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着过分强调实用性忽略文化因素重要性导致学生文化意识淡薄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入手,通过调整教材、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授课内容、方式及评价机制来改善翻译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淡薄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文化意识 应对方法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紧密,社会对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并对全体劳动者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英语翻译教学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育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学中不重视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过分强调实用性,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和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普遍文化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其在实际工作和实践中闹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甚至冒犯他人的严重后果。
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早期,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将源语符号原原本本的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目标语符号的机械过程。事实上,翻译是一种极其复杂而丰富的社会现象。王佐良先生就曾经指出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94)谢天振(2003:27)也说过,翻译不应再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行为,而是译入语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和文学行为。由此可知,翻译的本质就是一项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翻译的过程离不开文化。
三、如何在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素养
在翻译教学中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素养主要可以通过两种层次的途径来实现,分别是宏观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教材、师资队伍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来凸显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微观层面则指通过调整授课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和改变评价机制来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并重视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1.宏观层面——教材、师资队伍结构、课程设置调整。当前,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往往只选取商务翻译实践类课本或用商务翻译实务材料代替教材,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仅单独设置翻译实践一门课程,无其他与之配套的相关课程。此外,承担翻译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不甚合理,存在由非主攻翻译方向的教师来进行翻译教学的现象。针对此现象,笔者认为想要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挑选适合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此教材应该兼具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不仅要在实践上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还要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复杂性以及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因素。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仅仅设置翻译一门课程,要配套设置相关的介绍文化的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中西方文化,还要包含介绍东方文化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课程,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都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文化意识和素养。最后,承担翻译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翻译专业素质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引导学生自发关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作用。
2.微观方面——调整授课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目前的高职高专翻译教学仅仅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过程上,在授课内容上只重实践不讲理论,更甚少涉及文化知识,在评价机制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调整授课内容,加大文化知识部分内容在翻译教学中的比重,配合适当的翻译理论介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化的重要性,自发积累文化知识。其次,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一些难度适当的课堂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引导其自己发现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文化陷阱”并找出应对和解决的办法。此外,课堂上的评价机制也应该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再只注重翻译结果,而应该更多的根据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培养出学生敏锐的文化意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解决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文化意识淡薄这一问题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宏观上改用适合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添加配套的文化课程、改良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其专业素养,微观上充实授课内容,添加必要的文化和理论知识、改变单一授课方式,使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形成文化意识并自发积累文化知识、改进评价机制重视过程评价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的作用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各类层次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陈.岚茜.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反思[J].2010(9):62-64.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雪,女,(1988-),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兰州石化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 文化意识 应对方法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紧密,社会对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并对全体劳动者的英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英语翻译教学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育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学中不重视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过分强调实用性,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和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普遍文化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其在实际工作和实践中闹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甚至冒犯他人的严重后果。
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早期,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将源语符号原原本本的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目标语符号的机械过程。事实上,翻译是一种极其复杂而丰富的社会现象。王佐良先生就曾经指出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94)谢天振(2003:27)也说过,翻译不应再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行为,而是译入语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和文学行为。由此可知,翻译的本质就是一项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翻译的过程离不开文化。
三、如何在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素养
在翻译教学中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素养主要可以通过两种层次的途径来实现,分别是宏观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教材、师资队伍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来凸显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微观层面则指通过调整授课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和改变评价机制来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并重视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1.宏观层面——教材、师资队伍结构、课程设置调整。当前,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往往只选取商务翻译实践类课本或用商务翻译实务材料代替教材,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仅单独设置翻译实践一门课程,无其他与之配套的相关课程。此外,承担翻译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不甚合理,存在由非主攻翻译方向的教师来进行翻译教学的现象。针对此现象,笔者认为想要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挑选适合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此教材应该兼具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不仅要在实践上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还要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复杂性以及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因素。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仅仅设置翻译一门课程,要配套设置相关的介绍文化的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中西方文化,还要包含介绍东方文化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课程,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都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文化意识和素养。最后,承担翻译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翻译专业素质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引导学生自发关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作用。
2.微观方面——调整授课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目前的高职高专翻译教学仅仅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过程上,在授课内容上只重实践不讲理论,更甚少涉及文化知识,在评价机制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调整授课内容,加大文化知识部分内容在翻译教学中的比重,配合适当的翻译理论介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化的重要性,自发积累文化知识。其次,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一些难度适当的课堂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引导其自己发现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文化陷阱”并找出应对和解决的办法。此外,课堂上的评价机制也应该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再只注重翻译结果,而应该更多的根据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培养出学生敏锐的文化意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解决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文化意识淡薄这一问题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宏观上改用适合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重新调整课程设置,添加配套的文化课程、改良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其专业素养,微观上充实授课内容,添加必要的文化和理论知识、改变单一授课方式,使用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形成文化意识并自发积累文化知识、改进评价机制重视过程评价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的作用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各类层次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陈.岚茜.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反思[J].2010(9):62-64.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雪,女,(1988-),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兰州石化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