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是儒者真本色:汪藩与任焕章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下关于汪藩和任焕章的这个题目,迟疑了好长时间没有动笔。原因是一直找不到入笔的切入点,看不清他们艺术创作的鲜明特色。后来我发现,没有特色正是他们的特色。汪藩和任焕章,还有一批浅绛名家,比如罗炀谷、梅峰樵、万子铭、陈子常等,他们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者,他们所秉持的那种不偏不倚、平和圆融的中庸之美,正是中国儒家精神的本质体现。
  汪藩和任焕章都是涉猎题材广泛、书画俱佳的浅绛大家,大致活跃于同治晚期至光绪晚期,以光绪中期为盛。他们的年龄应该稍晚于金、王,与程门仿佛,是光绪御窑画师中承上启下的人物。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草虫,都信手拈来,无不如意。他们的画笔,既不片面追求那种汪洋肆意、激情喷射的落拓潇洒,也不似一般工笔画师的精雕细琢,而是不激不厉,徐徐写来,自然天成。他们的意境,既不过于追求清幽冷寂、萧散旷远的出尘超世,也不同于一般世俗的华丽浓艳,而是清新自然,清丽可人。他们笔下的人物,总是那么亲切和蔼,笑容可掬,让人没有丝毫的生疏感和距离感。品读他们的作品,不会热血激动,也不会空寂落没,而是怡然进入一种悠闲自足、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是一种东方人特有的满足和快乐。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人与自然、情与景、主体与客体、心源与造化、内根与外境都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作为崇尚中庸的儒者,更认为人与自然间并无绝对的分歧,自然是内在于人的存在物,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理想就是天人和谐。只有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才能真正达到一种完满和理想的境界。他们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看不到或者宁肯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的一面,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只能看到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一派和谐融融,这也是在儒家治世的理想秩序之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艺术追求上,儒家以中正仁和为至境。这意味着他们的审美活动更强调对立双方的相融相合。比如关于“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强调文与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明代胡应麟盛赞汉代诗为“质中有文、文中有质,浑然天成,绝无痕迹,所以冠绝古今”,而批评晋宋诗文是“文盛而质衰”,齐梁诗文是“文胜而质灭”。到清代刘熙载仍坚持“质文不可偏胜”的主张。再如在形神关系的问题上,更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例如五代欧阳炯在《益州名画录》中就说“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此外,情景关系中有“情景交融”论、“情生景、景生情”论;情理关系中有“思无邪”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说;虚实关系中有“虚实相生”论、“化虚为实”论、“化实为虚”论;意境关系中有“意与境浑”论和“思与境偕”论……所有这些,都是强调审美活动中对立双方的相融相合。受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画家总是追求把意与象、雅与俗、清与浊、浓与淡、隐与显、繁与简、圆与方、拙与巧、疏与密、真与幻、藏与露、动与静、法与才、清空与质实、阳刚与阴柔、豪放与婉约、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等对立的美学范畴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自足圆融的艺术世界。他们的审美视野里没有惊心动魄的风云际会、黑云压城,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只有一个“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时、四时合其序”的理想化的自然,并且可以从中获得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瞬间感悟。
  在雅昌论坛见到过汪藩精心创作的一对山水瓷板。这件作品与其说是对人间美景的描述,不如是描绘了儒家心目中理想的神仙境界。两个基本对称的画面里,青山逶迤,润泽姿媚,渌水明澈,悠然远去,柳枝拂拂,桃花灼灼,小桥横水,轻舟抵岸。在一片用轻熟笔墨勾勒的空灵的山水背景之上,用清淡鲜嫩的草绿、翠绿、粉红、靛蓝等点缀其间,使整个画面显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山之苍与树之秀,水之活与石之固,构图之饱满与意境之空灵,前景之真切与背景之深远,格调之高古与渲染之明丽,和谐地统一于尺幅之间,让人感到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人在这样的景色之中,或悠然垂钓,或捧书而读,或杖藜而行,岂不乐哉!
  汪藩、任焕章所处的时代,正是列强人侵、百姓涂炭的战乱年代。即使是象牙塔里的艺术家,也不可能不感受到时代的风云变幻。但是,儒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严酷的社会现实再现于自己的笔底。他们所沉浸的依然是儒家理想中的那个天人合一、陶然自足的世界,而且从这个世界里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在我们指责他们脱离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不免叹服艺术大师那种诗意的智慧,也就是用一种艺术化的诗性的思维,让自己由人达天,超越现实,享受至乐。
  艺术的本质是给人们带来享受。无论艺术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无论艺术这匹“马”套在通向哪里的车子上,它都要通过给人带来愉悦而达到目的。我们所以说这种由人达天的“诗性”是一种智慧,因为他确实是人通往快乐的一种手段和渠道。《中庸》说:“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都是强调通过深切的内心体验达到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最高境界。庄子直接标举“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境界,并把这种境界称为“天乐”境界、“至乐”境界,所谓“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在宋代理学中,这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也被转化成为一个特殊的理学范畴:“乐”。所谓“乐”,可以看成是天人合一的审美结晶,即人与自然合一的情感体验结晶,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圣人之乐、贤人之乐,亦即个体精神生活中的至乐与人生的终极目标之所在。朱熹《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时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正是对儒家审美理想进而转化为人生理想的一个生动的诠释。这种诗性的智慧虽然古老却并不过时。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物质发达,消费泛滥,但是快乐和满足依然稀缺如凤毛麟角。让我们不得不对简单而快乐的古人产生一种由衷的羡慕。
  宁波的高堂清雄先生,藏有任焕章创作的大瓶一对。瓶一面人物一面花鸟。人物一面,看画意一为米芾拜石,一为陶潜采菊,都是儒家所乐道的典故。值得关注的是,米芾和陶潜在任焕章的笔下,既没有傲世独立的张狂癫痴,也没有孤高出尘的萧散落寞,而是充满一种与天地熔融相处的悠然乐趣,这正是儒家人生理想的艺术体现。另一面的花鸟,工写兼备,收放自如,设色丽而不俗,清而不冷,栩栩如生,浑然天成,体现了画家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平和自如的创作心态。
  许多早期浅绛画师,他们都是山水、人物、花鸟、虫草无一不精。似乎无论什么题材,对他们来讲已经不是什么障碍。而他们最让我们着迷的东西,不是他们所描绘的对象是什么,而是在他们一笔一画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夺人的气韵,这正是浅绛文人画师所独有的特殊魅力。中国古代元气论美学,推崇气势,标举气韵,崇尚空灵,追求超越物象的“象外之境”。在浅洚瓷画作品中,这种象外之境,正是借助画家对笔锋的熟练运用,去展现宇宙本体之元气律动和画家主体的生命活力,并以有限的物象去展现本真世界的无限意蕴。这也是为什么早期浅洚大师都是名副其实的书法高手。汪藩、任焕章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两人都是楷、隶、草、行、篆兼擅的书法大家。汪藩的书法,骨力洞达,结构谨严,体势宏伟,气脉顺畅,又不失隽秀儒雅本色,是浅洚画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任的书法与同代书法大家何绍基有神合之处,笔力遒劲,绵里藏针,深得“画沙”、“屋漏”之妙。
  在南昌收藏家段步仁先生和沧州张庆先生处,笔者分别见到了汪藩创作的八条屏套板和任焕章创作的四条屏套板。汪藩的套板共计48块,其中包含8块山水,8块人物,八块花鸟,16块书法,8块摹古文字,可谓诗书画印俱全,极其壮观。任焕章的套板共计24块,包含山水、高士、仕女、花鸟、博古、瑞兽各4块。两套瓷板皆是画师倾注心血的精品之作。在浅洚瓷器中,这样大规模的套板并不多见,只有—人多能的高手偶一为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两套瓷板就是两个浓缩的艺术宝库,代表了两位浅洚大师的综合艺术修养和骄人的创作实力。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陈贤德“评不惊人不罢休”陈贤德,1961年7月入伍。1967年5月调解放军报,历任编辑、主任编辑、高级编辑。参加过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和1979年边境自卫还击战的随军采访。投笔从戎
目的:  探讨环丙沙星单用或联用黄连素对多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KPn)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1.临床收集ESBLs(+)的多药耐药的KPn和对含环丙沙
背景和目的: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作为一种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而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性急性肾损伤是AKI的一种,占所有AKI患者的10%~15%[1-4]。到目前为
父送子进绿色军营 子劝父交私藏子弹 本报讯 学员杨志武报道:2月25日,广州军区某炮兵旅五营新战士黄访贤收到父亲的来信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黄访贤是去年12月入伍的新战士,入
以前只知道约旦是中东沙漠中的一个小国,对它的历史和现状几乎一无所知。当我站在杰拉什古城和佩特拉古城那具有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特征、气势恢宏的古建筑遗址面
期刊
从9月16日开始,解放军报相继推出10个迎接十六大成就报道彩色专版,以其弘扬主旋律的高格调、注重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性、贴近读者的报道视角、新颖精致的版面编排,将一幅幅我国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用树脂包埋切片法研究了烟草种皮的形态建成和种子表面花纹结构的形成过程,主要结果如下:①烟草种皮是由珠被发育形成的,种皮包括胶质透明层、木质厚壁细胞层、薄壁细胞层和角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不断有紧急事件发生。这些紧急情况,一般都会以紧急公文的形式传递给有关部门。秘书人员在收到这些紧急公文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