠释学追求的是理解和融合,那么“仁义”这个词追其根源,应该是儒家的重要伦理,其本意是“仁爱,正义”,用于治国治民的方针时,更贴近的应该是慈爱,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人道”,因此华译“humanity and righteousness”在理解上出现了偏颇,而倪译“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更符合原文所要传达的意思,此处后文附录为了押韵效果,将其翻译为“kindheartedness and righteousness”。
  三、总结
  对文化特色词的处理,由以下几点因素:首先由于解释者(译者)的文化背景不同,虽然都是美国汉学家,但华滋生旅居日本多年,同时译著日本著作、诗集等,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文化隔阂不可避免,而倪豪士担任主编的《史记》,是一个团队合作的成果,既然是团体合作,难免会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的理解不同。其次华滋生和倪豪士的翻译目的不同,华滋生翻译《史记》的起源是硕士论文写作,而倪豪士初期翻译及注解《史记》中的部分篇章,但随着理解程度的加深,他逐渐意识到《史记》的史学地位,以及《史记》的写作意图就是让读者饱览全书,任何不完整的翻译都将误导西方读者。再者,华滋生与倪豪士的翻译策略及译本形式不同,华译《史记》的策略主要是归化法,因为他的读者群面对的是一般受教育的读者,而不是针对美国专门研究《史记》的学者。而倪豪士英译《史记》其首要目的是忠实与原著,译文附加大量注脚,随时为理解者(读者)补充阅读时所需的专业(学术性)知识,包括人名、地名等。
  尽管两位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不同,但对《史记》的翻译过程中,都是视阈融合的过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带入翻译过程,他们阐明的既不是原作的纯粹思想,也不是他们的个人意见,而是二者融合之后的共同意见。在翻译文化特色词时,他们对原作的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的翻译文本。但总的来说,他们对文化特色词的处理,正是他们对原著理解的缩影,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过程中,文化特色词英译,通过直译,注解等方法达到译文与原文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由于机制不完善,盲目的扩大等因素,造成很多问题的发生,如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执行力度不够、对城市建设的认识有偏差以及城市环境被严重破坏等问题。本文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加强执行力度,加强政府
期刊
摘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早期杰出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佩科拉的悲惨遭遇,不仅声讨了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同时揭露了黑人内部的矛盾。黑人女性的悲剧是历史、社会的产物,本文旨在探析女主人公悲剧地位的必然性。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黑人女性;悲剧;必然性  托尼·莫里森是历史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的作品以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实为背景,密切关注黑人尤
期刊
摘要:自西方风景绘画以独立的形式产生以来,一直被艺术家们用以描绘客观世界真实的美丽景象。然而由于西方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风景绘画也由过去表现真实空间景象转变为艺术家在风景绘画创作中表现主观的观念空间,并以此传达画家个人的思想主张。  本文首先从西方当代风景绘画中观念空间的理解入手,列举分析几位西方当代风景绘画艺术家在创作中的观念空间多样表达,进而阐述西方风景绘画在当代语境中呈现观念空间多样化的原因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华艺术博大精深,杂技艺术作为浩瀚艺海中的一抹,其“难”与“美”又如何,本文对此展开具体探讨。  关键词:杂技艺术;“难”与“美”、两者有机结合  杂技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与音乐、灯光和舞美的有机结合,讲究刚柔并济,抒情和激昂交错搭配,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  一、杂技艺术之“难”  杂技艺术的“难”不仅体现在观众精神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对杂技节目的动作、内涵等
期刊
摘要:文学界对底层的关注是通过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来展现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人物形象为整个社会关注底层、关心底层提供了直接的精神动因。然而遍览当代底层文学,在肯定其价值导向意义的同时,也有一些缺憾需要反思和警醒。本人即以底层文学的人物形象塑造为视角,对底层文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重点解构,文末则提出主流底层文学趋向之下价值叙事的若干反思。  关键词:当代文学;底层人物形象;塑造  纵观当代底
期刊
摘要:随着“伊斯兰国”组织(ISIS)的扩散,国内极端主义问题成为西方民主新的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伊斯兰国”越来越多参与到推特、脸书之类的社交媒体,运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力量进行在线宣传、招募成员、搜集情报、募集资金等活动,实现其多重战略目标。对此,一些政府已经警觉,意识到实施应对“伊斯兰国”在线招募的方案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国务院在线反恐的战略,解读美国的思想战争理论,评估过去十年相关应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发展日渐强盛的环境下,全国报业形势整体低迷,传统广告收入更是直线下跌。张家口日报社创新体制、机制,在经营手段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大胆转型,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报业在新形势下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报业逆势发展。  关键词:创新;经营管理;多媒经济;核心竞争力  在新媒体发展日渐强盛的大环境下,加之经济下行成为常态的影响下,全国报业形势整体低迷,广告收入更是直线下跌。如何在
期刊
摘要:社会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渠道,根据需要帮助公众学习,为公众创造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为其提供教育体验的场所,其独特的教育形式是其他社会教育部门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  鸦片战争博物馆于1958年1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以遗址为依托,逐渐发展成一座收藏、保护、展示、研究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文物史料的遗址性和纪念性的专题性博物馆。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网络时代给传统报纸带来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时代下传统报纸业记者定位,希望可以让传统报纸业记者更好的明确自己的位置,本文认为,网络时代传统报纸业记者仍应该坚守以“内容为王”,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个新闻事件,多角度地展开调查,给读者呈现真实而鲜活、深刻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网络;传统报纸业;记者;定位  网络时代的来临,让传统报纸业受到严峻的挑战,作为记者,应该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就成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是客观存在的,解决大学生的心里问题一定要“对症下药”。论文主要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治疗技巧来入手,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论文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于当前进行高校心理建设活动是积极的、有效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正能量  积极心理学打破了以往消极心理学独占研究领域的现象,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