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新课程要求学校教育为“一切学生”着想,与教育均衡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相一致。文章主要介绍教育均衡发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做法:可以从语文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学习效果评价上体现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育均衡;应用研究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全国亿万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这两句话反映的都是一个宏观而沉重的课题——教育均衡发展,其内涵广阔丰富。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线教师,面对这一课题,想尽个人的微薄力量,就是努力实施新课程标准,推行素质教育。因为新课程要求学校教育为“一切学生”着想,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与教育均衡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致。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所做的研究:
  一、从语文教学理念上:教师应变传统教学为革新教学来应用研究教育均衡发展
  在已往的教学中,都是教师在不停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从来不去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实施对话。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师管理下一直听,那么学生处在被动地位,他们受教师支配,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做,个性得不到张扬,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思维就不能得到激活,这样的课堂,就必定是沉闷的课堂,低效的课堂。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过去“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想方设法与学生交往,努力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过去“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变教学为“教思”,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随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有的知识,他们可能早就明白了,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还要不厌其烦地讲下去,那么便会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对教师失去信心,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学生新旧知识或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学生才能更好地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课堂也就真正的做到了革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才会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研究教育均衡发展
  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学理念和目标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不断促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训导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服务者转化,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课堂教学的宽松并非是将课堂变成舞台,教师变成相声演员与学生欢聚一堂,而是将问题设置贴进生活,贴进实际,使其情景化、生活化,便于学生有问质疑。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见,语文教师口惹悬河,不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努力设置宽松的课堂氛围,即使文本中的问题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景中的问题。
  (二)因材施教,教育均衡发展无差生观念。
  因材施教是我国自古以来都提倡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可以说,这是最能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方法。现在的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一方面极大地扩展了学校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了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氛围,提高了教育效率。但是由于师生之间是“点对面”的交往,不是“点对点”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对所谓的差生更是如此。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潜力发展的特点,包括共性特点与个体差异,教学设计就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重视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重视,切实贯彻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潜力,引导他们向自己最有潜力的方向前进。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应该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因为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求全责备”;要扬长避短,不要“抑长补短”搞平均主义。如在语文学习中,有的学生可能写作能力较差,但他语言表达能力也许相当不错;有的学生善于写作,却不善于表达等等,如果我们布置好学习任务,采用“先分组合作探究,后点评精讲”的方法,就可以让他们扬长避短,发挥个人所长,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特长都有相同的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心理环境轻松,可以畅所欲言,合作交流中又可以彼此学习,共同提高。完成任务后又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乐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这不就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吗?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不断深入,语文试题表现出了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完善人格,培养研究创新精神和格物致知的精神。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在学习效果评价上应用研究教育均衡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常依据学生考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义务教育中,一个学期安排两次考试,由于内容有限而且较为固定,题型虽然相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自然就有高分与低分之别。这种评价方式,对高分者是一种激励,但对于低分者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他很容易会因此丧失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从而引起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怀疑,影响到今后的发展,所以,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我们在评价学习效果时灵活应变,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因分数而定终身,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智力也不同,客观事实中有些学生即使再怎么努力,他也考不出优异的分数。
  任何教学都需要通过效果评价来进行扬长避短的改进,但应该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给予相对进步或落后的评价,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观”、“人本观”。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效果与价值,并不仅仅是语文课本知识掌握的牢不牢,更要看学生才能的发展变化,这必须关注学习的整个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成绩,更要洞察其学习态度,还要从学生多方面的表现来评价。比如,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每个单元的阅读的教学内容结束后,我都要安排一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的思维、想象、表达、绘画、书写、判断、组织等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是,教室就成了一个社会的小舞台,学生既是演员,也是观众,还是评委。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结束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与大自然交朋友”。课前,我带领学生亲自去感受大自然,去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可高啦,没有主持人,他们一个接着一个,井然有序的走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朋友”。每个学生既是听众,又是评委,评比出了一等奖三人,二等奖五人,三等奖八人,其余的为鼓励奖。这次活动,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上台介绍的人多,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我们用多角度多样化的方法评价学习效果,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这些优点和潜力逐步显现出来,加以引导,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都能顺利成长、成才。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学生接受教育条件相对均衡、享受教育资源相对均衡、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的发展得到相对的均衡发展,怎样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的发展得到相对的均衡呢?本文从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活动课课堂教学模式两方面来研究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四年级数学;教学研究  国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门全球性的语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的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就连电脑、手机、游戏,甚至生活用品、广告、旅游景点等等也都布满了英文。但是,很多同学认为学习英语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其实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方法;兴趣  我们都知道,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掌握一两门外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
期刊
摘 要:制约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许多教育同仁都有不同建树。但学生视野局限、学习资源相对较少、知识储备不足、良好的学习习惯未养成等因素也同样制约了农村语文教学效果。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让其积累更多的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所需;多与孩子、学校沟通,共同教育孩子走向成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因素  语文,顾名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本文从概念教学的困难提出了概念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坚固基石。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正确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更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有利于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文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基础,联系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把课堂教学“生活化”,数学问题“情境化”,将数学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
期刊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的平等教育。如何在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呢?本文从直观演示来引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同时成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巧做游戏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保持成功;讲故事延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恰当评价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五个方面探
期刊
摘 要:教育均衡发展提出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条件得到相对均衡发展、在享受教育的资源得到相对均衡发展、在获得教育的效果得到相对均衡发展。把教育均衡发展应用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上得到相对均衡发展。在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呢?本文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得到均衡发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
期刊
摘 要:《纲要》中提到:“通过各领域内容互相渗透而达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近年来,我在幼儿园大班进行“语言领域的古诗欣赏与艺术教育相整合”的教学探索活动。把语言与艺术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将古诗欣赏与音乐、美术相结合,便成了快乐地娱乐活动。让幼儿在唱、跳、画中愉快欣赏古诗,理解古诗内容,发展幼儿想象力,充分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学领域。这种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器具以及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从而改善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