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名誉权条款不再保护人格尊严?r——论“名誉感”保护的意义、对象和界限

来源 :西部法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典》名誉权条款删去了“人格尊严”的规定,有学者认为这明确了“人格尊严”不受名誉权保护的原则,因为名誉权保护中的人格尊严相当于“名誉感”,而“名誉感”又过于主观,保护名誉感会过度压制言论的自由表达.然而从法哲学的层面来说,名誉权是基于某种“可见的”或者“当然的”价值而获得的尊重,它不仅包括外在名誉的保护,即获得实事求是的评价的权利,也包括内在名誉的保护,即给予每个人最基本的尊重,后者又被称为“名誉感”.内在名誉的保护有助于个人控制自身的形象,发展健康的人格,与他人建立紧密的合作.尽管对公共事件和公众人物的评价是言论自由的体现,我们也不能像美国法那样纵容无节制的批评,而应该借鉴德国法,禁止将他人贬低为“非人”的动物或物品.此外由于 《民法典》中的人格尊严可以最广义地解释为所有权利的基础,不适合作为具体权利的规范依据,因此当人们发表侮辱性的言论贬损他人的人格尊严时,我们仍应依据名誉权条款,而非人格尊严条款要求他们承担侵权责任.
其他文献
当下中国处于变革求新非常时期,各种经济形式日益复杂,对传统的观念取舍成为诸多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当前婚姻家庭夫妻财产关系呈现复杂化趋势,夫妻共同财产在数量结构等方面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品德教师一直在寻求能激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在寻觅提高课堂实效的方法,“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已成为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它能让教师在教学实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道德》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
在“互联网+”商标侵权案件中,我国法院对涉案商品或服务类似性的判断有所差异.这是因为“互联网+”服务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互联网+”服务的开展必须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我国语文教育的热点,它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催化剂,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一、运用多
结果加重犯因果关系的认定自始就是一个难题,以北大法宝网案例库中“伤害致死”判决书为例分析,其中绝大多数判决书对于基本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避而不谈.在少数谈
中华文明5000年,也就是50个百年.没有哪个百年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这一百年,发生气吞山河的沧桑巨变,创造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其中在延安的13年,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由小到
期刊
我国 《民法典》第1182条之获益返还条款存在法理基础不明、适用范围不匹配等问题,导致实践中获益返还条款流于具文.现有的损害赔偿说、不法管理说及不当得利说未认识到侵害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上完一节课并不是教学任务的结束,教师更不应失去深究课堂教学得与失的机会。课后要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课堂上的意外收获
“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当面对有“问题”的学生时,班主任不能排斥他们、不管他们,把他们放在孤立的位置放任自流,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