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防控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疫情在多国先后暴发,如何有效抗击疫情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韩国疫情暴发一个月,新增患者趋势明显放缓。并未封城的韩国是如何控制蔓延的?2月中旬,新加坡确诊病例是中国以外第二多的国家,早期被网友批评“佛系接受了病毒传播”,但一个月后,事实证明新加坡的防控应对无疑是成功的。日本政府针对疫情所有的措施看上去好像慢半拍,但全部是在《传染病法》《检疫法》等现有法律的框架下制定的,由私人诊所构成的日本防治疫情的第一道关卡,在疫情防控上已显现效果。

韩国疫情暴发“满月”拐点初现


  韩国官方称,疫情暴发“出现放缓势头”,大邱等地病例增势已到拐点。没有封城,韩国是如何控制疫情的?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后,韩国加大传染病管理体系改革:将韩国疾病管理本部提升为副部级机构,专门负责防疫,并逐步构建完整的诊断、患者管理、应急指挥等体系。
  今年1月20日,韩国发现首个确诊病例后,保健福祉部和疾病管理本部成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24小时运转。2月23日,韩国发布最高级红色预警后,又成立以国务总理为负责人的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由总理担任本部长属首次。
  至此,两个对策本部成为“总指挥”,既保障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盘棋”,也以专业医疗人士为核心,协调各方资源。
中国援助韩国的医用防护服将重点保障80个传染病医院。图中国驻韩国大使馆

  超强的病毒检测能力,也是疫情防控的“功臣”。
  早在1月中旬,韩国便着手研发病毒检测试剂盒。2月初,首批试剂盒投入医院,有4家制作公司、100多个实验室分析结果,6小时即可诊断。
  为便捷民众检测,韩国大幅放宽检测条件:有疑似症状均可检测,全免费。“免下车”筛查法最引人关注。记者在首尔一个车辆移动式筛查站看到,类似快餐店免下车取餐服务,司机只需摇下窗户、张开嘴,即可接受检测;相比传统30分钟的时间,此筛查只需10多分钟。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副本部长权埈郁称,“免下车”筛查极大减少人员感染风险。尽管日本防疫部门对筛查准确性提出质疑,但韩国政府称,美国、德国等均在引入此法。
  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零时,官方已对约30.7万人进行病毒检测。这意味着,韩国每170人中就有1人接受了检测。韩国中央事故处理本部副本部长金刚立称,大规模筛查能尽早发现患者,降低重症风险,“是遏制疫情蔓延最重要的一个方式”。
  缓解“一床难求”,韩国采取分类治疗:将患者以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最重四级,轻症者进入生活治疗中心,严重者入院治疗。生活治疗中心以教育院、企业员工宿舍等为基础改建,集中隔离和治疗,类似改良版中国的“方舱医院”。
  在大邱等地,韩国虽未“封城”,但采取严格管控。每位居家隔离者由专人监督,若违反隔离规定,将面临刑事诉讼或罚款。
  患者行踪路线也在网络公开。只要打开地图、输入位置,便会出现一个个小亮点,标明附近确诊患者路线,精确到咖啡厅、酒店等具体信息。权埈郁称,公布患者路线是以公众利益为考量;为核实患者路线,还调取监控录像、追查信用卡记录等。
  尽管态势趋缓,但韩国疫情远未到平息之时。
  近来,聚集感染频发。继首尔呼叫中心、京畿道教会等相继引发集体感染后,3月19日韩国大邱一疗养院又出现交叉感染。24小时内,韩国新增患者152例,尽管与峰值时日增近千人相比明显下降,但这是连续4天新增患者低于百例后,出现小幅反弹。
  韩国中央事故处理本部防疫部门负责人尹泰皓在当天记者会上称,对集体感染和境外输入病例高度关注,“尽管有困难,但要求公众继续配合防疫工作。”

  新加坡一直在建设PHPC系统,中文名称“公共卫生防范诊所”,由900 多家私人诊所构成,分布在各个社区,相当于北京发热门诊的十几倍。

新加坡成功“佛系”抗疫


  1月23日,与武汉“封城”同一天,新加坡确诊了首例武汉输入病例。
  2月8日,元宵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了视频讲话,建议轻症别去医院,不用戴口罩,但要勤洗手,一切生活照旧。
  前一天,2月7日,新加坡刚启动了“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orscon)二级橙色警报。当日,新加坡举办了元宵万人宴,李显龙宴请了议员和基层领袖。
  当时网友们都批评新加坡“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已经佛系接受了病毒传播”。
  到2月中旬时,新加坡确诊病例是中国以外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日本。不少人担忧,新加坡要变成“第二个武汉”了。
  一个月过去了,截至3月18日12时,新加坡累计确诊266例,0死亡。与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等国陷入“灾难状态”相比,新加坡的防控应对无疑是成功的。
  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新加坡的防控系统还得从17年前说起。
  2003年非典期间,新加坡共计238人感染,33人死亡。
  多年来,新加坡一直在建设公共卫生系统(PHPC系统),有着十分完备的感染者、接触者追踪机制。PHPC系统(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中文名称“公共卫生防范诊所”,由900多家私人诊所构成,分布在各个社区,相当于北京发热门诊的十几倍。   这些诊所平日会接受政府培训,在疫情暴发时,由卫生部门统一指导,统一行动,信息共享。各诊所分布在各社区,病人短距离就诊可以减小传播风险,而且病人就医都有政府补贴。
  有这些支持,570万人口的新加坡,每天能对2000多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在新加坡,检测是免费的,本国人的医疗也是免费的。
  此外,新加坡还动用警方调查人员和监控设备,艰辛地对每一例感染者和接触者进行轨迹追踪。
  世卫组织应急方案执行主任迈克·瑞安夸赞说:“新加坡对这种病毒的系统性应对是很好的典范。”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给予肯定,“新加坡防疫仔细,毫无漏网之鱼。”
  国家小有小的短处,资源不够,新加坡又是国际化大都市,一旦失控很容易陷入混乱。但新加坡能够快速、详尽追踪每一个密切接触者,对感染者和接触者进行隔离和监测,限制病毒传播,也与其国家小、政府控制力强分不开。
  新加坡执政党在国会占绝大多数,政府控制力强,可以优先考虑公共利益而不是隐私问题。新加坡国内早期确诊病例很多来自教会团体,由此近5000人被隔离。新加坡还把大学宿舍变成隔离中心,对违反隔离规定的人实施零容忍政策。
  外籍员工如果违反隔离规定,将被取消工作签证,雇主也会受罚,两年内禁止聘请外籍员工。
  政府可以利用大量警力、监控设备和个人记录来追踪每一个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感染者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娱乐信息会迅速而详细地被公布出来,提醒他人注意自我防护。
  这些措施都不用担心侵犯个人隐私和自由,欧美国家很难复制。
  2月上旬,新加坡出现了3例本地传播,病例总数增至43例。政府启动了公共卫生二级橙色警报,表示疫情严重,容易人传人,但尚未到肆虐程度。
  那时,商场已经出现抢购潮。
  李显龙及时发表视频讲话,安抚公众恐慌情绪:“无需恐慌,不会封城,也不会把大家都关在家里。我们供货充足,所以没有必要像一些人昨天那样囤积方便面、罐头和厕纸。”
  政府还鼓励轻症患者居家休养,把医疗资源让出来给最需要的老人群体。李显龙承认,“如果病毒已经扩散,追踪密切接触者的作用微乎其微。所有疑似病例都去医院,医院肯定负担不了。”
  政府不鼓励普通市民待在家里,也不建议在家办公,大多学校也未停课。因为学校一般保护较好,而且不关闭学校也可以避免引起恐慌。
3月2日,在日本名古屋的一所高中,学生们戴着口罩参加毕业典礼。图中国新闻周刊

  政府虽然购买了500万个口罩,派发给每家每户,但并不推荐普通人戴口罩,只建议病人使用。
  政府的迅速反应,可以及时遏制病毒传播,信息透明可以消除恐慌情绪,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新加坡还严控输入,避免病例急剧增长和大暴发。
  1月31日,新加坡颁布入境禁令,成为第一批禁止内地游客入境的国家之一。要想到,在2019年,有3.62亿名中国游客光顾新加坡,中国是该国外籍旅客最多的国家。考虑到经济影响,这道禁令需要勇气。
  3月13日,为防止第二波入境病例,新加坡又对意、法、西、德四国发出入境限制令,过去14天到过这些国家的旅客不得入境。同时,禁止所有邮轮在新加坡靠岸,取消或延迟超过250人的集会活动。
  这些迅速而强有力的措施,使得新加坡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

日本从私人诊所开始的“防控体系”


  从1月7日开始,吉永惠实担任所长的惠实诊所几乎就进入了“防疫时间”。惠实诊所所在的文京区,位于日本东京都23区之中央,被称为“文化教育区”。在人口约22万人的文京区,像惠实诊所这样的私人诊所共有140多个。这些分布广泛但规模普遍较小的诊所,构成了日本防治疫情的第一道关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下设机构2018年发布的《日本卫生系统评估报告》,截至2016年,日本共有8442家医院、101529家诊所。另据日本全国医院医疗设施数据库中的数据,东京都共有646家综合医院、12740家诊所。日本医院主要分成国立或私立大型综合医院和深入社区的私人诊所。综合医院中,相当一部分不接受直接到院初诊。
  吉永惠实介绍说,如果碰到要手术住院这类的情况,诊所医生会出具转诊单,将病人转诊到综合医院。综合医院的治疗完成后,会将详细的治疗总结以及需要进行护理的病人再转回诊所。
  “日本的就诊习惯和中国不一样,就诊先得从诊所开始。”吉永惠实说。即便是遇到了疫情,日本民众寻求治疗也能做到秩序井然,这和日本的国情有关系,“良好卫生习惯是基础”。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高兰在1月底,曾赴日出差。据她当时观察,日本民众普遍心态偏向乐观,觉得也就是比流感更严重一些。高兰分析称,日本的多灾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日本人处乱不惊的心态。由于地理原因,日本是個灾害多发的岛国,各大中小学校都有丰富的防灾教育。另一方面也有现实原因,日本民众对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拿出方案的可信度,整体还是保持信任。
  面对新冠肺炎这样的传染病,诊所医生要先把第一道关。惠实诊所周围有不少诊所,除了个别老先生开的小诊所贴了“临时休整”的告示,其他诊所都是有能力接诊发热的疑似病例。不过,私人诊所是否愿意接待发热病人“完全是自愿的”。吉永惠实举例说,如果现在有一个患者发烧,打电话到东大附属医院这样的大医院去,他们是不接诊的,而是会让患者就近找诊所就诊,做第一道检测。“如果真是有临床疑似症状,如发烧37.5℃以上、有上呼吸道症状4天以上、65岁以上的人有症状两天以上,拍下来的胸片也是很可疑的,那么我就会开具转诊信,到指定机构检测,并向保健所汇报。”   按照2015年出版的《日本卫生应急处置法律反应报告》,医生须通过地方保健所向地方行政長官报告传染性疾病发生情况。
  《报告》指出,发生公共卫生危机时,日本各级地方政府的保健所在地方卫生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遇上传染病流行时,保健所能够协调医疗服务提供者、医学研究者、药剂师协会等社会资源。到2014年4月时,日本全国各地已建立了大约500个保健所。东京的23区,每个区都有一家保健所。
  2月17日,由于新冠疫肺炎情进一步蔓延,日本厚生劳动省要求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需在就诊前向设在全国各地保健所内的“回国者·接触者咨询中心”进行咨询。老年人、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如果症状持续两天左右就应进行咨询。
  据共同社报道,要求出现症状者在就诊前先行向保健所咨询,是旨在防止轻症患者涌入医疗机构导致诊疗功能受损,同时也是为了尽早发现和收治重症患者。但在电话咨询后,患者会被要求就近找诊所就诊。吉永惠实介绍,一旦有疑似患者的核酸检验结果为阳性,将由初诊机构开具转诊单,送入有能力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指定医院。在文京区,接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指定医院为东京都立驹込病院。该医院擅长治疗癌症和传染病,有悠久的历史,在1879年设立之初,就曾作为霍乱病的隔离医院。
  随着疫情蔓延,2月25日,日本公布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方针,作为日本今后一段时间防控工作的指导文件。这套方针以“尽可能控制感染扩散速度、尽可能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为目标,原则上要求轻症患者居家静养,减少对密切接触者健康观察,整理并完善以重症者为中心的医疗资源和体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说,日本政府针对疫情所有的措施看上去好像慢半拍,但全部是在《传染病法》《检疫法》等现有法律的框架下制定的。
  1 月 27 日,应对疫情方案的“问答专页”在日本厚生劳动省官网公开。1月28日,依据《传染病法》,日本政府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认定为“指定传染病”。
  这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传染病法》(全称为《传染病预防与对传染病患者医疗法》),为日本应对由传染病引起的潜在健康危机提供了法律依据。
  过去几年,日本遭遇过大流行的传染病主要是冬季流感。在《传染病法》中,冬季流感属于级别最低的第五类传染病。17年前发生过的SARS以及2012年开始在中东和韩国流行的MERS都属于第二类传染病,但日本并无病例。
  《传染病法》还明确规定,当医生作出诊断或怀疑出现第一类至第四类传染病或“新传染病”症状时,必须立即向所在地区的保健所上报。
  不过,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方针中,无论是居家隔离还是有症状者戴口罩,用词都只是“呼吁”“要求”。在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新政策后,日本首相安倍也提出,要求人们在家办公、错峰上班、中小学放假等。
  高兰解释称,安倍、厚生劳动省在提出上述要求时用的词是“拜托”“希望”,一方面因为日本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功能相对小,各个地方政治体相对独立,地方政府有权决定地方上的不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所有重大事项;另一方面也跟日本的行政体制有关,例如各个地方对学校的管理方式都不同,有些学校归省政府管理,有些归区政府管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管理又要分开,非常复杂。
  3月5日,日本政府召开第17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对策本部会议。随后公布了最新措施:日本政府将在3月9日0点起至3月底暂停日本驻中韩两国使馆已发放的一次及多次签证的效力,要求从中韩入境日本的人员隔离两周,且避免在日本国内使用公共交通设施。3月7日0时起,近期曾在韩国、伊朗部分地区有过旅行史的外国人被日本政府列入“拒绝入境”的名单,期限另行决定。
  3月10日,厚生劳动省指出,为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国民生活的影响,并考虑到事态会发展到需要发布紧急事态宣言那样的情况,日本政府正在加速制定立法措施,以便实施包括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在内的类似于《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的相关措施。
  ◎ 来源|综合中新社、封面新闻、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在太空中,有一颗小行星以一名17岁上海女学生生命名。  2019年,这名女生受邀观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此前她夺得了被誉为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小诺贝尔奖”和“世界杯”的第70届Intel ISEF能源化学学科一等奖、学科最佳奖,还获得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年科学研讨会奖,这是中国选手首次获得该奖项。  初中时,这名女生用不到3周时间,学完了高中化学,高中时又自学大学化学。她不仅英语流利,还熟练掌握西
期刊
现在的年轻人太难了!六成年轻人害怕看体检报告,还有的人不敢做体检。这是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9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的部分内容。在受调查者中,60.9%的受访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已经给身体造成了损害。  年轻人不敢体检透露的是,今天年轻人的难处尽管有许多,要生存要养家要供房供车,但最大的难处是,对健康的投资几乎等于零。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
期刊
安徽郎溪,家庭農场内养殖的皖南黑土猪  猪是中国古代六畜之一,也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来源。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很多地区,猪料理也依然是广受人们欢迎的美食。从本帮红烧肉到云南宣威火腿,从隆江猪脚饭到东北锅包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猪肉的兴趣。一个惊人的数据是,2010年至2019年,中国人每年约吃掉5500万吨的猪肉,占全世界猪肉消费量的52%。也因之,如今猪价的涨落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  那么走进
期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弹指一挥间。对于新中国的70年,习近平总书记如此总结:“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在这部奋斗史诗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是最振奋人心的诗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基础极其薄弱。科学家们在艰难的条件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惊世成就: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第一枚自主研
期刊
2020年的寒冷初冬,口罩再一次成为这个国家的主角,这个小小的简单商品变成了灾难中人们争抢的必需品,那么,口罩有着怎样的历史?它又是如何影响人类呼吸防护进化的?鸟嘴面具诞生  人类对呼吸系统保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公元一世纪,哲学家和博物学家普林尼(Pliny,公元23—79年),他利用松散的动物膀胱皮肤捂住鼻子来过滤粉尘,以免在粉碎朱砂时被吸入这种有毒的汞硫化物。  中世纪的西方医学界认
期刊
疫情期间,复工的人们执行分餐制以防范交叉感染。其实,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而西方文明中最早的饮食文化则是合餐。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筵席”一词,本身就带有分餐的意思。罗马人躺着合餐,周朝人“筵席”分餐  说来奇妙,如今普遍采用分餐制的西方在其文明发源中心罗马一开始采用的是合餐,而今天喜欢共举箸的中国,却在西周时就成为筵席分餐文化的先行者,甚至连“筵席”一词,本身也有分餐的意思。
期刊
31年前,在北京八宝山东麓,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建成。它由长202米的直线加速器、输运线、周长240米的圆形加速器(也称储存环)、高6米重650吨的北京谱仪和围绕储存环的同步辐射实验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外形像一只硕大的羽毛球拍。  到底什么是对撞机?这个坐落在地下的庞然大物到底是做什么的?科学家用它发现了什么?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
期刊
今年的诺贝尔奖依旧没有中国科学家的身影,间接反映了过去几十年中国在顶尖基础科学的缺位。  在年复一年的关于中国基础科学何时有全球领先性成果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指出,中国的基础科学正处于播种的阶段,还远未到收获的季节。由此拆分这个观点,如何“播种”又成了另一道难题。  正在接受评估的中国超大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以下简称“超大对撞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前所未有的巨额资金投入,成为杨振宁
期刊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天花,曾经肆虐数千年,杀人无数,但成了迄今全球范围内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  天花,是如何覆灭的?对今天的我们,又有哪些启示?曾打垮罗马帝国和印第安人  迄今最早一例天花患者,出现于古埃及,是从一具木乃伊身上的痘痕推断出来的。天花出现的时间,可能还要往前推许多年。  根据现代科技研究成果,不同类型的天花致死率不同。大天花(感染大天花病毒变种)的死亡率为3
期刊
近年来,大学在知识创新和转移方面的功能被矮化成细小的量化指标,科研活动被各种评估体系所掣肘,SCI变成横行大学和科研的指挥棒,学术生态被改写,大学的真正使命受到极大挑战。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时主导纠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赞同。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意见》提出,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