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我始终是“市场一兵”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的一个秋日,美丽的西子湖畔迎来一群特殊客人,他们年龄最小的59岁,最大的年逾古稀,面对空蒙山色均是唏嘘不已。1988年,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评出20人,无一不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15年之后的西湖聚会,只有十位前来赴约,20人中,或已不在人世,或已退隐田园,或已锒铛入狱,或已不知去向,还有的成了政府官员,仍然活跃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前沿的,惟余汪海一人。
  军人出身的汪海,1976年出任双星集团前身青岛橡胶九厂的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83年出任党委书记,从带领职工背着鞋箱到市场上找饭吃开始,与市场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近30年间,汪海执掌下的双星摸着石头过河,以“敢为天下先”著称,在国有企业中率先打破统配包销,率先由二产转三产,率先实行国有民营,率先进行低成本扩张,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尽了风头。
  对于汪海和双星,激赏者有之,贬损者有之,效仿者有之,报以冷眼者有之,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始至终从事传统制造业的双星,屹立市场近30年不倒,而且滚雪球般做大——资产总额从不足1000万元增加到60亿元;销售收入由不足3000万元增加到100亿元;由单一从事制鞋业,发展成为拥有制鞋、轮胎、机械、服装、热电五大产业的综合性制造加工业大集团。
  同样参加西湖聚会的马胜利,曾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先后吸收了横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100多家企业,组建“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风头一时无两。但不到10年时间,这位“国企承包改革第一人”的巨型企业就分崩离析,被迫退休后每月工资仅135元。马胜利在西湖聚会上反思说,国企改革有三大阻力——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官僚主义。“在那种环境下,是不可能成功的”。可他或许没有注意到,坐在他身边的汪海恰恰成功了。
  抛却历史烟云,2008年初坐在记者面前的汪海,依然是腰板挺直,个性张扬,放言无忌。但对于别人给予的“市场将军”的封号,他的回应显得相当低调:“改革开放30年来,我始终是市场上的一名士兵,始终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成长,永不止步地冲锋陷阵。”
  逼上市场,开始屡闯禁区的冒险之旅
  汪海进入市场,完全是被逼无奈作出的选择。
  直至1983年,有着2000多名职工的青岛橡胶九厂仍是跟着国家计划转,数十年一贯制地生产“解放鞋”,原料由国家统配,产品由国家包销。但到了这年年底,初期的改革开放使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出现了真空,商业部门告诉橡胶九厂,“傻大笨粗”的解放鞋卖不出去,所以拒绝收购。刚刚被任命为橡胶九厂党委书记的汪海又急又怒:“生产计划是你们下的,生产任务完成了你们却不要了,那我们怎么办?”
  200万双解放鞋堆积如山,商业部门不包销,只有自己把鞋卖出去,企业才能生存下来。由是,这家日后叫作“双星”的企业被逼之下迈出了自销的第一步,成为全国同行业最早进入市场的企业。在一个个冬夜里,由汪海带领,上千名职工一人背着一包鞋,将解放鞋偷偷运出厂自己销售。很快,风声走露,商业部门大怒,声称今后停止包销他们生产的任何产品。
  商业部门的愤怒并非没有缘由——这家企业竟然置“红头文件”于不顾,作出明目张胆的违规行为。就在数月之前,一位国家高层领导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搞活经济政策,效果显著,但也要防止在搞活经济中,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汪海的做法自然是离经叛道。
  但那时的汪海,除了将解放鞋卖出去,让企业生存下来,已经管不了太多。在他的带领下,职工们索性在大白天背着鞋箱闯市场,不但在青岛本地卖,还跑到烟台、石家庄、南京、兰州卖,一年过后,200万双解放鞋竟然全部卖了出去,企业就此活了下来。
  被逼进市场的汪海,反而自此领略到市场经济的魅力,并且很快以热切的姿态拥抱市场经济,像一名果敢的士兵那样跃入市场密林,开始了屡闯禁区的冒险之旅。
  
  胆子更大一些,步子迈得更快一些
  
  
  汪海在1984年实行的改革,他的目光瞄向工厂门口那片矮房,它们占据了工厂的门脸,破败不堪,里面装着化验室、试验室等“科研部门”,但这家企业的所有人都知道,厂里几十年来只生产解放鞋,根本没有什么试验,所谓“科研部门”不过养着几十号闲人。在冲破重重阻力后,汪海硬是带人将这片矮房扒掉,然后根据开发新产品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技术中心。
  之后,汪海着力进行机构改革,促使内部机制与市场经济对接。当时,橡胶九厂的机构设置早已严重脱离了生产、销售的实际需要,300多名干部人浮于事。当汪海宣布对部分机构进行合并、撤销时,矛盾爆发了,一些上级领导亲属组成的武装部和安全科,拒不执行厂里的决定,告状甚至告到了国家劳动部,但汪海丝毫没有让步,坚决将两个科合并,并且将队伍庞大的计划科并进销售科,进而将原先只有4个人的销售科扩充为拥有600人的销售公司。目前,双星的销售人员已经发展到上万人,并在全国建起拥有十大物流平台、5000多家连锁店的全新营销体系。
  双星进行机构改革的目标最终指向一点,即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一目标之下,双星推出了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奖励机制,彻底砸烂了“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如今,拥有5万名职工的双星集团,其总部大楼内却只有不到50名中高层干部。由于干部任免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今天称职了在上面,明天不称职就被抹掉,有人形容双星的干部是“黑板干部”。
  在市场的博弈中,汪海认识到,国有体制在竞争性行业中并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优势。上世纪90年代初,汪海在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将双星经营公司进行承包卖断,完成了职工从“给公司卖鞋”到“给自己卖鞋”的转变,把众多双星人送上了制造百万富翁的流水线,同时为竞争性领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探索出一条新路。他还借鉴邓小平提出的“农村责任制”,将车间设备承包给职工个人,把企业的工作岗位变成了每位职工的“责任田”,实现了职工自己管理、自己算账、自己减人、自己降耗,整个集团的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
  汪海坦言,由于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这些年来他遭遇的打击难以计数,有些现在想起来仍惊心动魄,但一个又一个困难竟然全部被克服了。能够产生这样的“奇迹”,一个原因是双星的改革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另一个原因则是双星多年来的改革始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促使他“胆子更大
  一些,步子迈得更快一些”。
  
  出海越洋是开放,上山下乡也是开放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鞋企业总数达到几千家,产能出现了严重过剩,全国80%的制鞋企业出现亏损,这时的双星却照样盈利,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鞋企业。不少同行艳羡地说,还是汪海精明,十几年前就进行了低成本扩张,具备了成本优势。
  1985年,中央提出企业走“横向经济联合”之路,而汪海早在一年以前,就与黄岛橡胶厂搞横向经济联合,在挽救了这家即将倒闭的乡镇企业的同时,成功地将自己的老产品转移到农村生产,获得了廉价的厂房和劳动力。此后一年多,汪海在青岛周边地区一口气建起13家联营分厂,年产值加起来达到1亿元。现在看来,横向经济联合实际上就是低成本扩张。
  在当时,国有企业从城市到农村办企业,同样是离经叛道之举。有人说,汪海这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有人说,汪海这是主动把饭碗让给别人;还有人甚至直指汪海是“卖厂贼”。后者的回答是:出海越洋是开放,上山下乡也是开放。
  实际上,那时候双星的上山下乡,仅仅算是奏响了一个序曲。上世纪90年代初,双星先后在沂蒙山建起鲁中、瀚海两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鞋城,并一发而不可收。到现在,双星已经先后投资20亿元,在山东、河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偏远山区建起十几个生产基地,在成功带动10万多名农民致富的同时,自己的资产规模也因凭借低成本经营急剧扩大。
  而当时间推进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已使制鞋业完全进入微利时代、一双鞋甚至只能赚到1分钱的时候,汪海再次提前作出战略调整,吸收合并华青轮胎、东风轮胎等企业,飘然进入轮胎和机械行业,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人们称赞汪海眼光超前,时刻洞悉春江水暖,处处抢占发展先机,汪海却不以为然:“我们只不过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围着市场转,由此渐渐掌握了市场规律,看懂了市场的晴雨表。”可以证实此言不虚的,是汪海的两句话:一句是“找部长找市长,不如找市场”;一句是“市场是检验企业一切工作的标准”。这两句话至今悬挂于双星的大小车间,历20余年不变。
  
  管理是我们保持竞争不败的一大法宝
  
   汪海曾说:“我们最拿手的、最为外界佩服的就是管理,管理是我们克敌制胜、保持竞争不败的一大法宝。”
  
  任何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都要有一套过硬的管理方法,这几乎是一条市场铁律。1986年,双星以对人的九项管理为纵轴、以对生产经营的九项管理为横轴,勾画出一个直角坐标,创出了“双星九九管理法”。
  按照这一管理法,双星在生产经营上实行分级管理、分层承包、分开算账,以“三分”增加企业的活力;实施加工联产、销售联营、股份联合,以“三联”壮大企业实力;进行人才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以“三开发”全方位提高竞争力。后来,这一管理法成为全国推广的22种现代化管理方法之一。
  1994年,双星在生产管理和资产管理上实行“国有民营”。一是由集团把国有资产,包括厂房、设备、车辆等经评估后,“就高不就低”租赁给下属生产分厂,同时将流动资金切块下贷,改过去的统贷统用为统贷分用。分厂也可分贷分用,原则是谁贷款谁付利息。二是各分厂全部改为独立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的一级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集团内部实行内部银行结算。三是各生产分厂除接受集团管理外,每年向集团上缴国有资产有偿使用费、社会统筹费和流动资金利息。
  实行这一管理办法以后,双星内部的上下关系变成了纯粹的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经济关系,“交够集团的,干好了都是自己的”,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后来,双星还推出了数字跟踪卡制度、厂币制度、诚信管理制度。在近年来原材料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双星依靠独到的管理手段,一年居然可以节约资金1亿元。对于而今“成本为王”的制造业来说,这样的管理手段,意味着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无怪乎当国内外不少企业提出到现场学习双星的管理时,全部被汪海一口回绝。
  
  始终像一名优秀的士兵那样闯市场
  
  作为一个以“敢为天下先”自居的企业家,汪海带领双星在改革开放的近30年间,创造了国有企业中数量众多的“第一”,在业内反响强烈,难以复制。
  1984年,双星破墙开店,敞开大门办三产,成立了国内国有企业中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劳动服务公司,建成双星不夜城、“大吃街”和旅游休闲度假村,成功安置了2000多名富余人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双星在国有企业中第一个以企业的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举行“鞋文化表演”,成为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先行者。
  1988年,双星几经周折,成为全国首批获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并在1995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年出口创汇突破5000万美元的制鞋企业。
  1996年,双星在国内制鞋行业中首家实现股票上市交易。而在尚留余温的2007岁末,汪海又高调宣布,双星上市公司剥离制鞋业务,专心发展轮胎和机械业务,受让上市公司制鞋业务的双星名人实业公司则做大做强制鞋业。他表示,双星将通过新一轮的战略调整,进一步理顺产业分工,着力发展轮胎、机械、制鞋三大产业,实现“把双星打造成中国综合性制造加工业特大集团”的战略目标。
  始终以热切的姿态拥抱市场,像一名优秀的士兵那样不抛弃,不放弃,敢于冒险,勇于探索。这或许正是汪海和他率领的双星在国企改革前沿长盛不衰的秘密。
   (特约记者单位:青岛·双星集团)
其他文献
他们只有200余名正式员工,却创造出了年产值3亿多元的辉煌业绩;  他们只是一家中小型企业,却拥有自己的装备研究院,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他们没有造价高昂、气派雄伟的现代化车间,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管理。  武汉九通汽车厂——这个集装备研制、生产、维修、培训为一体的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军队企业,把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吸引着记者来探究其成功的奥秘。前不久,我们踏上华中大地,专程采访了武
期刊
一、30年来最成功的三项改革    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来,我认为最成功的改革有以下三项。  1、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明确了商品经济是我国改革的目标,意义重大。  2、1994年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这个决定进行的全面改革。这个全面改革主要是在宏观经济方面,在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上采取了比较多的措施,同时对于国
期刊
为落实《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地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努力为幼儿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必须做到严格体检、规范消毒、均衡膳食、细致保护、高效锻炼,以有效预防减少疾病发生,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一、严格健康检查  1.体格检查严密无疏  全园教工都严格体检凭证上岗,新进人员先体检后上岗,确保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取得健康合格证。  幼儿入园体检严格控制,入园时严格查验预防接种卡,做到凭预防
期刊
2007年,是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公司在民营化体制下的各项改革和管理措施全面实施,白云边工业园项目全面启动,公司的生产经营任务和项目建设任务之重超历史。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梅林率领全体白云边人开拓创新,协力进取,化压力为动力,经营业绩创下新高,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酒业公司成立并运作,湖北白云边集团成功组建,公司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基本确定,白云边的2007精彩瞩目
期刊
在美丽富饶的浙北舟山群岛上,有一位乐于奉献、业绩出色、受到人们一致好评的“憨厚雄鹰”。别误会,这里说的并非鸟,是欣欣化纤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电工,就是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几年之后,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40岁共产党员黄宽平。    知难而进肯登攀    1992年初春的一天,当地农村青年黄宽平收到了被舟山化纤厂(现欣欣化纤有限公司)招收入厂的通知。他高兴地跳了起来,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人样
期刊
江苏省通州市富通仪器公司,位于该市五接镇,以生产枪用瞄准仪为主,出口美国及欧洲市场。  在这个仅有百人的企业里,员工接触的全是钢铁之类的硬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无疑也是“硬”的。  然而,当说起公司老总王继东时,员工们不论男女个个伸出大拇指,夸他像个“慈祥的老大妈”:年年安排我们去旅游;请人来讲课,动员我们办养老保险;“而去菜市场,我们食堂买的菜总是最好的!”  作为通州市的政协委员、市台属台胞联谊
期刊
一、引言    经济国际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国际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国际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的科技、技术、市场及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外向型”发展的前景。同时它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低价格进口产品以及设立在当地的国外公司的竞争。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国内市场也逐渐溶入国际市场,成
期刊
众所周知,包袱重、资金紧、费用缺、运转难是当前困扰基层财政所生存与发展的共同性问题。2007年,英山县红山镇财政所在县财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股室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体干部职工苦干巧干相结合,实现了平衡运转,迈出了由举债过日子向还债求发展的第一步,破解了这一现实难题。财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综合考核位居前列,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财政所被镇党委政府授予“服务三农先进单位”,所党支部被县委评为
期刊
冬日,午后,阳光和煦。在宜昌市中南路55号,我们采访了中南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杰,第一印象是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杨杰介绍,2007年,中南连摘“三金”:宜昌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先进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很想知道这些“金牌”背后的故事,杨杰激情满怀地道出了他六年来的“中南”情结。    六年前的情结:不负中南    2001年的金秋时节,人们尽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国有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除了采取技术进步的手段外,对管理工作也更加重视。绩效管理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其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同,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据了解,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不但没有起到调动员工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效益和效率的作用,反而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一次“中国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