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这句颇有意境的形容,为月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陶醉,更让人浮想联翩!
月港,一条打开明朝海禁门户的港湾,一座兴起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古县城,狭长古朴的古街深沉宁静,燕尾飞檐的庙宇酣然惬意,朱瓦白墙的古厝岁月斑驳,青石铺筑的码头光影流泻,一幅意境优美的水墨画,以沉静的姿态跃然眼眸。
江风在无声处悄然而至,轻拂着游人的脸颊和发丝,随着数位老人在欢声笑语的闲谈轻聊中此起彼伏……六百年沧桑转眼即逝,月港古码头依旧巍然屹立在九龙江畔。凉风习习,堤岸边一片洋洋洒洒的花儿随风摇曳,芬芳馥郁使人心旷神怡。
不经意间走到“中股码头”那座静寂的仿古牌楼前,驻足远瞭,狭窄悠长的码道尽头,一座红色阁楼跨巷而建,该阁楼为“中古庙”,是七座码头唯一建在码道之顶,且非砖石结构的庙宇。顺着台阶走下埠头,横七竖八的条石铺筑成一条长约三十五米,宽约一米三的码道,分成长台阶状一层一层延伸到水中,越是临水处码道越是狭窄。码道周边,青翠欲滴的水草在潮汐吞吐下时隐时现,水草之间一艘白蓝相间的小艇系在码道之上,伴随着江风晃晃悠悠,溢出的环形波纹在水中涟漪。
“中股码头”,亦名“中古码”,是搬卸农产品上下船的专用码头。明朝初期,贫农出生的朱元璋深知穷苦百姓之愿,为了稳定政治,力图使因长期遭受战乱打击变得凋残不堪的社会经济尽快得到恢复,彻底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于是颁行了一系列劝奖垦荒的政令,大力召集流亡百姓还乡复业,并大规模地开展军屯、民屯和农田水利建设。到了明洪熙和宣德年间(1425—1435),大明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了初步提升。特别是从明朝中期开始,随着商品性农业获得大规模发展,以生产粮食为主、纺织原料为辅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部分农民随波逐流朝着商贸发展的方向越走越远。
当时,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漳州府,由于气候条件温暖湿润,水果品种繁多。春有枇杷,夏有杨梅、桃、李、荔枝、西瓜、菠萝,秋有龙眼、柚、柿、橄榄,冬有香蕉、柑橘等,一年四季,长年丰收。再加上果树栽培技术有很大提高,各县果农利用“秋深全不雨,冬尽绝无霜”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甘蔗、柑橘、荔枝、香蕉、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其中柑橘和荔枝被列为贡品,正是“果贵荔枝,红柑次之,俗多种,家比千户侯。”而荔枝更是“绿山障野”,一望无涯!
中国拥有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精湛工艺和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中国生产、加工的商品不仅丰富,而且质量优良,当时许多商品的制造、生产与加工技术为中国所独有,因此中国在海外市场占据着有利的垄断地位。例如,漳州地区的果农们已能采用高压枝法选择优良品种,应用嫁接、培壅、剪枝、熏树霜等技术进行不断繁殖。果农对水果的加工方法也得到了改进,能够使用蜜、糖、盐浸泡腌制荔枝、杨桃、杨梅等果品,或用暴晒烘焙制成荔枝干、龙眼干、橘饼、柿饼等。这些干、鲜果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受海外民众喜爱,特别是水果干,由于保存时间长,且不易霉烂,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曾经有一位西方作家跟随商船来到马尼拉,他亲眼目睹了马尼拉繁华的贸易商市和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于是在报道中这样形容“中国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丝织品及皮货。拥有这些主要物品和数不尽的其他次要的物产。”明崇祯二年(1629),荷兰驻吕宋第三任长官讷茨(Nuyts)在给其国王的一份报告书中写到“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它能够把某些商品大量供应全世界。”由此可见,作为明朝贸易口岸,经月港输出的商品已然成为海外诸国争先拥有的时尚产品。
明朝初期,虽有“海禁”政策的禁锢,但不乏有一些甘愿冒着生命危险的海商,私造大船,铤而走险地从月港出洋贸易,将这些干、鲜果品贩卖到海外国家及东南亚地区,由此获得了丰厚的暴利。漳州地区一些有敏锐眼光和经济头脑的商人巨富或当地宗族长辈,他们亦发现了这道发财牟利的曙光,以巨资钉造海船,招募族内善水之人充当舶主、水手,组建商贸船队,由中股码头将漳州地区的农产品,特别是一些农业生产工具源源不绝地输出到印度支那半岛、南洋群岛及朝鲜、琉球等国家和地区。
当时,从月港输出的货物多达一百余种,“凡福之抽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漳泉之糖、顺昌之纸……其航大海去者,尤不可计。”可见,随着月港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口岸,漳州地区的农产品亦成为了海外抢手佳品,特别是甘蔗、柑橘、荔枝作为漳州主要的经济作物,经过种植与加工,利润高于其他农产品数倍有余。正如徐勃在诗中形容月港农忙时节的场景那样,“处处园栽桔,家家蔗煮糖。”由于种甘蔗煮糖所获得的利润比种田还要多,因此乡民多将种植五谷的田地改种甘蔗等物。
与此同时,作为农产品运输的专用码头,中股码头亦成为那些连房子、田地都没有的贫苦农民的生活支柱。他们除了要照管瓜果园林外,还要凭借自己的健硕身体,以出卖力气为生,在农闲之余到中股码头充当搬运工人,或扮演出洋商船的水手杂工,将浸泡腌制或暴晒烘焙的干果装在箍桶之中,用独轮手推车运载到中股码头进行装卸,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幅运载箍桶的繁忙画卷在中股码头徐徐打开。故而,中股码头又被称为“箍行码头”。
中股码头由此成为了富商巨贾发展农业经济的桥梁,而贫苦农民宽阔双肩上留下的一道道疤痕分明的老茧,便是支撑这座桥梁的最有力基石,他们流下的每一滴辛劳的汗水,日夜洗刷着桥面上熙熙攘攘的异域风尘!
踏着颇为倾斜的,用铁管焊接而成的楼梯,登上中古庙。中古廟不大,仅容得下两三香客同时祈福,庙宇虽为铁木建筑,但红顶白墙,雕窗龙柱,神龛供桌应有尽有。铜炉内香烟缭绕,缕缕白雾缓缓飘进神龛,敬奉着那尊头戴金光毗卢帽,身披黄绸袈裟的黑脸三平祖师公神像,以及身着黄金甲,手持叉戟的蛇、毛两位侍者公神像。
走下中古庙,沿着古街缓缓前行,不远处一间青石为基,马背弧脊的庙宇屹立在古街中央。庙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一幅幅由青石精雕细琢的奇花异草、麒麟献瑞,以及镂空窗花和龙虎争辉的石雕艺术做足了庙宇的门面功夫。那块雕刻着“花亭前”的金色匾额,微微倾斜地悬挂在庙门之上。“花亭前”,一个极具浪漫色彩,有着不凡来历的名字,若要追根溯源,还得从清朝康熙年间说起。当时,施琅受李光地举荐,被康熙皇帝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奉旨武统台湾的时候,施琅将军为了便于训练水师,以及巡查漳、厦沿海防线,便将自己的亲兵驻扎在海澄县港口城内月港沿岸。驻扎期间,施琅将军命人在此地兴建了一座公署花园,园内亭台楼阁绿草如茵,奇花异木应有尽有。因此,中股码头附近又有“花坛内”之美称。
跨过门槛进入庙宇,庙内正中摆放着一张供桌,供桌之内为神龛,神龛内奉祀着一尊福德正神木雕神像。福德正神之顶又另外钉有一块木板,木板之上供奉着一尊小巧玲珑的“清水祖师”神像。由于神像较小,若不仔细端详根本难以发觉!
在闽南地区,有“三镇人六祖师”的说法。漳州,以三平祖师公居首位;泉州,则是清水祖师排第一名。两位均是当地著名的高僧,圆寂之后逐渐演化为佛教神明,是中原佛教与福建闽南本地民间信仰相融合的产物,属于民间信仰中的佛教禅师崇拜。“祖师公”信仰由来已久,由一代代闽商继往开来地将香火传承至闽、粤、浙、台湾、香港、澳门各地,以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海外国家和地区。
走出庙宇,极目舒畅,庙前左右两侧楼房林立,一张张“竹格子”整齐划一,一盏盏大红灯笼迎风飘舞,为这条崭新的古街带去些许“古早”的韵味!
月港,一条打开明朝海禁门户的港湾,一座兴起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古县城,狭长古朴的古街深沉宁静,燕尾飞檐的庙宇酣然惬意,朱瓦白墙的古厝岁月斑驳,青石铺筑的码头光影流泻,一幅意境优美的水墨画,以沉静的姿态跃然眼眸。
江风在无声处悄然而至,轻拂着游人的脸颊和发丝,随着数位老人在欢声笑语的闲谈轻聊中此起彼伏……六百年沧桑转眼即逝,月港古码头依旧巍然屹立在九龙江畔。凉风习习,堤岸边一片洋洋洒洒的花儿随风摇曳,芬芳馥郁使人心旷神怡。
不经意间走到“中股码头”那座静寂的仿古牌楼前,驻足远瞭,狭窄悠长的码道尽头,一座红色阁楼跨巷而建,该阁楼为“中古庙”,是七座码头唯一建在码道之顶,且非砖石结构的庙宇。顺着台阶走下埠头,横七竖八的条石铺筑成一条长约三十五米,宽约一米三的码道,分成长台阶状一层一层延伸到水中,越是临水处码道越是狭窄。码道周边,青翠欲滴的水草在潮汐吞吐下时隐时现,水草之间一艘白蓝相间的小艇系在码道之上,伴随着江风晃晃悠悠,溢出的环形波纹在水中涟漪。
“中股码头”,亦名“中古码”,是搬卸农产品上下船的专用码头。明朝初期,贫农出生的朱元璋深知穷苦百姓之愿,为了稳定政治,力图使因长期遭受战乱打击变得凋残不堪的社会经济尽快得到恢复,彻底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于是颁行了一系列劝奖垦荒的政令,大力召集流亡百姓还乡复业,并大规模地开展军屯、民屯和农田水利建设。到了明洪熙和宣德年间(1425—1435),大明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了初步提升。特别是从明朝中期开始,随着商品性农业获得大规模发展,以生产粮食为主、纺织原料为辅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部分农民随波逐流朝着商贸发展的方向越走越远。
当时,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漳州府,由于气候条件温暖湿润,水果品种繁多。春有枇杷,夏有杨梅、桃、李、荔枝、西瓜、菠萝,秋有龙眼、柚、柿、橄榄,冬有香蕉、柑橘等,一年四季,长年丰收。再加上果树栽培技术有很大提高,各县果农利用“秋深全不雨,冬尽绝无霜”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甘蔗、柑橘、荔枝、香蕉、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其中柑橘和荔枝被列为贡品,正是“果贵荔枝,红柑次之,俗多种,家比千户侯。”而荔枝更是“绿山障野”,一望无涯!
中国拥有千百年间发展起来的精湛工艺和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中国生产、加工的商品不仅丰富,而且质量优良,当时许多商品的制造、生产与加工技术为中国所独有,因此中国在海外市场占据着有利的垄断地位。例如,漳州地区的果农们已能采用高压枝法选择优良品种,应用嫁接、培壅、剪枝、熏树霜等技术进行不断繁殖。果农对水果的加工方法也得到了改进,能够使用蜜、糖、盐浸泡腌制荔枝、杨桃、杨梅等果品,或用暴晒烘焙制成荔枝干、龙眼干、橘饼、柿饼等。这些干、鲜果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受海外民众喜爱,特别是水果干,由于保存时间长,且不易霉烂,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曾经有一位西方作家跟随商船来到马尼拉,他亲眼目睹了马尼拉繁华的贸易商市和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于是在报道中这样形容“中国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丝织品及皮货。拥有这些主要物品和数不尽的其他次要的物产。”明崇祯二年(1629),荷兰驻吕宋第三任长官讷茨(Nuyts)在给其国王的一份报告书中写到“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它能够把某些商品大量供应全世界。”由此可见,作为明朝贸易口岸,经月港输出的商品已然成为海外诸国争先拥有的时尚产品。
明朝初期,虽有“海禁”政策的禁锢,但不乏有一些甘愿冒着生命危险的海商,私造大船,铤而走险地从月港出洋贸易,将这些干、鲜果品贩卖到海外国家及东南亚地区,由此获得了丰厚的暴利。漳州地区一些有敏锐眼光和经济头脑的商人巨富或当地宗族长辈,他们亦发现了这道发财牟利的曙光,以巨资钉造海船,招募族内善水之人充当舶主、水手,组建商贸船队,由中股码头将漳州地区的农产品,特别是一些农业生产工具源源不绝地输出到印度支那半岛、南洋群岛及朝鲜、琉球等国家和地区。
当时,从月港输出的货物多达一百余种,“凡福之抽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漳泉之糖、顺昌之纸……其航大海去者,尤不可计。”可见,随着月港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口岸,漳州地区的农产品亦成为了海外抢手佳品,特别是甘蔗、柑橘、荔枝作为漳州主要的经济作物,经过种植与加工,利润高于其他农产品数倍有余。正如徐勃在诗中形容月港农忙时节的场景那样,“处处园栽桔,家家蔗煮糖。”由于种甘蔗煮糖所获得的利润比种田还要多,因此乡民多将种植五谷的田地改种甘蔗等物。
与此同时,作为农产品运输的专用码头,中股码头亦成为那些连房子、田地都没有的贫苦农民的生活支柱。他们除了要照管瓜果园林外,还要凭借自己的健硕身体,以出卖力气为生,在农闲之余到中股码头充当搬运工人,或扮演出洋商船的水手杂工,将浸泡腌制或暴晒烘焙的干果装在箍桶之中,用独轮手推车运载到中股码头进行装卸,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幅运载箍桶的繁忙画卷在中股码头徐徐打开。故而,中股码头又被称为“箍行码头”。
中股码头由此成为了富商巨贾发展农业经济的桥梁,而贫苦农民宽阔双肩上留下的一道道疤痕分明的老茧,便是支撑这座桥梁的最有力基石,他们流下的每一滴辛劳的汗水,日夜洗刷着桥面上熙熙攘攘的异域风尘!
踏着颇为倾斜的,用铁管焊接而成的楼梯,登上中古庙。中古廟不大,仅容得下两三香客同时祈福,庙宇虽为铁木建筑,但红顶白墙,雕窗龙柱,神龛供桌应有尽有。铜炉内香烟缭绕,缕缕白雾缓缓飘进神龛,敬奉着那尊头戴金光毗卢帽,身披黄绸袈裟的黑脸三平祖师公神像,以及身着黄金甲,手持叉戟的蛇、毛两位侍者公神像。
走下中古庙,沿着古街缓缓前行,不远处一间青石为基,马背弧脊的庙宇屹立在古街中央。庙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一幅幅由青石精雕细琢的奇花异草、麒麟献瑞,以及镂空窗花和龙虎争辉的石雕艺术做足了庙宇的门面功夫。那块雕刻着“花亭前”的金色匾额,微微倾斜地悬挂在庙门之上。“花亭前”,一个极具浪漫色彩,有着不凡来历的名字,若要追根溯源,还得从清朝康熙年间说起。当时,施琅受李光地举荐,被康熙皇帝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奉旨武统台湾的时候,施琅将军为了便于训练水师,以及巡查漳、厦沿海防线,便将自己的亲兵驻扎在海澄县港口城内月港沿岸。驻扎期间,施琅将军命人在此地兴建了一座公署花园,园内亭台楼阁绿草如茵,奇花异木应有尽有。因此,中股码头附近又有“花坛内”之美称。
跨过门槛进入庙宇,庙内正中摆放着一张供桌,供桌之内为神龛,神龛内奉祀着一尊福德正神木雕神像。福德正神之顶又另外钉有一块木板,木板之上供奉着一尊小巧玲珑的“清水祖师”神像。由于神像较小,若不仔细端详根本难以发觉!
在闽南地区,有“三镇人六祖师”的说法。漳州,以三平祖师公居首位;泉州,则是清水祖师排第一名。两位均是当地著名的高僧,圆寂之后逐渐演化为佛教神明,是中原佛教与福建闽南本地民间信仰相融合的产物,属于民间信仰中的佛教禅师崇拜。“祖师公”信仰由来已久,由一代代闽商继往开来地将香火传承至闽、粤、浙、台湾、香港、澳门各地,以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海外国家和地区。
走出庙宇,极目舒畅,庙前左右两侧楼房林立,一张张“竹格子”整齐划一,一盏盏大红灯笼迎风飘舞,为这条崭新的古街带去些许“古早”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