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2月15日,是中国农历大年三十。就在中午12时20分许,陕西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三门村发生一起杀人案,震惊全国。71岁的村民王自新及其长子王校军、三子王正军被同村村民张扣扣杀死。杀人后,张扣扣说他报了22年的仇。于是,在案发后,有人称张扣扣是“为母报仇”的“狭义英雄”,而有人却说“杀人是英雄?简直胡说八道”。这桩惨案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杀人后,他说报了22年前的仇
2月15日是除夕,早饭过后,汉中南郑区新集镇王坪村14组的张福如和他大哥、二哥,以及四弟家的儿子一同去后山祭拜祖先。
上午9时许,张福如随身背了一个背篓,装着砍柴的工具,以及纸钱、香烛、鞭炮等上山祭祖。“我出门的时候我儿子(张扣扣)在洗棉袄。”张福如说,父子两人当时并无言语交流。众人祭祖还没完,“我侄子就跟我说,你赶紧往回走,越快越好。”张福如说。在村委会里,张福如听说儿子杀人了,“我浑身都软了”。
据王坪村14组多名村民介绍,除夕中午,张扣扣拿着一把二三十公分长的尖刀,先后将王自新及其大儿子王校军、三儿子王正军杀害——王家兄弟当时也是刚刚祭祖归来。
王自新家邻居张洪亮(化名)说:“扣扣杀人的时候我儿媳妇带着孩子在门口玩,把她都吓哭了。扣扣戴着口罩和帽子,大家没认出来,还以为是个疯子。后来他回家取油烧车,出来的时候摘了口罩帽子,大家才认出杀人的是扣扣。”
据与王自新家一路之隔的村民张辉(化名)描述,犯案之后,张扣扣又回家拿了两瓶油,一瓶扔进到王校军轿车车厢里,一瓶砸在轿车后挡风玻璃上,并将油点燃。张辉称:“他(王校军)的车就在我家门口停着,火苗子都溅到我的车上了。”邻里众人赶紧将火扑灭。
“我当时还劝他(张扣扣)不要搞事情,他说他杀了三个人,这回死定了。”张辉说,张扣扣当时不仅持有一把尖刀,还拿着一把手枪,“是真枪还是假枪就不知道了,反正他也沒开枪”。
张扣扣家左邻是他的四叔张宏儒家,事发时,张宏儒正在家杀鸡,一个晚辈跑进来说:“出大事了。”张宏儒出去到路上才知道是张扣扣杀人了,张宏儒说:“我赶紧拉他一把,说你咋弄这么大事。”
“扣扣一下把我甩开,说他把22年的仇报了。”张宏儒说,“刀在他口袋里装着。”张宏儒心生恐惧,没再敢拦张扣扣,眼看着他出村子逃走了。两天后即大年初二早上,张扣扣到当地派出所自首了。
据村民介绍,张、王两家在穿村而过的道路同侧,两家院子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王自新兄弟的房子。张扣扣家为一幢二层小楼,受害人王自新家则是略显破败的一幢平房。案发后,据王自新的一名侄子透露,关于22年前的案子,网上流传的判决书写得很清楚,那是法院查明的事实。
22年前的命案:当年摩擦因“送瓜”而起
22年前血案的涉事双方,正是张福如、王自新两家。
张福如称,两家矛盾源于他家“给别的人送了一颗西瓜,没有给王家送”而引发。而包括张福如本家亲戚在内的多名村民都表示,张福如的妻子汪秀萍为人强势,“嘴上不饶人”,“和村里很多人都吵过架”。在王坪村担任二十多年村干部的王明亮(化名)也表示,汪秀萍个性不好。一位目击者称,“扣扣家与王自新家是邻居,扣扣他妈还跟王自新隔壁那一家打过架,之后她就赖到人家家里去,弄个被子往地上一铺,铺上点草,就睡在人家家门口。她说是被人家给打了,弄得这一家没办法在家里住”。
张扣扣父亲张福如提供的“(1996)南刑初字第142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认定,张福如之妻汪秀萍过往与被告人王正军之母杨桂英关系不睦。1996年8月27日19时,汪秀萍路过被告人王正军家门前时,给王正军二哥王富军脸上吐唾沫,引起争吵后被告人王正军闻讯赶到现场,也同汪秀萍争吵并厮打。汪秀萍遂拿一节扁铁在被告人王正军的左额部及左脸部各打一下,王正军即捡起一木棒朝汪秀萍头部猛击一棒,致汪倒地后于当晚22时许死亡。经法医鉴定:死者汪秀萍系钝性外力所致颅脑损伤而死亡。
案发后,被告人王正军之父王自新代为办理汪秀萍丧葬共花费8139.3元。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福如也为汪秀萍丧葬事宜垫付现金及实物折款共1100余元。庭审中,张福如最后要求被告人王正军给其赔偿经济损失24万元人民币。被告人王正军及其监护人王自新均表示,其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赔偿。
法院查明,被告人王正军家庭困难属实,经当庭调解,对附带民事赔偿问题未达成协议。南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正军所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事实存在,罪名成立。由于被告人王正军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福如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但鉴于被告人王正军系在校学生,又未成年(1979年4月23日出生,时年17岁),且家庭经济困难属实,现确无力全额赔偿,故可酌情予以赔偿。鉴于被告人王正军在犯罪时尚未满18周岁,且能坦白认罪,其父已代为支付死者巨额丧葬费用,加之被害人汪秀萍对引发本案在起因上有一定过错责任,应对被告人王正军从轻处罚。
最终,南郑法院一审判决王正军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由被告人王正军的监护人王自新一次性偿付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福如经济损失9639.3元(除王自新已支付汪秀萍丧葬费8139.3元外,其余1500元限王自新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张福如称,上述判决后,他曾向汉中中院寄过“状子”,但无下文。具体时间,张福如称他已记不得了。
在这份“刑事附带民事状”中,张福如明确表示,17岁的王正军“是致死人命的凶手”。而在此次除夕血案发生后,张福如及其女儿表示,“打死汪秀萍的人是王正军的二哥王富军,因为王正军年龄小,不用判死刑所以才出来顶罪”。
面对这一矛盾点,张福如表示,当初为什么这么写他记不清了,“我没文化,小学都没毕业,这个状子是花了50块钱找别人给我写的,写状子的人也已经死了”。 前述村干部王明亮表示,汪秀萍被打伤后,村干部们怕凶手逃走,便去将王自新家围住,王自新还曾表示人是他打伤的,警察赶到后,将王自新、王正军父子均带走调查。王明亮分析:“王自新可能是想给儿子顶罪。但究竟是谁打的,得司法查明了。”
嫌犯素描:“参军是要锻炼好身体报仇”
汪秀萍去世的时候,其子张扣扣年仅13岁。张扣扣的姐姐张丽波认为,母亲意外离世对张扣扣影响很大,“以前他都挺活泼的,从那事之后,他就变得内向了”。
张福如说,张扣扣中学毕业之后便没有继续读书,而是跟随一个堂哥去新疆当了一段时间建筑工人。2001年12月,張扣扣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后于2003年12月退伍。
曾和张扣扣同年入伍,并在一个团服役的王旭(化名)说,新兵连训练的时候,张扣扣告诉别人他参军的原因是要锻炼好身体报仇。“他这话被层层上报,全团开大会的时候政委在会上点名说过这个事情,我们大家才都知道了。”王旭说:“后来部队领导还对张扣扣进行了批评教育,扭转他这种想法。”
张福如称,张扣扣退伍后,先后在广东、浙江打工。2017年5月至8月,他还曾去阿根廷工作过一段时间。回国之后,张扣扣便一直在家呆着,直到事发。
多位村民表示,张扣扣平常不太与人来往,也不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抽烟喝酒打牌。张福如说,“我不知道他都在想什么。他自尊心比较强,觉得干农活是没本事,丢人,但是收稻子的时候他会给我帮忙”。
两年前的2016年2月22日,张扣扣曾在朋友圈转发过一篇关于杀人犯胡文海案的文章,其所配评论为“英雄,致敬”。而在张本人犯案后,一些网络文章也将其称为“英雄”。“杀人能是英雄?简直是胡说八道!”有村民表示不满。
嫌犯自述:22年前的记忆“终身难忘”
今年2月23日,张扣扣的辩护律师殷清利在看守所会见了张扣扣。记者委托殷清利律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向张扣扣本人予以了提问。
在谈及22年前妈妈“被去世”案件中的细节,他数度掩面大哭。他说:“当年我只有13岁,但当时发生的事情对我刺激太大。我记得我妈被打倒后,我跪在地上,把她抱在怀里,我和姐姐都叫妈妈,后来我们拼命地叫,妈妈想说话又不能说,突然她想用劲时,她鼻子里、嘴里喷流出血来,我明显感觉到她喉咙处有血经过的声音,妈妈流着泪,就断气了。”
据他父亲讲,案发当天,他曾提醒父亲关于煮鸡和第二天早上吃面的事,为何突然会去做这件事?张扣扣说:“这是我姐姐回来过年拿的鸡,在腊月二十九下午,我爸问我‘明天除夕,咱煮这只鸡够吗?’,我当时说‘你煮不煮跟我没关系’。我当时心里想,可能我也没机会吃了,但没跟爸爸讲出来。当时爸爸没有发现我说话有没有问题。我和爸爸很少沟通,也很少谈心。我有我的主观能动性,我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案发后,张扣扣隔了两天才自首,这两天他去了哪里?又做了些什么?张扣扣说:“刚开始想直接自首的,但当天正好是大年三十,就想看看烟花,走小路绕了一圈,走到河滩上,把刀扔在镇上河水坑里,在新集镇河边草丛中睡了一晚上。这一晚我心里很平静,但没睡着。大年初一天刚亮,我走田间小道到大河坎江边上,一直走到下午1点,走了很远,腿都走痛了。中间我想回家看我爸一眼,走到邻居家隔墙听有人说话,感觉有很多人过来,我就翻墙跑了。后来我走坟地、河沟,又回到新集镇河滩上。初二早上7点45分,我就去派出所自首了。”
舆论死扣:有人赞他是“侠义英雄”
目前,公安机关对“2·15”杀人案正在进一步调查,相关善后工作正抓紧开展中。
但围绕张扣扣案的争执,还在舆论场盘桓。
比如,王家是村里恶霸,为害乡里;当年杖毙张母的其实是王家次子,因为三子未满十八岁,所以让三子“顶包”;王家长子当年就是乡长,通过关系干预司法,不仅轻判了王正军,而且张家20余万民事赔偿的诉求最终裁定额度不足万元……
舆论是善良的。这样一些信息,毫不费力地激活了舆论的古道热肠,各种与“徇私枉法”“官官相护”“鱼肉百姓”等相关的执念被一一唤起,义愤填膺地在舆论场蔓延。以这些“定论”为逻辑起点,张扣扣恶性杀人事件,被抽去事实和法律的根基,赋予“为母报仇”、“为民除害”的叙事逻辑,演绎成一部令人称道的“侠义传奇”。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场悲剧,它是张扣扣个人的悲剧,也是张王两个家庭的悲剧。把张扣扣比作“古风犹存”的侠士,要么就是对现实不满情绪的借题发挥,要么就是试图混淆视听的恶意炒作。
情况常常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希望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抵达。为了这个目标,人们自行脑补若干额外的细节,试图让自己的观点能够自洽。这也是舆论场上一个解不开的死扣。
(《环球时报》2018.2.22、《成都商报》2018.2.20等)
杀人后,他说报了22年前的仇
2月15日是除夕,早饭过后,汉中南郑区新集镇王坪村14组的张福如和他大哥、二哥,以及四弟家的儿子一同去后山祭拜祖先。
上午9时许,张福如随身背了一个背篓,装着砍柴的工具,以及纸钱、香烛、鞭炮等上山祭祖。“我出门的时候我儿子(张扣扣)在洗棉袄。”张福如说,父子两人当时并无言语交流。众人祭祖还没完,“我侄子就跟我说,你赶紧往回走,越快越好。”张福如说。在村委会里,张福如听说儿子杀人了,“我浑身都软了”。
据王坪村14组多名村民介绍,除夕中午,张扣扣拿着一把二三十公分长的尖刀,先后将王自新及其大儿子王校军、三儿子王正军杀害——王家兄弟当时也是刚刚祭祖归来。
王自新家邻居张洪亮(化名)说:“扣扣杀人的时候我儿媳妇带着孩子在门口玩,把她都吓哭了。扣扣戴着口罩和帽子,大家没认出来,还以为是个疯子。后来他回家取油烧车,出来的时候摘了口罩帽子,大家才认出杀人的是扣扣。”
据与王自新家一路之隔的村民张辉(化名)描述,犯案之后,张扣扣又回家拿了两瓶油,一瓶扔进到王校军轿车车厢里,一瓶砸在轿车后挡风玻璃上,并将油点燃。张辉称:“他(王校军)的车就在我家门口停着,火苗子都溅到我的车上了。”邻里众人赶紧将火扑灭。
“我当时还劝他(张扣扣)不要搞事情,他说他杀了三个人,这回死定了。”张辉说,张扣扣当时不仅持有一把尖刀,还拿着一把手枪,“是真枪还是假枪就不知道了,反正他也沒开枪”。
张扣扣家左邻是他的四叔张宏儒家,事发时,张宏儒正在家杀鸡,一个晚辈跑进来说:“出大事了。”张宏儒出去到路上才知道是张扣扣杀人了,张宏儒说:“我赶紧拉他一把,说你咋弄这么大事。”
“扣扣一下把我甩开,说他把22年的仇报了。”张宏儒说,“刀在他口袋里装着。”张宏儒心生恐惧,没再敢拦张扣扣,眼看着他出村子逃走了。两天后即大年初二早上,张扣扣到当地派出所自首了。
据村民介绍,张、王两家在穿村而过的道路同侧,两家院子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王自新兄弟的房子。张扣扣家为一幢二层小楼,受害人王自新家则是略显破败的一幢平房。案发后,据王自新的一名侄子透露,关于22年前的案子,网上流传的判决书写得很清楚,那是法院查明的事实。
22年前的命案:当年摩擦因“送瓜”而起
22年前血案的涉事双方,正是张福如、王自新两家。
张福如称,两家矛盾源于他家“给别的人送了一颗西瓜,没有给王家送”而引发。而包括张福如本家亲戚在内的多名村民都表示,张福如的妻子汪秀萍为人强势,“嘴上不饶人”,“和村里很多人都吵过架”。在王坪村担任二十多年村干部的王明亮(化名)也表示,汪秀萍个性不好。一位目击者称,“扣扣家与王自新家是邻居,扣扣他妈还跟王自新隔壁那一家打过架,之后她就赖到人家家里去,弄个被子往地上一铺,铺上点草,就睡在人家家门口。她说是被人家给打了,弄得这一家没办法在家里住”。
张扣扣父亲张福如提供的“(1996)南刑初字第142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认定,张福如之妻汪秀萍过往与被告人王正军之母杨桂英关系不睦。1996年8月27日19时,汪秀萍路过被告人王正军家门前时,给王正军二哥王富军脸上吐唾沫,引起争吵后被告人王正军闻讯赶到现场,也同汪秀萍争吵并厮打。汪秀萍遂拿一节扁铁在被告人王正军的左额部及左脸部各打一下,王正军即捡起一木棒朝汪秀萍头部猛击一棒,致汪倒地后于当晚22时许死亡。经法医鉴定:死者汪秀萍系钝性外力所致颅脑损伤而死亡。
案发后,被告人王正军之父王自新代为办理汪秀萍丧葬共花费8139.3元。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福如也为汪秀萍丧葬事宜垫付现金及实物折款共1100余元。庭审中,张福如最后要求被告人王正军给其赔偿经济损失24万元人民币。被告人王正军及其监护人王自新均表示,其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赔偿。
法院查明,被告人王正军家庭困难属实,经当庭调解,对附带民事赔偿问题未达成协议。南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正军所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事实存在,罪名成立。由于被告人王正军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福如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但鉴于被告人王正军系在校学生,又未成年(1979年4月23日出生,时年17岁),且家庭经济困难属实,现确无力全额赔偿,故可酌情予以赔偿。鉴于被告人王正军在犯罪时尚未满18周岁,且能坦白认罪,其父已代为支付死者巨额丧葬费用,加之被害人汪秀萍对引发本案在起因上有一定过错责任,应对被告人王正军从轻处罚。
最终,南郑法院一审判决王正军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由被告人王正军的监护人王自新一次性偿付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福如经济损失9639.3元(除王自新已支付汪秀萍丧葬费8139.3元外,其余1500元限王自新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张福如称,上述判决后,他曾向汉中中院寄过“状子”,但无下文。具体时间,张福如称他已记不得了。
在这份“刑事附带民事状”中,张福如明确表示,17岁的王正军“是致死人命的凶手”。而在此次除夕血案发生后,张福如及其女儿表示,“打死汪秀萍的人是王正军的二哥王富军,因为王正军年龄小,不用判死刑所以才出来顶罪”。
面对这一矛盾点,张福如表示,当初为什么这么写他记不清了,“我没文化,小学都没毕业,这个状子是花了50块钱找别人给我写的,写状子的人也已经死了”。 前述村干部王明亮表示,汪秀萍被打伤后,村干部们怕凶手逃走,便去将王自新家围住,王自新还曾表示人是他打伤的,警察赶到后,将王自新、王正军父子均带走调查。王明亮分析:“王自新可能是想给儿子顶罪。但究竟是谁打的,得司法查明了。”
嫌犯素描:“参军是要锻炼好身体报仇”
汪秀萍去世的时候,其子张扣扣年仅13岁。张扣扣的姐姐张丽波认为,母亲意外离世对张扣扣影响很大,“以前他都挺活泼的,从那事之后,他就变得内向了”。
张福如说,张扣扣中学毕业之后便没有继续读书,而是跟随一个堂哥去新疆当了一段时间建筑工人。2001年12月,張扣扣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后于2003年12月退伍。
曾和张扣扣同年入伍,并在一个团服役的王旭(化名)说,新兵连训练的时候,张扣扣告诉别人他参军的原因是要锻炼好身体报仇。“他这话被层层上报,全团开大会的时候政委在会上点名说过这个事情,我们大家才都知道了。”王旭说:“后来部队领导还对张扣扣进行了批评教育,扭转他这种想法。”
张福如称,张扣扣退伍后,先后在广东、浙江打工。2017年5月至8月,他还曾去阿根廷工作过一段时间。回国之后,张扣扣便一直在家呆着,直到事发。
多位村民表示,张扣扣平常不太与人来往,也不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抽烟喝酒打牌。张福如说,“我不知道他都在想什么。他自尊心比较强,觉得干农活是没本事,丢人,但是收稻子的时候他会给我帮忙”。
两年前的2016年2月22日,张扣扣曾在朋友圈转发过一篇关于杀人犯胡文海案的文章,其所配评论为“英雄,致敬”。而在张本人犯案后,一些网络文章也将其称为“英雄”。“杀人能是英雄?简直是胡说八道!”有村民表示不满。
嫌犯自述:22年前的记忆“终身难忘”
今年2月23日,张扣扣的辩护律师殷清利在看守所会见了张扣扣。记者委托殷清利律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向张扣扣本人予以了提问。
在谈及22年前妈妈“被去世”案件中的细节,他数度掩面大哭。他说:“当年我只有13岁,但当时发生的事情对我刺激太大。我记得我妈被打倒后,我跪在地上,把她抱在怀里,我和姐姐都叫妈妈,后来我们拼命地叫,妈妈想说话又不能说,突然她想用劲时,她鼻子里、嘴里喷流出血来,我明显感觉到她喉咙处有血经过的声音,妈妈流着泪,就断气了。”
据他父亲讲,案发当天,他曾提醒父亲关于煮鸡和第二天早上吃面的事,为何突然会去做这件事?张扣扣说:“这是我姐姐回来过年拿的鸡,在腊月二十九下午,我爸问我‘明天除夕,咱煮这只鸡够吗?’,我当时说‘你煮不煮跟我没关系’。我当时心里想,可能我也没机会吃了,但没跟爸爸讲出来。当时爸爸没有发现我说话有没有问题。我和爸爸很少沟通,也很少谈心。我有我的主观能动性,我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案发后,张扣扣隔了两天才自首,这两天他去了哪里?又做了些什么?张扣扣说:“刚开始想直接自首的,但当天正好是大年三十,就想看看烟花,走小路绕了一圈,走到河滩上,把刀扔在镇上河水坑里,在新集镇河边草丛中睡了一晚上。这一晚我心里很平静,但没睡着。大年初一天刚亮,我走田间小道到大河坎江边上,一直走到下午1点,走了很远,腿都走痛了。中间我想回家看我爸一眼,走到邻居家隔墙听有人说话,感觉有很多人过来,我就翻墙跑了。后来我走坟地、河沟,又回到新集镇河滩上。初二早上7点45分,我就去派出所自首了。”
舆论死扣:有人赞他是“侠义英雄”
目前,公安机关对“2·15”杀人案正在进一步调查,相关善后工作正抓紧开展中。
但围绕张扣扣案的争执,还在舆论场盘桓。
比如,王家是村里恶霸,为害乡里;当年杖毙张母的其实是王家次子,因为三子未满十八岁,所以让三子“顶包”;王家长子当年就是乡长,通过关系干预司法,不仅轻判了王正军,而且张家20余万民事赔偿的诉求最终裁定额度不足万元……
舆论是善良的。这样一些信息,毫不费力地激活了舆论的古道热肠,各种与“徇私枉法”“官官相护”“鱼肉百姓”等相关的执念被一一唤起,义愤填膺地在舆论场蔓延。以这些“定论”为逻辑起点,张扣扣恶性杀人事件,被抽去事实和法律的根基,赋予“为母报仇”、“为民除害”的叙事逻辑,演绎成一部令人称道的“侠义传奇”。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场悲剧,它是张扣扣个人的悲剧,也是张王两个家庭的悲剧。把张扣扣比作“古风犹存”的侠士,要么就是对现实不满情绪的借题发挥,要么就是试图混淆视听的恶意炒作。
情况常常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希望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抵达。为了这个目标,人们自行脑补若干额外的细节,试图让自己的观点能够自洽。这也是舆论场上一个解不开的死扣。
(《环球时报》2018.2.22、《成都商报》2018.2.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