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教学法的跨界之作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在翻转课堂场景下,激发学生学习力、拓展综合能力和发展核心素养不在话下。但是,在非翻转课堂场景下是否可行,则未可知。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地理教师陈霞的教学实践,使微课程教学法进入非翻转课堂场景的跨界新旅程。
  陈霞学习微课程教学法始于2019年暑期。当时她所在的学校探索导学案促进自主学习能力遇到瓶颈,渴望寻找新的突破。
  微课程教学法显然能满足他们的教改需求,于是,她与卢老师在培训中创意出“橘子变成地球仪”的微项目学习主题,为微课程教学法增添了微项目学习的好案例。
  初试成功也为他们带来了烦恼,这是因为,培训让他们洞察到微课程教学法令人憧憬的前景,又让他们为自己学校地理学科不能占用晚上学习时间而苦恼。矛盾冲突中,能不能柳暗花明、独辟蹊径?
  今天,答案来了。
  陈霞借助微课程教学法让学习知识与内化知识有序展开,从中领悟到了微项目学习的真谛,体验到具有真实意义的知识学习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力的,以及教师主导进化是怎样促进学习质量提升的。
  毋庸置疑,陈霞突破了微课程教学法课堂学习方式创新中的一大难点——微项目学习设计。但是,学习知识阶段的成果并不丰满,需要继续探索非翻转课堂场景下,高质量自主学习的成功之路。
  陈霞应该舍弃上一课时结束时匆匆播放一遍视频的做法,甩开翻转课堂的“包袱”。既然学校教学管理环境决定了地理学科无法占用学生在家学习的时间,那么,与其匆匆播放不如把一个课时分为两段:第一阶段播放视频,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第二阶段微项目学习,完成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任务。
  在第一阶段,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亟须用好微课程教学法的“协作评价”,让学生在“对一对”“议一议”“改一改”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摈弃误解,巩固正确的刺激感应。可以的话,在教室里准备带有耳机的电脑,让学有困惑的学生有回看视频的机会,学习质量也会提升。
  进入第二阶段,由于刚刚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还没来得及发生作用,此时进入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微项目学习,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况且,有头脑风暴激发智慧,会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发展能力,證得高阶思维。
  现在,需要实践证明的是:在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情感体验基础上,学生学习成绩是否丝毫不落下风?如果成功,善莫大焉。
  愿陈霞走得更远、更高。
其他文献
● 项目背景  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要么购买新房更换居住空间,要么对现有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装修”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甲醛是近年来被大众认知的危害,不仅会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甲醛,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家居建材中有甲醛的存在,其实生活中有好多地方都可能受到甲醛的污染,如汽车内。  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推荐性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
一  也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知名的文化人了,我的父亲欧阳山,是一个写作七十余年的资深作家,一个在“文革”前后被全国批判,被打倒了十五年之久的知识分子。同时,他也是最后一个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这样几乎是党内最高政治地位谢幕的革命文学家。也许父亲不知道,也许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有多敬重自己的父亲。只是他太有名望了,以至于我很早就明白,无论我多么努力都不可能超越他。說真的,“欧阳山的儿子”,已经几乎是所有
教学现场  百花齐放的数字化作品的呈现,体现的是一节有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的良好氛围,反之千篇一律的复制模仿是信息技术课的弊端。如何能做到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效能,提升教学的差异性?  问题分析  丰富的作品表达需要适宜的激发途径,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差异性的学习环境,可以触发其卓有成效地进行头脑风暴,以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数字化作品。  差异性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溯源  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是霍华德·加
创新整合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作为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课例,由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协作探究组成。首先,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微视频,再现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对植物向光性研究的经典实验。然后,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领下,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让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展开个性化学习,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课堂学习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典型
在创客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创造中共同成长,信息技术教师是创客教育“1 N”模式当中的1,在抓住学科主阵地的同时,要辐射和团结其他学科,让更多的教师融入到创客教育中来。接下来,听听这位创客教师的心路历程……  每位教师都希望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中筑造属于自己的金色梦想,创客教育之于我,就像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顺风车,搭上它,我实现了作为小学科教师的价值,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
摘要:“互联网 ”概念的提出引发了社会对互联网应用的新一轮变革,这一变革已经逐渐蔓延到高校课堂内。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接入、高度普及的智能手机以及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使得高校已经具备了应用“互联网 ”理念进行高校教学改革的条件。课堂点名是高校课堂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传统的以教师呼叫学生姓名、学生应答为主的签到方式,费时费力。针对这个问题,应用“互联网 ”的理念,一种基于“互联网 手机”的分布式课堂签到
花 匠  在一条大道上 路名我记不得  有个花匠在为阳光照亮的花圃浇水  他的姿势太过时了 小时候我就见过  围着橡皮围裙 穿着水靴 紧握暗红色的橡胶水管  一按龙头 水流就从他的小肚那儿喷出  瞬间 仿佛获得了男性们梦寐以求的生殖力  白色的水柱 倾泻得那么强劲  仿佛有一个密封着的大海破了  哦 他找到了某种开关 立春的第九日  园林局派给他的活计 他的任务 依据植物学  这么说有点刻薄 斤斤
2015年5月23日,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开幕。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大会开幕,刘延东副总理在开幕式上致辞。在会议召开的一周内,会议现场的各种信息在朋友圈中传得铺天盖地。这次会议,既展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成就,也给我们绘就了愿景,特别是指出了配合愿景的行动。  愿景,即发展目标。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表示,“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
摘要:将GIS技术应用于教育管理中,对管理过程的可视化及管理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教育管理系统中使用GIS技术进行开发的设计方式做了阐述;并结合案例阐述了ArcGIS在教育管理系统的空间分布、区域化统计、专题教育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教育管理;ArcGIS;系统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虽然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但我认为,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借助通感,也可能引起视觉意象。于是,我借助微录仪和PAD等信息技术工具設计了一堂《音乐与线条》的音乐课,尝试探索视觉与音乐的关系。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