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阅读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了阅读,孩子的童年会更加缤纷多彩;有了阅读,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一、儿童阅读的阅读主体
首先,儿童的阅读应当是综合性的阅读。王教授认为儿童阅读读物如果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6个大类,第一类是儿童启蒙的读物。第二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励志类读物。第三类是科普读物。第四类是传播人文历史的读物。第五类是比较流行的儿童图画书、卡通读物。第六类是我们经常说的儿童文学读物。儿童文学虽然是儿童读物中的一种,却是儿童读物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儿童文学读物应该是儿童读物的重心。儿童文学指作家用文学的形式和手法创作的符合儿童欣赏要求的书籍,通过作品让儿童去欣赏、感受、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审美活动,儿童文学重理性,传授给儿童的更多的是间接经验。儿童文学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许多家长认为课外读物与学校知识联系越多越好,因此,有的家长只允许孩子看一些和课堂教学有关的书籍。其实,美好的人生从幸福的童年开始,童年要从快乐的阅读开始。儿童的阅读一定要是快乐的阅读、兴趣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达到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目的。现在的儿童阅读,包括语文课程的课外阅读,许多都没有从儿童的立场和儿童的幸福童年出发,而是按照成年人的功利、目的、工具、理性等角度来要求孩子进行阅读。当今中小学语文课选用了很多好的童话、语言、儿童小说、科学文艺等,这些文本都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幻想精神和创作思维,教师不能单纯地把这类作品方到教育功能上,为学而学,忽视作品的内容所带给儿童的审美和娱乐作用。
二、如何正确引导儿童阅读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在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方面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教师如何做到正确引导、科学指引尤为重要。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出:我们总是苦于无法了解学生,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你就会走进那个神奇的缤纷的世界,才有可能读懂儿童、读懂学生。其实,无论到任何时候,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磨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所以,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读读学生喜欢的书。
其次,儿童阅读要由浅入深、由大到小、由易到难。不少教师面对儿童阅读时存在误区,认为儿童阅读一开始就应该是经典的阅读。这样做实际上是事倍功半、适得其反。经典往往是我们成人思维、成人理性界定的,是以成人目的和标准制定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一个杠杆开始认字的小孩正襟危坐去读大人认为的“经典”,他们是读不进去的。这样做事大人太急于求成。还有许多教师认为孩子阅读的量越大越好。其实非也,阅读重在感悟,没有感悟和反思的阅读就如同嚼蜡一般毫无意义,因此重视阅读的质而不是只关注阅读的量是我们应该首先确定的。
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尊重孩子阅读心理的成长过程。有的教师认为孩子们喜欢读一些不成熟的书,比如《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就觉得孩子的心理幼稚,害怕孩子总看这种书,心理很难长大。其实不然,孩子喜欢看符合自己年龄的书就值得肯定和鼓励,过了这个年龄段,他们自会去挑选更适合自己的读物。孩子的阅读心理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强迫不得,更不能揠苗助长,脱离了孩子年龄特征的儿童读物,孩子们看不懂,也没兴趣,反而会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害怕甚至是厌烦的情绪。
三、家长的辅助和监督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家长要培养与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通过亲子共读,分享阅读的快乐。北欧有些国家的父母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而且是大声朗读。长篇的童话或是故事,可以分成段落,每天读一些。这样做不仅是共享阅读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同时也是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的很好的途径。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孩子开始喜欢看书的时候,不要管他看的是什么样的书,只要喜欢就应该给予鼓励,以后再慢慢加以引导。家长不要在孩子最初刚开始喜欢看书的时候,就替孩子做决定该看哪些不能看哪些,越俎代庖,家长要明确一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好习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细心。
(河南省安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杏小学北校区)
一、儿童阅读的阅读主体
首先,儿童的阅读应当是综合性的阅读。王教授认为儿童阅读读物如果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6个大类,第一类是儿童启蒙的读物。第二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励志类读物。第三类是科普读物。第四类是传播人文历史的读物。第五类是比较流行的儿童图画书、卡通读物。第六类是我们经常说的儿童文学读物。儿童文学虽然是儿童读物中的一种,却是儿童读物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儿童文学读物应该是儿童读物的重心。儿童文学指作家用文学的形式和手法创作的符合儿童欣赏要求的书籍,通过作品让儿童去欣赏、感受、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审美活动,儿童文学重理性,传授给儿童的更多的是间接经验。儿童文学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许多家长认为课外读物与学校知识联系越多越好,因此,有的家长只允许孩子看一些和课堂教学有关的书籍。其实,美好的人生从幸福的童年开始,童年要从快乐的阅读开始。儿童的阅读一定要是快乐的阅读、兴趣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达到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目的。现在的儿童阅读,包括语文课程的课外阅读,许多都没有从儿童的立场和儿童的幸福童年出发,而是按照成年人的功利、目的、工具、理性等角度来要求孩子进行阅读。当今中小学语文课选用了很多好的童话、语言、儿童小说、科学文艺等,这些文本都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幻想精神和创作思维,教师不能单纯地把这类作品方到教育功能上,为学而学,忽视作品的内容所带给儿童的审美和娱乐作用。
二、如何正确引导儿童阅读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在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方面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教师如何做到正确引导、科学指引尤为重要。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出:我们总是苦于无法了解学生,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你就会走进那个神奇的缤纷的世界,才有可能读懂儿童、读懂学生。其实,无论到任何时候,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磨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所以,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读读学生喜欢的书。
其次,儿童阅读要由浅入深、由大到小、由易到难。不少教师面对儿童阅读时存在误区,认为儿童阅读一开始就应该是经典的阅读。这样做实际上是事倍功半、适得其反。经典往往是我们成人思维、成人理性界定的,是以成人目的和标准制定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一个杠杆开始认字的小孩正襟危坐去读大人认为的“经典”,他们是读不进去的。这样做事大人太急于求成。还有许多教师认为孩子阅读的量越大越好。其实非也,阅读重在感悟,没有感悟和反思的阅读就如同嚼蜡一般毫无意义,因此重视阅读的质而不是只关注阅读的量是我们应该首先确定的。
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尊重孩子阅读心理的成长过程。有的教师认为孩子们喜欢读一些不成熟的书,比如《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就觉得孩子的心理幼稚,害怕孩子总看这种书,心理很难长大。其实不然,孩子喜欢看符合自己年龄的书就值得肯定和鼓励,过了这个年龄段,他们自会去挑选更适合自己的读物。孩子的阅读心理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强迫不得,更不能揠苗助长,脱离了孩子年龄特征的儿童读物,孩子们看不懂,也没兴趣,反而会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害怕甚至是厌烦的情绪。
三、家长的辅助和监督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家长要培养与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通过亲子共读,分享阅读的快乐。北欧有些国家的父母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而且是大声朗读。长篇的童话或是故事,可以分成段落,每天读一些。这样做不仅是共享阅读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同时也是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的很好的途径。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孩子开始喜欢看书的时候,不要管他看的是什么样的书,只要喜欢就应该给予鼓励,以后再慢慢加以引导。家长不要在孩子最初刚开始喜欢看书的时候,就替孩子做决定该看哪些不能看哪些,越俎代庖,家长要明确一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好习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细心。
(河南省安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杏小学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