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l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語文能力的同时,应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要在教学中运用激趣艺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兴趣盎然地发挥主体作用。
  一、妙语引趣,活跃思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物乃是对教材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特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特点,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抓住其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精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环环相扣,带领学生神游知识的大观园。
  说明文教学普遍认为:说明文不像记叙文有情,也不像小说有情节,无论是朗读还是讲析,给人的感觉只是单调枯燥。其实,只要引导得当,同样能吸引学生。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文时,为了迅速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苏州园林之美,解读我们民族园林的精彩吧!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学习特别主动认真,并没感到说明文枯燥乏味,反而觉得像品茶一样越品越有味了。
  二、生疑激趣,深化思维
  学成于思,思起于疑。有疑才有思,无疑则无思。无思,则何来学业之成就?学习有了疑问,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设疑、激疑和质疑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安排具有科学性、新颖别致、能引起学生探索的各种疑问或悬念,使学生产生欲解无方,欲罢不舍的心理状态,并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探索出通往结论的途径,就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致趣,拓展思维
  情境教学已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教法,是现代教育目的即培养人学习能力的体现。这种教学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直观、形象,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学生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在能力上得到培养和锻炼。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教材中的一些景物、意境,无论教师如何巧言善喻,也只能讲个大概,很难详细传授给学生。如借助多媒体集图、音、文、像于一体的信息处理优势,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那些难以言状的风光景物、各种意境就历历在目,使教师省去了许多口舌,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中,去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获得审美的愉悦。其对学生情感影响之大之深,远非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述可比拟。
  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先播放一段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录像(配乐、解说词均隐去),让学生观看录像,复述见到的情景。当然,这时学生的发言多是客观的叙述,缺少生动具体的描绘,不能使人领略到录像中的美感。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才能传达出录像中的美感呢?在此基础上,引出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春天来临之后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寻找和分析,学生明白了朱自清先生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充满情趣和美感。然后,再让学生看录像,并要求学生配上生动具体的解说词,运用刚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在与同学交流后,再播放录像中的解说词。比较后,发现同学的创作与原解说词有许多相同,同学们从中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课堂上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从事学习和思考,兴趣很浓,主动性也大大增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四、活动激趣,帮助思维
  活动是人类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源,也是人的生命能力、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心理学家将人的活动分为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原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以活动为中心范畴,将物化了的活动作为外部活动,将人的心理活动作为内部活动,认为人的内部活动源于外部活动,其间存在一个内化过程,提出了人的能力与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认为人的活动主动性的形成是个性萌芽的重要表现。因此,把活动引入语文教学,通过开展活动,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平时课堂采用观察与描述、谜语竞猜、小小故事会、情景对话、小小记者会、智力抢答赛、语言实际运用等活动形式;中考复习采用同一内容多种训练、语文基础知识竞赛、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训练、仿写范文训练、古诗文背诵默写比赛、快速作文训练等活动形式。通过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智能,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品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想灵活有效地掌握,教师就必须努力扩大知识面,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各种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掌握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语文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调心汤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心气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症状、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指标、左心功能参数及静息心率的影响。方法:5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心气亏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常发现,许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手托下巴,紧锁双眉,久而久之产生畏惧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作文,笔下生花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激发兴趣、注重积累、开放
作为一位普普通通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一直在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努力着,探索着,也深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让学生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通过有效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鲜活的、
期刊
目的:观察五虎汤治疗婴幼儿哮喘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60例婴幼儿哮喘痰热壅肺证的患儿随机分为五虎汤
【摘要】文章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利用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应用能力培养  中学语文的“文道”之争历来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
期刊
本文旨在探讨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拟通过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对肛肠病手术后患者进行外用熏洗,坐浴以及与皮肤康洗液组对照的术后并发症比较而获得一种使用安全、副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阅读是读者通过对文章信息的吸收,体验作者的用语技巧,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过程。没有充分的阅读,就没有深刻的感悟,因此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与应试成绩的双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就是引路人、帮助者,那么如何引路、如何助读就是策略与方法的问题了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共同的目标、任务,把学生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分成若干个合作互助小组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前,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以“教”为主,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思维被教师控制,学到的知识呆板,不灵活,运用能力差。因此,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看不懂的,悟不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