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在乡野,长沙瞄准“精”,全力破解“插花贫”,绘就“致富图”;困在闹市,长沙对准“特”,挨家挨户上门帮扶,送去“星城暖”;穷在边陲,长沙瞅准“造”,26年不断输血造血,让500公里外的“穷亲戚”摘掉了“穷帽子”。
截至目前,长沙市8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46643户13452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条件;累计帮扶城市特殊困难群体40589人次,发放帮扶资金1.2亿元;26年来先后投入资金超12亿元,助力湘西州龙山县脱贫奔小康。
破解“插花贫”,贫在乡野有人帮
用一把油纸伞,撑起自家的“脱贫伞”,也打开了50多户乡邻的“致富伞”。
曾经的浏阳市达浒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忠国,靠着这样的“脱贫传奇”,作为湖南唯一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奖代表,站上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的领奖台。
5年前,在驻村帮扶工作队、支村两委的鼓励支持下,他重拾制作油纸伞这门祖传手艺,开办达兴工艺品厂,打造可体验、能定制的油纸伞工艺品。仅用1年多时间,李忠国就成功摘掉“穷帽子”。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算富。”李忠国主动与椒花新村50多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书,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稳定的活计。2019年,他的工艺品厂实现销售额5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万元以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不同,长沙属“插花贫”:70%的贫困户“插花”分布在84个省定贫困村之外。许多像李忠国这样的贫困户,困于乡野。
贫在乡野有人帮,插花扶贫见真章。这是在脱贫攻坚路上,长沙立足实际走出的脱贫攻坚新路径。
精准施策帮扶忙。长沙将“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打出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14个专项扶贫组合拳,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能增收。
扶贫车间创新忙。长沙坚持就业扶贫、产业扶贫“两手抓”,积极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开发产业扶贫项目,确保正常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全市迄今已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469场,4.65万名正常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超过8成。还涌现出“千手”系列扶贫模式、以土地合作经营为基础的产业扶贫模式、精准职业教育扶贫等创新模式,让扶贫的力量四方涌动,聚力脱贫。
兜底保障监测忙。对全市1.62万户3.44万人五类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对象,实现低保标准和脱贫标准两线合一,建立贫困边缘户监测和帮扶机制。截至目前,全市排查监测年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的贫困边缘户有1107户2617人,对因病因灾可能致贫的及时纳入帮扶。
贫在乡野有人帮,长沙交出一份亮眼的脱贫攻坚成绩单:从2014年开始建档立卡,至2020年6月30日,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条件。
霓虹灯下大爱涌动,困在闹市有人扶
对久居长沙的益阳安化人丁海军来说,省城的发展空间让他充满无限憧憬,但平静的生活被小儿子天佑突患重症打破。
四处奔波求医间,他和妻子先后辞职;原本摆摊卖小菜的父母,也困在家中,照顾大儿子的衣食起居。高昂的医药费,一家六口“零就业”,如何让这个不幸被命运压垮的家庭重现活力?
摸排走访中,其所在的开福区四方坪街道胜利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卓第一时间将4000元帮扶金送到了丁海军手中。接下来,社区一次次主动登门,为这个家庭量身定制了“激活计划”:通过就业帮扶,夫妇俩双双就业上岗,有了稳定的收入;通过康复帮扶,社区“家庭医生”每月定时上门,为小天佑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助学帮扶,小天佑顺利走进幼儿园,大儿子还得到志愿者的上门学业辅导。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为长沙市委、市政府大胆创新探索城市特殊困难群体“五帮扶”、开展“一个都不掉队”的实践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在长沙,这场助力城市特殊困难群体脱贫的特别帮扶扎实而有效。
2019年7月至8月,长沙市派出6个工作组,在全市选取朝阳社区、封刀岭社区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社区,走访调研25324户62218人,摸清隐匿在繁华都市里的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底数。
2019年9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城市困难群体实施急难、医疗、住房、就业和基本生活“五帮扶”活动,兜牢、兜准、兜实城市特殊困难群众之底。
疫情大考之下,长沙“五帮扶”政策更增加这座全国幸福城市的温度。
“加大对城市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让城市建设者、奉献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长沙的厚道,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城乡同步奔小康。”这是长沙脱贫攻坚“城市战场”上的铿锵誓言,更是长沙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注脚。
担当省会责任,穷在大山有远亲
黄桃熟,游客来,村民笑。近几年来,每年7月黄桃成熟季,这样的场景都会在湘西州龙山县洗车河镇支家村黄桃种植专业户秦德荣的果园里如期到来。今年7月开园售果后,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接了1500多公斤的订单。
在望城区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这位已年过五旬的农民,不仅通过黄桃种植脱贫,还赶潮流玩起抖音,在网上用地道龙山话吆喝展示自家的黄桃。
产业兴则信心定,洗车河镇的黄桃扶贫产业,只是长沙带领龙山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一个缩影。
26年来,一场“非常9+1”行动,将省会长沙与边陲龙山紧紧连在一起。
“精准扶贫,输血更要造血。”26年来,长沙坚持把龙山县作为自己的第10个辖区,当作脱贫攻坚“第二战场”,帮助龙山县实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劳务协作等七大工程,帮扶各类项目近900个,为龙山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对口幫扶新模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17年起,长沙19个后盾单位与龙山县17个乡镇“结对子”。从1994年至今,先后有11批次100余名长沙干部赶赴龙山,脱贫攻坚接力棒传了26年。
26年倾力帮扶,长沙龙山两地早已血脉相融、亲如一家,龙山也留下众多醒目的“长沙印记”,更多的好消息不断从大山深处传到省城。
——脱贫成绩单优秀:截至2019年底,龙山县累计脱贫28236户115683人、退出贫困村227个。2020年2月29日,龙山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城镇化进程快速:通过援建长沙路、岳麓大道、村组道路等项目,加速了龙山城镇化进程。如今,龙山县城已形成“一城二区”、道路“六纵四横”的新格局,一跃成为湘、鄂、渝边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一轮发展强劲:2016年9月,湖南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2019年12月,黔张常铁路通车……高速梦、高铁梦的梦圆,不仅破解困扰多年的交通瓶颈,也使龙山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26年真情帮扶,离省城500公里外的龙山,已彻底改变了模样;如今,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长沙龙山结对奔小康,未来可期!
截至目前,长沙市8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46643户13452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条件;累计帮扶城市特殊困难群体40589人次,发放帮扶资金1.2亿元;26年来先后投入资金超12亿元,助力湘西州龙山县脱贫奔小康。
破解“插花贫”,贫在乡野有人帮
用一把油纸伞,撑起自家的“脱贫伞”,也打开了50多户乡邻的“致富伞”。
曾经的浏阳市达浒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忠国,靠着这样的“脱贫传奇”,作为湖南唯一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奖代表,站上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的领奖台。
5年前,在驻村帮扶工作队、支村两委的鼓励支持下,他重拾制作油纸伞这门祖传手艺,开办达兴工艺品厂,打造可体验、能定制的油纸伞工艺品。仅用1年多时间,李忠国就成功摘掉“穷帽子”。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算富。”李忠国主动与椒花新村50多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书,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稳定的活计。2019年,他的工艺品厂实现销售额5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万元以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不同,长沙属“插花贫”:70%的贫困户“插花”分布在84个省定贫困村之外。许多像李忠国这样的贫困户,困于乡野。
贫在乡野有人帮,插花扶贫见真章。这是在脱贫攻坚路上,长沙立足实际走出的脱贫攻坚新路径。
精准施策帮扶忙。长沙将“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打出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14个专项扶贫组合拳,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能增收。
扶贫车间创新忙。长沙坚持就业扶贫、产业扶贫“两手抓”,积极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开发产业扶贫项目,确保正常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全市迄今已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469场,4.65万名正常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超过8成。还涌现出“千手”系列扶贫模式、以土地合作经营为基础的产业扶贫模式、精准职业教育扶贫等创新模式,让扶贫的力量四方涌动,聚力脱贫。
兜底保障监测忙。对全市1.62万户3.44万人五类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对象,实现低保标准和脱贫标准两线合一,建立贫困边缘户监测和帮扶机制。截至目前,全市排查监测年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的贫困边缘户有1107户2617人,对因病因灾可能致贫的及时纳入帮扶。
贫在乡野有人帮,长沙交出一份亮眼的脱贫攻坚成绩单:从2014年开始建档立卡,至2020年6月30日,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条件。
霓虹灯下大爱涌动,困在闹市有人扶
对久居长沙的益阳安化人丁海军来说,省城的发展空间让他充满无限憧憬,但平静的生活被小儿子天佑突患重症打破。
四处奔波求医间,他和妻子先后辞职;原本摆摊卖小菜的父母,也困在家中,照顾大儿子的衣食起居。高昂的医药费,一家六口“零就业”,如何让这个不幸被命运压垮的家庭重现活力?
摸排走访中,其所在的开福区四方坪街道胜利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卓第一时间将4000元帮扶金送到了丁海军手中。接下来,社区一次次主动登门,为这个家庭量身定制了“激活计划”:通过就业帮扶,夫妇俩双双就业上岗,有了稳定的收入;通过康复帮扶,社区“家庭医生”每月定时上门,为小天佑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助学帮扶,小天佑顺利走进幼儿园,大儿子还得到志愿者的上门学业辅导。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为长沙市委、市政府大胆创新探索城市特殊困难群体“五帮扶”、开展“一个都不掉队”的实践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在长沙,这场助力城市特殊困难群体脱贫的特别帮扶扎实而有效。
2019年7月至8月,长沙市派出6个工作组,在全市选取朝阳社区、封刀岭社区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社区,走访调研25324户62218人,摸清隐匿在繁华都市里的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底数。
2019年9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城市困难群体实施急难、医疗、住房、就业和基本生活“五帮扶”活动,兜牢、兜准、兜实城市特殊困难群众之底。
疫情大考之下,长沙“五帮扶”政策更增加这座全国幸福城市的温度。
“加大对城市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让城市建设者、奉献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长沙的厚道,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城乡同步奔小康。”这是长沙脱贫攻坚“城市战场”上的铿锵誓言,更是长沙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注脚。
担当省会责任,穷在大山有远亲
黄桃熟,游客来,村民笑。近几年来,每年7月黄桃成熟季,这样的场景都会在湘西州龙山县洗车河镇支家村黄桃种植专业户秦德荣的果园里如期到来。今年7月开园售果后,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接了1500多公斤的订单。
在望城区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这位已年过五旬的农民,不仅通过黄桃种植脱贫,还赶潮流玩起抖音,在网上用地道龙山话吆喝展示自家的黄桃。
产业兴则信心定,洗车河镇的黄桃扶贫产业,只是长沙带领龙山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一个缩影。
26年来,一场“非常9+1”行动,将省会长沙与边陲龙山紧紧连在一起。
“精准扶贫,输血更要造血。”26年来,长沙坚持把龙山县作为自己的第10个辖区,当作脱贫攻坚“第二战场”,帮助龙山县实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劳务协作等七大工程,帮扶各类项目近900个,为龙山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对口幫扶新模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17年起,长沙19个后盾单位与龙山县17个乡镇“结对子”。从1994年至今,先后有11批次100余名长沙干部赶赴龙山,脱贫攻坚接力棒传了26年。
26年倾力帮扶,长沙龙山两地早已血脉相融、亲如一家,龙山也留下众多醒目的“长沙印记”,更多的好消息不断从大山深处传到省城。
——脱贫成绩单优秀:截至2019年底,龙山县累计脱贫28236户115683人、退出贫困村227个。2020年2月29日,龙山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城镇化进程快速:通过援建长沙路、岳麓大道、村组道路等项目,加速了龙山城镇化进程。如今,龙山县城已形成“一城二区”、道路“六纵四横”的新格局,一跃成为湘、鄂、渝边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一轮发展强劲:2016年9月,湖南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2019年12月,黔张常铁路通车……高速梦、高铁梦的梦圆,不仅破解困扰多年的交通瓶颈,也使龙山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26年真情帮扶,离省城500公里外的龙山,已彻底改变了模样;如今,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长沙龙山结对奔小康,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