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呼唤企业伦理精神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在倾斜,地球在呻吟,环境的恶化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谁来保护地球,“人类怎样挽救自己的命运”,各国有识之士都在关注这个重大问题。作为地球上一个小小分子的企业,也深深感到环境保护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应该警醒应该行动。
  
  一、 环境保护和伦理意识
  
  地球是人类的宝贵家园。人类是地球的儿女,也是地球的改造者。人类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活条件。然而,由于人类的无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过程中,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扩大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同时又增加了对自然环境的输出,但是也对自然环境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更大的破坏。这种破坏的恶果,最终又降临到人类自己头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愈演愈烈,环境与生态危机日益加深。森林面积和植物资源锐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原被毁,酸雨肆虐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以及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废弃物的转移与危害等全球性问题,正在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比如,南极上空出现了大如美国国土,深如喜马拉雅山的巨大臭氧空洞,这一趋势继续发展将使人类直接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人类必须保持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不断改善其生活条件,并且承认后代人有同等的发展权利。当代人不能一味地追求今世的发展和消费,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用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保护环境,持续发展,是人类走向繁荣未来的惟一正确选择,也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贡献。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制订一系列公约、法律、法规约束人类活动,让人们明白防止环境继续恶化,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些什么,唤醒公众的伦理精神,让人们明确自己肩负的义务。“世界环境日”一再呼吁:“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它表达的既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对公众的热情呼唤,呼唤公众提高环境意识,以保护环境为已任。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必将使公众自觉积极的参与,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制止环境侵害行为,监督法律有效执行,提高环境的质量标准,以推动环保事业向更深层次,更新领域,更高阶段发展。
  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涵义上,可以看作是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的道德现象。所不同的是,伦理较多的指有关道德现象的原因,道德较多的指人们之间的实际交往关系。而所谓伦理与道德则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与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等力量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保护环境是从为了使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形成和概括的,它是一定条件下指导和评价人们善恶的准则。由此可见,伦理与环境保护的交汇点在于对世界的关注,在于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负责,在于保护人民的利益。凡是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维护人民利益是善,是合于道德的行为;凡是破坏环境、不利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损害人民利益的是恶,是不道德行为。每个地球的儿女都应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崇扬善,批判恶。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从自己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入手,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环境保护要求增加环境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作为一个企业,它的基本责任是生产合格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依法纳税。“造福一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小而言之,企业必须考虑本企业生产活动对社会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从一开始就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大而言之,它应该用本国和世界的眼光来审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是否合乎国际国内环保的要求,自觉遵守有关法纪,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从而展示本企业优秀文化的伦理精神。
  生产经营活动与地球保护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仅就一个企业的微观活动而言,它在创造社会财富,向消费者提供合格产品,向国家缴纳税收的同时,也必然产生负效应。或者说,企业系统的内部有序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它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它消耗了资源,并且排放了废渣、废气和废水,污染了环境。作为一个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必须清醒地面对现实,着眼于对环保的全方位的关怀,自觉承担自身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从事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时,都把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进去,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起来。有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只顾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从长远角度考虑生产经营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或者认为环境保护要资金,眼下资金紧张,等到资金充足了再治理环境。这实在是大谬不然。这样做的结果,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实质是不承认环境的价值。例如,由于沿江沿河企业大量往江河中排放废渣废水,我国不少河水严重污染,水质下降,既威胁沿岸人民的健康,也对企业自己带来危害,其中淮河尤其让人忧虑。1994年淮河下游发生了大面积污染,以致江苏省20多万人断水一个月之久,每天人们只能靠救火车送来的杯水度日。这20万人中难道就没有那些任意向江河倾泻污水、废渣的企业员工和他们的家属?造成这种惨痛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一条,不能不说是企业的经营者法制观念不强,道德意识淡薄。他们不懂得通过这种嫁祸社会,甚至祸及孩子的方式来获得眼前的经济效益,即便盈利再多,也无异于“杀鸡取蛋”,或者用中国一句老话说是“为富不仁”,更何况环境恶化也必然使他们自食其恶果。许多事实已证明,环境污染,不仅损害当地人民的健康,本企业劳动力的健康也一样受到损害;资源的破坏直接危及到企业发展的物资基础,必定影响其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污染已成事实,再回头治理,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得不偿失,即便单从经济角度看,也是很不划算的。要想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除了法律约束,更重要的是增强企业的环境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平。
  
  三、环境保护要求良好的道德风尚,使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前进
  
  企业应该把环境保护,作为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教育每一个员工重视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科学水平和道德修养,使职工正确领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生活与环境和谐,符合生态规律。并克服有害于环境的观念,树立有利于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伦理思想,使每个员工积极履行环保义务。
  宣传教育要经常而持久,既要有一般性教育,也要通过重大纪念活动集中宣传教育,造声势,深入人心。比如,在“国际环保日”讲“国际环保日”的内容的同时,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它作为必修课,要求职工知法、懂法、依法办事;请环保工程师讲授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环保知识与要求;每年“世界环保”活动及国家的相应活动都要围绕环保主题,介绍国内国际环保事例、故事、经验教训等,增强职工环保意识、环保创意、环保行为、环保氛围。清洁、美好、健康的生活、生产环境和自然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也是企业文化的反映。是否关心环境,是检验一个人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标尺。
  伦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用中国古代的话来说,它是知行统一的科学。一个人是否掌握这门科学,一个企业伦理精神究竟如何,主要不是看他是否熟记作为知识形态的理论内容,而是看他是否能按照这些原则规范行动。企业不仅依法治厂,而且遵照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注重自我约束,使企业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时,都要选择先进的技术,采用无污染和少污染的设备,控制污染的产生,要将防止污染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我所熟悉的一家啤酒厂综合治理“三废”,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年创价值250万余元。1991年生产煤渣空心砖,烧锅炉的煤渣全部被利用,1992年利用废酒瓶生产玻璃矾石作为建筑材料,1993年将废酵母干燥处理,制成酵母粉成为优质饲料。至于酒糟,自投产之时,即作为饲料出售,带动了周边养殖业的发展。仅1992年到1995年7月,“三废”利用的收入累计为1104.7万元。既保护了环境,企业又增加了收入,确实利已利人,功在千秋。
  环境保护要从末端控制转移到首端废物最小量化做起,狠抓节能降耗,这是因为工业生产引起环境污染的根源来自资源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减少最终污染物的产生是最重要的环保。实行清洁生产,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根本途径。
  为了使环境保护规范化、制度化,应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并作为从经理到基层干部管理、考核的一项内容。还应根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制定具体规章制度,诸如“环保条例”、“环保考核标准”、“花木管理规定”、“创建清洁无公害工厂实施细则”等。通常企业由一副总和相关部门负责整个企业环保管理工作,对全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评价各部门环保工作,形成上下纵横交织的环境保护工作网络。
  企业在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创造一片清新宜人的天地,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造就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人,是企业的不懈追求。坚持认真做下去再过五十年回眸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后人说:你们的父辈无愧于先辈,无愧于后人,也无愧于养育我们的母亲——大地!
  (作者系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执行副会长)
其他文献
2003年的一个秋日,美丽的西子湖畔迎来一群特殊客人,他们年龄最小的59岁,最大的年逾古稀,面对空蒙山色均是唏嘘不已。1988年,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评出20人,无一不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15年之后的西湖聚会,只有十位前来赴约,20人中,或已不在人世,或已退隐田园,或已锒铛入狱,或已不知去向,还有的成了政府官员,仍然活跃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前沿的,惟余汪海一人。  军人出身的汪海,1976年出任
期刊
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企业重组改制、用工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内外部环境不断影响员工思想,基层党支部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作为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党支部书记,如何才能发挥作用,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呢?笔者结合在石油企业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党支部书记应学会沟通。因为沟通是基层组织统一思想行动的工具,是基层组织建立和谐关系的润滑剂,是党支部书记工作成功的“钥匙
期刊
前不久,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严格评审,武汉特种工业泵厂有限公司生产的龙源牌、2BE1/2BEF系列水环真空泵,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证书。特泵公司常务副总邓少林代表公司和集团董事长何正亮赴京出席授牌仪式。  此举标志着特泵公司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坚定不移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取得显著成果。  特泵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期刊
2007年,在世界经济总体向好和国际航运业的扶持火爆的大背景下,中国开始迈进世界造船大国的第一方阵,船舶工业在一片叫好声中度过。在这一年中,国家对于船舶制造业的第一个行业标准出台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造船业新的时代的到来。浙江省台州市船舶制造业与其它行业相比,也显示出勃勃生机,一跃进入台州市的主导产业行列。    一、概况    台州市海岸线绵延曲折,大陆海岸线长度占浙江省1/3,海湾、岛
期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先进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一、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无论你是否认同,它始终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撑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塑造着企业的外部
期刊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的灵魂。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必须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就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见解,并且不同的企业之间由于技术手段、组织特征和
期刊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精耕细作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虽然影响企业盈利的因素很多,但内部管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油田企业只有不断地深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规划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企业才能实现持续有效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油田企业实施精细管理是实现持续有效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企业管理学将企业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治管理
期刊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七大报告,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紧密结合东风公司的实际,积极思考和谋划公司经营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公司事业梦想和中长期事业计划以及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
期刊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销售竞争激烈,全球企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资金短缺且周转频率低等问题,而这些则导致企业销售和采购的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商业行为几乎全部依赖货币支付,此举将货币推向了极致,将其神话。在我国,这更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易货可以很好地使企业通过自身优势来缓解危机,度过难关。  企业易货,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之间用等值的产品、无形资产或服
期刊
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以下简称省“三会”)第一次雇主工作会议,于2008年3月21日在省“三会”会议室召开。来自武汉、襄樊、黄冈、鄂州、黄石、荆门等地的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三会”会长邱思胜主持,省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副主席、省“三会”顾问朱楚生,省“三会”执行副秘书长陈明德出席会议并发言。  会议认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作为代表雇主方利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