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和管理学,有点像孪生学科,经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以界定。有的经济学家,不断对管理指指点点,大有当仁不让的气魄。而有的管理学家,也常常对经济说三道四,丝毫没有越界的感觉。这种剪不断、分不开的学科关系,肯定会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影响。
从学科的诞生时间来看,经济学是当之无愧的长兄。从亚当 · 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算起,管理学的问世相比要晚得多。所以,最先提出管理问题的学者,都是来自经济学家。如果说,斯密在推崇市场的同时奠定了把企业管理视为可以不加考虑的“黑箱”这一经济学传统,那么,打破这一传统的努力首先就是来自经济学本身。最先注意到企业家的作用,并强调把企业家纳入经济分析范畴的学者,就是比斯密稍晚的萨伊。后来,不论是马歇尔还是熊彼特,都把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看作经济学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且经济学以理性分析见长,所以,不了解一点经济学,对管理的认识就有可能流于感性。
管理思想的发展中,理性思维占据了主导位置。这种理性来源于两个传统:一个是经济学的算计,一个是工程师的操作。但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解释性的,因此,要在经济学中寻找管理操作的源头,那是找错了方向。但是,这不等于经济学对管理研究无用。要想抽象认知企业的性质,理解企业治理结构的机制,把握工商管理的逻辑,离开经济学就力不从心。所以,来自经济学的管理启迪,只能是普遍意义而非特殊意义上的启迪,是思维的舒展和眼界的开阔,而不是具体的应用和实践的应对。作为管理学者,既要看到经济学的价值所在,又要看到学科的边界限制。
管理学家应当明白,经济学中的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现实管理活动中面对的人,是活生生的具体实在。所以,管理需要掌握具体情境。更重要的是,经济学的理性分析,必须按照逻辑展开,而现实中的人类活动,并不见得那么理性。所以,管理学反过来也会对经济学的理性分析提出警告。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就是来自管理研究而反过来影响了经济学。阿玛蒂亚 · 森对此就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经济学假设人类能够理性的做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人类的实际行动并不完全遵循理性的逻辑。“这个世界的确是由哈姆雷特、麦可白、李尔王和奥塞罗等组成的。冷静的理性范例充满了我们的教科书,但是,现实世界却更为丰富多彩。”人们以理性推论来认识自身,但人们自身却不一定理性。因此,用经济学来从事管理活动,除非对象是机器人,否则就会陷入困境。很有可能,在经济学家眼里,感动得人们热泪盈眶的事情,在逻辑上并不划算;某些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表现出明显的非经济性。正如德鲁克所说的那样,人们组织起来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符合逻辑。现实中的经理人必须清楚,别指望经济学能够教会你如何管理;现实中企业家也应该知道,别指望经济学能够指导你如何创新;上到总裁,下到员工,尤其需要防范那种理性的算计把自己的情感体温降到冰点以下。
但是,完全摒弃经济学,是不是就是管理学的出路?管理学家要明白,离开了经济学的管理就会更不靠谱。如果说,以理性假设分析人们的行为,会导致描述出的行为和现实中的行为不一致,那么,撇开理性假设来把握人们的行为,只能导致更多的错误。要了解人们行为的因果关系,除了经济学的理性分析别无他法。经济学在处处提醒我们,不能逃离理性。管理者即便面对非理性行为,仍然需要进行理性分析。有了经济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就可以使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开非理性的孟婆汤。但是,管理者又要处处弘扬人性,不能让理性算计占据人性的位置。
从学科的诞生时间来看,经济学是当之无愧的长兄。从亚当 · 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算起,管理学的问世相比要晚得多。所以,最先提出管理问题的学者,都是来自经济学家。如果说,斯密在推崇市场的同时奠定了把企业管理视为可以不加考虑的“黑箱”这一经济学传统,那么,打破这一传统的努力首先就是来自经济学本身。最先注意到企业家的作用,并强调把企业家纳入经济分析范畴的学者,就是比斯密稍晚的萨伊。后来,不论是马歇尔还是熊彼特,都把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看作经济学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且经济学以理性分析见长,所以,不了解一点经济学,对管理的认识就有可能流于感性。
管理思想的发展中,理性思维占据了主导位置。这种理性来源于两个传统:一个是经济学的算计,一个是工程师的操作。但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解释性的,因此,要在经济学中寻找管理操作的源头,那是找错了方向。但是,这不等于经济学对管理研究无用。要想抽象认知企业的性质,理解企业治理结构的机制,把握工商管理的逻辑,离开经济学就力不从心。所以,来自经济学的管理启迪,只能是普遍意义而非特殊意义上的启迪,是思维的舒展和眼界的开阔,而不是具体的应用和实践的应对。作为管理学者,既要看到经济学的价值所在,又要看到学科的边界限制。
管理学家应当明白,经济学中的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现实管理活动中面对的人,是活生生的具体实在。所以,管理需要掌握具体情境。更重要的是,经济学的理性分析,必须按照逻辑展开,而现实中的人类活动,并不见得那么理性。所以,管理学反过来也会对经济学的理性分析提出警告。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就是来自管理研究而反过来影响了经济学。阿玛蒂亚 · 森对此就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经济学假设人类能够理性的做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人类的实际行动并不完全遵循理性的逻辑。“这个世界的确是由哈姆雷特、麦可白、李尔王和奥塞罗等组成的。冷静的理性范例充满了我们的教科书,但是,现实世界却更为丰富多彩。”人们以理性推论来认识自身,但人们自身却不一定理性。因此,用经济学来从事管理活动,除非对象是机器人,否则就会陷入困境。很有可能,在经济学家眼里,感动得人们热泪盈眶的事情,在逻辑上并不划算;某些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表现出明显的非经济性。正如德鲁克所说的那样,人们组织起来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符合逻辑。现实中的经理人必须清楚,别指望经济学能够教会你如何管理;现实中企业家也应该知道,别指望经济学能够指导你如何创新;上到总裁,下到员工,尤其需要防范那种理性的算计把自己的情感体温降到冰点以下。
但是,完全摒弃经济学,是不是就是管理学的出路?管理学家要明白,离开了经济学的管理就会更不靠谱。如果说,以理性假设分析人们的行为,会导致描述出的行为和现实中的行为不一致,那么,撇开理性假设来把握人们的行为,只能导致更多的错误。要了解人们行为的因果关系,除了经济学的理性分析别无他法。经济学在处处提醒我们,不能逃离理性。管理者即便面对非理性行为,仍然需要进行理性分析。有了经济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就可以使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开非理性的孟婆汤。但是,管理者又要处处弘扬人性,不能让理性算计占据人性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