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感受。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感 培养策略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由语言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的一种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语感呢?
  一、反复诵读,触发语感
  学生诵读课文时不但可以做到“不懂解说,自晓其义”,更可以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训练语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度、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在教到文中描写漓江水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这一句子,圈出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再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出它的特点,接着指名学生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句子,最后,通过分组读、师生合作读,学生对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有了深切体会。所以,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可以了解语言材料表达的情感内容等表层信息,还可以理解语言材料的深层情境、层里关系等理性认知。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推敲品析,生成语感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语感的获得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即品析语言。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揣摩品析语言,抓住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培养点,让学生品味欣赏,使其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如《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可要求学生用“长”换“冒”,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琢磨推敲,通过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写出荷花生命力旺盛。这样使学生从“冒”中感悟到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通过推敲品析语言,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丰富意义,体会作者用语的精当。通过比较,学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精妙。通过分析,挖掘句子深意,学生领悟到语言的意蕴,使语感能力得到训练。如此引导学生在关键词语上咬文嚼字,从语言的微妙变化中体察意义的细微差异和情感的微妙变化,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感生成。
  三、合理想象,增强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是紧密相连的,教学中,我们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通过想象走进作者的心理世界,走进课文描述的场景当中。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几百里”说明林广树多,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连成一片像大海;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林鸣谷应,那声响多像大海里的喧腾涛声。通过想象,学生体会到用绿色的海洋比喻兴安岭是那么形象贴切。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
  再如《荷花》一课的第四自然段中这样写道:“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也变成了荷花,会有哪些动物告诉你什么呢?引导学生驰骋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激起感情共鸣,使其在想象中获得语感,获得美的享受。
  四、立足生活,增强语感
  生活处处皆学问。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但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且以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因此,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这样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时,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天气突然变冷时,而自己只少穿了一件衣服就冻得受不了,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那样“天冷极了,下着雪”的情况下还赤着脚走路,那该多冷。而文中又提到“这一整天,谁也沒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说明小女孩一天都没吃饭了,这时问学生:“你们谁有饿肚子的时候吗?说说当时什么感受?”让学生联系生活谈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之后,再回头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小女孩一天都没吃东西,那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使学生对“她又冷又饿”及后面点燃火柴为什么会出现“大火炉、烤鹅”的幻觉自然就了解了,自然了解了文意。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积累生活经验。只有立足生活,才能更好地引起对语言文字产生敏锐的感受。
  五、结语
  语文是一门有丰富内涵的学科,语感是语文内涵最基础、最重要、最鲜明的体现。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让学生真正拥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和较强的语言驾驭力,能听会说。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深圳市农牧实业公司采用现代集约化猪场配套技术养猪的经验.目前,该公司的养猪生产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其种猪及饲料产品也是在较高技术水平下的产品,不仅在内
摘 要: 初中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这种现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种情绪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学习压力和自信心不足分别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方面的影响,这种现状对语文教师教学提出更高挑战。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应加大研究力度,并且结合多方面力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采取多元化措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克服不良情绪。  关键词: 初中生语文教学 学习倦怠 对策  初中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倦怠情绪主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在学校和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老师们认为:“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由此看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在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新课程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对阅读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表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特别突出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阅读。初中语文教师深知阅读特别是个性化阅读对培
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具有神奇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讲课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或要言不烦,画龙点睛;或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对上好语文课十分关键。
该文介绍了集约式轮牧制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认为畜草平衡可分为靠天养畜的自然平衡和在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对畜草数量、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人为的调整,从而达到
抗A1是在感枯、黄萎病核不育两用系“473A”基础上输入抗病因子,历经10余年育成。该两用系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50%左右;抗枯萎病指7.3~16.7。用该两用系组配的中早熟和中熟型杂交种,已分别进入四
摘 要: 儿童具有天才的想象力,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诗心,他们的思维具有模糊性特点,语言跳跃。教师要关注孩子的每一次心跳,捕捉到翅膀振动的感觉,拨动孩子心中诗的琴弦。  关键词: 读书活动 诗歌教学 营造氛围 教学相长  这几年,幕小教师一直走在“让诗歌点亮童心”这一课题的研究路上,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更加坚定了我们选择诗歌教研的信心。  大家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摘 要: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语文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语文的育人功能是以人为本,语文的教学是建立在人的发展基础之上的,随着人的成长和人生阶段的不同,语文所诠释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初始阶段的道德教育培训,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育人之“道”。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道德素养 教学方式  小学时期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