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的自白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z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花有意
  当我从空中落下,
  树抛弃了我,
  风抛弃了我,
  你不知何时将消失殆尽,
  却依然载我蜿蜒前行。
  我曾听说自己的美丽,
  偶然瞥见的诗行说我像蝴蝶的翅膀,
  可又有谁知道我只喜欢
  做自己的样子。
  我爱那平静的水面倒影,
  真实纯粹。
  我还未落下时,
  沐浴春光的殷勤,
  聆听夏虫的谄媚,
  反抗秋风的无情。
  终于,
  当我落在你身上的那一瞬间,
  我体会到了温柔的宁静。
  我爱你,流水。
  我要把我对你的爱向全世界宣布,
  可你为何如此无情,
  连眼神都不曾施舍给我。
  可若说你生性冷淡,
  为何在你看向日葵的神情中,
  有着我未曾见过的炽烈。
  大海终要到了,
  你在我身旁,
  却不爱我啊。
  你终于看了我,
  目光中含着几丝欣喜,
  终于要摆脱我了吗?
  最后一次看你,
  水面倒映出我的样子。
  我多么希望可以刻在你的心里。
  唉,還是算了。
  我希望留下最美的样子。
  花瓣已经枯萎,
  你可知那是我凋零的心。
  别了,吾爱。
  祝你幸福。
  流水有情
  你是无数华章咏叹的落英,
  我只是一条孱弱的小溪,
  将你从空中接住,
  载着你蜿蜒前行,
  却不知何时将消失殆尽。
  我没有飞扬的文采。
  心中最美的落英,
  也只是被我的水面映出
  不加一丝修饰的容颜。
  这样的我,
  永不能为你增光添彩。
  我没有,
  春光的温暖,
  夏虫的赞美。
  我无法对抗秋风的力量,
  当他吹落你时,
  我心痛却也只能心痛。
  这样的我怎配得到你的爱?
  我爱你,落花。
  我将把我对你的爱留在心中,永远,永远,
  这样无能的我是不能耽误你的。
  如此,我又怎能给予你希望?
  我羡慕那向日葵啊,
  它尚可永远追随太阳,
  可我不能看你受煎熬。
  大海终要到了。
  你在我身旁,
  爱我啊,
  可我却不能接受。
  最后还是看你一眼吧,
  将你刻在我的心里。
  你的花瓣已有些枯萎,
  可仍是世上最美的落英,
  这样的你,怎是我所能及?
  唉,去吧。
  没有了我,
  你才能寻到真正的幸福。
  我为你欣喜。
  别了,吾爱
  祝你幸福。
  老师说
  始于构思,终于真情。本诗极具画面感,深情款款,情韵悠远绵长,以情动人。
  ———王艳
  同学说
  读该诗时可以一边读左边的,一边读右边的,落花之意与流水之情瞬间如交织在一起的和声。流水载着落花,二者的距离如两边的诗行一般近,但情意却终无法传达,甚是凄美。
  ———阎芃寰
其他文献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共享经济盛行的今天,精神共享也已经被提上日程,于是便有了“知识共享”这一说法。  很多人把在“得到”上听书称为一种知识共享。这些共享的知识来源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他们在读完一本书后会写一篇文章,简单来说就是内容梗概加上自己的看法,然后把“工作成果”放在“得到”上让大家一起来听。这样做确实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知道一些
写作是叩问神迹的事情。  安意如说:“写作之人,无论生存之世多么恶浊动荡,心底要有仙意,唯此,文字才能皎然出尘……写作之人心应似磐石,求证不息;生出文字却要似桃花嫣柔,能撩动人心柔软。”  是的,写作之人的心必须是坚强的。因为写作就是对自己的怀疑、探索,它触发你对自己对世界最本质最深刻的思考。选择写作,就意味着选择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难过与喜悦。  还记得你自己的第一次写作吗?相信那时的你也不过六七岁
2018年11月19日,在高考倒计时200天当天,河南省沁阳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安排2000多名学生对父母行叩首礼。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当天,学校为了给高三学子加油打气,在操场举办了一场家长会。在“感恩教育”环节中,2000多名高三学生身穿校服、排列整齐与父母四目相对,伴着抒情的音乐与主持人的话语,向父母行叩首礼,然后拥抱父母。当场,有人热泪盈眶。  视频被传上网后,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说:“偶
我是曾经路过你的风  在你的村口忧伤地吹  看你一身的褴褛破碎  吹落你两行下坠的泪  你是从什么时候起  披上了美丽的新衣  你是用什么颜色  抹去了当年的痕迹  我今天走过故黄河的水  专程来看看你的美  高党啊请你告诉我你的小秘密  你说你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还是一个迷人的传奇  你说,这是谁盖的高楼  你说,这是谁开的花蕊  你说,这是谁搭的舞台  你说,这是谁的歌在飞  美丽的乡村里有你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李鸿章《绝命诗》  一  虽说已经立冬,但从气候学意义上说,江淮大地仍是深秋。  树叶已经彻底枯黄了,是金属一般的颜色。办公楼前的芜湖路上,落叶如阳光一样斑斓,入秋以后,很有几分情调。早在三十年前,这条路就以法国梧桐而著名,几经改造,这座城市几乎所有的行道树都换成了香樟树,唯有这条路上的法国梧桐,被保留下来了。其实,这种植物学上被称为“悬铃木”的落叶大乔木,
这可要从遥远的古代谈起。  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绞尽脑汁,无数个苦思冥想的日夜后疾声高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以思想力为自己的权衡标准。无独有偶,中国,因为皇帝的一个“举孝廉”,无数人不遗余力地争做“中国好男儿”。标准变了,权衡亦变了。  这不禁让我们怀疑权衡存在的必要性。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将社会普遍标准作为权衡唯一尺度的习惯,于是顺之便昌,逆之则亡。权衡只剩下选择,
人们总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冒着被指责“不务正业”的风险,不时怀着热忱探出头去,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或只是囫囵吞枣,心中也难掩得意与窃喜。  细细思之,这种“忙里偷闲”“不务正业”其实并不像有些人说的纯粹浪费光阴,相反,它有时还可能成就一个人。细数文坛中的作家,有几人不是看着所谓“闲书”长大的?夜深人静时,一束光在被褥里舞蹈,怀着少年瞒天过海的倔强。一日日,一年年,写作兴趣由此
我们在为人类的成就惊叹不已时,也常会在重大的转折面前深感无力。譬如现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却也没能阻止小小的病毒夺去无数人的生命;繁华热闹的城市也可能在一次天灾中化为一片废墟。总有无尽的未知、偶然,在人类意想不到之时给其当头一棒,仿佛有不可扭转的命运操纵着事物的走向。  诚然,我们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无能为力。万事万物不过是在开始和结束间更换,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这便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其中,无
就吃一点儿  室友:“我就吃一点儿,就一点儿。”  我:“确定?”  室友:“真的。”  我:“怎么没了?!你不是说就吃一点儿吗?”  室友:“对我来说,无论多少都是一点儿。”办不到  一名男子到理发店理发。  男子对理发师说:“请你把我左边的头发剪短些,右边的头发让它垂到耳朵不要剪,然后在脑门儿上给我剪秃一元硬币大小的一块,最后前面还要留下一缕长发,使我能把它拉到下巴那里。”  “对不起,先生,
小时候的我是出了名的“小馋猫”,遇到好吃的总要一下子吃个够,每每吃撑了抱着肚子“哎哟哎哟”地叫唤。妈妈总好气又好笑地教育我说:“吃饭要吃八分饱。”儿时的我对此不以为然,但如今却渐渐领悟到八分之中蕴含的智慧。  撑一支长篙漫溯至历史的深处,李白的衣角带起一丝涟漪。他才高八斗,“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天子对他也是青睐有加。他享受过贵妃磨墨的尊荣,亦曾有过力士脱靴的狂傲,但他却毅然放弃了宫廷的富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