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 :教师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of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每次接手新班,总会碰上一两个智障孩子。当然,他们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斜眼、歪嘴、流口水。其实,他们眉清目秀,天真烂漫,从外表上看和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他们本应去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业的教育,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父母不忍心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智障”的标签,同时怀着自己孩子和正常孩子多接触后能慢慢“聪明”起来的希冀。每天面对他们,我常常陷入沉思:他们也是天使啊!只可惜,思维的翅膀被折断!我该如何尽绵薄之力,为他们的人生点亮一盏希望的灯?于是闲暇时,我开始阅读关于特殊教育的书籍,借助书中的智慧,摸索着慢慢前行。
  “老师,我也要考试!”
  学完一个单元,又到了检测学习效果的时候,孩子们正拿着试卷齐刷刷地写着姓名。突然,一个孩子冲上讲台,抓住我的手:“老师,我也要考试!”其他孩子瞪大眼睛看着他,显然,他们和我一样,被惊着了。“佩佩好样的!”有调皮的孩子回过神,竟带头鼓起掌来。
  佩佩是我前年接手三年级时教的一个孩子,小时候因为脑膜炎发高烧,损伤了大脑,至今有点神志不清。课堂上,他不张口读一句话,不动手写一个字。他把文具盒里的笔变成了“小汽车”,在“练车场”课桌上驰骋。“佩佩,不准在桌子上玩笔,跟着老师写字。”我走过去收起笔,帮他摆好本子。“我不想写!”他冲我嚷,似乎在生气我打断了他的“赛车游戏”。“我教你写好不好?”我握住他柔软的小手,“你的头发真香,是妈妈帮你洗的吗?”听到我的表扬,他情绪平和了许多,竟随着我写了两行字。可我刚转身离开,他便钻到桌底玩水晶泥。“佩佩,这包装纸是你扔的吗?快把它扫干净。”“我不扫!”他回答得很干脆。
  懒惰是智障孩子常有的缺点。在家里,父母包办代劳许多本应子女自理的事情,总认为孩子还小,做事慢,尤其对这样的特殊儿童,父母更心生怜惜,导致其形成依赖习惯。为此,我经常和家长沟通:把他当正常孩子看待,严格要求,让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班上,我要求他承包自己的“责任田”,表现好,给他积分,积满30分有礼物。渴望受到表揚是人类的天性,大人如此,小孩更如此,智障孩子亦不例外。渐渐地,由劳动延伸到学习,他都不再抗拒,偶尔还能积极主动一回。这不,以前拿到试卷就塞进抽屉的他,今天竟然主动要求考试。只见他对照着课本,认真地找拼音,找生字。批阅试卷时,我发现他独立完成了“给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一题,得了6分,终于实现了“0”的突破。
  “老师好!”
  多动症,正式的说法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智障孩子大脑发育迟滞,自控能力差,大部分都表现有注意力集中困难,也有部分伴有多动症。
  美美是我教过的第一个智障孩子。她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瓜子脸,典型的一个小美女。可惜由于动作协调性差,她经常摔跤,鼻青脸肿是常事,偶尔摔得皮开肉绽,还要缝个几针。可哪怕带着伤痛,她脸上也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无论是早上上学,还是下午放学,她都会大声地和我打招呼:“老师好!”我欣然一笑,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牵她出校门,把她送上她妈妈的车,悬了一天的心才踏实下来。
  行为疗法中最常使用的手段有强化、惩罚、消退等。当学生做对了,及时表扬,表扬就是强化物;当学生做错了,及时批评,这是惩罚。美美的多动症,是最让我头疼的事。教室对她来说就是菜市场:坐了两分钟,就去溜达一番,摸摸东家的笔,翻翻西家的书,偶尔还来次无意识的“顺手牵羊”。每次对她采用行为疗法,效果只能维持半小时。于是我又尝试着在别的方面寻找出路。有一节美术课,我发现她会画画,虽然画得不算好,但她很专注。于是我买了很多画笔和涂画书给她。课堂上,当她开始无意识地“闲逛”时,我就赶紧把她拉回来,让她把多余精力投入到画画中。
  “校长,还我糖葫芦!”
  固执行为在智障学生中比较常见,表现为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不能满足要求就哭闹,不达目的不罢休;稍微不顺心就乱发脾气,怎么哄都没用;总觉得自己没错,就算是自己做错了也不愿意认错;不听大人的话。
  洋洋是邻班的孩子,把县城周边的学校都读遍了,这个学期转到了我们学校。刚来没几天,他的“英雄事迹”就传遍了整个年级。那天中午,他边走路边满足地吮吸着糖葫芦,正好碰到值日校长。“不能带零食进校园,你老师没说过吗?”校长厉声批评道,顺手缴掉糖葫芦,扔进垃圾桶。“校长,还我糖葫芦!”他大哭起来,“你赔我糖葫芦,那是我花钱买的糖葫芦……”他一屁股坐到地上,开始跺脚哭闹。校长试图和他讲道理,可根本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下,只好打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气喘吁吁地赶来,然而半个小时也没能止住他的哭声。
  这样的孩子,需要让他换个角度重新认识自己。我建议班主任在班上组织角色扮演游戏,洋洋演老师,其他学生演那个固执任性、不停哭闹的孩子,让他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到那个哭闹孩子的固执是多么令人头疼。同时,多给予他一些关爱,给他制订一些行为准则,并要求其背下来,牢记于心。往后,只要他能“按章办事、规矩做人”,老师就及时表扬。这样,固执行为才能慢慢减少。
  都说相逢是缘,每次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我感觉自己像一个牵着蜗牛散步的人,不急不躁,不离不弃,以十二分的耐心引领他们慢慢前行,慢慢追赶正常人的脚步,以期他们和常人的距离近一点,更近一点。记得夏丏尊曾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我们更要给予特别的爱。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第二小学 )
  (插图:谭晓青)
其他文献
农民种地与校长办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也有相通之处。  农民种地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要填饱肚子,二是要多赚些钱。为了这两个目的,他要考虑种些什么、种多少、怎么种。这样的农民,头脑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一般日子都过得井井有条。而有的农民,什么也不想,依着老传统,小麦收了种玉米,玉米收了接着种小麦。年复一年,跟着老传统走,根本不知道种什么高产,种什么赚钱;不知道去尝试,也不想去尝试。几十年如一日,
期刊
一、尴尬现状:被他信力左右  环顾当下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不少语文老师,包括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被他信力所左右。比如:  1.信教參。教参,顾名思义只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书,其作用无非是帮助教师理解和处理教材。但是,如果我们唯教参至上,对教参上的所有结论都言听计从,教参就失去了其参考的价值。多年来,我们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教材的处理、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无不照搬教参现成的东西。一
期刊
辽宁省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东侧南部、大连东北部,属于大连市代管县级市,是一个“离大连有点远,但空气有点甜”的美丽海滨小城。近年来,庄河市社会发展迅速,入列“中国百强县(市)”。记者在大连市区采访期间,不断听到教育中人称赞庄河教育,说庄河教育近年来变化很大,成绩显著。那么,它的教育发展究竟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呢?  2020年12月3日,记者踏上了去庄河的列车。   一石激起千重浪  庄河市目前拥有人
期刊
接新班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通常被戏称为“亲妈”和“后妈”。众所周知,“后妈”比“亲妈”难做,因为尺度难以把握:管多了,遭人厌烦,甚至招来怨恨;管少了,被人指责感情淡薄、漠不关心——真有点进退两难。而我最近几年却有过多次做“后妈”的经历。  2020年3月,我再次从高二下学期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几次中途接班之后,我发现做好“定位”——给前任班主任做好定位,给自己做好定位,也是有助于顺利当好这个
期刊
师生交往难免会有误会,若不及时消除,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何帮助学生纠偏,走上正道,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是教育爱的体现。在班级管理中,我也没有逃出师生关系尴尬的魔咒。面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教育爱和教育机智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情感支撑。  一次在苏州参加培训,听到一个女孩的故事,我泪流满面,立刻给“猪猪女孩”发去信息:“老师想你了,你还好吗?”她秒回:“罗妈妈,想您!离开学校才知道失去了您
期刊
“老师,这不是我的错,你为什么总是抓着我不放呢?”炸雷般的一声将刚下课、正准备回办公室的我惊得不轻,原来是一位班主任正和学生谈话。这一幕似曾相识,思绪将我拉回到十多年前……  2008年秋季开学,我接手了一个升高二时综合排名全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各学科成绩基本锁定在后两名。看到成绩表的那一刻,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感觉天旋地转,心像被掏空般的难受,毕竟我资历尚浅,只有带过一届毕业生的经验,没有点石成金
期刊
“外王”:成为课堂之外的“孩子王”  有一种方式,可以使班主任自觉成为班级中的一员,即假如全班有51个学生,学号为1~51,那么班主任就设定为第52号。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班主任用自己的情趣、智慧成为“孩子王”,从而取得学生的信任。  “孩子王”是什么?是花果山的猴王,而非孙悟空。成立班级之初,需要的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亲密融合,达到师生合一的状态。老驾驶员会灵活运用“车体感”:虽然看不见车子的四个
期刊
“故乡是个山村,在温州雁荡山的东外谷。仿佛千年万年都是静止的。山鸟的声音、虫子的声音、山涧的流水声,让山中的世界变得更静。我从小就体验着这种静止,比寂寞更深的静止。外界的消息到了这里,都是零零星星的。外界很远,这里的生老病死、嫁娶婚丧,也都显出寂寞来,就连山间的花开花落也是那样的寂寞。”  在有回忆录性质的新作《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中,傅国涌先生这样平静地记述故乡雁荡山与早年的山居岁月。他说
期刊
暑假后,我接手二年级2班班主任。有这样一个孩子,全校的师生都知道——陈鹏飞,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瘦弱的身体 ,皮肤、头发亮白。为了掩饰自己的头发是白色的,他总是戴着帽子,故意把帽檐拉得很低。他眼睛的瞳孔是红色的,而且还伴有口吃,说话“磕磕巴巴”。  要知道,这样的孩子就像一只被折断羽翼的“白鸟”,没有了翱翔蓝天的本领。在这个本该充满欢笑的年龄,他的心被自卑感所占据,他紧紧关上了那扇小小的心窗。  鹏
期刊
孙绍振  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在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1995年至1996年在香港岭南大学做访问研究。论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成为新诗发展史中的重要文献。著有《文学创作论》《美的结构》《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期刊